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在我们奥斯维辛的读后感大全

在我们奥斯维辛的读后感大全

《在我们奥斯维辛》是一本由[波兰]塔杜施•博罗夫斯基著作,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页数: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我们奥斯维辛》读后感(一):奥斯维辛人间地狱

聪明的犹太人遭遇了灭顶之灾,奥斯维辛,犹太人的人间地狱。焚尸炉、毒气室、饥饿、惨无人道、屠杀……这些组成了奥斯维辛的日常生活。人在里面无法成为人,只是行尸走肉。想到这个地方,一股寒气从心底里升腾,原来世界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般美好。因为你没有了解到奥斯维辛里的那些囚徒。

南京大屠杀,我们知道了日本对中国的惨无人道,731部队,日本军队的那些灭绝人寰的做法,让我们至今无法原谅他们。看到奥斯维辛集中营里,从闷罐车上卸下来的那些人,踩死的孩子,一个一个被赶到车上,然后送到焚尸炉里烧掉,成千上万的人,没有任何缘由,就这样走向死亡。在集中营里,一个个骨瘦如柴,饥饿,被殴打,不被当做人都是正常的,生活在里面的人,麻木地如此生活着,因为他们根本没有任何机会逃出去。

本书中的描写力求真实,似乎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即使是惨无人道的描写也运用了平平淡淡的语气,因为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这一切都再正常不过了。

能在集中营里生活,能在没有爱、善良、友情的世界里,不被兽化简直太不容易了。女士们,先生们,请进毒气室,你看着这样的题目,心里能快乐起来吗?可,就是这样子,他们都被请进去了,作者能用淡然的语气再现当时的情景,作者心里能不再滴血?语言和内心有时候不会统一,我们懂得。

一段历史之所以被重提,绝对有重提的理由,

让我们记住,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地方——奥斯维辛。让我们记住,曾经的人在这里不能称其为人——奥斯维辛。让我们记住,战争颠覆了世界,噩梦连连——奥斯维辛。

写这样的书,是很沉重的,读这样的书,同样是沉重的。希望不再有战争!

《在我们奥斯维辛》读后感(二):为这血脉相连的记得

若你想要翻阅这本书,请不要选择嘈杂的候机大厅、拥挤的地铁车厢,也不要选择一个妄图借此书消磨时光的午后。一个早逝的天才作家从奥斯维辛集中营里步履维艰地存活下来,再将两年的炼狱生活付诸笔端,他不曾使用一个黑色或悲怆的字调,却足以让你沉入战争与人性的冰冷深渊,一恍惚便是窒息的痛感,仿佛从一个漆黑的噩梦中挣扎着醒来,大汗淋淋。

被严密看守的营房里尸身累累,高大铁丝网圈禁着罪行,看起来如普通浴室并无二致的毒气室日日投入无辜的灵魂,焚尸炉里滚滚上升的烟柱,穿灰黑条纹囚服、遍体血污、目光哀滞像被抽离了灵魂一般的难民。若不是看过电影《穿条纹睡衣的男孩》里类似的场景,我简直会被作者一开始举重若轻的笔调骗倒,被他开篇那段关于栗子树林幽逸安谧的景致描写引入歧路。在那个人命比蚁命还脆弱卑微、荒骨比肉身还随处可见的地方,他能存活下来,是靠着一股执念“终有一天得靠我们来讲述集中营对世人的欺骗和嘲讽——我们要毫无顾忌地说出一切,为了逝去的人”。

惨绝人寰的战争之外,奥斯维辛集中营较地狱有过之而无不及,杀戮无时无刻不在上演,更别说疾病与饥饿,因而善恶的界限被模糊,人性的高墙彻底崩塌。一批又一批犹太人被卡车运送至此,加入新的难民队伍。劳作着的犯人稍有不慎便被从犯人中挑选出的犯人监工鞭打至鲜血淋漓。每天都有被看守们“筛选”出的体弱多病者被无情地投入毒气室。因为那场惨无人道的战争,“道德、民族团结、爱国主义和自由理念、正义和人的尊严都像是一块破布从人类身上脱落下来。为了自己能活下去,人可以犯下任何罪行”。

