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兵的近代作文人物素材

关于兵的近代作文人物素材

提升写作能力,做到手到擒来,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作文能力提升有帮助,特地精心编写的关于兵的近代作文人物素材。

第一篇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占领了野王(今河南沁阳)。截断了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和韩都的联系,上党形势危急。上党的韩军将领不愿意投降秦国,打发使者带着地图把上党献给赵国。

赵孝成王(赵惠文王的儿子)派军队接收了上党。过了两年,秦国又派王龁(音hé)围住上党。

赵孝成王听到消息,连忙派廉颇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去救上党。他们才到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上党已经被秦军攻占了。

王龁还想向长平进攻。廉颇连忙守住阵地,叫兵士们修筑堡垒,深挖壕沟,跟远来的秦军对峙,准备作长期抵抗的打算。

王龁几次三番向赵军挑战,廉颇说什么也不跟他们交战。王龁想不出什么法子,只好派人回报秦昭襄王,说:“廉颇是个富有经验的老将,不轻易出来交战。我军老远到这儿,长期下去,就怕粮草接济不上,怎么好呢?”

秦昭襄王请范雎出主意。范雎说:“要打败赵国,必须先叫赵国把廉颇调回去。”

秦昭襄王说:“这哪儿办得到呢?”

范雎说:“让我来想办法。”

过了几天,赵孝成王听到左右纷纷议论,说:“秦国就是怕让年轻力强的赵括带兵;廉颇不中用,眼看就快投降啦!”

他们所说的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小时爱学兵法,谈起用兵的道理来,头头是道,自以为天下无敌,连他父亲也不在他眼里。

赵王听信了左右的议论,立刻把赵括找来,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赵括说:“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对付一下。如今来的是王龁,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要是换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

赵王听了很高兴,就拜赵括为大将,去接替廉颇。

蔺相如对赵王说:“赵括只懂得读父亲的兵书,不会临阵应变,不能派他做大将。”可是赵王对蔺相如的劝告听不进去。

赵括的母亲也向赵王上了一道奏章,请求赵王别派他儿子去。赵王把她召了来,问她什么理由。赵母说:“他父亲临终的时候再三嘱咐我说,‘赵括这孩子把用兵打仗看作儿戏似的,谈起兵法来,就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将来大王不用他还好,如果用他为大将的话,只怕赵军断送在他手里。’所以我请求大王千万别让他当大将。”

赵王说:“我已经决定了,你就别管吧。”

公元前260年,赵括领兵二十万到了长平,请廉颇验过兵符。廉颇办了移交,回邯郸去了。

赵括统率着四十万大车,声势十分浩大。他把廉颇规定的一套制度全部废除,下了命令说:“秦国再来挑战,必须迎头打回去。敌人打败了,就得追下去,非杀得他们片甲不留不算完。”

那边范雎得到赵括替换廉颇的消息,知道自己的反间计成功,就秘密派白起为上将军,去指挥秦军。白起一到长平,布置好埋伏,故意打了几阵败仗。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区,派出精兵二万五千人,切断赵军的后路;另派五千骑兵,直冲赵军大营,把四十万赵军切成两段。赵括这才知道秦军的厉害,只好筑起营垒坚守,等待救兵。秦国又发兵把赵国救兵和运粮的道路切断了。

赵括的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守了四十多天,兵士都叫苦连天,无心作战。赵括带兵想冲出重围,秦军万箭齐发,把赵括射死了。赵军听到主将被杀,也纷纷扔了武器投降。四十万赵军,就在纸上谈兵的主帅赵括手里全部覆没了。

第二篇

以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约半个多世纪的中国为主要舞台,以这一时期知识分子的思想轨迹和精神世界为主要课题。在这半个多世纪中,中国的对外关系由朝贡体制转换为条约体制,而且面临着被瓜分的威胁。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的政治体制从王朝体制到共和体制转换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的政治变动和社会变动,其规模之深广是不难想象的。生活在这种激荡的旋涡中的中国知识分子,他们是如何认识所处环境的变化以及他们想使中国如何变化,是《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所要解决的主题。《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以凝练的笔法、独特的视角,分别从“万国公法观的变化”、“法国革命观的变化”、“体制选择”这些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世界认识的转换过程,以及他们各具特色的心路历程。

民智未开,知识分子在其中扮演着意见领袖的角色。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民众提供信息,同时对引导民众政治思想,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甚至多级传播,而意见领袖之所以能够立足于媒介传播的主导地位,首先知识分子在社会的阶级层次较高,其次知识分子最先接触西方文明,他们看到西方文明的先进之处,与中国文明相结合,形成中国近现代的先进文明。

