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房子》经典读后感有感

《房子》经典读后感有感

《房子》是一本由[法] 帕特里克·阿夫纳拉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我思出版的平装双封面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房子》读后感(一):“太阳升起,照亮了我的栖身之处。”

刚刚看了书的前两章的时候,差点没有看下去,因为觉得又零散又找不到主旨。看到后面才安曼地跟随作者发现“房子”的深层含义和更多的可能。房子是人们安放无意识的场所,寄存着我们的灵魂。人或许脆弱至一定要依赖“房子”才能存在于世界,每当房子改变一点,都带动着人们的灵魂发向着未知或早已在之前行为中无意识地设定好地方向一路奔去。没有了房子,或者是房子被损害,我们的精神便孤独地存在于世界。当我们的空间彼此碰撞时,也别再去找那些“习惯不同”或者是其他琐碎的理由,所有的原因来自于人,来自于人精神之下的房子。

《房子》读后感(二):房子:无意识的秘密通道

疫情以来,我们主动或被动地待在房子里已经太久了。“待在房子中”这一陈述并不单单反映一种位置关系,因为房子并不单单是一个空间。

马克斯·舍勒曾指出,我们进入一个房间,还没来得及注意到布满房间的各项陈设,某种先于空间与物的,属于整体性、价值性的东西已经显现:例如我们会直观感受到房间是否“友好”、是否“充满敌意”。环境就是被我体验为起作用的东西。房子作为环境,其实是某种文化背景下的特定境域,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都在境域中被赋予意义。

德国人用Raum同时指代“房子”和“空间”,但我们说“房子”,它显然包含着比“房间”更多的意味。这种“意味”大概就是本书作者所说的“房子的无意识”。“无意识”是弗洛伊德的经典概念,本书作者在精神分析的框架下重新审视这一课题。

书中以大量篇幅谈论着文艺作品。达芙妮·杜穆里埃和《蝴蝶梦》,普鲁斯特和《追忆似水年华》,左拉和《娜娜》,希区柯克和他的电影,霍普和他的画作……作者试图揭示艺术家、作品、角色和“房子”处于怎样的关系中,而这种关系将成为一个秘密通道,带我们进入另一个大而隐秘的世界。

20210904080

《房子》读后感(三):疫情期间,在房子里读《房子》

最近因为上海疫情,不得不进入居家办公的状态,一切咨询都转线上。同时,孩子们也因为上网课,也居家。

在这样的一个生活变动下,阅读本书,似乎就成了一种回应和安慰。

阅读过程中,既看到了一个精神分析家关于房子与无意识的剖析,也对这段时间家人们所需要的内在心理空间有更多理解,而我更有很多被唤醒的、关于家的体验。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发现我已经很自然就把“房子”和“家”等同了。

是的,我们无法不把房子和家联系在一起。我们的家必然是和房子联系在一起的,家庭生活在房子中展开,家庭冲突也有因房子而起。而离开了房子,内心的家也会变得不确定、飘忽、破碎而无所依靠。

家应该是每个人心灵的港湾,然而房子又是现实的具体的地点,以及是每个人关于家的理想碰撞的地方。

疫情的恐怖之处,是人与人的身体共同在场不再是一件安全的事情。它会变成携带病毒的传递途径,一种可能会发生共同承担苦难的情境。于是,我们的身体感受到的这种威胁,某些时候也转变成为某种心与心之间的疏离。得病的人与未得病的人,恐惧的人和愤怒的人,一个共同存在的空间,可能也是一个危险的空间。所以,整个社会退回到物理上以“家”的房子为活动单位的状态,这个时候,这个房子保护着每个人远离疾病。

然而在很多人内心的房子,或许却已经崩塌。人们感觉到了不安、匮乏、限制、无力。于是有争抢,也有冲突,其实是因为内心的房子感觉到摇摇欲坠,于是需要行动来找到一些力量感:我不能坐以待毙,也许我还是有能力掌控一切的。

而在家这个房子里面又发生了什么呢?

孩子们从房间到客厅,到厕所,到餐厅,到阳台,网课的时候,他们以各种各样的姿势在听课,纠缠着父母,或者索要更多的零食、电子产品时间,和自由。房子里面的界限原本是清晰的,比如每个空间是做什么的,但是此时,这个空间已经被模糊了,餐桌可以是写字桌,茶几可以是写字桌,厕所也可以有写字桌。孩子以他们的活动,侵占了所有的可能性。因为对于他们来说,父母在的地方,才是安全的。

成年人也是一样,“我在自己家里”的感觉,让他们想要突破边界,尝试放大自己的需要。而那种原来彼此不同的关于房子的生活理想,这一刻现实地相遇冲撞着。

区域和活动的区分,原来是功能性的需要,也有压抑和分离的功能。长久地要去维持一种压抑,带来的是更多的冲突和消耗。而这些,原本是通过人类活动的不同,而可以适当维持的。比如孩子去学校,伴侣双方去工作,然后回到家里,更多是亲密感的维系。

于是有家庭为此争吵,有亲子因此奔溃。因为一方无法忍受另一方所带来的侵入与自己内心房子的失守,父母和孩子之间,或者伴侣彼此的角色被更多的照料和控制所占用,时间与空间在此混乱,一些其实很小的冲突被放大,感觉痛不欲生。

这些情况,在那些原本就很难去守住内心“房子”的人那里,尤为困难。或者“房子”太过坚实封闭到无法与他人互动交流的,亦是如此。

也有一些人,幸运地,彼此更多在一个房子里面的相处,让他们得以有机会去交谈、去分享,也去重新认识自己和对方。

在家这个房子里面,每个人的超我和理想在这里碰撞。而一起生活的人们,需要对自己的超我有所限制,你看不惯的,可能对另一个人又是自在的。同时,另一个想要的在这个房子里面的活动或布置,可能又和我对家的理想不同。这是人与人的差异,这种差异普遍存在于所有个体之间。所以,倾听与讨论、尊重与理解就变得尤为重要,哪怕是伴侣、亲子,在一起生活了很多年的人,都可能存在着“以为”的理解,而实际并没有。

那些不以为然地细节,或者仅仅以某一个人的气氛决定了全家的状态的家庭传统的存在,必然会让房子弥散着很多无人能言的困惑与失望,细碎的情绪在空间里面弥散,沁入心灵,然后在其它地方释放。

在这个时候,可以找一些能一起做的事情,规划一些各自独处的时间,谈谈对于房子的想法,找到内心安住的所在。我们被房子守护,我们也要去守护房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