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原来如此的对谈读后感精选

原来如此的对谈读后感精选

《原来如此的对谈》是一本由(日) 河合隼雄 / (日) 吉本芭娜娜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页数:2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原来如此的对谈》读后感(一):我和挚友的同类

村上春树大力推崇的国民心理学家河合隼雄VS日本文坛天后吉本芭娜娜 用一场直抵人心的对谈,告诉你如何才能自由生活。 ★学会接纳自己,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发现自己的独一无二…… ★叛逆、逃学、社交障碍、自我怀疑、职场上的困扰、无法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所有问题,都有它的根源和答案。——给了我很大的安慰,毕竟像绵羊里那样活自己太累了

《原来如此的对谈》读后感(二):一些句子摘录

有人就是会先睡三年以后再开始努力,没什么好担心的。

我最感谢父亲的就是他从来不会说“女孩子就要这样”“女孩子就得那样”的话。这在别的家庭里是不可能的吧。但我的父母却一直坚定地践行这种教育原则。

他们教给我最重要的事就是认准某一价值生存下去。所谓认准价值,不能是这个也行、那个也行。当你真的去实践的时候,会发现很难做到。

《原来如此的对谈》读后感(三):原来如此的对谈1

第一感觉:在书店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没有看内容),想象里面应该是那种很深刻、直抵人心的对话内容。

开始阅读后发现,其实书中的对话就像是两个朋友面对面的闲聊,没有想象中的严肃、正式、书面化,让人觉的对话轻松、随意。两个人的闲聊本就是你一句我一句,看似围绕着一个主题,但是对话的跳跃性却极为的大,不想写作,需要较为严谨的逻辑性和连续性。

书中的主题读起来感觉都比较的轻松,没有严厉的批判,也没有刻意的推崇,更多的是两位作者自己的感觉和喜好。其中的对话看似随意,但其内容却给人一种精简的感觉,其中应该包含了作者们的感悟,如果有足够的时间能静下来细细体会他们的对话,应该可以有所收获。但是我在读的过程中经常忘记了主题,需要返回去查看这几篇到底讲了什么主题。其中有不少针对日本社会现象的话题,可能是我本人对日本的历史以及文化并不了解,也可能是每个人对每个事物的看法都不一致,导致我对书中的对话内容很少产生共鸣。或许等我年长一些再来读一遍,就能体会到作者的感觉了。

书中让我印象深刻、触碰到我内心的一段是关于夕阳的问题,这一段“最后夕阳”让我沉思了很久,经历了战争、失败、崛起,秉承的自己的坚持,在各种羁绊中努力下去,到了他们这一步可能才有资格谈自由吧。作者没有用直白的道理来说明,而是将自己的感受和经历交给了读者。

所以让我理解封面的那句话应该是:坚持、努力,当你自由的时候,你的人生才属于自己。

《原来如此的对谈》读后感(四):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是自由的~

看完这本小书,就好像和这两人一起笑嘻嘻得吃着烤饼,点着灯,坐在沙发上,静静感受这两个自由平等的思想之间的沟通跳跃. 本书不是那种让人看完恍然大悟、充满动力的书籍,反而是那种看完感觉既混沌又干净,既好奇又平静的书,会在以后不期然间出现在心头的书. 之前看过吉本<<厨房>>,没想到她上学的时候完全恐惧学校,甚至有每天都在身体的反抗下昏睡过去度过了课堂的时光,关于小说,她说是为了那些想要自杀的人看,只是为了阻止他们在看小说的这两个小时,暂时放下想死的念头。

这样带着温柔的孤独的想法的她还说舒适感不是治愈,而遭遇不幸,残留在崩溃的临界点的东西才是治愈.

吉本就觉得有些人就是会睡了三年以后继续努力嘛,这没什么好担心的.真是个可爱又温柔的人。 书中还有很多温柔的话,比如:虽然什么都没做,也没工作,却能带给别人幸福,这样的人有很多......如果社会变得让这样的人也能轻松地生活就好了。 不用说,看一个作者的访谈肯定会种草好多书(^-^)V, 被吉本种草了<<物质生活>><<不伦与南美>><<意识与本质>><<短暂的星期五>><<生命之光>>等等书籍.即使两个人没有长篇大论地谈论到文学、小说,也很容易就能感受到一个带着纯粹性的作家,对于文学如热爱生命般的赤子之心呢. 虽然对于日本社会风俗形态的讨论不是很了解,但是对于书中关于社会压力、现代人的孤独、青少年的迷茫等等这类的问题讨论还是很能引起共鸣的.阅读时一直可以感受到两个人从不同角度去讨论沟通.两个人,一个是有如小孩子般敏锐的文学少女作家,一个是睿智又有魅力、会倾听的长者,但共同的地方,就是都拥有自由吧,.他们都拥有无论是经济、人格、精神或那种形式的自由. 这么说来,怪不得阅读这本书,也是一件让人感受到自由的事情呢.希望阅读这书的人会和我一样喜欢这种自由,也喜欢这种迷茫徘徊. 准备在对生活,社会有更多的感悟了之后,再看一遍。

《原来如此的对谈》读后感(五):寻找自我就是探索世界

很喜欢这样的对谈,一个年轻人和一个年长者,两个人都在以某种形式深入人类灵魂的深处,从不同的角度谈个体、自我、生活、工作,很有启发意义。

关于青春期,河合老师这样说,“青春期真的让人捉摸不透。而差别就在于去守护它还是不守护它。抱着多余的担心非要去介入,反倒会把它的“蚕蛹”戳破。”

这种温柔的守护真是让人感动。父母面对孩子的青春期,总是如临大敌,几乎没有多少人能处理好这个时期与孩子的关系。他们总是希望有一个解决的办法,总是希望孩子能如自己期待的那样去成长。可是,不能啊,每个孩子的特点不一样,节律也不一样,苏醒的时间就不一样。从孩子变成学生,从学生变成社会人,这些大阶段的变化,除了心理要调适,身体可能也处一种“突变”的过程吧。如果父母没重视过自己的青春期,或没被重视过,可能也就无法理解孩子的青春期。不被看见和理解过,自然也就很难理解那些对自己沉默的孩子了。

关于自我,他们说要以“更开放去思考 ‘自我’这个概念,就会发现并不是指一个人。寻找自我就是探索世界,并不是去寻找跟‘自已’匹配的东西。就像吉本小姐说的,去了更深的地方,大家自然都会在。吉本:遭遇不幸,残留在崩溃的临界点的东西才是心灵治愈。”

想起前两天看到陈丹青老师关于自我的说法,现在关于自我、个性的表达太多,但真的有自我有个性的人还是很少。因为表达渠道的丰富与方便,我们现在能看到太多关于自我的表达,然而这中间其实有多少经过独立思考的呢,有多少还是人云亦云的陈词滥调呢。有些表达看似词很新鲜,表达的世界观、价值观却陈旧得很。

寻找自我就是探索世界,这个讲法,真的有打到我,我以为寻找自我,就是找到跟自己匹配的东西。寻找自我就是探索世界,这样才不会窄化自我。这跟《爱,需要学习》提到的,亲密关系是作为自我一种拓展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是一个以爱联结的、超越个体的、有独立生命的系统。”不把我和我们对立起来,从我到我们,是一场冒险,是一种新的别样的自我的尝试,跟其他自我一样,有得有失。真喜欢这种说法,破除了多少我们对自我和亲密关系的误解和恐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