第三篇

近代社会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充满变数,急剧变化的时期,各方人物争相上台,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五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国门被迫打开,欧风美雨席卷而来,中国向何处去?这是盘旋在每一个中国人脑海中的疑问。

台湾史学家蒋廷黻说近代中国社会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能近代化吗?如果能,那中国必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果不能,中国必将被历史淘汰。从19世纪60 年代开始,受欧风美雨的影响,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新的救国道路,近代化起步,在此过程中,社会几度更迭,中国社会在曲折中艰难跋涉。

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就为我们多方位全程展示了这样一个过程。作者认为,和中国古代那种静态的、有很大凝固性的社会不同,中国近代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和西方从中世纪到近代是通过自我更新机制来实现社会变革也不一样,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接踵而来的外力冲击,又通过独特的社会机制有外来变为内在,推动民族冲突和阶级对抗,表现为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头,迂回曲折的推陈出新。

本书语言优美,角度新颖,处处可见发人深省的观点,读后让人爱不释手。中国近代史在必修三册上都有内容,并且因其在中国历史上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近代史的内容相对重要,读陈旭麓的大作能够使我们对近代史的认识更全面,对教学大有裨益。

下面我简单列举几例,与大家共飨。

“立宪派是维新派、保皇派一脉相承的资产阶级改良势力。因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争夺的着重点不一样,依次形成为三个不同段落的分称:戊戌变法时为维新派,戊戌政变后为保皇派,日俄战争后为立宪派。这些变换的称号反映了各自的主旨,也略寓褒贬,但改良派一直是他们的总称。”在讲授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时对这些名字我也是略懂一二,但不甚了解,给学生讲解也是半天说不明白,经陈旭麓这么一说,简单明了。

“在中国古代,‘衣服有制’。……因此变异服饰并不仅仅是个人的兴趣爱好问题,而是一种政治斗争和文化冲突的外在表现。它的更新,往往是社会制度和风俗习尚变迁的一个标记。正因为如此,近代一些力主革新的进步人士常常把异服饰同政治变革相联系。”这个时候我们才更加明白了为什么中华民国建立以后才推动服饰革新,这里面不仅仅是外表的好看与否,还蕴涵了更多的内容,从而使我们对课本的理解更深。

作者对义和团的论述为:“暴烈的排外主义行动中蕴含着经济意识……义和团对于‘西洋人的一切器物一概烧毁,这都含着经济上的意味,都有几分是工业经济压迫的反动’。……多重的历史内容,决定了义和团运动的民族正义性,又决定了这种正义斗争的历史局限性。”辩证的看待义和团运动,短短数语,思想的深刻性已显现出来。

书中这样浅显优美的文字处处可见,有见地性的论点也是层出不穷,几百万字的著作,读着都让人不觉得累,我想这就是大作的魅力。“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要想在课堂上拥有“胸藏万江凭吞叱,笔有千钧任翕弘”的气度,引经据典,妙语连珠,这取决于我们的文化底蕴,这底蕴只有读书能给我们。

有人说,教师是天生的职业读书人,职业的学习者,阅读是教师实现专业维持的主要手段。黄庭坚“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现在我们的工作压力很大,尤其是高中老师,每天学校里的工作忙得不可开交。从我来说,很多时候就总是自己原谅自己,为自己不读书找理由、开脱。有时候想想,长久下去,坐吃山空,自己也觉得非常不好,哪怕是随便翻翻。希望,每个人都能从读书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第四篇

这本书是老婆买的,但是我一看见它就爱不释手!功利的说法是因为现在很多考试的材料都是从其中截取的。

初看这本书可以感觉到这是一本精心构思,反复推敲、凝结着作者大量心血的学术著作。该书是作者在大学期间授课的内容,经过整整十年的修改,才形成论文予以发表,本书则是他的学生整理发表的。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作者陈旭麓,这本书主要描写了近代中国1840年至1949年中前80年的历史,以“新陈代谢”一词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百年历史“变”的特点。正如作者所说: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接踵而来的外力的冲击,又经过独特的社会机制由外来转变为内在,推动民族冲突和阶级对抗,表现为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头,迂回曲折地推陈出新。所以,本书着重从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形态各方面做了具体深入的说明。

