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How We Learn》的读后感大全

《How We Learn》的读后感大全

《How We Learn》是一本由Benedict Carey著作,Random House Trade Paperbacks出版的Paperback图书,本书定价:USD 16.00,页数:2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How We Learn》读后感(一):那些关于学习的小真相

Benedict Carey 在2015年出版的书:How We Learn: The Surprising Truth About When, Where and Why It Happens里面,阐述了学习的真相,也介绍了一些技巧。虽然已经记不清读过多少本关于学习的书了,但是这本书里提到的某些发现,的确略有不同:

更多联系,记得更牢

记忆在大脑里不同神经元连接的过程中形成。如果一个记忆包含许多不同的刺激元素,比如颜色、气味等,由神经网络存储在大脑的不同区域,那么就可以记得更清晰。所以在多处建立更多的联系,有助于记忆。

换个环境有好处

常听说,如果每天固定一个时间到固定一个地方去学习,会有利于效果,避免分心。不过,书中却给了不一样的发现——“分心”也有好处。当然,这里的“分心”指的不是刷手机、逛网站,而是和学习环境和方式相关的不同信息,比如一天用电脑记笔记,一天手写笔记,一天在图书馆学习,另一天在书房学习等等。

这些环境和方式的细微变化,能和所学内容联系在一起,给大脑记忆提示。这样一来,内容能储存在脑子里不同的位置,便于记忆。这就和上一条的建立更多联系是一个道理,由此记得更牢。

同时学几种科目或技能

以前一直以为同时学习几种科目或者技能,会互相干扰,难以集中突破。不过这本书里却提倡换脑子,同时学几种。原因是当我们的学习内容有所变化的时候,需要更用心更努力去思考,这样的学习效果就会更好。现在想起来学生时代每一个小时的学习内容可能都不一样,其实还有些益处。如果我们自学,也可以切换着学习几门。

另外,你很可能听说过记忆遗忘曲线。这本书里也说到,如果是填鸭式的,一下子学很多记很多,不利于长期效果。因为当我们短时间重复看同样的信息,大脑就不再那么有兴趣了。如果用间隔式的学习方法,即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这就好像在社交场合认识了一个人,没过多久,就可能记不住这名字了。但是如果隔了几天,在另外一个场合再次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那么记忆就会加深很多。

给自己做测试

很多人听说过费曼技巧,用给人上课的方法去解释一件事情,如果能够深入浅出地讲明白,那么这个知识也就掌握了。这本书里介绍了没有听众的时候,可以用什么办法达到这样的效果——给自己做测试题。

给自己做测试和用费曼技巧一样都有一个提取信息的过程。这样一来,学习变得主动,而不是仅仅被动输入,不确定真正吸收多少。

我觉得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有一个及时的反馈机制,正如现在很火的一本书《刻意练习》中提到的,这样的反馈可以衡量对知识的掌握,真正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从而避免出现觉得好像已经明白了,但实际上并没有吃透的情况。

最近我学习的一件小事让我明白了做测试是多么高效的一个方式,还可以很有趣。近期一个学习目标是记住世界地图上所有国家的地理位置。本身只有些大致的概念,而我又不是一个看静态地图会比看动态电影更入迷的人,所以,曾经想记地图,却始终没有迈出这一步。觉得盯着看的时候没问题,但如果填一张空白地图的话,还是有盲点。这次用测试方法学习是偶然间发现的,我用了一个地图问答的手机应用,没有冗长的盯着地图看的学习过程,而是直接在现有基础上不停地做测试(软件本身也像玩游戏一样),就在这个不断做题,错了再记,对了再继续的过程中把地图上原先不熟悉的地方都记住了。如今各种科目测试方法或软件有很多,不妨用好这个环节。

这些年越来越强调的分享、输出,其实也相当于一种测试的方式。比如看了一本书,能不能回答出几个问题,这本书说的是什么?从哪几个方面说的?有什么是自己可以在生活中实践的?有什么内容和其他书有联系?有哪些是进一步想了解可以进行主题阅读的?等等。可见,我们测试的方式可以很多元。

