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散文课》读后感1000字

《散文课》读后感1000字

《散文课》是一本由张怡微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020-8图书,本书定价:40.00,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散文课》读后感(一):每讲摘要

1.灵感:犹如郑板桥成竹,相信生活中灵光之刻,并做许多不连贯,不相关的练习。

2.语言具有物质性:陌生化/隐藏暗示/易懂而印象深(这在于里面的生活动人,贾的散文)

3.情感力量-理性运用感性,对思想有感情

4.经历的结构“功夫在诗外”,散文由时代,土地,历史精神所孕育;不写“爱的单一面向”-要在生活中,有意识训练自己理解“复杂情感”的能力。

5.散文机抒-我们理应看到作者珍视什么?同情什么?不安什么?而这个前提在于学会从感知困境转到处理困境,这种认知困难经由散文写作可能是大众化的情感教育之门。

6.景语情语:这是特定的人,在特定的境遇之中,所能看到的特殊的世上之物。将其有机灵巧的组合成情感和美感共有的景观,重新开凿一个审美世界。散文的景也可以是电影画面,情景交融呈现的意蕴要求我们深沉理解人生,并对心理现象有意识的搜集裁剪。要求写作者有撷取人情中最难言说言说不尽的困境的锐利,以及将它们组合成连续不断,起伏变化的文学语言的耐心。

7.发明中的语言美:诗人/外国诗译笔,尚未被理性梳理清晰的经验世界之外,存在一个新的美学世界。

8.抒情境界:意向论-散文的诗学。创造意向,将所看之物与心中之物连接,实现审美意义上惊险的跳跃,依赖于天赋。技术只是辅助,虚实--感官式意向(鸽子的眼睛,青苔的水珠)/心理式意向(王维无人/人不知/不见人)/远近--开辟空间/意在此而言在此

9.状物言情-现代性物的退化(对物与旁涉的关系,有敏锐和独特的联想能力。)

10.故乡的诗化,具有后现代的意味

《散文课》读后感(二):读散文是一种享受,学会赏析散文是享受创造美的过程

44 散文课

作者:张怡微

读散文是一种享受,学会赏析散文是享受创造美的过程。

这本书确实很像一本教科书,怎样研习散文的大学专业教科书。

作者很年轻,是有为青年。她说创意写作课包含小说和诗歌,但是一直没有散文,国内外都如此。作者认为散文的文学地位太低了!为了给散文一个C位,也因为学生们没有合适的教材学习,她编辑了这本书。

书分十个章节,是作者在《萌芽》杂志连载一年多的文章。从十个角度来写散文的相关内容。分别是:散文的灵感、语言、情感、结构、抒情、状物、诗化等方面来阐述。

印象中的散文最大特色是“散”,洋洋洒洒的文字,很多时候读完还抓不住作者的重点。就像中国的经变图一样,散点透视的技巧可以把很多场景放在一个平面上。只是欣赏的时候还是有点费解。

书里的文章也有一些相似特点。好在作者有考虑读者感受,段落有主题,有关键词。所以获取并总结作者的中心思想是不困难的。

书里还有大量的引用和解读,没有连篇累牍的专业术语,几乎都是大白话。唯一的就是作者的读书量太大,读者会发现很多引用的作品没有读过,她信手拈来的例子还是有些陌生。

里面有一章专门提到了《背影》,中学教科书里的经典文章。分析了描写细节以后,作者指出事实是朱自清父子两个人关系非常差,他在另外一篇散文里有提到父亲不打招呼拿走他一个月的工资,还有二人写信互相指责等等;其次,他还在另外一篇文章中,讲到自己对孩子们有多厌倦,感觉他们耽误来自己,想解脱而不得。这样一篇被代代人相传、父亲节必重复提的文章,着实有些讽刺。

如果可以跟着作者的文章踏实读一遍书,不管你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读者,多多少少都能获得一些鉴赏散文的技巧和角度。

我们为什么要学会读散文?仁者见仁,每个人有自己的想法。

至于我,学会如何鉴赏优美的散文,才是读这本书的真正的目的。

读散文是一种享受,学会赏析散文是享受创造美的过程。

《散文课》读后感(三):丰饶之下

五四。手边刚好有田晓菲的《留白》和这本书,想到什么也就记下。

“中国散文文体的自觉具有高度精英的特征。”散文自古言志,载之以家天下,倒是在后来,“载道”的功能日渐式微了。陈柱的《中国散文史》只写到清维新以后之散文,当然,他没能有机会观察到建国后的散文书写。

怡微写这本书的出发点很简单。她是复旦创意写作讲师,上课绕不过散文写作,而国内散文教学一盘散沙至如此,有梳理纲领的必要。另一层现状,五四一辈文人想不到的是,散文从精英化到高度大众化,文案影评书评皆可成长文,而定义本身和功能都模糊化了。现代作家里,我们熟悉小说家、诗人,却很少听说散文家的称号。

