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论语译注(典藏版)》读后感锦集

《论语译注(典藏版)》读后感锦集

《论语译注(典藏版)》是一本由杨伯峻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40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论语译注(典藏版)》读后感(一):常读常新,不敢妄言

《论语译注(典藏版)》读后感(二):《论语》开启古典经籍的钥匙

为什么要读《论语》?海淀MING从个人的读书经历讲起。

我们小的时候都或多或少的接触《论语》的内容,比如学而时习之什么的,写作文的时候也常引用其中的句子。后来为了中高考的缘故断断续续背过部分段落。工作以后无论是正式场合还是私下聊天时常用到其中的名言,可总苦于不能完整而准确的说出其中的原文,而总觉得自己不够高大上。于是10多年前决定,从头到尾背下来!可是因为工作生活娱乐的事情比较多,背一遍也得好几个月,背了几遍下来都是记住上句,忘了下句。反正也没什么其他的压力,于是就一遍遍的背下去,就这样背了好几年,等背到二、三十遍的时候终于可以流利的全文背诵了。却发现自己对其中的很多内容并不真正的理解,看了前人的解释,有的还是不明白,或者并不赞同。于是,在闲暇的时候开始找别的书来参考。十几年下来经过总结,发现了下面的读书过程。

一、 《论语•学而第一》开篇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要想知道“习”的本意和为什么用这个字,以及是否还有比这个字更恰当的字,就只能去查《说文解字》,于是慢慢知道还有《尔雅》和《方言》,然后知道了这种学问叫“小学”。再深入下去就是训诂学,必然涉及到十三经,最终有人走上“经”学之路。

二、 《论语•述而第七》中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读到这句话的时候自然会问什么是“易”?为什么圣人要学“易”?为什么五十才学?有了这样的问题就会去翻翻《易经》,可看半天却看不懂,不知道怎么解卦,然后从别的地方了解到:想看懂易经,必须读《左传》和《国语》,然后就会去看《春秋》三传了,接下来就是《史记》及其他的《二十四史》,想要深入研究的人会去看《史通》、《文史通义》,也肯定会拜读《三通》。于是有人走上了“史”学之路。

三、 《论语•季氏第十六》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读到此句难免会问:什么是“诗”?为什么说不学《诗经》就连说都不会话了?然后会去读《诗经》,读上100遍,有了兴趣就一步步的看下去: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看了这么多诗词歌赋必然想知道那首诗写的好,好的标准是什么,于是就得看《诗品》和《文心雕龙》等文学理论著作。最后会有人专门研究“集”部了。

四、 背了《论语》,被强迫灌输了这么多道理,肯定会怀疑这书说得对吗,别人是怎么说的,谁说的更符合自己的想法,儒家还有什么人和著作。于是就去找其他诸子百家的书来看,看得多了就有人去研究“子”学。 翻了一圈书发现,国学不过就是“经史子集”四种书而已。虽然是读了《论语》这一本书,但想要深入的了解或研究下去,每条路都是上万卷书等在后面呢。

其实,不仅仅是《论语》,四书五经无论您从哪一本书开始,都最终会走到“经史子集”这条路上来。虽然读了这些书并不能够像孟子说的那样“人人皆尧舜,”但可以了解圣贤之路是如何铺就的。

陈寅恪曾经说过,中国的读书人最困难,流传下来的古籍就有十多万种,根本看不过来。那么问题来了:哪些书是必须看的?

海淀MING的比较笨的建议是:“四书五经任选一本您喜欢的,背上50遍,就不会再问这个问题了。”

