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冯内古特:最后的访谈》读后感100字

《冯内古特:最后的访谈》读后感100字

《冯内古特:最后的访谈》是一本由[美]库尔特·冯内古特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页数:1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冯内古特:最后的访谈》读后感(一):事情就是这样

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访谈问题都差不多,答案也差不多,这是冯古内特个人的习惯带来的结果吧。我个人不相信绝大多数作家访谈,实际上人很难在几年之后准确回忆起曾经的状态,它会被时间和他人的评论粉饰掉。所以冯古内特的做法并不让人觉得不真诚,反而我觉得他很严谨。看完这本之后去开了《五号屠场》,想象确实挺惊人的。其实那个关于死亡的设想我曾经有过,所以看到这一点的时候并没有觉得惊奇,但是他的解释方式蛮有趣的。也许人就是长短不一的虫吧。处理这么严肃的题材,以这样的形式讲述,很让人惊奇。看完并不觉得多触目惊心,而是一种压抑和苍茫—事情就是这样。

《冯内古特:最后的访谈》读后感(二):最后的访谈

冯内古特巧舌如簧又充满了幽默,跟他聊天一定是不可多得的享受。这本书挺薄的,一个小时就能看完,但看完之后能回味了很久,看的过程中我就不断地划线做笔记,因为觉得太精彩了——

总有一些可爱的事情在发生,就算世界将要毁灭。有部很精彩的电影,是加里森·凯勒尔的《牧场之家好做伴》。里面有很精彩的乡村笑话。老天,太让我着迷了,我爱乡村笑话:“我送你的马桶刷你试了吗?”“试了,但我还是更喜欢用厕纸。”

人们为了不寂寞会做任何事——就像窒息的人会拼命挣脱这种状态。一旦加入了那些家庭,你便享乐其中。那是一个可去的地方,有人一起聊天、游行、抗议。这就是大型的美国通病,很容易被冷血者利用的疾病,寂寞,难以忍受的寂寞。

从这本访谈录里,我了解到一个更为真实的冯内古特,他风趣、有精力、清醒,参加过二战,对战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看过很多战争类的作品、谈话,还是觉得冯内古特在这本书里谈论的「战争」最好。

《冯内古特:最后的访谈》读后感(三):这是一枚可爱的老头

很久很久没有读英文著作的中译本了,因为译者的翻译水平直接影响了我的阅读体验,所以目前我读的书都是中文著作或者英文原著。这次读英文书的中译本,是因为,这本书是我的大学室友翻译的!当然要买来拜读一下。原本是想感受一下室友的翻译,但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宝藏:美国作家Kurt Vonnegut。

Vonnegut真是一个又有才华又幽默又善良又智慧的老头子。他的说话风格和生活态度让我联想到写《麦田里的守望者》的Salinger。他们两个都是出自犹太家庭,都参加过二战,战争的经历对他们的影响都能体现在作品当中,那种犀利的不羁的语言,以及对物质生活的淡漠和对自我精神世界的追求都很接近,而且他们的文学作品都遭受过社会的非议。但不一样的是Salinger过于我行我素独来独往的生活方式导致社会大众对他的误解较深,而Vonnegut因为要承担抚养一个大家庭的责任所以经历过普通工薪阶层辛苦的生活,他对美国的国情和人民的生活有深刻的思考,他用文字将这些思考反映在他的文学作品当中,引起普遍大众的共鸣和认可,所以他的作品虽然在全球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没有Salinger高,但在美国国内他享有很高的声誉,也曾经被称为“在世最优秀的美国作家之一”。

读完Vonnegut的这本访谈集,我打算买他最出名的那本“Slaughterhouse Five”来读一读,让我真正感受一下他的“黑色幽默、讽刺以及无与伦比的想象力”。

最后手动笔芯我的室友锅,翻译得好赞!