置身于如此暴虐的世界,支撑着作者脆弱躯体的,是希望,是相信美好的世界有可能存在、人权终将会恢复的希望。“尽管生活在战争的疯狂中,但我们还是为了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而活着。正是这种希望迫使人撑过一天又一天,因为明天有可能就是解放之日”。如《肖申克的救赎》里安迪所说,要相信希望,希望是美好的,可能是这个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因为这样的希望,作者甚至能在地狱里听到悦耳的鸟鸣,看到盛夏栗子树枝桠间投下的光影。漫步在白桦道上,吹着夏日若有若无的清风,作者背向让整个人类为之颤栗的苦难,深觉“充满尊严”。

在作者短暂的生命中,这本书的字字句句都堪称绝唱。犹如滴血吟啼的杜鹃一般,他不止是在悲悯中控诉,还是在沉思后呐喊,让所有活着的人群思考同胞的受难,铭记历史的哀鸣。电影《V字仇杀队》里,因为残酷政治被无辜投入监狱做人体病毒实验的女演员,在弥留之际用铅笔厕纸写下自己的故事,她借泣血字迹告诉后人“尽管我不了解你,甚至从未见过你,未曾一起欢笑悲伤,未曾吻过你的面庞,我仍然要告诉你,我爱你,我全心全意爱你。”在艺术与现实之外,作者的眼眸想必如她一样,至死保持着温柔望向世间的清澈。

世人血融于水,而在横越世纪与光年的时空交隔外,我们终于对视上了彼此的眼眸,为着那血脉相连的深意而感喟不已。即便世界将变成废墟,即便我们将一无所有,但幸好,这份记忆将永远都为之祭奠。

《在我们奥斯维辛》读后感(三):人之绝望和诗人的希望

电影《钢琴家》曾经用影像的方式记录了那场大灾难,就算晦涩绝望,其实那也不过是经过艺术处理之后的视觉消费产品,人们最终还是要看到星星点点的希望,这就是后辈艺术作品生产者不可以逃避的责任。你说,小说虐电影虐,其实,真实的人生无法想象。我们看到太多的文字和电影电视剧诉说着有关奥斯维辛的故事,死亡的阴影不可逃开,人性沦丧太多的痛苦和绝望,但是最终有一天,战争结束了,人们新生了!

真的新生了吗?波兰作家塔杜施•博罗夫斯基用了两年的时间去“新生”,他写了很多文字,但是脱离不了“奥斯维辛”,《告别玛利亚》和《石头世界》留了下来,他离开了。在书的扉页,只有简简单单的一段文字介绍他的生平,当一个作者死去了,人们不知道要该拿那些留下文字的人做什么样的生平简介,只需要知道他写了什么,他死去了,他选择的是什么方式死去。或许会加上一个修饰,他因为什么什么又由于个人的性格是怎么怎么样,但是真相无从得知。从他的文字就应该知道,一旦进入奥斯维辛,人的生命就已经结束,只剩下躯壳。

是的,他活着,就像他所说的那样——这个世界需要真相,躯壳费劲心机的活下去,只因为灵魂还有它的责任——说出来吧,用你的笔用你的心,既没有重生后的狂喜也没有在煎熬中的痛苦,你只需要说出来。当一个人的人生经历过全面失去人性的大清洗,失去了作为人的高贵灵魂后,这个世界已然没有了生之希望,死亡反而变成了一件遵从灵魂尊重自我的事情。

这,反而是一个奥斯维辛生存下来的敏感诗人的乐观。曾经读过蔡骏的《天机变》,小说家在逃离伪末日的地狱后,跳楼自杀。在生变成了一种稀缺品,一种需要出卖自己灵魂才能得到的事物时,人们不惜撕掉自己作为人的面纱,恢复到丛林中原始野兽的本性,只为了活下去。突然有天,生恢复成为一种常态,死才变成了一种勇气行为的时候,人们会轻易的放弃生命。为什么?不是对待生死的态度有问题,而是在生的斗争中,已经见识到了太多比死亡还要可怕的事情。当这个世界太阳照常升起市,在阳光下,一个早就出卖掉灵魂的躯壳,无法再继续苟活下去。

塔杜施•博罗夫斯基是个勇敢的人,当他真实的说出了真相后,他选择了离开这个世界。在他的字里行间里,我完全理解他这种行为,并且也尊重他这种行为。一个人,主动的结束自己的生命,算不上高贵的行为,但是他曾经为如此负责任的记录这一段历史,他已经失去了作为一个人存在的所有的美好。对于万千的受众来说,他笔下留有希望,但是对于他个人来说,人生早在他在奥斯维辛为生存做斗争的那天开始起,就已经结束了。

