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七个半导演》读后感摘抄

《七个半导演》读后感摘抄

《七个半导演》是一本由赵荔红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页数:2022-6-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七个半导演》读后感(一):顺着作者的电影地图去直面电影

这本关于电影的书是有门槛的,里面涉及的七个半导演都是一流的电影大师,分别是:卓别林、塔可夫斯基、小津安二郎、伯格曼、布列松、侯麦、罗西里尼、希区柯克(算半个)。希区柯克只能算半个,体现了作者赵荔红对于电影艺术性和思想性的要求极高。相应地,这样的书,对读者(影迷)的要求也很高。实际上,打开这本书的正确方式,应该是对话和交流的方式,也就是你最好自己先去看这些导演的电影,然后再从这本书去寻找对导演电影的解读,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我看过伯格曼的《处女泉》,就去看作者对《处女泉》的解读,这时,就能有很大的收益,解答了内心的不少困惑。当然,作者赵荔红女士的阅片量实在是超出一般读者(影迷)很多,她是在对这些艺术大师的所有作品精研的基础上,以自己的体验为基础,辅之以苏格拉底、本雅明、巴赞等诸多哲学、文学、电影学理论大师的观点,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解读电影。因此,这本书,更是一个引导和召唤,我们应该顺着作者给我们绘制的电影地图,忘掉解读,去直面电影,最终在电影的光与色中形成自己对人生的见解。

《七个半导演》读后感(二):一些诗人、作家对《七个半导演》的短评

昨天下午收到书,就读了两篇,在闷热的梅雨季节,觉得清爽,不忍心一下子全部读完,像美食,得慢慢品尝。这是一本关于电影的书,荔红的解读有她特殊的看法,她的看法让我重新认识那些经典的电影,有了重新观影的欲望。重要的是,她是通过对电影,对这些导演的阐释,表达了对电影的热爱,对电影人生的探寻。我也是个热爱电影的人,读后深有感触。另外,书中八篇文章与后记,都是美。

——小说家 李西闽 “没有一部电影是为观众诞生的。唯其如此,每一个观众,都在重新创造一部电影。我的电影书写,亦或是一种再造”,赵荔红这样说她写电影的初衷。荔红这本新书《七个半导演》是对卓别林、塔可夫斯基、小津安二郎、伯格曼、布列松、侯麦、罗西里尼、希区柯克的研究,她的灵魂从影像的限制里挣脱出来,她仿佛是一位在场的导演,有出其不意的观看嬗变,就像布列松说的“你意料之外的,无一不是你暗中期待的”。时不时的,常会从书架上取下荔红的散文集来翻翻,意念就发生了不确定性的敞开。

——诗人 黄礼孩 荔红君新出版的电影专著《七个半导演》,她的细腻敏锐的观感与角度丰富的文本解析给我带来解读老片的新经纬。“从全部的生命中/我只感到了光线和声音”,这是我喜爱的导演塔可夫斯基的父亲的诗句,乍看更像出自失明的博尔赫斯。将此句从《七个半导演》之塔可夫斯基篇末摘出,是为把《七个半导演》放回到光线与声音中。 ——诗人 杨晓芸 台风天,读书天。打开荔红新著《七个半导演》,来一场电影美学之旅,不亦快哉!荔红的观影散文,是以文学之眼、诗人之心、作家之笔,解析精英电影的典范之作。感受之细腻,体悟之精到,表达之生动,令我佩服!但看目录,一大多半电影我均未涉略,期待跟随荔红的导引,进入小众作家电影的幽深世界,开启另一种文学阅读。 ——作家、《天涯》前主编 王雁翎 荔红老师的新书《七个半导演》,在她的语言和思想中再次进入几位导演的世界,进入无边无际的电影之梦。她描述了那些难以触摸的艺术感与生命的表达,这是我热爱电影的无法解释的理由(还有音乐……没有它们世界是毫无神采的荒漠),我感到深有必要的对现实与情感的理解,以及去理解时间和美是什么东西。 ——诗人 玉珍 著名散文作家、电影评论家赵荔红的《七个半导演》,该书装帧精美考究,选取世界上著名的八位导演:卓别林、塔可夫斯基、小津安二郎、伯格曼、布列松、侯麦、罗西里尼、希区柯克为评论对象,对八位电影大师的个人生活简史和电影作品做了纵深的评述,既根基于对现实生活的透彻理解、扎实的文学艺术理论、电影史以及电影美学理论,同时具有作者本人的主观判断:作为一个散文作家,讲究修辞,看待电影文本有其独特的眼光和视角。 ——诗人 江雪

