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鲸之骨》读后感摘抄

《鲸之骨》读后感摘抄

《鲸之骨》是一本由[美]尼克·彭森著作,海峡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鲸之骨》读后感(一):关于鲸鱼的奇奇怪怪的知识点又增加了

作为一个生活在陆地上的“两脚兽”,我对生活在海洋深处的巨兽——鲸,知之甚少。这本书让我增加了许多奇奇怪怪的知识点:神马?鲸也有肚脐眼儿?蛤?鲸还分左右撇子?纳尼?以前的鲸,还有萌萌的小短腿儿?

借助网络的音频和视频我也收获了大受震撼的知识点:鲸落、鲸歌,还有鲸爆……太神奇了。也渐渐觉得,鲸的一生,即便是普普通通的一头,都好像比人类,对大自然更有益处,尤其是讲述鲸落的段落,有一种“史诗”的感觉,真是没想到啊,鲸对海洋的生态系统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作者的讲述方式也很有意思,不太会让文本因科学术语显得枯燥,他很善于利用素材,让读者将不同时空下人类与鲸的联系链接起来,产生浪漫或幽默的氛围,比如序言开头,作者说,此时此刻,旅行者1号和3号空间探测器在距离我们约160亿千米的地方飞行,每一艘探测器上都有一枚携带有鲸歌的镀金铜版唱片;

比如,他描述怎么给鲸打标记以便于做科学研究,就像一部探险小说;

他也会吐槽说作为“学科带头人”,研究项目面临发论文和取得成果的压力。

书里面也不乏温情的段落,比如讲到说达尔文思考进化论之前到过南美洲,后来虽然再也没回来过,但出于对土地的热爱和对科学的好奇心,激发了其他人继续研究,友谊的力量超越世代,在智利建立的博物馆内,还藏有达尔文180多年前收集的化石。作者还说,他在脑内建立了一座图书馆,每当发现一块鲸骨碎片,通过触摸、观察和辨认,他就开始在脑内的图书馆寻找相应的储存卡进行匹配。这一段我很有共鸣(虽然我不研究鲸鱼,但我也是常常会把有关阅读的“点”在大脑中进行连线和“归档”)。

还有非常惊讶的是,我们现在生活在巨鲸时代,与有史以来最大的鲸类共享一个世界(然而对人与鲸能否“共赢”的未来,我不是很有信心)。最后,要说这本书有什么不足的话,就是图片应当再丰富些,关于“鲸之陵”和“鲸之峡湾”这些生动的科考场景,要是多些彩图就更有现场感了。

《鲸之骨》读后感(二):缘木求鱼与缘石求鲸

鲸之骨 7.2 这是一本典型的具有优美文笔的科学家写的科学文集。挺有萨根的风格,把知识讲得很透,文字又富有诗意(此书翻译很好),很有跨越历史的穿越感,只不过萨根穿越是宇宙尺度,作者穿越是化石尺度。 此书买后好几天没读,因为以我有限的英语能力看出英文书名与中文书名差别挺大,但看后觉得改得挺好。全书确实是以古生物学家如何在鲸鱼化石和新鲜鲸鱼尸体中窥得演化奥妙为主干,所以叫鲸之骨真的很合适。 我一直对鲸豚类很感兴趣。在马尔代夫专门乘船出海观海豚,亲眼目睹上百只太平洋飞旋海豚、瓶鼻海豚在船头和船侧飞速游动、跃出海面,那种激动和兴奋真让人终身难忘。疫情前也很期待能去阿库拉等观景胜地,但现在不知何时能如愿了。鲸给人的悸动是独一无二的,正如作者所说,他们巨大(大都,是不是有些巨物崇拜)、神秘、安静又温和(对磷虾和鱼群则未必),天生就吸引人的好奇心。作者和古生物学家则带着好奇深入全球的化石森林,在荒漠中寻找这些海洋巨兽的痕迹,而绝大多数时候化石并不像书中写到的“鲸之陵”那样相对完整出土,而常常是非常零碎地散布在很大的空间中,作者需要调动“脑内图书馆”将这些大大小小的“碎石”拼成一个下颌、肋骨以至于一头巨兽,这种本领真让人叹服。缘木求鱼可笑,缘石求鲸却是高深本事。 书中新奇有趣的内容很多。比如须鲸的摄食,以前只看到纪录片中大翅鲸张开巨口“大吃一惊”,书中详细写了须鲸喉部褶皱形成喉囊,在冲刺捕食(十几吨的巨兽冲刺),喉囊迅速打开撑得极大“像降落伞”在水中形成巨大阻力(作者团队专门请降落伞专家协助研究),作者在捕鲸船上解释了其中的解剖学奥秘。说到捕鲸船,作者还带领团队到冰岛的“鲸之峡湾”,跟商业捕鲸公司混在一起,在捕鲸工人取走鲸肉后冲上去解剖、观察新鲜鲸的构造,获取真正的第一手资料。想象中科学家与商业捕鲸似乎应是水火不容的,但想来研究鲸类的科学家不可能在自家后院搭起解剖台,所以很自然地要到充满巨大血肉块、搭建在“焚尸炉”上的捕鲸平台上一展身手。想起我在挪威时还在海鲜市场吃过合法出售的鲸肉,颜色暗红而口感居然与牛肉有几分相似,真真不能称为好吃。 人永远无法理解动物的行为和文化(广义上讲,许多鲸有“方言”,有社群,有学习模仿,说他们有文化并不为过),毕竟我们尚且不能理解同类。“来自水下1千多米深的抹香鲸发出的咔哒声可能在传达关于午餐地点或宇宙意义的想法,我们无法分辨或知道两者之间的区别,因为我们无从知晓它们的语言背景,因此这样的语言对于我们来说失去了意义”,但正因如此,解读“鲸之骨”才更有意义。