本文首发于简书

《How We Learn》读后感(二):说到底,学习没什么秘诀,用功二字而已

上个月看完的这本书。总的来说有点失望,没有什么新的发现。作者是纽约时报跑科学与健康这条线的记者,书中的内容也是他十来年关注这个领域的成果,介绍的主要是认知科学与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发现。认知科学特别是脑科学怎么搞,我不大知道,但心理学的研究是怎么做出来的,我还有数,这些研究成果有其用处,但不能轻易地就认为是普适性的真理,而这正是此书的一个问题。

第一部分讲基础理论。第一章讲记忆,根本没什么新东西,无非是neurons fire together, stay together这种老生常谈的东西,以及记忆可以被后来讲的或听到故事改变。关于记忆不可靠这一点,去年Gladwell的Revisionist History里有一集专讲这个(Free Bryan Williams), 讲的远比这一章深刻与生动。

第二章还是讲记忆,不过是从忘记的角度。最核心的就是忘记的曲线(the forgetting curve):每过一定时间就多忘掉一点,而有几个时间点会出现下台阶式的记忆损失,所以要记东西的最好办法就是在恰当的时间点重复。这一点我在大学里背单词的时候就自己发现了,一组单词第二天、一周后、一个月之后分别重复一次。另外还讲到的一点就是存储能力与提取能力之间的差别。所有记过的东西其实都存储在我们大脑中(硬盘容量有的是),问题是很多已经提取不出来,就比如我现在越来越多想不起的名字。而提取记忆的能力关键就在于重复。最初发现这一点是一个奇怪的实验结果,学生背完一首诗之后马上考试,成绩却不如几天后在没有继续练习的情况下的第二次考试。其原因就在于,其实记是记住了,但提取不出来;但经过第一次考试时所进行的回想,提取能力被重复了一遍,到第二次考试时就加强了。这一点的意义在于,考试是强化提取能力的好办法。

第二部分讲记忆的保留。第三章讲学习环境对记忆的影响。这里提出了个有争议的观点:在吵闹的环境中学习,记的东西更多。实际上,所做的实验只是记单词之种碎片式的信息,这时候有环境中的线索与所记的内容联系起来,确实能帮助记忆。而且,所记的内容还不能多,因为有了太多的contextual cues,就成了记忆的负担,会喧宾夺主。这个办法对于要记连贯性的、有内在逻辑的内容,应该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这一章讲的各种实验无非是关于contextual cue对记忆的影响这一点,而且都是对杂乱的、碎片性信息的记忆。

第四章讲记忆的间隔,就是前头的忘记曲线所讲的同一件事:不用一直记,而是在恰当的间隔进行重复。第五章也是回到第二章所讲的提取能力,尤其是测验对提取能力的培养和强化。总的来说,就是只用花三分之一的时间去记,然后三分之二的时间去做测验——从记忆中提取信息。这里讲到的一个有趣的实验和发现是,让学生在完全没有学过的情况下,先去做一个测验,然后让他们看答案;这样下来的学习和记忆效果会比只学习、不测验明显好。原因就在于,在没有知识的情况下,猜答案的过程是个强记忆(我的词)的过程,而且是有明确目标的记忆,比泛泛地记效果更好。这就是所谓的pre-test。但这种pre-test只对专门性、有明确答案的知识的考试有效,对象GRE这种考智力的无用。

第三部分讲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六章讲在长久思考后,通过分散注意力来孕育答案的过程,也就是阿基米德洗澡里发现Eureka时刻的经历。一个大的问题,一时间没有答案,但在长时间思考后,思考过程会进入潜意识,大脑会自己开始组合、尝试各种答案。这一章里还讲到的一点就是无意识中自己附加的假设对解决问题的障碍,也就是思维定式的障碍,解决的办法就是think out of the box。但我们经常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思考是被局限在一个盒子里的。很多脑筋急转弯的总是都是这种挑战思维定式的。

第七章其实是讲前头一章没有讲完的percolation这个过程:长期思考后的中断或干扰反倒会带来突然的醒悟。这里对应的具体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在一门课上尽早地开始一个大的项目,然后经过一个漫长的孕育过程,而形成更好的成果。

第八讲的不光是智力上的学习,也涉及体育运动。最重要的发现就在于,单一动作的重复练习效果不如不同的动作交替地练(interleaving). 也就是说一直练开杆,不如各种杆换着练;一直做三角形面积的题,不如各种题型夹杂着练。

