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的近代转型与传统制约 (增订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中国的近代转型与传统制约 (增订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中国的近代转型与传统制约 (增订版)》是一本由杨天宏 著著作,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6.00元,页数:45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的近代转型与传统制约 (增订版)》读后感(一):简单的个人感受

断断续续近一个月终于把这本书读完了,不得不说读杨天宏老师的文章堪称一种享受。即便本书所收论文多是在上个世纪末写成,杨老师在开篇也对于本书收录早年文章有“陈年旧作”、“老潮”的自谦之词,但读来便知,每篇文章都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和独到的观点。 在自序中,杨老师对传统与近代的关系做了简要的分析,指出二者并非截然两分,“文化保守主义者”与“全盘西化论者”,他们所实践的其实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前者着眼于长远的保教,在文化上实现“救国”;后者着眼于近代民主政制的建设,在政治上实现“救国”。正因如此,检索近代史,经常会出现最初致力于政治改革的思想家碰壁后转向诸如“整理国故”此类工作的事例。另外,像其他的论文集一样,又将本书所收录的各篇论文涉及到的问题在“传统与近代”这一主题之下串联在一起。

在正文部分,则明显可见杨老师一贯的治学风格。这数十篇论文,从选题来看,可以体现作者宏大的关怀与独到的眼光——一是着眼于大的问题而又从小处入手,由此能从细节问题的考论导向对近代史主线“剧情”的补充说明;二是能“发前人之未发”。这不仅体现在对既有研究的空白补充: 通过对非基督教运动及其相关争论的研究,既展现了其历史实况,又将其纳入既有的历史与学术脉络之中;还体现在对历史事件的关联性分析: 如科举制度废除与军阀政治。从内容来看,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对史料的细致分析,如《普法战争与天津教案》一文中对岳麓书社1985年出版的曾国藩家书所作的时间考析。

总的来说,值得再读,杨老师不愧是立志“问鼎中原”的学者。

《中国的近代转型与传统制约 (增订版)》读后感(二):《中国的近代转型与传统制约》读后

这本书4月份就到手了,拖拖拉拉读到现在,实在慵懒到了极点。杨天宏老师是近代史领域享有盛誉的名家之一,更有带着教授头衔跟罗志田老师读博的佳话,高山仰止。但因为杨老师关注的话题和自己所涉领域不太相近,居然没有读过杨老师的一本著作,实在遗憾。偶然的机缘,得获赠这本书,终于下决心好好拜读一番杨老师的大作。

很多人已经对整本书的具体内容作过无比详细的介绍,这里毋庸赘言。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开首关于湘淮军势力的兴起,以及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与清廷的关系,虽之前已经有所耳闻,当被杨老师用精当的语言叙述出来后,还是让人叹为观止。这才是史学的魅力!之前在桂子山参加论坛,王龙飞老师说:“政治史才是主流。”信然。

阅读杨老师的书时一个直观的感受,是他气贯长虹的写作风格和独到的语言驾驭能力。要想在学术写作中有意识地作出取舍,哪些材料该直接引用,哪些材料转述即可,都需要时间来磨练。这种漫长的磨练,若持之以恒,就会锻造出一把锋利的宝剑,遇到劲敌,一剑封喉。之前阅读沈志华、茅海建、李细珠等老师的著作时,都有这种感受。罗志田老师的书读起来如隔纱看人,雾里看花,那是另外一番滋味。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写作风格,这本来不需要再加以细分,但有些学者的书,实在不忍卒读,叙述时缠缠绕绕、引号泛滥,通篇全是这个人如何说,那个人如何认为,还有另外一个人得出如下认识等等,不一而足。遣词造句不考究,观点洒在各处,或者通篇如同政府工作报告,罗列那些看起来很有条理实则只是将材料分类的史实,阅读不过半小时,已经昏昏欲睡,去梦乡见周公了。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杨老师这本书讲了什么,我觉得可以用一本书的名字:裂变中的传承。

