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深海有光的读后感大全

深海有光的读后感大全

《深海有光》是一本由[美]伊迪丝·威德(Edith Widder)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深海有光》读后感(一):深海说,要有光

我们喜欢沙滩的闲适,浅海的蔚蓝,对于深海却没有太深刻的认知。《深海有光》的封底如此说,“一旦见过地球秘境中的闪光宝藏,便只有一个选择:无数次回到深海。”这样的形容无疑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而读罢这本书,一边感叹内容的精彩,一边肯定前番的评价恰如其分。 什么时候才会想做自己最想做的事? 在差点再也没有机会做的时候。 作者伊迪丝.威德没有想到,童年一次从树上跳下来会导致成年后脊柱的病变,而并发症让她一度视力受损。对于拥有视力的人而言,骤然眼前一片漆黑是很难接受的。幸而经过精心的治疗,伊迪丝的脊柱与视力都逐渐恢复了正常。 树除了为我们提供木材,供人乘凉外,也从生命意义的角度成为了生活的注脚。对于树木,对于陆地我们投入了难以计数的时间与精力,但对于面积更庞大的海洋而言我们还知之甚少。进行深海的探索,找寻海洋深处的奇迹,是一件极具浪漫意义的事。 产生光需要能量,巨大的能量。能量是生物的货币,绝不会被轻易挥霍,但在深海的潜艇中,伊迪丝却因为眼前的光而忽略了时间的流逝--就像文学作品里的“留白”一样,自然中的美有时用语言形容是难以形容尽的,但能够让见多识广的研究人员流连忘返,那该是多么美丽的景色! 把自己想象成一条鱼,为隐藏行踪游向深处。每下降二百五十英尺,光线会减至十分之一,听起来可萌不用太久就可以隐身到海水中了。但适应深海的眼睛非常敏锐,在超过三千英尺的水域依然能探测到阳光;为了缩减阴影面积许多鱼形扁平,以“反照明”的方式进行发光的伪装。为了生存,形体,不需要的器官都在进化的过程中演变,正是因为如此,深海中变换莫测的光才更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光线无疑是吸引捕食者的不利条件,为什么没有被它们舍弃? 进行深海研究除了科技的支持,也需要强大的内心。越往海洋深处走,最微小的泄露也会导致高压喷射,出现意外想要到达海面也需要极长的时间。让人克服这种压力的方法就是发现脆弱的生灵--平时难得一见的水母。 安抚自己的焦躁情绪最佳的方式可能是自问:最坏的结果是什么?但这明显适用于陆地上。在海底这并不是最佳方案,最还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其他事物上,如果对象宏伟而神秘,自然是上上之选。 生物的本能有时让人叹为观止。相信大家都有参加方阵进行汇演的经历。此时每个人都需要服从指令,这样才能让方阵呈现出想要的图形效果。而伊迪丝在一次考察中发现,管水母,双小水母可以精细地控制发光的幅度,一次观察如同观看一场神秘的闪光盛会。作为读者的我们无法亲历,但可以从书中的插图查看一二。

《深海有光》读后感(二):神秘未知 深海有光

孕育我们生存的地球上有七大洲四大洋,在地球上海洋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平均水深约3795米。海洋中含有十三亿五千多万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在如此浩瀚的海洋之中,究竟蕴藏着多少未知的神秘生物,《深海有光》的作者伊迪丝·威德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带领着我们一同探究。

一、这是一部励志之作

《深海有光》是作者伊迪丝·威德的个人的励志故事。是一个与死神搏斗过的人,特别幸运的是经过几次大的手术和康复的治疗之后,不仅身体恢复了正常,心理也更加健康,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通过专业的研究把深海的奥秘得以探索和揭示,使人类对于海洋文明得以近距离的接触和更加专业的探究。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伦·凯勒同样也是身残志坚的榜样,与《深海有光》的作者伊迪丝·威德有着相类似的身世和经历,两人都克服自身的残障,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奋斗,两人不仅在自身的专业领域取得了很高的造诣,而且都成为了人们楷模和榜样。

二、这是一部专业之作

专业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出版社专业,中信出版集团出版必属精品。看过很多中信出版集团的精品之作,《深海有光》是海洋题材的权威和专业,海洋爱好者可以读一读这部著作。二是题材权威,深海发光题材鲜有人涉猎,对于海洋迷来说,这是一部能够带领大家身临其境了解海底世界和海洋生物的佳作。作者通过《深海有光》让我们普通人近距离、零门槛的身临其境的认知了甲藻、珊瑚、水母、磷虾、大王乌贼……