最后一个部分讲如何利用无意识。第九章讲的是通过感知(视觉、听觉等)来学习,讲的其实就是在幼儿阶段给孩子看闪卡的办法:不通过大脑的有意识的思考和理解,而是只靠视觉印象,培养无意识里的模式识别能力。这主要还是用在肢体和感官的技能方面,对运动技能的培养可能会有用,比如识别各种球的路径。第十章讲睡眠,睡眠的几个阶段和分别的作用,讲的都是很浅的东西,也没什么可操作的。

所以全书总结下来,只有pre-test, percolation, interleaving这三点可用。

《How We Learn》读后感(三):学习是漫漫长路

因其薄而轻,这本书每次出差我都放在包里,在飞机上看一看,断续花了半年的时间才看完。本书是与学习相关的一系列脑科学研究成果的汇总,这些研究跨越了整个20世纪,涵盖了许多相当重要的发现,描述了一系列与普通人的直观感受不大相同的大脑学习机制。

与我们的感受不同,其实就是和传统教育机构所推崇的模式不同,毕竟学校、甚至语言和文字都是人类历史中相当晚近的时候才出现的。既然大脑运作机制主要由生理特征决定,其形成还是依赖于占智人演化过程主体的早期岁月,也就是智人尝试使用工具、通力协作并慢慢遍布世界的那些年代。人类在并不了解这种运作机制的情况下,已展现出超越其他生灵的学习能力,渐次发明出数量惊人的成果,进而改变了整个世界以及我们每个个体的命运。而现在,当科学家们开始研究这种能力本身,我们理应指望通过理解学习的特点,而发展出更好、更有效的学习技巧。

本书分为十章,每章围绕一个观念展开,讲解相关的科学实验并分析结果的含义。总结一下,这十章的关键词分别是故事、遗忘、环境、间断、无知、分心、渗透、混合、感知和睡眠。虽然并不都像是正面词汇,但研究显示,以上每一项事物都确实有助于人类的学习。十个词中,最基本的是故事。人类的思维方式是叙事性的,讲故事是我们看待和理解周遭世界的基本方式。“英版福尔摩斯”里提到的思维宫殿,或是“位置法”记忆训练,又或是“山巅一寺一壶酒”,都是最直白的通过故事记忆的例子。但实际上,人类几乎完全依赖故事处理所见所闻 。无论有意还是无意,正是通过编制自己的故事,我们才能记忆和理解汹涌而来的各类信息。将故事刻印于脑中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而此时,其他的手段便纷纷上场了:遗忘是为了去芜存菁,记忆可以融入环境 ,间断反复能加深印象,无知和错误是达到正确的途径,分心旁顾可以沉淀心思,慢慢渗透(percolation)才能灵光乍现,混合可以提升效率,感知能够形成直观印象,睡眠放在一天的最后来巩固学习成果。所有这些关键词背后有一条共同的伏线,学习不宜与人生的其他部分割裂。闭门苦读、临时抱佛脚、毕其功于一役,这些让人痛苦的学习方法,也是不那么有效的方法,至于一蹴而就、天降神授,更是痴心妄想。高效的学习是也仅是操之以诚、持之以恒、细水长流、贯穿始终的。学习没有捷径,但也不会是绝壁,走一走,歇一歇,再走一走,人们就有望收获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学识。

本书作者是一位科技新闻记者,写作风格也相应地带有新闻报道的特点,比如他会直接引用被采访科学家的话,这在一般的科普书中颇为少见。个人感觉此类试图拉近作者与读者距离的手法有些多余,但还不至于影响阅读。

------------------分割线-------------------

以下整理书中提到的学习技巧:

在M天内如何有效地分配N个小时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仍然是个未解之题,但间隔排列学习时间肯定比考前突击复习要好。不但是在M天截止时效果更好,也有助于学到的知识长久地驻留在记忆中。举例而言,如果这周日要考试而你一共打算花三个小时复习,那么比起等到周六夜里再花这三个小时,更有效的方法是在周一、周三和周六各花一个小时。