《冯内古特:最后的访谈》读后感(四):一个悲观主义老头

库尔特·冯内古特,美国黑色幽默文学代表人物之一,擅长以喜剧的形式来表现悲剧性内容。代表作有《五号屠场》《猫的摇篮》等。

冯内古特1922年生于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父亲是一位建筑师。高中毕业时,他的父亲和哥哥一致认为他应该学化学,他不得不听从父兄的意见,去了康奈尔大学学习化学。可是他并不爱化学,在康奈尔大学,冯内古特一直门门挂科。大三读到一半时,他愉快地参了军,加入二战,成为一名美国大兵。

不幸的是,在阿登战役中,冯内古特成了德国人的俘虏,被押往德国德累斯顿。1945年2月13日,盟军对这座城市进行了无差别、地毯式的轰炸,整个城市被夷为平地。而冯内古特当时正好就躲在一个叫“五号屠宰场”的地下二层地窖里,幸免于难。在这场大规模的屠杀中,十三万五千人在几个小时内死亡,死亡的绝大部分都是平民。

这场空袭,成为二战历史上最受争议的事件之一。因为毫无必要——丝毫没有缩短战争半秒钟,也没有削弱德军的防御或有效攻击其他任何部分,没有从死亡集中营里解救出一个人。

“只有一个人获益”,冯内古特说,这个人就是他自己。亲身经历这场空袭后,冯内古特写了篇小说《五号屠场》,销量非常可观。因此,他说:“我从每个死人身上赚到三美元。”多么辛辣的讽刺,多么黑色幽默!

很少有一位美国作家,能将黑色幽默、讽刺和科幻与深刻坚定的人文主义结合在一起,在他含着泪的“黑色幽默”背后,冯内古特向世人揭示出一个残酷的真相:“我觉得,存在于生活中心最恐怖、最吓人或是最悲剧的伪善,就是那个无人敢碰的真相——人类不爱生命。”

经历二战,从恶名昭著的德累斯顿轰炸中幸存,失去朋友、妻子和无数所爱之人后,2007年逝去的冯古内特,仍然相信“一切都是美好的,没有伤害”,并把这句话刻在了墓碑上。

谁知道这句鸡汤话是不是冯古内特对这个世界最后的讽刺呢。

《冯内古特:最后的访谈》读后感(五):摘一些

冯内古特:热爱生命的人喜欢爬山、徒手攀岩,或是投身各类伟大的冒险,他们露着牙,对,激动地咬着牙去爱牛排、爱女人、爱威士忌,爱所有这一切。我每当看到这种人,不禁生出些警觉,因为在我看来这可能是伪善的一种症状——一个假装热爱生命的人其实会用力过猛,就像有什么要隐瞒。 冯内古特:推荐语都是胡扯,谁看推荐语谁是疯子。卡尔文·特里林说:“应该要求写推荐语的人把与作者的关系直接写在封面上。” 海勒:不得不说,对我来讲,这样通常出不了好文学。详细描写性交动作或是所谓性感受的小说对我来说没有意思。就像描述地铁列车的声响。有些人能办到,年轻作家很喜欢那一类描述。但是他们完成的时候,所做的一切就是描绘了一辆地铁列车进站或出站时发出的噪声。那是小说的神圣使命吗?让读者相信你的作品非常写实?我不这么看。 冯内古特:人类显然不是好东西,难道整个宇宙该被我们传染吗? 冯内古特:240毫米榴弹炮是当时最庞大的移动式陆战武器。这种武器有六大组块,每块由履带拖拉机颠簸地载着。收到开火命令,我们先要把大炮组装起来。这根本就是发明现场。我们用升降机和千斤顶把一个组块叠在另一个组块上面。炮弹本身就有大概二十四厘米长的直径,二百七十多斤重。我们建了一条迷你火车铁轨,把炮弹从地面沿斜坡运到约两米半高的后膛。炮闩就跟印第安纳州珀鲁存贷款协会保险库的大门一样。

我们把炮弹装好,然后扔进去一包包反应迟缓的炸药。感觉像是受潮的狗粮。我们关上炮闩,用锤子敲击汞雷管,点燃里面的烈性炸药,给湿乎乎的狗粮打火。主要目的应该是产生水汽。过不久就能听见烹饪的声响,特别像料理火鸡。情况极为保险的话,看起来完全可以时不时打开闩门,给炮弹刷上点调料油。后来榴弹炮终于有了动静。最后大力启动反冲机制,将炮弹发射。炮弹会像固特异飞艇一样飘出去。如果有架梯子,我们肯定会在炮弹出膛的时刻往上面大笔挥写“去的希特勒”。这样就会有直升机对它穷追不舍,然后击毁坠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