《在我们奥斯维辛》是这本短篇集子中最长的一个短篇,用的是第二人称,我很怀疑,“你”到底真的曾经收到过“我”的信没有,相信,那些可怕的日子里,诗人就是靠着这美好的希望仅存的柔软情感活下去的。

后来,很多人都曾经做过研究,为什么“没有任何花招,没有毒药,没有用催眠术”就会让那么多人安静的平静的走向死亡?但是却绝没有一个诗人在那个院落浑身脏臭饥肠辘辘思考的更为深邃。人,是一种奇怪的动物,这个变态而怪诞的谎言,也许曾经在历史的每一个角落上演着,只不过,我们听了太多剧作家描写的美好世界,惊叹着这个世界人类所创造的奇迹,却从来没有思考过自由和奴役的关系而已。

至少,当我再为景观的美而感叹的时候,我会想到,一个诗人,曾经在一个奥斯维辛的地方,说出了“审美”背后的秘密。历史,值得我们敬畏,也必须得到静默的反思。这才是他留给未来美好世界唯一的希望。

《在我们奥斯维辛》读后感(四):在集中营中人性和生存也许是对立面

一直在忙项目,书虽然读了却没时间写下些什么

打破了之前坚持每周更新的计划,不想再立什么flag

2019年踏踏实实的看一本写一篇读书笔记吧

《美丽人生》剧照选自豆瓣相册小男孩的笑容是整个故事的希望之光

01

还记得那个关于二战家庭和个体的电影《美丽人生》么?我已经记不清一共看了多少遍。

第一次看,被剧中的父爱感动得稀里哗啦。整个电影描述的是二战期间的某个集中营里,一个犹太父亲为保护儿子,将扭曲的事实编排成一个美丽的梦、一个好玩的游戏,让孩子信以为真而意识不到集中营的黑暗和死亡,这不仅从身体上更从心理上保护了他的孩子。

那个时候年纪小,只觉得生死无常,人们在大时代下生如蝼蚁,稍有不慎就被碾压撕掉;看完《在我们奥斯维辛》这本书,对特殊时代人性的变化有了不同的感知,时代的变迁或环境的变化,时间足够长时,可以改变一代人或是一批人的认知和是非观。

02

当大量的文学、影视作品从“悲惨”角度去展示二战时期人性之残忍的时候,这本书却是从某种看似“乐观”的角度展示了二战期间集中营犯人们的人性与生存之间的矛盾。

本书的作者是波兰作家博罗夫斯基,他曾在二战期间被关到奥斯维辛,苦熬两年后奇迹般的生存下来,不知道是否看多了极其恶劣环境下人性的恶和善,在29岁的时候自杀离世。

作者留下的这本由几个短篇故事组成的书,向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的不能再真实的集中营“社会”。

在这里有纳粹毫无人性的屠杀;

有为了生存放弃人性的囚犯管理者;

有努力“工作”只为去集中营红灯区消费一晚的囚犯;

有囚犯医生,不能治愈别人,只能眼睁睁囚犯病人被拉去烧死;

有从“死人”或“待死人”身上扒下来值钱物品做以物易物交易的“生意人”;

奥斯维辛集中营就像一个拥有不同等级的社会,最高等级当然是纳粹,然后是拥有管理权的囚犯,再者是拥有特别技巧的职业囚犯,最最没有生存保障的就是那些苦力,一旦生病受伤立即被送进焚烧塔。

03

在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里,有些人为了生存放弃了人性,作为读者的我都已经分不清他的角色是纳粹还是囚犯。

然后就理解了作者为什么29岁自杀,也许是看多了超出理解范畴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时间久了之后的适应和游刃有余。

看完一个月了,具体情节想不起来什么,只记得这些感受,胡乱写写。

PS. 长久以来,第一次发二条,也想做个2018年的总结,但写着写着又觉得好像也没什么意义,过去的时间回顾起来也并不觉得值得回顾,还是向前看吧,希望在漫长的不确定的人生里,可以缓步前行。

《在我们奥斯维辛》读后感(五):如何赢得斯多葛哲学的语气(兼《在我们奥斯维辛》读书心得)

立秋后的第四天,今天早晨醒来,天气突然变得安静透彻,令人惊愕。因工作性质的关系,我每年8月份总要更忙碌一些,这样的工作如此从事了5个年头,内心正在凝结一种规则,像晴耕雨读,春种秋收一样,忙的时候便自己找个借口懒了起来,放弃每天早起的努力,也把手头看书,写东西的想法搁上一阵子。

