绿林网

《桑塔格与中国》读后感精选

《桑塔格与中国》读后感精选

《桑塔格与中国》是一本由郝桂莲著著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9.00,页数:24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桑塔格与中国》读后感(一):用中国文论思想论述桑塔格,为文学评论领域建立一种新的思维模式

当我们现在读到各种文学评论的时候,很少发现有着以中国传统思路来完成的文学评论,往往都是和其他语言的文学评论所用着共同的思考体系,而这一思考体系更多是借鉴于西方世界,更多奉行着拿来主义。 但其实我们中国也有着自己的文学评论体系,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也有着大量相关著作和思想流行于世。可是在近现代向西方学习的语境之中,我们的传统文化更多遭到了摒弃,不断得被消减、被遗忘,我们自己的很多文论模式已经很少被提起。

可是这也是对于世界文化的一种浪费,其实民族的也是世界,而我们自己的思想体系也必然应该对于世界的思想构成了相应的影响。如果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文学评论思维模式建立起来,并发扬光大,也必然给世界文学评论的领域添砖加瓦。 郝桂莲,云南师范大学教授,长期从事现当代美国小说、当代西方文论、比较文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而她在自己的研究之中比如会有着深刻的体会,那就是我们中国语境的文学评论所遭受的压制。

所以,现在她借助于评论我们中国读者比较熟悉的美国作家、评论家、社会活动家桑塔格为契机,把她的思想借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进行评论呈现,也就给我们呈现了这样一部比较文学的另类著作《桑塔格与中国》。

在这本书中,作者借用了中国的大量评论思想,分别对于桑塔格文学作品、文学批评、社会活动、道德观念,以及身体疾病的隐喻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给我们开启了一个不一样的视角,开启了一个以中国思想体系来审视位美国思想者的思路。 因此我们在这里能够看到很多特立独行的思考模式。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作者对于桑塔格作为批评家的文字,看一下她的批评是怎样暗合我们中国文论思想的?

比如在桑塔格论本雅明相关文章之中,我们就能够看到和中国文论思想异曲同工之妙。桑塔格在描写本雅明所用的很多说法就和中国文论常用的词语非常一致,比如文如其人、表里必符,比如天人合一等等。这些词汇的思想,我们这桑塔格的评论之中都能够找到影子。

我们再看一下桑塔格对于社会活动的认知,作者总结上桑塔格的政治观——左右不为难;性别观——阴阳互补;历史观——虚实相见,这不就是我们中国的“合而不同”观点的体现吗? 作者在更多文本内容之中深入分析着桑塔格的观念,让她发观念以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思想呈现,让我们能够更好的聚焦于两者之间的相似性,给我们能够建立起一种以中国语境为主的文学评论体系。

作为一个中国人,必然需要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思想有所担当。而这本书也致力于在完成着这样的开创性任务,以一位西方作家桑塔格的个人和作品的梳理完成中国文学评论与世界的接轨,给文学评论以一种更新颖的视角。

《桑塔格与中国》读后感(二):苏珊·桑塔格:无处安放的中国情结

“重复看影像,也会使事件变得更加不真实。”(桑塔格《论摄影》19.)

