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羊脂球》读后感100字

《羊脂球》读后感100字

《羊脂球》是一本由莫泊桑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9.80元,页数:31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羊脂球》读后感(一):在他眼里这个世界的模样

莫泊桑是个矛盾的人。他骨子里是个孤独的人,正如他在《幸福》里说道:“你陡然发觉令人心寒的人生苦难:孤零零的一个人,与世隔绝,一无所有,一切都是空虚的,可怕的内心孤独,只有靠梦想来自我安慰,自我欺骗,一直到死为止。”在他眼里,人性都是丑陋的,人都是贪婪、自私而又虚伪的,他讲的大多数故事都是围绕这些主题。但同时他的内心又相信,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依然还是有极少数美好的事情发生,人性还是有美好的一面,就是当遇到爱情和友情的时候。他写的《玛蒂娜》和《幸福》,讲的就是这样的故事。

他通过一个个真真假假的故事,冷眼看着这个世界。

《羊脂球》读后感(二):她似月光

看完过后我上网看评说才知晓这是莫泊桑经典之作,颇感意外。

故事线索很简单,一伙逃难的人在旅程的磨难中各保己身,相互苟且的延续卑贱的生命--毕竟他们也没有经历过生离死别,或许这样说还是太沉重了。设身处地,若是我也在车里,面对的是一个日本士官,也不一定是个日本的人--我这样讲是因为要说清楚--反而我个人对日本的态度并不如三五宣传的电视剧或纪录片那样刻薄。讲道理,要我也是一个不读诗书的人那处世的方式与那几个身份显赫与否的人的确不会不一样,哎,宿命如此。

其实看到一半的时候我以为她不会屈服在所谓的现实的,一如我一厢情愿地希望莫泊桑并不会把她写成一个轻浮的女子。看过这段不得已,才知只要是事情便不存在大小,都是可以值得写下来的。总有一些感动,误导我们以为这些都是寻常。

人人心里所共有,笔下所共无。这才是经典。

《羊脂球》读后感(三):编故事

有那么一瞬间

我竟想读尽外国的优秀短篇小说

卡夫卡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福楼拜左拉之类什么的

阅读世界的入口往往只是一位作家一本书或是一段话

但当你双脚完全踏入它时

它却是海天难辨的浑圆无垠

当你在为自己读过《茶花女》而沾沾自喜的下一瞬你便会羞赧于自己竟没有看过《傲慢与偏见》

当你在为自己读过《围城》而洋洋得意的下一瞬你便会惭愧自己竟仍没翻开《秦腔》

这便是阅读者永远走不出的悲欢循环

阅读是一条不易踏上的道路

一旦上道却又会越来越悲哀于自己的渺小与浅薄羞愧于自己的无知与茫然

在这个广袤无限的世界里

没有人走回头路

没有人想要退出

不断地向前继续地翻开未知才是阅读者亘古不变的心情

有那么一瞬间

我竟想读尽茅盾文学奖作品

也许这须费些年月

但在我产生这一伟大宏远的理想时我竟整夜HIGH到无法入睡

规划计算着如何将这个壮硕的理想分割成等份的可完成的目标

需要资金需要图书馆

最最需要的仍旧是那个竭尽所能成为合格读者的自己

讲讲这本书吧

这是莫泊桑的短篇选集

莫泊桑理应不陌生

《我的叔叔于勒》《项链》充填了几代人的语文课本

他不善华丽的词语抑或诡狎的悬疑

创意

他有如繁星似流水般无穷无尽的创意

作为一个小说家

他有最稀罕的功力

那便是编故事

中学时最讨厌的作文体裁便是小说

我从始至终没能思索出零星”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故事情节

我羡慕写诗人的风情万种

却更嫉妒作短篇小说人的创意泉涌

像我这样的人读一辈子书也是无法成为创作者的

因为我无法脱离自身无法灵魂出窍

再华丽的开头到后来也只能是自斟自酌自恋自哀自说自话

读者

我没想摆脱这个角色

我喜欢自己的角色

《羊脂球》读后感(四):悲观主义作家笔下的苦难

莫泊桑的思想渗透了浓厚的悲观主义,在哲学上,他深受叔本华的影响,接受其关于事物永无休止地消逝,时间不断地在分崩离析的观点,认为人类永远无法达到目的。

同时,莫泊桑也是语言大师,他不以纤巧华美的词藻取胜,而是以平易通俗、准确有力、能为人所接受的文学语言征服读者。

全书主要描写了十九世纪法国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人们对德国人侵略行为的深恶痛绝。短篇《骑马》中“这类人往往在幼年时没有注意发展他们的特殊天赋和专门才能,也没有培养他们坚强的斗争毅力,一旦进入社会,自然免不了搁浅”道出了弦外之音。

