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只说不的独角兽》读后感锦集

《只说不的独角兽》读后感锦集

《只说不的独角兽》是一本由【德】马克-乌韦·柯灵 / 【德】阿斯迪德·赫恩 绘著作,精装出版的2022-3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只说不的独角兽》读后感(一):尊重孩子的表达方式

我的宝贝目前三岁,他有超级多得口头禅“你说什么?”“你怎么这样说话”“不”“什么鬼”“oh mygod”

有些是受身边大人的影响,有些是学着动画片里面人物的语言。我没有去纠正他说话的方式。我很开心他找到了表达自己情绪的语言,向周围的人分享他的感受。

今天我要分享一本书《只说不的独角兽

《只说不的独角兽》读后感(二):《只说不的独角兽》:有智慧的父母,都会尊重孩子内心的想法,引导孩子勇敢地说“不”

作为父母,你是想让孩子成为一个听话、顺从的乖乖仔,还是一个坚持自己内心想法、勇敢说“不”的小调皮? 今天的分享就从一本画风精美的绘本《只说不的独角兽》开始。认真读完这本书,我才明白认字不多的儿子为什么追着爸爸反复阅读这本书,原来每个小孩心中都住着一只“只说不的独角兽”。

写到这里,想起了郑渊洁的童话《训兔记》,细思极恐:皮皮鲁的父母为了配合老师把皮皮鲁变成一只“温顺、乖巧的兔子”,把皮皮鲁的房间刷成红色,为皮皮鲁准备胡萝卜等素菜食谱。最可怕的是,他们要偷偷给皮皮鲁吃可以长出长耳朵的药。反抗无果的皮皮鲁给自己带上了假的“兔子头套”,他的内心悲伤而又沮丧。化身成熊猫超人的郑渊洁告诉皮皮鲁:“孩子,你不要难过,这只是一场梦。” 这真的只是一场梦吗?现实中我们总是训诫孩子要顺从,而忽略了他们心中真实的想法,泯灭了他们的个性和本真。 学会真诚地表达、直抒胸臆、真挚地面对自己和他人,接受生命中最纯粹、最珍贵的属性,去亲近纯真、友谊、忠诚、爱与秘密,这对于孩子来说难道不是最重要的? 成年人离孩童时期的那个自己越来越远,但是每个人都会怀念那只曾经住在自己心里的“独角兽”。 德国作家马克-乌韦·柯灵和插画师阿斯迪德•赫恩笔下的独角兽漂亮可爱,鬃毛浓密、尾巴超级蓬松,你可不要被它可爱的外表所蒙蔽,它是一只调皮、叛逆,对所有古板、教条、程式化的东西都不感兴趣的独角兽。大大灵动的眼睛写满叛逆,一只尖尖的蓝色独角骄傲地直立着…… 他总是与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要么一言不发,要么总是说“不!” 宝贝多吃蔬菜呀。 不! 宝贝快来洗澡啦。 不! 宝贝锻炼身体吧。 不! 宝贝好好学习呦。 不! 读到这里,你是不是认为独角兽是一个问题小孩,无药可救。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是不是像极了那个孩童时期处处和父母作对的我们。 看这段对话的细节,作者是颇具匠心的处理。小独角兽的爸爸妈妈面对这样一个倔强又执拗的孩子,它们的内心也是迷茫、绝望和心力交瘁的,但是它们和小独角兽对话时,即使每句话末尾都有语气词,但是它们的话语也是极尽温柔和耐心的(句号),和小独角兽如同刷屏了的“不”和大大的感叹号形成了鲜明对比。