朱自清认为现代散文受的直接影响来自外国文化。周作人持相反意见,“现代的散文在新文学中受外国的影响最少……我们读明清有些名士的文章,觉得与现代文的情趣几乎一致。”

田晓菲讲新诗的命运,与此对照。胡适等一众文化领袖高举解放文字口号,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新诗的哲学与美学本体一开始就是贵族的或精英的”。陶渊明的田园诗,不比西川的一首新诗来得费解。时至今日,古体诗和新诗依旧拥有广大的书写群,不过是像瓶子里换了又换的酒,掺了太多复杂的东西。

台湾的散文文脉清晰些。再年轻几岁,简媜的句子记得很深,后来又迷恋张惠菁的日常随笔。余光中和杨牧关于散文的论述,现在看来是重要的研究资料——都是诗人,关注意象辞藻的组合、欧化和溯古的探讨。怡微也提到语言的流动性:“汉语之美,仍在被发明、被照亮的途中。”

讽刺的一点是,余光中写于1987年的“警惕汉语中的欧化句式!”一度传遍公众号,各大中文系外语系彼此转阅。而余光中自己的散文,很多句子成为革新汉语语言的先驱。重语法轻语言,或不顾30年来的语言内部的变迁,唯引人哂笑而已。

这样的误解并不在少。小说要求有尽,散文追求无尽的张力,文字背后的迂回。《背影》是现代散文模范,但值得注意的反倒是没说开的那层:四一二前后的时局,父子关系的不堪,朱自清自己的愧为人父。这是散文背后的迂回和丰饶,但可惜,没有得到毕现。选本选文的一点不足,就在于只能让我们看到作品的一面。也像是田晓菲写选本中的郁达夫,病态的肌理时常要被人加以正义的辩护,整体失去了中心。

102年后,新诗和散文的概念和运作都有了如此变动和革命。审问的是如果能找回,是否有能力找回。

景语、情语,散文的复杂机杼,有的论证怡微当然不见得能圆。但我总记得她写过的很多篇散文,写王安忆,写在余光中师母家,在台湾求学的日夜。她的某个老师说:“你们现在看到一棵树都能讲一个故事对不对?将来你们看到天大的事,也会觉得无话可说。”

说不出来的那层,也是丰饶本身。

《散文课》读后感(四):各讲一句话简要笔记

〇、引论 缺席的散文课

中国古代散文的历史、英国散文的定义、现代散文类型的分化、现代散文的处境。

一、散文的灵感

灵感的定义,灵感的偶然性,认识的积累为灵感的迸发提供基础。

二、散文语言的物质性

散文语言物质性的定义:语言的装饰功能,包括:字形结构本身的视觉感、通俗化的“金句”、歧出意义的历史性、省略部分的暗示功能。

三、情感的质量

散文质量在于情感质量,要注重情感的厚重和深度,因而要理性地运用感性,进行一定哲学训练。

四、经历的结构

以亲子关系为例,阐述人之经历大抵相似,但要想写成散文,功夫在散文之外,须在生活中真正历练成长。

五、复杂情感与散文机杼

散文中复杂情感的鉴别、书写,有赖于一定的情感教育,对生活有着敏锐知觉、发现情感原质,以达到心灵疗愈和自我完成。

六、景语和情语

在抒情之外,还应努力发掘“感同身受”的境遇,及特殊境遇之下可能看到的不一样的物质世界,从而挖掘心灵图景的创造可能。

七、发明中的语言美

现代散文运用白话文,而白话文可以通过尝试发明新的语言等方式,达成语词精进,表达当下语言不能触及的内容。

八、抒情的境界

意象、心象,处理的是“我和世界”的关系,通过移情,使主客体产生共鸣,见微知著。

九、状物与言情

写物,须对物及旁涉关系有前沿的认识、敏锐的联想力;写物,可为达情、状人、叙事、作为历史文化的化身、或作为“物趣”。

十、“故乡”的诗化

对于故乡的书写,潜藏着作者对自然、土地、生命的看法;或因疏离故乡而成了被批判的想象产物,或成为与城市文明对峙的象征符号,或是居民在公共事务建设中构建的复杂共同体,或成为埋藏在历史中的乌托邦、异乡人眼中的东方图景;为留住故乡,须抓紧书写。