1.中国文化批评体系下的桑塔格 桑塔格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对西方文化批判的“文化斗士”,正如美国评论家菲利普斯说:“桑塔格是地道的时代产物,而且过于聪明,以至于无法接受早前那种稳妥的理性思维方式。” 随着作者走向跨时空、跨文明的比较文化研究实践,在行进“中国文评话语体系下的苏珊·桑塔格研究”过程中,桑塔格这样一个纯粹的西方文化批评家,放在传统中国的批评体系中加以考察和审视,就像本书封面所展示的这个用毛笔和宣纸画出来的桑塔格,还是不是桑塔格?其实,在不同的话语体系和和说话形式间建立有效的沟通,不同文化与文明间的对话,作者认为,“就是这样一次实践,照亮的不仅仅是百年来我们对西方话语模式的耳濡目染,同样也是我们对自己固有言说方式的习焉不察。”(《后记》,p246.) 作者郝桂莲教授长期从事现当代美国小说、当代西方文论及比较文学等领悟的研究,从中国文论和中国诗学理论出发,把桑塔格一生的创作及其美学观念放在中国传统文学批评话语体系之下进行考察,立足本土经验和立场,也是针对外国文学的研究“中国化”,从而更好地理解桑塔格的作者观、文学观、美学观、批评观以及道德观,呈现出另一种解读方式,提供另一种观察视觉。 桑塔格引用惠特曼的话,认为影像宣告了美国摄影最有威望的追求:“我不怀疑世界的雄伟和美潜伏于世界的任何微量之中……我不怀疑,琐碎事物、昆虫、粗人、奴隶、侏儒、芦苇、被摒弃的废物,所包含的远远多于我所设想的……”(《论摄影》27,转引自《桑塔格与中国》p210.) 正如陈子龙《安雅堂稿·卷二·文用昭雅似堂诗词稿序》:“上言天人之理,中托鬼神之事,下依寓山川人物草木鸟兽,以自广其意。” 桑塔格认为,“任何一张照片都具有多重意义。”(《论摄影》21)“将由利用它的各种群体的千奇百怪的念头和效忠思想来决定。”(《关于他人的痛苦》34) 据《论语·阳货 》中记载:“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从而肯定了文学的美学作用、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 超越文本阅读,聚焦“静默美学”,情见乎辞,言不尽意,大概就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桑塔格认为,“生命是什么,如果不是旧与新之间的一系列讨价还价?在我看来,我们似应时刻说服自己跳出这些死板的对立。”(桑塔格《同时》p207.)

2.桑塔格的中国情结 白鲁恂(Lucian Pye)说,中国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旧邦新命讲谈录》p30.) 桑塔格在日记里,直言自己“一生中一直在追寻的三个主题:中国、女人、奇人怪事”,其中,中国排在第一位。可是直到临终,她所期待的另一次中国之行的计划在2004年3月因病也未能实现,她儿时对中国的幻想终究被70年代初的中国旅行击得粉碎。 桑塔格对于她的(1973.1)中国之行缄口不言,一方面是因为批评界普遍认为的“震撼”;另一方面恐怕是源于她内心一种非常矛盾复杂的情感。父亲客死中国,以及自己生命孕育于中国的事实,让她觉得对这片土地天然地亲近,她丰富的阅读经验里对中国的想象性认识也使她对中国充满好奇和向往。特殊时期的中国之行让桑塔格非常失望,所有曾经的美好幻想变得无处安放。(《绪论》,p16.) 正如她在《照片不是一种观点,抑或是一种观点?》指出:“没有任何价值判断……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判断。”(《重点》299,转引自《桑塔格与中国》p215.) 对照她出发前所写的短篇小说《中国旅行计划》,是桑塔格想象中国的“包罗万象之书”。就像法国学者让·鲍德里亚早期代表性著作《消费社会》里指出:“我们从大众交流中获得的不是现实, 而是对现实所产生的眩晕。”“因此, 我们在符号的掩护下并在否定真相的情况下生活着。 奇迹般的安全: 当我们观看世界形象时, 有谁把突然闯入的现实与不在场而产生的内心快乐加以区别呢? 形象、 符号、信息, 我们所“ 消费” 的这些东西, 就是我们心中的宁静。 与外界产生的距离则巩固了这份宁静。 对真象的强烈影射并没有损害它, 只是骗了它罢了。”(引自《消费主义》 10/ 灾难的完美诱惑 ) 其实,桑塔格《关于他人的痛苦》第102页指出:“这些影像说:这就是人类有能力做的——也许是主动地、热情地、自以为是地做的。请勿忘记。”(《绪论》,p26.)