其实,对什么都否定的“不角兽”,任性而又自我的“就公主”,对啥都不屑一顾的“不屑狗”,糊涂又善良的“耳背熊”,做啥都打不起精神的“无聊蛇”,就是身边孩子自我意识形成时期的种种表现和行为。 通过这几个好玩的动物形象,大人们会对孩子各种看似“叛逆”的行为产生同理心,同样的,也会让小孩在这些动物形象的身上找到一种熟悉感。 如果你家的小孩也出现类似于以上几种小动物的行为,其实不用焦虑,这正是孩子的自我意识形成时期。 从幼儿能够独立行走,幼儿已经开始了自我意识的觉醒。这不仅意味着幼儿生活空间的扩展, 而且更重要的是, 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行动了, 其活动的自主性得到很大提高。 随着幼儿动作、能力、智力、自主性方面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幼儿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乖巧、听话, 而是变得比较任性了, 尤其是喜欢自己动手做事, 表现出独立性的需要和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 其自立性的需求愈加强烈。 基于以上种种情况, 父母应该认识到幼儿的这种需要和愿望, 并尽力去满足他、帮助他、鼓励他、引导他、培养他, 使幼儿能从体验中获得成功, 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幼儿的独立性、自主性以及对事物的认识和各种能力, 正是在这种认识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相反, 如果父母对幼儿这种需求不理解或缺乏耐心和信心, 将严重阻碍自我意识的生成和健康发展。 小独角兽的爸爸深谙教育之道,他认为小独角兽总是说“不”是想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宠爱,所以一家人鼓励小独角兽说出自己的想法:“我只是想一个人静一静,你们的微笑都不是发在内心的,还有你们每句话都说得那么长篇大论,让我很是头疼。”独角兽一家给了小独角兽充分的理解和自由。获得家人理解的小独角兽内心是自由、快乐和平和的。 有智慧的父母,都要尊重孩子内心的想法,引导孩子勇敢地说“不”。

《只说不的独角兽》读后感(三):《只说不的独角兽》:有智慧的父母,都会尊重孩子内心的想法,引导孩子勇敢地说“不”

《只说不的独角兽》:有智慧的父母,都会尊重孩子内心的想法,引导孩子勇敢地说“不” 作为父母,你是想让孩子成为一个听话、顺从的乖乖仔,还是一个坚持自己内心想法、勇敢说“不”的小调皮?

今天的分享就从一本画风精美的绘本《只说不的独角兽》开始。认真读完这本书,我才明白认字不多的儿子为什么追着爸爸反复阅读这本书,原来每个小孩心中都住着一只“只说不的独角兽”。

写到这里,想起了郑渊洁的童话《训兔记》,细思极恐:皮皮鲁的父母为了配合老师把皮皮鲁变成一只“温顺、乖巧的兔子”,把皮皮鲁的房间刷成红色,为皮皮鲁准备胡萝卜等素菜食谱。最可怕的是,他们要偷偷给皮皮鲁吃可以长出长耳朵的药。反抗无果的皮皮鲁给自己带上了假的“兔子头套”,他的内心悲伤而又沮丧。

化身成熊猫超人的郑渊洁告诉皮皮鲁:“孩子,你不要难过,这只是一场梦。”

这真的只是一场梦吗?现实中我们总是训诫孩子要顺从,而忽略了他们心中真实的想法,泯灭了他们的个性和本真。

学会真诚地表达、直抒胸臆、真挚地面对自己和他人,接受生命中最纯粹、最珍贵的属性,去亲近纯真、友谊、忠诚、爱与秘密,这对于孩子来说难道不是最重要的?

成年人离孩童时期的那个自己越来越远,但是每个人都会怀念那只曾经住在自己心里的“独角兽”。

德国作家马克-乌韦·柯灵和插画师阿斯迪德•赫恩笔下的独角兽漂亮可爱,鬃毛浓密、尾巴超级蓬松,你可不要被它可爱的外表所蒙蔽,它是一只调皮、叛逆,对所有古板、教条、程式化的东西都不感兴趣的独角兽。大大灵动的眼睛写满叛逆,一只尖尖的蓝色独角骄傲地直立着……

他总是与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要么一言不发,要么总是说“不!”

宝贝多吃蔬菜呀。

不!

宝贝快来洗澡啦。

不! 宝贝锻炼身体吧。

不!

宝贝好好学习呦。

不!

