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民谣》的读后感大全

《民谣》的读后感大全

《民谣》是一本由王尧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2021-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民谣》读后感(一):【雨枫试读】村庄笔记

前几天,白玉兰奖毫无悬念地收获了一拨热搜。很多人都在感叹意难平,热依扎错失视后令人惋惜。热依扎确实值得,《山海情》亦值得,这部电视剧是我为数不多不快进不倍速完整看完的国产剧,它塑造了大时代下的村庄的发展,小人物的苦难与挣扎。而这本书《民谣》也是大时代变迁下的一个村庄的变迁发展史,一个少年的成长精神史,一个民族的自我更新史。

未完,明天继续。

《民谣》读后感(二):弦歌不辍

王尧老师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他是学识渊博的学者教授,亦是优秀的散文家和小说家。在当代文学史的“过渡状态”和思想文化的“关联性研究”中,在“小说家讲坛”的学术活动和文学口述史的追踪中,蕴涵着当代知识分子的“沧海文心”;在当代散文史的研究和文学文体的探讨中,在“思想事件”的修辞和“一个人的八十年代”中,隐括着江南文人的“日常的弦歌”。在弦歌不辍的小说创作中,以“汉语之子”的身份,谱写着如慕如诉的“民谣”。如若说他的学术文章如山,那么他的散文、小说则如水,山林毓秀,水泽浟湙,由此山高水阔,光华流转。

《民谣》读后感(三):小说如何革命?

我最感兴趣的王尧老师《民谣》的时间叙事。我们知道在曾经的革命叙事中,讲究革命形式一片大好,一天等于二十年。而王老师的小说相较于历史发展的不可阻挡,却显得相对凝固,在这样一种时间的高密度与历史的稀疏之间,小说的呈现就显得更加多样而绵密。 其次是历史与小说的内外关系,王老师的小说侧重于在20世纪70年代,这一个年代是思想复杂丛生的年代,关于社会现实的思考,对历史的反思,现实与历史的对话。王老师将历史的关照与聚焦侧重于这样的年代,是想通过这种对话展现历史的种种可能与内外表里。当然我们也希望通过王老师了解更多文本周边的历史,以及这种历史对文学本身的塑造。

《民谣》读后感(四):感想

没有看过任何一篇有关《民谣》的评论,但直觉最好的一篇大概是作家的后记——这大概就是批评家写小说的好处,自己写自己评,灵感思路手法给你掰扯得明明白白,仿佛再也说不出更多的内容。 在诸多溢美之词中我是被“汉语之子”这个有些浮夸的名号吸引的。看完之后无意反驳,倒不能说精准,但多少是贴切的。很容易在作品中捕捉到现当代各个作家的影子:沈从文一脉的乡土讲述;王安忆式的空间氛围;余华对时间和记忆的体悟;莫言的多文本复调等等,结合作家多年从事文学研究的经历,说他广纳百年新文学的精华是不为过的(真·站在巨人肩膀上)。这就是汉语本来的样子:不过度藻饰也不刻意低俗,凝练而不简单,呈现出厚实沉静的美学风格。

《民谣》读后感(五):乡愁的通感

读了这本书,觉得它不同于那种纯美的乡村记忆,也不同于草房子那种童年记忆,它是回忆,回忆过去的事,更多的是自己看到的,有些荒谬的时光。

但我能切身体会到他的感受,一种淡淡的忧愁,还有很多无法描述的情感。

前几日看到几张eason少年时期的图片,也是同样的感受。我们的童年大不相同,但当记忆的灰尘落下,擦亮后的感受竟如此相似。我总是想看看我出生之前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但是只有寥寥视频和图片。泛黄的照片,模糊的视频就像是时光的一扇门,把人吸进去了。

书里的旧式家庭也很吸引我,落魄家族的尊严在当时为“我”看不起,但是在我看来是转型时期的很美的风景,很敬佩。

那个时光,勾起了我童年的记忆,也勾起了我的乡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