《论语译注(典藏版)》读后感(三):和颜静志澹无为 风华慈智谱大同

秋日宴,层林尽染;冬日暮,向雪而归,五月风吹樱花落。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一个学期的伦理学课程已经结束,犹记得学期刚开始的时候,我对伦理学知之甚少,虽然曾经阅读老师推荐的书目《论语》,但却不理解这些与伦理学研究的联系。在一个碧空澄澈、晨光融融而清美的日子,我重新翻开了案头杨伯峻注释的《论语》,本以为已经非常熟悉,会很快完成阅读,但不知不觉,掩卷之时,已是黄昏,月儿未露,夕阳刚落。使我对《论语》中所阐述的中国古代哲学对近代伦理,甚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奠基作用理解又深了一层。记忆里,《论语》像一个久远的词,在岁月的洇湿下模糊了容貌,时光如久远的幕布,尘霜浸染后渐渐凝成一滴岁月的琥珀,流转之间,折射出旧日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繁华与记忆,鲜活依旧。岁月磨去了故事的棱角,过滤了残酷。这本书向我们平静地展开着道德的典籍,回放历史的镜头。在执笔之时,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兄及弟矣,式相好矣的时代。 入脑入心悟情怀,灵魂深处敲响鼓,此吾之感受之表也。至圣先师孔子总是怀有“劝世”的情结。由于孔子长久担当的真正角色是教育者。在那个时代,儒学倡导的是人的自制,上至君王,下至布衣,人应该使自己向一种理想人格趋近。孔子将之定义成为“君子”。通过强调人的修身与自省,如果一个君主的自我修养达到完善,那么他的权力就可以通过最和平高贵的方式来保证。那些劝诫简短如“不迁怒,不二过”,如“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却无一不是包含了对于自身情绪与意识的双重控制,“君子”是一群有着绝对精神力的人,从这种意义上看,孔子相信个人意志的力量胜于环境的影响力,在他的描述中,“君子”无所谓贫富职业境遇,他们从不慌张,从不刻意争取,永远只是颜渊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贵来则随遇而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而一旦被委以大任,他们又能把一切都做得很好。孔子亦教会了我们交友,君子之交,就应该如同一条直道的河流在苍茫大地上毫不喧嚣地汩汩流淌,此景也壮观,其情也绵绵,纯粹属于自然界的正常互动,整个脉络清澈明媚,没有半点污浊之气,平淡如水。此吾之感受之表也。 独善其身经世用,兼济天下觉醒悟,此吾之感受之层也。再读《论语》,我更加敬佩孔子兼济天下的志向。颜渊、季路和孔子师生三人曾谈及志向,颜渊的志向是“无伐善,无施劳”之和气;子路的志向是“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之重情重义的性情中人和义利合一的侠义之气;而孔子所言的却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之崇高的人生情怀和生命气。真正的哲学是面向全人类的,这是人类最高的品行修养。也许世界上并没有人能够做到,但孔子的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方向,让我们去努力追求,超越自我,这便是人类的大同。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人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作为党的事业的薪火传人,作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接班人,必须培养对天下大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意识与胆识,强化天戴其苍,地履其黄,九万里路风鹏正举的责任感,为人类大同不懈奋斗。此吾之感受之层也。 沐风逐月的清逸悠,博学慎行当下起。此吾之感受之核也。孔子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试图说服那些绝不可能——去重现一个绝不可能回到的美好过去——的君王的努力中。我看到过像老子那样遁世于飘渺的。以致于我很难相信孔子真的认为他所理想的世界可能到来,他所留下的形象也从来不是这样一个野心而自负的人。在他所留下的关于自己理想的叙述中,我们看到的是和所谓“治国平天下”截然不同的方向。孔子向往沐风逐月的清逸闲悠;向往浮长川而忘返,怅盘桓而不能去的洒脱;向往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的田园雅致。他崇拜老子,直言见老子犹见真龙。但是最终他一天也没有真正去落实过他的憧憬,他舍弃了清高,以卑微的姿态投身于时代的洪流中,试图用老迈的身躯挡住滔滔的江水。而这一切的理由,也许只是出于一种悲悯与责任感。他背负了整个时代的理想与现实。他的智慧一定使他看到了未来只会是现实的不断重演,被遗忘的美德从不会被唤醒,就如它们从来不曾真的存在过一样。带着这样的矛盾与感伤,他一生都在做一件明知不可为的事。正如一句古老的箴言所说:“巨大的悲悯,超越了善。”他注定会失败,但他坚持实践,这也许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与道德的最高标准吧。此吾之感受之核也。 太平盛世,既安且宁,落笔之时,天光湛晴,深深浅浅的槐花宛如云蒸霞蔚,灿烂明媚,碧绿光影,幽兰若溪,空山鸟鸣。孔子虽然远去了,但是《论语》与理想人格的设定却并没有被忘怀。“仁,所以爱人也。”光阴荏苒,改变的是日新月异的社会风貌,不变的是始终如一的仁人情怀。今时今日,这样的的道德标尺也依然围绕着我们,谦逊淡定博学慎行的君子形象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始终被向往,随着时间的推移,吾思绵绵而增慕。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