读到这里,你是不是认为独角兽是一个问题小孩,无药可救。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是不是像极了那个孩童时期处处和父母作对的我们。

看这段对话的细节,作者是颇具匠心的处理。小独角兽的爸爸妈妈面对这样一个倔强又执拗的孩子,它们的内心也是迷茫、绝望和心力交瘁的,但是它们和小独角兽对话时,即使每句话末尾都有语气词,但是它们的话语也是极尽温柔和耐心的(句号),和小独角兽如同刷屏了的“不”和大大的感叹号形成了鲜明对比。

其实,对什么都否定的“不角兽”,任性而又自我的“就公主”,对啥都不屑一顾的“不屑狗”,糊涂又善良的“耳背熊”,做啥都打不起精神的“无聊蛇”,就是身边孩子自我意识形成时期的种种表现和行为。

通过这几个好玩的动物形象,大人们会对孩子各种看似“叛逆”的行为产生同理心,同样的,也会让小孩在这些动物形象的身上找到一种熟悉感。

如果你家的小孩也出现类似于以上几种小动物的行为,其实不用焦虑,这正是孩子的自我意识形成时期。 从幼儿能够独立行走,幼儿已经开始了自我意识的觉醒。这不仅意味着幼儿生活空间的扩展, 而且更重要的是, 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行动了, 其活动的自主性得到很大提高。

随着幼儿动作、能力、智力、自主性方面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幼儿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乖巧、听话, 而是变得比较任性了, 尤其是喜欢自己动手做事, 表现出独立性的需要和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 其自立性的需求愈加强烈。

基于以上种种情况, 父母应该认识到幼儿的这种需要和愿望, 并尽力去满足他、帮助他、鼓励他、引导他、培养他, 使幼儿能从体验中获得成功, 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幼儿的独立性、自主性以及对事物的认识和各种能力, 正是在这种认识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相反, 如果父母对幼儿这种需求不理解或缺乏耐心和信心, 将严重阻碍自我意识的生成和健康发展。

小独角兽的爸爸深谙教育之道,他认为小独角兽总是说“不”是想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宠爱,所以一家人鼓励小独角兽说出自己的想法:“我只是想一个人静一静,你们的微笑都不是发在内心的,还有你们每句话都说得那么长篇大论,让我很是头疼。”

独角兽一家给了小独角兽充分的理解和自由。获得家人理解的小独角兽内心是自由、快乐和平和的。

有智慧的父母,都要尊重孩子内心的想法,引导孩子勇敢地说“不”。

《只说不的独角兽》读后感(四):你可以拒绝的

生活在梦想之地爱心森林里的一只小独角兽,他与众不同,和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他只说“不”。

“不”,这个字,当从孩子的嘴里出来,家长似乎很头疼。叫他多吃蔬菜,他来句“不”;叫他快洗澡,他说“不”;……只说不的独角兽,被叫作“不角兽”。

我想说《只说不的独角兽》真是太富有想象力了。作者借用只说不的独角兽,还有不屑狗、耳背熊、就公主这四位有着鲜明个性的角色来比拟成孩子们。孩子中也有不少像他们四个的这些性格。然而在现实中,孩子那些特立独行的性格往往被看作是“不听话”、“不乖”、“叛逆”。家长总是希望孩子乖乖的,以“听不听话”来衡量和约束着孩子。在本可以保持着天性的年纪却早早地背负着期望,背负着所谓的“规矩枷锁”。做孩子,有时也很难。

这是来自灵魂的发问。当孩子读了这《只说不的独角兽》的故事后,居然被他酷酷的个性给吸引了。独角兽,童话故事里高雅而且性格温驯的动物,在这里却出了一个与普通孩子无异的小独角兽。他的爸爸妈妈也跟普通人家的爸爸妈妈一样要哄着他、或是要求他,但也宠溺着他,家人朋友也关注着他。

但是,这只小独角兽是很有个性的,面对各种他不喜欢的事,他总是说“不”。不过,好在,他身边的独角兽们在听到他的拒绝后,不再打扰他,让他独自静一静。离开大家的独角兽自由自在地玩,遇见了耳背熊、不屑狗,他们还一起救了就公主。在每个角色的身上,都有一些在别人看来古古怪怪的性格,但是他们彼此仍然可以成为好朋友,他们可以洒脱地做他们自己,挺好的。

面对爱说“不”或是“就”的孩子,或许我们会苦恼,会较真。但是读过《只说不的独角兽》的故事以后,我想我们可以放轻松点,故事里那些大独角兽们,包括小独角兽的爸爸妈妈,他们还是能放得下的家长。因为他们放平了心态,允许小独角兽说不,也给了他自由,才没有困住他的身心。

所以,即使孩子说“不”,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只要那不是根本性的错误。最近和一些家长朋友聊天,也聊天这个话题。身边也碰到过有的家长,对孩子包办得太多,孩子之间玩闹难免会有一些小摩擦,但是有的家长不依不饶,总是以为自己的孩子是”被欺负者”,还兴师动众地介入,不是莫虚有地质问小朋友,就是向老师告状,不允许孩子,甚至不允许别人说个“不”字,这样的人谈何来的快乐?