通篇主要题材有:

1.普法战争(普鲁士,德国)

2.小资产阶级与公务员

3.农村生活(法国边陲)

4.怪诞故事(传说与神话)

5.爱情、婚姻和家庭生活

莫泊桑生平纪年

1850 出生于法国迪埃普贵族家庭

1856 父母分居,随母亲居住于别墅

1863 进教会读书

1868 就读于卢昂中学

1870 普法战争,入伍

1872 供职于国家海军部

1878 国民教育部

1879 出版《往日的故事》

1880 《羊脂球》

1892 自杀,未遂

1893 逝世于精神病院。

自1870年至1879年,莫泊桑师从福楼拜,这对他此后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福楼拜却不是他的启蒙老师,早在莫泊桑在教会读书的时候,便与当代著名的诗人书信往来,正是他的通信鼓励,才开启了莫泊桑写作新世界的大门。

与此同时,从1876年起,莫泊桑就开始饱受疾病的困扰。罹患心绞痛、偏头痛、神经痛和血液循环障碍的他在1892年被认为因精神失常而自杀,未遂。在当时,抑郁症鲜为人知。我想他更有可能深陷抑郁的低谷,无法自救,从而选择了结一切痛苦。

人性的丑恶,穷人的朴实,富人的贪婪 ,法国封建社会的愚昧无知, 教会神职人员的正义与善良,德国普鲁士军队的作恶多端,取材无不与他的自身经历有关。可以说是社会造就了一代文豪,同时却也是社会,毁掉了一代文豪。

《羊脂球》读后感(五):著名法国大作家左拉在莫泊桑葬礼上的讲话

请允许我以法兰西文学的名义讲话,作为战友、兄长、朋友,而不是作为同行向吉·德·莫泊桑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是在居斯塔夫·福楼拜家中认识莫泊桑的,他那时已在18岁到20岁之间。此刻他又重现在我的眼前,血气方刚,眼睛明亮而含笑,沉默不语,在老师面前像儿子对待父亲一样谦恭。他往往整整一个下午洗耳恭听我们的谈话,老半天才斗胆插上片言只语:但这个表情开朗、坦率的棒小伙子焕发出欢快的朝气,我们大家都喜欢他,因为他给我们带来健康的气息。他喜爱剧烈运动,那时流传着关于他如何强悍的种种佳话。我们却不曾想到他有朝一日会有才气。

《羊脂球》这杰作,这满含柔情、讥嘲和勇气的完美无缺的作品,爆响了。他下车伊始就拿出一部具有决定意义的作品,使自己跻身于大师的行列。我们为此感到莫大的愉快;因为他成了我们所有看着他长大而未料想到他的天才的人的兄弟。而从这一天起,他就不断地有作品问世,他高产,稳产,显示出炉火纯青的功力,令我惊叹,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源源而出,无限地丰富多彩,无不精湛绝妙,令人叹为观止;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一出小小的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悟醒豁的生活的窗口。读他的作品的时候,可以是笑或是哭,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

啊!明晰,多么清澈的美的源泉,我愿看到每一代人都在这清泉中开怀畅饮!我爱莫泊桑,因为他真正具有我们拉丁的血统,他属于正派的文学伟大的家族。诚然,决不应该限制艺术的天地:应该承认复杂派、玄妙派和晦涩派存在的权利;但在我看来,这一切不过是堕落,如果您愿意的话,也可以说是一时的离经叛道,总还是必须回到纯朴派和明晰中来的,正如人们终归还是吃那营养他而又永不会使他厌腻的日常必吃的面包。

莫泊桑在15年中发表了将近20卷作品,如果他活着,毫无疑问,他还可以把这个数字扩大三倍,他一个人的作品就可以摆满一个书架。可是让我说什么呢?面对我们时代卷帙浩繁的产品,我有时真有点忧虑不安。诚然,这些都是长期认真写作的成果。……不过,对于荣誉来说这也是十分沉重的包袱,人们的记忆是不喜欢承受这样的重荷的。那些规模庞大的系列作品,能够留传后世的从来都不过寥寥几页。谁敢说获得不朽的不更可能是一篇三百行的小说,是未来世纪的小学生们当做无懈可击的完美的典范口口相传的寓言或者故事呢?

先生们,这就是莫泊桑光荣之所在,而且是更牢靠、最坚实的光荣。那么,既然他以昂贵的代价换来了香甜的安息,就让他怀着对自己留下的作品永远富有征服人心的活力这一信念,香甜地安息吧。他的作品将永生,并将使他获得永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