受限于科技的发展,人类海洋的了解少之又少。随着人类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古往今来的能人匠人们不断的用着自己的方式方法去探索发现这浩瀚海洋。截止目前只探索了5%的海洋的世界。我国对于海洋的探索一直在潜心研究和专业领先。2020年11月10日,中国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成功下潜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突破1万米,达到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不断深入着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和求知。相信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对于海洋和海底生物的研究探索会更加深入和专业。

世上只一日,书中已千年。阅读能够让我们接触到我们日常不能涉猎的范围,使我们视野更加开阔、认知更加进步,当我们花费了几天的时间通过阅读《深海有光》,就可以轻松的深入了解和探索了深海的秘密和发光的生物,不仅感叹阅读的益处。

《深海有光》读后感(三):你知道海洋深处究竟存在多少会发光的生物吗?

看过由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制作的动画片《快乐的大脚》系列的朋友们一定对海中那一群磷虾在冰下的舞蹈印象深刻,尤其是红色的磷虾们聚在一起,在海中发出耀眼炫目的光芒。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有两部分组成,陆地和海洋。对于面积更广阔的的海洋来说,这是一切生命的源起之地,水的作用更是毋庸置疑,因此了解海洋的秘密成为人类一直以来的科学追求。

那么,在海洋的浅水层,透过阳光的照射和人工灯光的作用,人们很轻松的就可以探测海洋中的信息,但是在更深层次的海水中,在漆黑一片的海洋深处,究竟还有着怎样的情景呢?

由美国著名生物学家、海洋学家伊迪丝·威德著作的《深海有光》主要讲述了在海洋中最黑暗的地方,那些能够产生光和亮的生物的种种,这是一场探索生物发光奥秘的生命之旅。

作者显然是一个历经磨难的人,她几乎因为一场疫病失去光明,因此对光产生了特别的情感,恢复健康的她毅然投入到海洋深海生物的研究工作当中。关于海洋,人类千百年来一直在孜孜不倦的探索着,但所掌握的认知真的是少之又少,这并不是我们不努力,而是海洋真的非常神秘。

而人类更加关心的是,在黑不见底的海洋深处,那些海洋生物们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这些生物中,有的会根据长久以来的生态环境进化出能够产生光亮的特性,而它们的眼睛则被塑造成能够识别深海中场景的习性,以便于能够在海中生存,在时间的沉淀下,很多生物的生活特性都改变了,都被改变的更加适应周围的环境,这就是进化的力量吧。

伊迪丝穿着她的“黄蜂”深海潜水服,忍受着海水极大的压力,下潜到深海中,去观察那些有趣的发光生物,如鮟鱇鱼、鱿鱼、磷虾、水母、大王乌贼等等,为了研究这些生物发光的原因,她一次次的下潜,这种研究工作持续了四五十年的时间,她和同事们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

生物发光可谓五彩缤纷,什么颜色都有,但蓝色是海洋的主基调,从视觉交流效果上可以得到解释。在拖网中捕获的大部分生物、动物都具有发光功能,当作者第一次亲眼看到数量众多的奇特生物的时候,被深深的震撼了。

探索海洋的秘密还会一直持续下去,但作者同样也担忧海洋的环保问题,人类世界近60年来对海洋造成的各种改变已经超过了人类存在以来的20万年。塑料污染、化学污染、过度捕捞、物种入侵、海底采矿等等对海洋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因此保护海洋必须得到人类群体的重视,否则在未来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灾难等在前方。

《深海有光》读后感(四):深海追光者

今天我们从一个黄黄的和粉粉的生物聊起来,“Are ya ready kids?Aye Aye Captain.”熟悉的朋友一瞬间就已抵达太平洋海底,一座被称为比奇堡的城市。黄黄的就是住在菠萝屋里的黄色海绵“海绵宝宝”,粉粉的便是住在石头下方的粉红色的海星“派大星”,以往的剧集都是聚焦风和日丽如比奇滩,但最近无意间刷到一集,却将场景转移到了无尽黑暗的深海海域石头滩。

我想无论是一直关注这部动画片的孩子,还是偶尔拿来下饭用的成年人,都会被这一改往日的画风吸引,石头滩是位于海洋深处的一座神秘的城市,海绵宝宝和派大星在去参加手套节活动的路上,不小心搭错了车,来到了未曾踏足的石头滩,您会明显感受到深海的独有神秘感,它黑暗,生活在其中的生物怪异,鮟鱇、紫鱼、吞噬鳗、独眼鱼、腔棘鱼和锯鲨,虽然是动漫的画风,但也有几分恐惧,语言不通的同时,更是发生了一系列的怪异遭遇。