《七个半导演》读后感(三):《七个半导演》后记

《七个半导演》后记

文:赵荔红

看电影时,我对周遭一切闭目塞听,忘记了忧愁,也不去想未来。

我“看”第一部电影,是被妈妈抱在怀里,在露天操场,在大山深处。天地是个大影院,上演人世间的悲喜剧,那么多的角色参与,我也在其中;投向屏幕的光柱,上达天宇,与星月辉映。

我一直记得,在南方小城,从黑暗影院出来,鲜艳日光下,有短暂的失明、眩晕,市声喧哗,恍如隔世。那种黑暗温暖地包裹我,令人眷恋,久久沉溺。

“过去的真实画面一闪而过。”本雅明如是说。掐断光柱,影像消失,记忆中断,时间不再延续,一切如梦似幻。而定格的画面,又似乎将瞬间凝固成永恒。

在电影中,我穿越时空,经历重大事件,为情所感泪流满面,我有千百种身份,死过千百次,又复活了千百次。

什么是真?眼所见,耳所闻,我现实经历过的是真的呢?抑或屏幕上呈现的影像是真的?生活是真呢?抑或梦幻是真?有时,我更相信后者。

艺术门类中,唯有电影,靠“机械眼”这个中介完成;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交流,中间出现了非人的机器。这就注定了,电影甫一诞生即自带缺陷,它最易被资本化、复制化、工业化,它的个人性最弱、社会性最强,在所有艺术门类中,电影,最具现代性。

电影自诞生起,商业电影就是主流,从默片到有声,从二维到三维,科学技术左右着电影的发展。艺术电影始终是与之对抗的支流、小众。艺术片导演努力在电影中维持其个人性、批判性,保持其独特的叙述口吻。

站在影像与声音的碎片堆里,艺术片导演热热火火当起了泥瓦匠、陶艺师、雕刻家,他打碎、重组,试图在碎片的废墟上,重造一座神殿。湛蓝夜空中,那些伟大导演,星辰一般闪耀。我仰望、呼吸,寻找我热爱的星星。

卓别林、塔可夫斯基、小津安二郎、伯格曼、布列松、侯麦、罗西里尼、希区柯克,念叨着这些我喜爱的名字,他们创造的影像世界在我脑海中闪回,他们的个人性、独特风格、叙述口吻也一一呈现,选择书写他们,完全出于我的个人偏好。将这本书命名为《七个半导演》,仅仅是一种修辞,令人困惑的半个,是指希区柯克,其影片的悬疑性、故事性吸引了我。

本雅明说的:“没有一首诗是为读者而写,没有一幅画是为观看者而画,没有一部交响乐是为听众演奏。”因此,没有一部电影是为观众诞生的。唯其如此,每一个观众,都在重新创造一部电影。我的电影书写,亦或是一种再造。

架设梯子的目的,是上到二楼,而非梯子。忘记我这本书里的知识、材料、背景,喋喋不休的解读吧!请看电影去——假如这本书还有点意义,就请记住我对这些伟大导演及其电影倾注的热爱、情感,我的膜拜,用心去体贴,在看电影过程中,试图跟从他们一起去探知关于世界、人性、真理的奥秘——虽然,连苏格拉底也不过拥有“无知之知”。

在21世纪,人类朝着进步道路一日千里头也不回地狂奔着,斯芬克斯不再站在路边等待俄狄甫斯,他张着技术翅膀快乐地翱翔于黑暗天空。我这粒微小的原子,深深恐惧于随时被吞没进黑暗宇宙,于是试图在胶片中,在影像的黄昏里,重温逝去时光,那些伟大导演好似黑暗中闪耀的一点点星光,一束束微暗的火,我努力接近他们,接近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