《散文课》读后感(五):散文课:感情的试金石

很喜欢这本书的封面,依稀之间好似营造了一个翻开书页,千般壮景、万翻辽阔近在眼前的意象。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恰似托物言志以理克情的散文之致。作者在书中的一章为阐释散文写作技法上的“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的圭臬记述曾在课堂上特地向迟子建请教,为何自己写的“景是景,人是人,故事是故事。”迟子建不假思索地反问她,“你是不是不太热爱生活?”多年后二人又在香港书展上偶遇,迟子建老师演讲的题目是《文学的山河》,她演讲的题目是《那么大的离散,那么小的团圆》。也就是说,文学对有些人意味着广袤的山河,而对有些人则意味着万绪愁肠的情感。自中囊括着不同文体的表达途径的区别,同时亦涵盖着相同文体内部,具体到个人局限所能调度的生活经历与写作资源的区别。她又在另外一章里例举了汪曾祺的一篇散文《岁朝清供》的创作思路,似乎能够作为文学场域内宽窄巷现象的印证。那篇文章大体讲的是家中供一株腊梅,是北京年庆时节的传统风俗,随后笔锋一转,说穷人则是在家中养一盆青蒜,就算代替水仙了,“也要有一点颜色”。这些淡淡的闲笔,有些人心念萦索,而有些人则永远也想不到。蕴积得深久一些,奇情终有一日会隽永为深情。

在这部创作方法集中,张怡微完全袭承了她的导师王安忆对于优质散文的创作理念,即:“理性地运用感性,对思想有感情。”我们习以为常的是对物有感情、对人有感情,但对“思想有感情”却是思想与感情的双重缺失。这说明当代生活让我们更便利地忠于情感的结果,忠于情感的对象,却较少忠于情感这一形式本身。而这一形式,实则是与散文文体本质同根而生的,影响并且决定着散文的质量以及命运。张怡微还曾在另外一部作品中叙述过在导师王安忆的课堂上,王安忆指出在座的学生虽然都在谈着各式各样的恋爱,却鲜少能够写出足以打动人心的爱情故事。没想到作者在这部书中却能以思考完成对于现实情感与文学情感之间所形成的割裂,进行适恰的接应,她说:“我们的感情不都是文学,用文字书写下强烈的感情也不都是文学性的,经过文学性处理的感情是会发生失败的。”也就是说,散文所做的工作实际上是对复杂情感进行辨识与整理。发现越来越多表达不出的怅然若失的心绪,无异于一种经由文学完成的情感启蒙。如果在写作之外没有建立起甄别复杂情感的能力,那么我们就不会拥有高质量的感情,同时也就不会经由文字表达出那种通过其他渠道无法释怀又无法表达出来的感情。

散文唯一可供处理的材料即是生活提供给我们的答案,除此之外无处凭依。譬如爱一个不知为何永远得不到回应的人,以及那些使我们情感上亲历尖锐的痛苦,我们孱弱到无力改变事实,只能接受事实,但是经过散文的梳理,我们亦可将世界的迷乱造就的内心的困惑修正出一个因由,一条秩序出来。散文是对逻辑思维的一种冶炼与塑造,一个事件加上一个道理,既是对世界的简化,也是对情感究极的深刻。

除此之外,书中也曾点到散文对于词句的锻凿与修葺是一种高度精英化的功夫。所以诗人对于散文是别具优势的。对于词语想象力与歧义运筹帷幄的驾驭能力,能够对读者的思维定式产生干扰,有利于将通俗的事件超拔出非凡的惊异,同时赋予平静的感情表征一个巨大的能量场。例如张爱玲的“我们回不去了”;沈从文的“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来,也许明天回来”,在作家进行创作的时候是未存感召时代的意识的,可是时间的滤镜最终赋了予它一重歧出的历史意义。由此也可以推导出,在散文意境之中语言的运用,除了求新求变,除了歧义,除了浓烈抒情以及理性分析之外,还有留白,有时不去书写的那个文学动作,力量会比感时伤怀的修辞,或是采用文辞精致地堆砌更具感染力。作者援引龚静的话:“散文是人书俱老的题材,探究不写到比写到更有价值的边界,是我们运用散文的际遇。”

这本书的成因肇始于作者在复旦大学担任创意写作课程时为了弥缝多年以来散文理论教材的缺失,细化到语言、景象、经历、情感等方方面面去解析高质量散文的鉴别与创作方法。原本该是高度理论化的,可是却教我异常欣喜。文字在时间的针脚中似乎在缓慢地缝合情感的创疤。散文大家傅月庵有言:“人的阅读习惯,往往随着年纪的增长而不断改变。少年岁月多惨绿,读诗读文,总希望越浓越洌越得我心。中年伤于哀乐,情到深处浓转薄之后,读史读论,曲径通幽,平淡见真的文章竟成了最爱。”散文的“散”就是离散的“散”。散文的心是情,影是失。它以无情的方式记录下有情的事,又以有情的方式写下诸多淡淡的闲语。它所呈现的是无以挽回的离散之美,让我们看到情感的偶然性,人与人情感关联的脆弱性,但是在这种有限之中,与世界与人,相当紧密又无关紧要,有如此之多千丝万缕的情感勾连,它仿佛是以一种失败美学的自我教育的方式完成了我们在过往经验之中所缺失的情感教育。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