近代社会各阶层、阶级力量都在为逐渐沉沦的中国寻找新的出路,都要求改变两个半社会的地位,为了救亡图存的目标而努力,在这种同一性的目标下,又存在着不同一性的根本变化。随着西学东渐和日本的崛起,近代社会的变革在逐层深入,中国近代的变革由洋务派“中体西用”、布新而不除旧到改良派的比较温和的“除旧布新”改革,到革命派用暴力彻底推翻封建帝制,整个近代社会“变”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地加深、扩大,作者在这本书中,通过中国近代社会不同时期的的不同变革阐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本书语言优美,角度新颖,处处可见发人深省的观点,读后让人爱不释手。中国近代史在必修三册上都有内容,并且因其在中国历史上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近代史的内容相对重要,读陈旭麓的大作能够使我们对近代史的认识更全面,对教学大有裨益。要想在课堂上拥有“胸藏万江凭吞叱,笔有千钧任翕弘”的气度,引经据典,妙语连珠,这取决于我们的文化底蕴,这底蕴只有读书能给我们。

有人说,教师是天生的职业读书人,职业的学习者,阅读是教师实现专业维持的主要手段。黄庭坚“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现在我们的工作压力很大,尤其是高中老师,每天学校里的工作忙得不可开交。从我来说,很多时候就总是自己原谅自己,为自己不读书找理由、开脱。有时候想想,长久下去,坐吃山空,自己也觉得非常不好,哪怕是随便翻翻。希望,每个人都能从读书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这本书我还没有读完,而且读一遍我并不能真正的理解,希望各位同仁能和我一起共同的欣赏本书!

第五篇

经过六年的美术学习和训练,从涂鸦到水彩画,油画,再到简单的线条、静物写生、人的五官素描,去年夏天,我终于可以进行完整的人物素描学习了,看着美术画室墙上那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或黑白、或彩色的素描画,我已经迫不及待啦。

第一次人物素描课,拿着老师给我的一幅线条不算复杂的人头像,我却不知如何下手了,人物的眼睛、鼻子、嘴,甚至是头发,我都找不准合适的位置,原本还算英俊的男人像,被我成功的画成了一个怪物,这时候,老师才告诉我,我们最熟悉的人物,却是最难画的,拿到头像时,不要直接去定型,要先将五官定位好以后,再去仔细刻画每一处细节,我似乎懂了。看着被我画成怪物的男人头像,我暗下决心,下一次一定要画好。

第二堂人物素描课,我努力尝试着按照老师的方法先去定位五官,再去一处处完善,可我的定位还是不准,两只眼睛距离大了,鼻子和嘴的比例也不协调,我的第二幅人像作品,还是被我搞砸了,老师静静的看着我的画,没多说话,只是让我把我画的和原图进行对比,自己找不同,并说落笔之前一定要仔细观察人像的五官特点,就好比写作文时,一定要认真构思文章结构一样。我仔细的对比两幅画,渐渐悟出了我的差距。当第三次课再画人像时,我没有立即落笔,而是仔细观察人像的特点,哦,这个人的鼻子较大,眼睛内陷,嘴唇较厚……我找准了五官的定位,画出了有些“人样”的画作,但对人物的细节刻画却还是掌握不好,我自己还是不满意,可老师却对我大加表扬,说我基本掌握了人物像的要领,三节课就达到这种效果已经很棒了,细节上再认真观察,老师的表扬让我充满了信心。

经过大约十幅画的练习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对自己的画终于比较满意了,可老师却说,我的画只是做到了形似,还缺少神似,让我自己再好好琢磨琢磨。在以后的日子里,哪怕是对身边人,我都会仔细观察他们的五官特点,渐渐的好像悟出了些什么,我的画终于看着活了起来,我画的人像有了眼神,有了喜怒哀乐,老师终于满意的点了点头。

人物素描的学习,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要想成功,不仅要多练习,更要多思考,表面的成功不算是真正的成功,要想做到胸有成竹,下笔若有神,就要沉下心来,去多研究,多思考,只有入脑入心了,才能信手拈来。

第六篇

记一位三轮车夫(人物素描)

江苏省金坛金城镇中心小学六(2)黄梦恬 几天前,我乘坐过一辆三轮车,那位三轮车夫使我永远也忘不了。

那天晚上,我准备等7路车,可拿出表一看,时间已经过了,耳边想起了妈妈早上说的话:“如果没车子了,坐三轮车回来,等我付钱。”想到这儿,我就拦下了一辆三轮车。我问他:“华城二村三元送吗?”刚听我说完,他的眉头就皱了,深褐色的皮肤露出一种为难的表情。他开口了:“四元吧,我也不多要你的,别人四元还不肯送呢!”他说话的声音显得很诚恳,很老实。

我沉默了一会儿,他才笑着回答:“好吧,你上来吧!”我坐了上去,他就开始掉头。

在路上,他没怎么说话,而我却一直关注着他。虽然只能看到他的背影,但我相信,他肯定很年轻。他身穿一件暗灰色的羊毛衫,外面还穿着一件灰黑色的夹克衫,显得很协调。裤子上还沾有一点泥土,可以看出干这行的人真的很苦,每天都要被风吹日晒,却只能赚到十几块,有时天气冷,根本就没有人愿意去坐。

想到这里,我的心酸了一下,想想他们是多么的辛苦啊!