最后,必须吐槽一下现在什么书都要精装、增加重量的做法。为什么非要精装呢?的确,现在电子化已经十分方便,很多人买书除了满足基本的阅读之外,还会考虑整本书的质感以及美观程度。但是精装真的一点都不美观,而且带来了诸多不便:装在包里增加负担(三本精装书,加一台笔记本电脑,足够让一个男生看起来驼背,更不用说女生)、时间久了内页散开、阅读时只能摊在桌子上、毕业季邮寄时增加邮费……如此等等。至少在我看来,美观与否,不一定非要用精装来凑。在图书馆书架之间晃荡时,觉得很多简装书都无比好看,而且很耐翻。恭请做书的各位,如有可能,尽可能减少精装,返璞归真,让字体更美观,行间距更舒适,校对更认真。

阅读时,有如下可能的错误,供编辑参考:

1.26页第二段倒数第三行:“网络一批有才干……”,“网络”是否为“网罗”?

2.48页第三段第一行:“使有人向朝廷进言……”,“使”是否为“始”?

3.301页,第三行,“地当盛产……”,“地当”,比较少见的用法。

4.302页,第二段第一行,“有学学者……”,多了一个“学”。

《中国的近代转型与传统制约 (增订版)》读后感(三):也观壮潮——读《中国的近代转型与传统制约》书后

杨天宏教授在《自序》中引用魏源的“莫观老潮观壮潮”,并自谦道:“再度推出这组鲜有新名词、新概念点缀其间的文字,回招惹‘老潮’之讥,无人观览”。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觉得这本书也是壮潮。

全书的结构是围绕着近代转型而来,内容分为四组:“近代初期的补苴与传统制约”“政治思想的转型与制度变革的艰难实践”“限制通商与欲罢不能的开放政策”“中西文化冲突与反教政治运动”。全书是从鸦片战争之后开始进行论述,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刚刚迈入“转型”,后来的“西与西战”的局面不同。

先说一些共同性的感受,首先是概念梳理,这一点在豆友的书评中也有提及。杨教授在自序中对“近代转型”的概念做了仔细的定义,十分简明扼要而且精准。现在对于“近代转型”的使用,已经是不言自明的感觉,但是细细想来,每个使用者真的能准确的给予定义,并且在论述中紧扣“转型”吗?杨教授拈出费正清与列文森的观点进行分析,强调“近代转型应是工业化时代中国自身传统的调试,而不是将西方近代事物移植到中国来取代传统的此消彼长变化”(P16)。其次是立体把握研究对象,在杨教授写这些文章的时期,这一点尤为可贵,近代史的论述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以论代史层出不穷,而且由于历史问题,对于一些人物(如李鸿章、胡适)都带有偏见,本书中杨教授对人物思想的研究就有效地抵制了“后见之明”,更多地还原了历史人物的复杂性,以及他们在当时环境下的种种选择。

全书大部分论文的写作时间偏早,也正是由于如此,书中的结论更有学术史的意义。新时期开始,对近代史的研究也走向正常化,所以杨教授的很多观点都有厘清偏见的效果,对于近代很多基本问题,都有待澄清,比如“自开商埠”考。另如对于地缘政治与李鸿章海防构想的论述,高校近代史的教学,往往对李鸿章都不持赞扬的态度,加之存有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的覆灭的结果,对李鸿章的贡献评述不高,反而对左宗棠重视西北的战略多有强调。杨教授在论述中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辨析,强调了李鸿章构建的120只总数的基础海军数量根本没有完成,并说“李鸿章的主张,连力主塞防的左宗棠也认为是出于’人臣谋国之忠’,非’一己之私见’,学者研究中国近代史而不谅其苦衷,岂不是苛求前人?”(P69)而杨教授全书大部分文章都是建立在“同情之理解”的基础上。此外,杨教授也从租赋的角度看待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公正地评价了《临时约法》存在的诸多问题,对胡适的人权思想也做了客观的探讨。尤其对科举制度的分析,这点也是现在社会普遍的误解,科举是文官选拔制度,并非是如同高考一样的升学考试,将晚清的落后归咎于科举制度实在不是合理,对科举废除产生的恶劣影响,也做了很深入的论述。也由于杨教授对基督教的关注,所以书中对“非基督教运动”以及“信教自由”的论述也是颇有启发,相信这也是一般读者不常关注到的点。杨教授的这本书经历了时间的检验,很多结论直到现在仍有价值。