既非体制内的,也缺乏一个强烈、准确的目的聚拢,我的生活近年变得越来越散漫,开始不再依靠意志力,而是变得凭借一种习惯,不断继续下去。我曾热衷于挑剔、归纳结论,认为“目的性的丧失便是生活种种恶的其一”,并这样想下去,推导出“没有意志力,持续性的努力也是恶”。有宗教感的头脑,总是喜欢指出界限,抵制某种氛围的扩散,想法会把一种正在吞噬自己的力量,无论是盲目的或是不安或者舒适,统称之为恶,目的是确保自己坚守某一界限,也使得事理变得更加明朗。

每次我起床坐下来写一段文字时,我并不知道该如何称呼这种习惯,尤其是这种习惯并不具有任何生产力的迹象,也毫无正当理由。上班期间,我常常会问起我的同事们早晨如何度过,回答是他们会煮饭、跑步,或因孩子的早醒而将每天生活开始的时间提前一个多小时。我常常是在7点半开始一天,而这时间之前我可以随意写点什么,用中性笔在用过笔记本拆下来的散页上,一边去想,一边去让这种想的思路合乎一种结构性。一种写东西的习惯属于什么,如果这种习惯既没有随着年龄而消失的迹象,也没有出现强烈的不可遏制的表现?随着年纪的增长,我越来越有了通过文字去理清自己想法、看法和感觉的习惯,想法看法正是一种观点或原则,我不再觉得生活具有原则,而是一种感受力的经验,我也越来越藉由于此。这样不禁想起自己前几天做过的网上心理年龄测试,42岁的结果指明我更深地进入了中年的腹地。而第一道题目就是“你是否认为自己为人处事方面必须坚持原则”。我想了半天,却实在想不起来我能够坚持什么,既不是某一种或几种悖论的想法看法了,也没有什么宗教上的界限,这是一种生活老化的标志吗?我只是在厘清自己的感觉,或者说一种经验,这便是几年来我所体悟的生活理解——不再是先验理念的醒悟,我越来越配不上那样高亢的视野了,而是一种生活经验的理解,理解一种以前所无法理解的处境感受,并接受它或者自己变成它们,像变色龙一样看着自己的颜色随着外界而改变,对这一过程的理解,理解生活的分水岭或阶段,如此以来,习惯便成了界限和坚守的消失,与另一种观察、感受力(试着去理解所有生活改变、给予和现状)的磨砺,并但愿不要因为自己多年在偏薄边缘地带上而丧失这种能力。

前天夜里,大概是开着空调睡觉,肚子有点受凉,半夜醒来慌乱中拿起床头柜上的书和铅笔去洗手间,却忘记了打开顶灯。终于像哑剧一样,自己坐在里面拿着并不可能会突然发光的书,坐了半天。第二天早晨,我和妻子说起此事哈哈大笑,我感到了某种功能的失效,并伴随着失效而行为变得荒诞。这不再是一个系统,阅读的主客体,而是两种黑暗中的物体,没有轮廓,变成了一双眼睛,看着远处的KTV灯光,凌晨时分,他们找到了更好的白昼,仍旧听起来欢乐而不知疲倦,寻找着自己的放松和赞美生活。

在餐厅里,在客厅里,或洗手间里写,这样写一种功能的丧失和周边氛围吞噬自己的感受,一种挖掘的、敲击的习惯,一种使得自身抖落变得轻盈的敲击声,这样维持自己的经验和分析能力,我在早晨会热衷于制造一份属于自己的震惊,作为自己厨房煮出来的早餐,开始一天的生活。

(兼《在我们奥斯维辛》读书心得:集中营文学如何可能,首先是你与集中营的关系,你不再是纯洁的、界限分明的受害者,集中营之后再没有受害者,而是以某种方式与恶共存者,如何让你的写作称为可能并有效,和每一个时代,每一种生活处境都一样的思考,我们不可能完全站到生活的另一面去,以受害者或胜利者身份成为云端的人,集中营吞下生活的杏仁,在写作记录者或读此书时,却不断想起朗读者电影的场景,无法断定那种对阅读的热爱、生活的恶,还是感情的依恋,我们无以厌恶或拒绝这样的生活,接受并这样下去,生活中的写作习惯变成一种“接受美学”,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更多赢得了斯多葛哲学的语气.2013年8月12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