终于到家了,我对他说:“我去叫我妈妈来付钱,行吗?”他听了我的话犹豫了一下。我想他大概是怕我会跑掉吧。我掏了掏口袋,浑身上下只剩下两元钱,我只好给了他,还对他说:“我不会骗你的,我家就住在哪儿。”说着,我还用手指了一下。可他却打断了我的话:“算了,这两元钱我也就收下了,至于还有一元钱,你也不要给了,就是下次再看见我,不要说我是坏人就行了,知道了吗?”

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震动”,我真没有想到,世界上还会有这么好的人。望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我感到内疚极了......

指导教师:刘勋波

你的描写较细致!

第七篇

【纸上谈兵的典故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纸上谈兵的典故释义】纸:书;兵:用兵之道。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纸上谈兵的历史典故】

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就熟读兵书。他一谈起用兵之道来,连赵奢都说不过他。日子久了,赵括便自以为天下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但赵奢深知儿子并没有带兵打仗的真本事,因此他临终前嘱咐赵括,千万不要担任将军的职务,否则必定会给赵国带来失败。

公元前262年,秦国进犯赵国。赵孝成王任命廉颇为大将,率军抵抗。久经沙场的廉颇领军20万前去抗敌,两军在长平展开了大战。廉颇见秦军强大,不能硬拼,便决定在长平筑垒固守,等到秦军粮草供给不足的时候再出兵作战。于是廉颇下令闭门不出,进行严密防守,不管秦军如何挑衅,都不应战。就这样,廉颇在长平坚守达三年之久,秦军没能得逞。

秦国见一时无法取胜,就派人到赵国都城邯郸去散布流言,说廉颇惧怕秦兵,秦国特别怕赵王任命赵括为将。赵王果然中计,下令由赵括取代廉颇为大将。

赵括根本没有实际作战经验,一上任便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向秦军发起全面攻击。秦军假装战败,一直将赵军引到秦军大营前。赵括知道中计,可为时已晚。赵军成了瓮中之鳖。几十万赵军内无粮草,外无援军,陷入了绝境。

46天后,赵括决心孤注一掷地向外突围,还没冲到秦军的阵地前,就被乱箭射死了。主帅一死,赵军全线崩溃,40万大军全被秦军活埋。从此以后,赵国一蹶不振。

【成长心语】

做人如果没有理想,就如同天空中没有太阳。如果有了理想却没有行动,理想永远只是理想。在“想要”和“得到”之间还有两个字,那就是“做到”。行动才是实现梦想的关键。赵括空有理论,却忽视战场上的实际情况,他将自己所想的当成一种真知灼见,最终只能以失败而告终。“做”与“想”是不一样的,它需要耗费脑力和体力,需要面对过程中的许多困难。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将我们心中的所想变为现实,才能验证它是否可行。

第八篇

在200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安息在了陕西临潼,随着秦始皇一起入土的还有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

暑假里,我来到古城西安,参观了秦兵马俑。

当我随着人流走进兵马俑博物院一号坑的时候,十分震惊。一号坑是秦俑三坑中最大的一个。它东西长230米、南北宽约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目前已发掘4000平方米,出土陶俑、陶马近2000件,木质战车20辆。据说他们是秦始皇最喜欢守卫京城的宿卫军,是车兵和步兵的联合方阵,按照真人1:1复制而成,他们个个神态不一,目视前方好像马上要上场杀敌似的。看看将军俑,神情凝重,仿佛在思考着如何杀敌,用什么兵阵。将军俑身后便是士兵俑,有的微微抬头,仿佛在思念远方的亲人,有的紧抓拳头,好像想立即冲出去杀敌一样。几排兵俑后便是马车与车夫俑,马匹四肢健壮,仿佛一日可行千里,十日可行万里。马车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敞篷车,一种是长方形封闭马车。

兵马俑是我们的珍贵文物,可是兵马俑是怎么发现的呢?据讲解员介绍,1974年,西杨村几个农民来打井,他们挖了三、四米也没有挖出水来,一直挖了五米,居然挖出了一个俑头,他们吓坏了,有人要把俑头扔掉,但有个老人把俑头和一些碎片上交到当地的文物管理部门,鉴定结果是几千年前的东西。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就这样被发现了。

兵马俑的发现,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多么的伟大和高超的智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