但也是由于写作时间较早,论述语言上也有时代气息,比如“咸丰以前,占我清朝权力的主要是大地主及其政治代表。皇帝不用说是全国最大的地主。”(P12)但是这些都不影响阅读。

我兴趣点其实是在近代学术思想史,并不在政治史方面,本来还稍许担心自己不能读懂这本书。但是杨教授清晰的论证,减少了阅读障碍。每篇文章都能看出杨教授极为清晰的论述逻辑,而且单刀直入,直接切中问题,无赘叙。无论是对近代转型的论述,还是文章结构与论述逻辑,这本书都十分值得一看。

《中国的近代转型与传统制约 (增订版)》读后感(四):一点小感想

《中国的近代转型与传统制约》是杨天宏老师上世纪八十年代出至九十年代中后期发表的论文结集,四个主题分别对应四个不同方向的文章,但主题始终聚焦在近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变迁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与现象。在开篇自序中,老师因当下学术研究发展日新月异,担心旧文再版会被讥讽“老潮”,学术界不敢代表,但对于史学爱好者来说,学习与参考意义不可谓不大。

在大陆的历史教育当中(港澳台没接触过不清楚),尤其是近现代史,注重的是对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等的掌握,往往忽略了历史重大改变的发生往往是期背后长时段的社会结构缓慢改变累积而成,用中学政治的话来概括即为“量变引起质变”,这一点在书中第一篇文章《咸同时期清朝权力结构的变化》表现得尤为明显。

清王朝在十九世纪后半叶经历了风起云涌农民运动与列强入侵,最后依旧屹立不倒,但到了二十世纪初,辛亥革命发动不到三个月就推翻了这个两百余年的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如此迅速,其实早在数十年前已经埋下伏笔。

太平天国运动动摇了清政府统治,并不只是在军事上给清政府造成巨大打击,还让清王朝政治内部结构产生了重大变化。君主制在清朝已经发展至巅峰,中央权力至上,导致地方力量薄弱,加上军备废弛和地方官员瞒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太平军势如破竹,摧枯拉朽般攻陷了清政府一个又一个城池。正规军软弱无力,皇帝只得下令让地方组织团练对付太平军,使得军权被下放至地方。军权下移带动了政权与财权的下移,地方督抚逐渐大权独揽,地方渐渐不受中央控制。朝廷并非意识不到这一问题的产生,但碍于当时局势,大部分情况只能听之任之。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的变化,让地方力量逐渐壮大,一方面帮助清政府度过了咸同时期内忧外患导致的巨大危机,挽救了清王朝统治,另一方面也为清政府丧失对地方的控制埋下了巨大隐患(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南方各省督抚策划“东南互保”底气也在这里),几十年后的武昌起义可以迅速发展为席卷全国的推翻清王朝民主革命运动,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地方势力的崛起,清政府并非没有意识,反而在开始之际就施行了不少限制措施,以曾国藩集团为例,在湘军创建之初,清廷就在军政实权、军事部署、以及粮饷等方面进行诸多打压,使得曾国藩集团与清廷的关系剑拔弩张(参见第二章《曾国藩集团与清廷的矛盾》),但清政府始终需要湘军的力量对抗太平天国,局势的发展也使得清政府后面除了依靠曾国藩集团外别无他法,双方关系最终并没有破裂,但双方的矛盾加强了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前面提到的结构的变化改变了清朝一直以来“重满轻汉”的局面,汉人权势大大增强,曾国藩集团又是汉族统治集团的代表,其势力的崛起更是招来了大部分满人的猜忌与怨恨。不幸的是,汉人又是晚清改良维新的主要代表,在满汉矛盾的影响下,满洲贵族几乎不知不觉都站在了改革的对立面,成了“冥顽不灵的旧势力”的代表,贯穿了整个晚清历史。孙中山先生组建中国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一颇有民族主义色彩的政治纲领,极有可能也是收到了满汉矛盾的影响。

罗马不是一天形成的,历史上的重大变革背后都是有迹可循,如果对历史的了解只停留在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记忆,而忽略了事件发生之前长时段的变化,未免太过可惜。