《鲸之骨》读后感(三):译者的(来不及放进书中的)简短译后序

原著的书名为《Spying on Whales: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Earth's Most Awesome Creatures》,未读最后将它定名为“鲸之骨——穿越海陆与时空的寻鲸之旅”,这两个名称无疑将本书的架构都概括完整了,我甚至觉得未读用的这个名称更好。

这是一本与鲸骨密切相关的书,但它讲述的又不仅仅只有鲸骨。如果你是一位鲸类爱好者,但是只是喜欢它们血肉丰盈的一面,那恐怕会觉得本书的第一部分十分枯燥。其实包括我自己,最开始翻译这本书的时候也是有点头大的。Nick是古生物学家,书中的第一部分描述的是关于古鲸的,而我对古鲸不算特别熟悉,对现生鲸类比较了解。因此,在翻译第一部分的时候,我查阅了不少文献和资料,包括Nick自己发表的文章。

而我之所以接下这本书的翻译,是因为Nick在书中描述的个人经历非常吸引我。Nick也是一位喜欢进行多学科交叉合作的专家,一个真正的科研人。我喜欢“看”他去南极给大翅鲸打标记,在北极的捕鲸船上研究长须鲸的解剖结构。机缘巧合让我也曾跟随Nick的脚步,去了书中的一些地方。南极半岛杰拉许海峡边上的雪山与阴云,冰岛和斯瓦尔巴群岛的捕鲸遗址,也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着我的经历或许可以让我在翻译过程中和Nick的研究与感悟产生共鸣,我就接下这本书了。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Nick在书中表现出来的一些特性,也体现出他是一个纯粹的科研人。作为一个团队的负责人,他会为自己应该带领组员固守一个必定出成果的保守课题,还是堵上所有组员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一个风险极大的课题而苦恼。他会趁着和家人去海边散步的时候满足自己寻找化石和灯塔的私心。他也会在书中的某个地方,一讲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就兴奋得停不下来,忘了给读者备注一些必要的科普知识。有时候,我能在他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但是当然了,我只是一只科研菜鸟,不像他那么厉害,在一本自传式的科普读物末尾附上将近300条的参考文献,其中有好一部分都是他自己参与发表的文章。

我在翻译的过程中,就觉得自己有必要和他建立联系。毕竟能跟这样厉害的学者搭上话,也是我的荣幸。于是在译稿完成后,我给Nick发了封邮件,告诉他:“嗨,你的书要翻译成中文,在中国上架了。我就是那个译者。”他超级兴奋地回复:“哇,太好了!我要给你寄书!”若干个月后,我收到了一份来自史密森尼学会的礼物,有这本书的签名版原著,还有补丁贴、贴纸和明信片。

原著、贴纸和明信片

作者亲笔鼓励

在译稿完成后三年左右,《鲸之骨》才正式出版。出版前,我和编辑庞梦莎又前后校对了大约三次,这个过程中我也向Nick咨询了许多书中的古鲸知识和语言表述上的疑问。有些地方由于我过于钻牛角尖,反而令Nick给出了:“这个我没有想那么多……就照你想的来写吧”之类的回复,我们甚至还通过画图来传递对知识的理解。非常有意思。

如果你是一位鲸类爱好者,并且已经通篇看完《鲸之骨》。你会意识到,这本书不仅是一本科普鲸类知识的书,还是一本呼吁保护鲸类的书。你会意识到,时间的流逝是无情的,在这三年里,小头鼠海豚的数量恐怕已经不到10头了,而不是书中说的“不到30头”。《鲸之骨》的最后,留给我们的是对人类世的反思,鲸类的未来走向哪里,需要我们一同努力去引导,这也是Nick和我,以及所有鲸类研究人员在努力的事情。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