3.文如其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女性的命运大概就像《知否》里房妈妈告诫盛明兰一样:“女人想要过好一辈子,无非就是看命运、运气和个人本事。只要其中两项占了优势,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时间进入20世纪的现代性背景下,桑塔格《在土星的标志下》第116页认为:“时间是约束、不足、重复、结束等等的媒介。在时间里,一个人不过是他本人:是他一直以来的自己;在空间里,人可以变成另一个人。”(第一章《文学与作者》,p31.) 桑塔格也认为:“在最严格的意义上,意识的一切内容都是难以言表的。即便最简单的感觉,也不可能完整地描绘出来。因而,每个艺术作品不仅需要被理解为一个表达出来的东西,而且需要被理解为对那些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东西的某种处理方式。在最伟大的艺术中,人们总是意识到一些不可言说之物,意识到表达与不可表达之物的在场之间的冲突。”(桑塔格《反对阐释》42.转引自《桑塔格与中国》p78.) 尼采曾经说过,每种哲学都是一种气质的合理化。桑塔格对此深以为然。中国人也常说“文如其人”,桑塔格对本雅明其人其文的评价几乎可以用这四个字一言以蔽之。其土星气质、收藏嗜好、碎片情节及其破坏倾向和对反讽的钟爱,不仅仅是本雅明终生人格及性情的写照,也同样写进了他的诸多著作中。(第一章《文学与作者》第一节《文如其人:桑塔格论本雅明》,p37.) 桑塔格《在土星的标志下》第117页:“土星气质的标志是与自身之间存在的有自我意识的、不宽容的关系,自我是需要重视的。自我是文本——它需要译解。……自我又是一个工程,需要建设。”(第一章《文学与作者》第一节《文如其人:桑塔格论本雅明》,p33.)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随着作者的思维碰撞,传达出中西方文化批评体系的对照冲击、对话交流、互鉴交融的形态,从社会、作者、作品中发现桑塔格的文化价值与美学意蕴,更深刻的把握桑塔格文化批评立场,也就理解为什么桑塔格的中国情结美好得无处安放。

桑塔格与中国

评价人数不足

郝桂莲著 / 2023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桑塔格与中国》读后感(三):苏珊·桑塔格:无处安放的中国情结

“重复看影像,也会使事件变得更加不真实。”(桑塔格《论摄影》19.)

1.中国文化批评体系下的桑塔格 桑塔格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对西方文化批判的“文化斗士”,正如美国评论家菲利普斯说:“桑塔格是地道的时代产物,而且过于聪明,以至于无法接受早前那种稳妥的理性思维方式。” 随着作者走向跨时空、跨文明的比较文化研究实践,在行进“中国文评话语体系下的苏珊·桑塔格研究”过程中,桑塔格这样一个纯粹的西方文化批评家,放在传统中国的批评体系中加以考察和审视,就像本书封面所展示的这个用毛笔和宣纸画出来的桑塔格,还是不是桑塔格?其实,在不同的话语体系和和说话形式间建立有效的沟通,不同文化与文明间的对话,作者认为,“就是这样一次实践,照亮的不仅仅是百年来我们对西方话语模式的耳濡目染,同样也是我们对自己固有言说方式的习焉不察。”(《后记》,p246.) 作者郝桂莲教授长期从事现当代美国小说、当代西方文论及比较文学等领悟的研究,从中国文论和中国诗学理论出发,把桑塔格一生的创作及其美学观念放在中国传统文学批评话语体系之下进行考察,立足本土经验和立场,也是针对外国文学的研究“中国化”,从而更好地理解桑塔格的作者观、文学观、美学观、批评观以及道德观,呈现出另一种解读方式,提供另一种观察视觉。 桑塔格引用惠特曼的话,认为影像宣告了美国摄影最有威望的追求:“我不怀疑世界的雄伟和美潜伏于世界的任何微量之中……我不怀疑,琐碎事物、昆虫、粗人、奴隶、侏儒、芦苇、被摒弃的废物,所包含的远远多于我所设想的……”(《论摄影》27,转引自《桑塔格与中国》p210.) 正如陈子龙《安雅堂稿·卷二·文用昭雅似堂诗词稿序》:“上言天人之理,中托鬼神之事,下依寓山川人物草木鸟兽,以自广其意。” 桑塔格认为,“任何一张照片都具有多重意义。”(《论摄影》21)“将由利用它的各种群体的千奇百怪的念头和效忠思想来决定。”(《关于他人的痛苦》34) 据《论语·阳货 》中记载:“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从而肯定了文学的美学作用、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 超越文本阅读,聚焦“静默美学”,情见乎辞,言不尽意,大概就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桑塔格认为,“生命是什么,如果不是旧与新之间的一系列讨价还价?在我看来,我们似应时刻说服自己跳出这些死板的对立。”(桑塔格《同时》p207.)