史学大师严耕望老师曾经说过,看人人所能看得到的书,说人人所未说过的话。书中的参考资料很多来自早年间已经出版的史料集,如《近代中国史料丛刊》、《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等,联想到如今我们写史学论文时,更多是追求别人没有看过的材料,或者没有触碰过的课题,追新使得研究越来越细碎,而忽略了对现有材料的阅读与思考,于我而言是一件值得反思的事情。

《中国的近代转型与传统制约 (增订版)》读后感(五):转型与传统是否真的矛盾?-读《中国的近代转型与传统制约》

今年又是辛丑年。辛者,新也,万象更新;丑者,纽也,有结而可解。然而,180年前的辛丑年正值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在英军进攻广州,攻陷宁波后,香港被割让给了英国。次年,清政府被逼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20年前的辛丑年,清政府被逼与十一国签订了《辛丑条约》,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包含两个辛丑年的这个时期,千疮百孔的中国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民国二次革命等一次又一次的剧变,努力走出泥沼。

在这些重大历史事件中,极力推动转型的新思潮从西方传来,而竭力维持传统的旧制度渐渐走向衰退,传统和转型的对立一直贯穿和纠缠于其中。对传统和转型关系的思考和讨论也从未停息。中国的传统文化、体制存在什么问题,对国家的未来发展有什么样的局限、影响和使命?为什么中国的传统不能给出对现实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骤变之下,是否必须推翻所有的传统,全盘照搬与现有文明系统完全不同的西方文明、思想、政治和经济体制才能实现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改良,才能推动传统政治思想与制度的变革,才能解决日益衰落的经济,才能减弱中西文化冲突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社会变革时期转型对传统有什么影响,传统文明如何在学习西方和实现转型的过程中能否脱离所面临的种种变革困境?

著名学者杨天宏教授的《中国的近代转型与传统制约》分为“近代初期的补苴改良与传统制约”、“政治思想的转型与制度变革的艰难实践”、“限制通商与欲罢不能的开放政策”和“中西文化冲突与反教政治运动”四部分,以“中国的传统与近代”为主题,从与整个中国社会结构高度地嵌合在一起的政治生态、经济形态和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对近代中国转型受挫和制度移植失败的深层原因进行了解析,在对传统和转型关系的梳理中回应当了以上这些备受学界关注的思想问题。

杨天宏提出中国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有在漫长时间和特殊境遇中形成的独特结构,也有独特的开放性。传统并未阻碍,但会影响转型。如果不能清醒的认识传统的优点和弊端,以及对转型的影响进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就匆忙改革,将会造成很多对后续影响深刻的问题,导致各种未知的结果。直接照搬和另起炉灶式的制度变革方式会造成中国社会“双重蜕变”,进而出现结构性的散架和蜕变。

在阐述传统和转型关系对中国社会结构影响的同时,作者还着眼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历史背景,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以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为代表的传统性人物和以孙中山、梁启超、宋教仁、胡适等为代表的革新性人物的思想、政治主张以及他们对社会变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从人的角度探讨了传统与转型的关系。

虽然《中国的近代转型与传统制约》是1979年至1990年之间发表的文章集合,第一版也是在20年前,其中对相关事件进行的客观、深入的分析和独到的观点完全不落后或过时,部分内容在30年后的今天读来仍然振聋发聩。这是因为本书并非纯粹地、简单地对历史进行分析,作者也同时努力对从这段历史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这些分析和思考基于对历史深刻的洞察力和扎实的史学功底,不落窠臼,有理有据,古籍文献引用游刃自如,严谨客观。成果丰硕。虽然《中国的近代转型与传统制约》是一本覆盖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多个领域的学术著作,但完全没有诘屈聱牙的感觉,读者完全能够从中感受到阅读的愉悦。

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说“当代中国同样存在转型问题”,在2021年,这样一个与之前完全不同的辛丑年,一个百年不遇的大变局之际,一个有着深刻历史意义、对我们这个民族影响深远的时刻, 理解《中国的近代转型与传统制约》中对转型和传统关系的分析,思考作者对前人经验教训的总结,领会作者标识出的“前车之鉴”,对解决当代的“转型和传统”问题有着深远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