而这就是真实的深海模样,在我们每日生活耕种的脚下,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你我依恋她无私的馈赠,五谷、瓜果生于其上,飞禽家厨长于其上,而换做我们沿海小城生活的人,更会感恩那来自300万平方公里澎湃的慷慨,虾贝鱼蟹是优质蛋白的补充,是得天独厚营养的佳品,是满口“鲜”美的体验,我们诞生于海洋,我们一路进化于海洋,我们有海洋的胸怀宽广,我们也要如海洋版深邃思想。

而更多的人,都在浅海亲身投入的体验海洋,在海洋馆才能有幸一窥更深入的奥秘,但终无法抵达他最深邃的地方,那里其实并不是无尽的黑暗,而是有光,而这道光来自于生命的伟大。美国海洋学、海洋生物学家,海洋研究与保护协会联合创始人,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得者伊迪丝·威德以《深海有光:探索生物发光奥秘的生命之旅》一书带你探索深海。他是位卡梅隆和达利欧都钦佩的深海探险者,深海追光者。

地球是一颗伟大的蓝色星球,而蓝色给了它许多神秘,在深海之处到底有什么?是巨妖还是海怪,在书中给了你科学的回答,要知道人要前往深海是承受着巨大的生理压力与水压的,但作者为了这份科学的探索,在不断地忍耐与尝试,他最终满载而归,在永无阳光的海洋深处,他发现无数奇异的生物在黑暗中创造着生命的光芒。这是对深海的热爱,更是在失去后又找回了光的倍加珍惜。

书中讲述了许多深海之中你我闻所未闻的知识,是每一个热爱星辰大海者不可错过的深海知识普及书,是科学探索精神的最佳展示,是对光充满勇气追寻的奇妙冒险故事,在书中我甚至发现了许多动人的发现和惊人的奇迹,而这一切正是在不断地挑战极限之后,大海给予勇敢者的奖励。

《深海有光》读后感(五):一线科学家撰写的科普书,了解深海生物发光。

文/袁越

#鉴书 感谢中信出版社把这本刚刚出版的书寄给了我,立刻第一时间读完,大赞。

作者Edith Widder是世界著名的深海科学家,主攻方向是深海生物发光。我在深海封面故事里只提了一两句,其实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这本书给出了相当完美的答卷。

Photo Edith Widder (c na)

我越来越喜欢读一线科学家撰写的科普书,不但可以从中读到最新的科研成果,而且可以了解这些成果的发现过程。我以前在《生命八卦》专栏里多次强调过,你之所以会觉得科学进展得还不够快,不光是因为科学家不够聪明,更主要的原因是研究技术的落后。深海生物发光就是这样一个领域,一来人类进入深海本身的难度就很大(甚至大过航天),二来深海生物发光的主要机制之一就是机械刺激,潜水器本身起到了刺激作用,所以科学家很难看到未经打扰的自然发光。要知道,早年的光学仪器不够先进,远不如人眼的灵敏度高,所以没法采用无人探测器,必须派人下水。第三,深海生物发光亮度很低,科学家很难做到即看到发光又看到发光者。换句话说,这件事有点像测不准原理,你一旦测到了光,那么一定是不自然的。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作者是怎样克服这一困难的,非常有意思。

深海礁环冠水母

潜水器前壮观的生物发光:好似独立日的烟花!

这本书还有很多主线之外的闲笔相当精彩,比如我们以为自己看到的是客观世界,但其实我们看到什么取决于生存的需要,所以我们眼里的世界是扭曲的。再比如,当我们的大脑濒临失控,朝糟糕的方向疾驶而去时,集中注意力的能力相当宝贵,作者就是靠这个数次逃过了潜水器的故障。

另外,作者本人的故事也很励志,她少年时生了一场大病,差点死掉,痊愈后选择深海探索,终于取得了很大成就。她把这一切归功于自己旺盛的求知欲,还引用了达·芬奇曾的一句名言:“最高贵的快乐是理解之乐。”此话深得我心。

本书的结尾很自然地转移到环保上来,这不是偶然的。每一个大自然的探索者最终都会走向环保之路,这是人类的本能所决定的。当大自然需要人类做点什么对自己有益的事情时,总会把这件事变得很有趣,比如性之于繁衍。探索本身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因为这符合人类的本性,而人类之所以天生喜欢探索,就是因为这是保护环境的终极动力。

最后摘一句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话:人生是否成功取决于你的B计划,毕竟A计划谁都能做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