2.桑塔格的中国情结 白鲁恂(Lucian Pye)说,中国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旧邦新命讲谈录》p30.) 桑塔格在日记里,直言自己“一生中一直在追寻的三个主题:中国、女人、奇人怪事”,其中,中国排在第一位。可是直到临终,她所期待的另一次中国之行的计划在2004年3月因病也未能实现,她儿时对中国的幻想终究被70年代初的中国旅行击得粉碎。 桑塔格对于她的(1973.1)中国之行缄口不言,一方面是因为批评界普遍认为的“震撼”;另一方面恐怕是源于她内心一种非常矛盾复杂的情感。父亲客死中国,以及自己生命孕育于中国的事实,让她觉得对这片土地天然地亲近,她丰富的阅读经验里对中国的想象性认识也使她对中国充满好奇和向往。特殊时期的中国之行让桑塔格非常失望,所有曾经的美好幻想变得无处安放。(《绪论》,p16.) 正如她在《照片不是一种观点,抑或是一种观点?》指出:“没有任何价值判断……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判断。”(《重点》299,转引自《桑塔格与中国》p215.) 对照她出发前所写的短篇小说《中国旅行计划》,是桑塔格想象中国的“包罗万象之书”。就像法国学者让·鲍德里亚早期代表性著作《消费社会》里指出:“我们从大众交流中获得的不是现实, 而是对现实所产生的眩晕。”“因此, 我们在符号的掩护下并在否定真相的情况下生活着。 奇迹般的安全: 当我们观看世界形象时, 有谁把突然闯入的现实与不在场而产生的内心快乐加以区别呢? 形象、 符号、信息, 我们所“ 消费” 的这些东西, 就是我们心中的宁静。 与外界产生的距离则巩固了这份宁静。 对真象的强烈影射并没有损害它, 只是骗了它罢了。”(引自《消费主义》 10/ 灾难的完美诱惑 ) 其实,桑塔格《关于他人的痛苦》第102页指出:“这些影像说:这就是人类有能力做的——也许是主动地、热情地、自以为是地做的。请勿忘记。”(《绪论》,p26.)

3.文如其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女性的命运大概就像《知否》里房妈妈告诫盛明兰一样:“女人想要过好一辈子,无非就是看命运、运气和个人本事。只要其中两项占了优势,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时间进入20世纪的现代性背景下,桑塔格《在土星的标志下》第116页认为:“时间是约束、不足、重复、结束等等的媒介。在时间里,一个人不过是他本人:是他一直以来的自己;在空间里,人可以变成另一个人。”(第一章《文学与作者》,p31.) 桑塔格也认为:“在最严格的意义上,意识的一切内容都是难以言表的。即便最简单的感觉,也不可能完整地描绘出来。因而,每个艺术作品不仅需要被理解为一个表达出来的东西,而且需要被理解为对那些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东西的某种处理方式。在最伟大的艺术中,人们总是意识到一些不可言说之物,意识到表达与不可表达之物的在场之间的冲突。”(桑塔格《反对阐释》42.转引自《桑塔格与中国》p78.) 尼采曾经说过,每种哲学都是一种气质的合理化。桑塔格对此深以为然。中国人也常说“文如其人”,桑塔格对本雅明其人其文的评价几乎可以用这四个字一言以蔽之。其土星气质、收藏嗜好、碎片情节及其破坏倾向和对反讽的钟爱,不仅仅是本雅明终生人格及性情的写照,也同样写进了他的诸多著作中。(第一章《文学与作者》第一节《文如其人:桑塔格论本雅明》,p37.) 桑塔格《在土星的标志下》第117页:“土星气质的标志是与自身之间存在的有自我意识的、不宽容的关系,自我是需要重视的。自我是文本——它需要译解。……自我又是一个工程,需要建设。”(第一章《文学与作者》第一节《文如其人:桑塔格论本雅明》,p33.)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随着作者的思维碰撞,传达出中西方文化批评体系的对照冲击、对话交流、互鉴交融的形态,从社会、作者、作品中发现桑塔格的文化价值与美学意蕴,更深刻的把握桑塔格文化批评立场,也就理解为什么桑塔格的中国情结美好得无处安放。

桑塔格与中国

评价人数不足

郝桂莲著 / 2023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