一本《只说不的独角兽》让我想到的挺多的,不仅是关于家庭教育,也关乎到个人的修养。面对那些斤斤计较,其实我们也都可以说“不”!

《只说不的独角兽》读后感(五):如何减会孩子解决人际冲突

儿子在上幼儿园小班,他今天向我描述了一件幼儿园里的事情。吃午饭时,他去了趟洗手间,可是回来发现自己的凳子不见了,应该是被其他的小朋友拿走了。儿子向老师求助,希望把他的凳子要回来。可是老师只是简单的要求他自己去搬一张新的凳子,便去忙其他工作了。

孩子依然沉浸在自己的凳子被别人抢走了的难过情绪中,并没有去搬新的凳子。这顿饭,孩子是站着吃完的。

其他的家长是否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呢?当别的小朋友抢走了孩子的玩具,我们是不是应该让孩子去抢回来?

当桌子上只剩下一个糖果,姐姐不愿意分享,孩子是否只能躲在墙角哭泣?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本书《独角兽与无聊蛇》就是讲了这样一个有关处理冲突的故事。它通过故事的形式告诉孩子,遇到问题其实有多种解决方式,向世界表达善意是最好的一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 暴力解决冲突,问题升级

独角兽和就公主最近总是发生争吵,其实都是因为很小的事情,比如谁吐口水吐的远。

争吵后,他们互不相让,矛盾升级。

对于家长来说,这种冲突场景并不陌生。孩子会因为比身高高矮,力气大小等小事产生争吵,也会因为谁的水果更大产生争执。

很多家长会教育孩子用暴力的方法解决问题。“你觉得他的水果大,你就抢过来啊”“他打了你,你就打回去,不能怂”

但是实际上,这种方式只能加剧矛盾和孩子的愤怒情绪,实际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得以解决。

第二种方式 逃避解决冲突,孤独感升级

在不角兽和就公主因为谁的棒棒糖更大的问题,再次争吵。这一次他们的朋友不屑狗为了帮助他们解决矛盾,把大的棒棒糖咬了一口,结果发现,被咬的棒棒糖比另外一个小了。就这样咬来咬去,两个棒棒糖都被不屑狗吃光了。

这时候,不角兽非常生气,他觉得和他争吵的朋友,不是好朋友,他要离开他们,离开爱心森林。

在路上他遇到了无聊蛇,他非常希望能和无聊蛇做朋友。可是无聊蛇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不角兽和他聊不到一块去,他再次出去,继续前行。

在孩子遇到问题时,有的家长教孩子选择“逃避”。因为他们自己就是这样处理问题的。这家单位不好,就辞职换一家。这个朋友不好,就绝交后换朋友。

但是最后发现,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问题越来越多。

三对世界表达自己的善意,世界也会反馈爱意

当不角兽走到了火山顶上,他看到了非常美丽的美景。这个时候,他开始想念自己的朋友们。于是他拜托无脚鸟给就公主带去消息,希望他们一起来火山看美景。

好朋友们终于又在一起玩了。就公主通过这件事情,也明白了朋友之间要分享,要大度。用善意对待世界,最终不角兽也得到了大家的善意。

当别的小朋友把孩子的玩具抢走,可以引导大家一起玩耍,并且指出抢玩具是不对的。如果只有一个水果,两个朋友可以一起分享,不能因此吵架,失去朋友。

解决冲突的方法特别多,我们要引导孩子找到最好的方式,而不是使用暴力或者逃避。

我也给儿子幼儿园的老师发了消息。希望老师能够了解被抢走凳子的小朋友的感受,让抢凳子的小朋友送回凳子,或者一起帮忙搬一个凳子。而不是只让被抢凳子的小朋友自己去搬个凳子,用逃避的方式隐藏自己难过的心情。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