熬夜复习还有别的坏处,因为睡眠是巩固白天所学的重要手段。研究者认为快速眼动睡眠有助于平复情绪、巩固模式识别和归纳演绎的能力,二阶段睡眠有助于运动机能的学习,三四阶段的深睡眠有助于记忆。每个人的睡眠模式都很类似,其中睡眠后期是二阶段和快速眼动睡眠交替出现,因此识别能力和运动能力的巩固尤其会受睡眠不足的影响。

很多学生平时一向觉得学得不错,实际应用所学时却不如人意,这是因为他们陷入了fluency illusion(轻薄的假相?冒犯了,西索)。他们只是熟练掌握了真实的知识体系的某个片面、僵化的切片,就自以为学会了,却未真正理解其本质,也不能灵活应用。这种程度的掌握,顶多能帮助他们在僵化的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罢了。

学校考试的目的是给学生划分三六九等,但对学习而言,更有意义的是能够捕捉学生在知识上的缺漏,并提醒他们注意改进的测试。记得温瑞安写过一个江湖诨号“百败将军”的小配角,这位高手自出江湖历经百战,无一胜绩,但武功却在一次次败仗中得到提升,对手也一次比一次更为厉害,最后居然也因此闯出自己的名号。虽然是凑巧,温却精到地写出了测试对于学习者的目的。此外,本书也提到,最有效的测试其实是教课。只有在把所学教给其他人时,你才会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学了什么,又掌握多少。(对我而言,写这些总结,也是一次“教”的尝试。)

不光是犯错,分散注意力也是有利于学习的。正所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在已经认真投入但却遇到障碍时,最好是先做些别的。这时大脑并不会把之前正在处理的问题完全放下,而是在人们意识不到的后台继续运转,并将一些新的环境信息也整合进来,新的突破也有可能在吸收了新的信息以后发生。所谓灵光乍现,比如凯库勒发现苯环的事迹,多是这种情况。

和分心有相近处的概念则是percolation。这个词应该兼具“润物细无声”和“积跬步以成千里”等多种含义,很难恰如其分地翻译成中文。书中用了许多作家自述的写作经历来说名percolation的运作机制。这里补充一段老舍对《骆驼祥子》写作过程的描述,同样是极好的实例:“我... ... 一天到晚心中老想着写作这一回事,所以虽然每天落在纸上的不过是一二千字,可是我放下笔的时候,心中并没有休息,依然是在思索;思索的时间长,笔尖上便能滴出血与泪来。”

再说说“毛泽东闹市读书”这事儿吧。在特定环境下(比如安静的教室)写入大脑的信息,较容易在相近的环境下被记起。这是因为背景信息会和需要记忆的主体信息纠缠在一起。为了让学到的知识能在更广泛的环境下得到较好的应用,应该把主体信息和背景信息解耦,也就是在不同环境下反复学习同一内容。所以毛主席如果真的想把书读进去,也不能天天搬着小凳去菜市场,还是要经常换换环境才行。

最后,祝大家学有所成。

《How We Learn》读后感(四):意译了书后11问,给需要概览的人。

1. “偷懒”真的算是靠谱的学习方法吗?

如果你指坐在电视机前喝酒浪费时间的话,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但如果你指把学习当作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那么的确是这样。学习是一个少量、多次的潜意识吸纳过程,并不只在埋头书本的时候发生,所以长时间地坐在桌前死磕并不是最好的办法。

2. 规律对于学习而言有多重要?比如是否应该有一个专门用来学习的空间?

规律一点都不重要。经常变换学习环境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有益的,可以帮助人们增强记忆,打破学习内容和“舒适区”的关联性。学习环境的变化越多,获取的知识就越不依赖于环境本身。所以,把电脑搬到阳台、咖啡馆、飞机上吧。

除了改变地点,你还可以试试看改变学习时间或者学习方式,比如对于同样的学习材料,你可选择阅读或者讨论,在电脑上打字或者手写,在镜子前背诵或者边听音乐边学……每一种改变都可以让你用一种新的方式储存所学的内容。

3. 睡眠如何影响学习?

睡眠有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以不同的方式加固或者过滤白天获取的信息。比如研究表明,上半夜的深层睡眠对于记忆事实信心最具价值,所以如果你马上要参加与记忆力相关的考试(外语单词、姓名、日期、化学结构),那么建议你早睡,这样不会影响深度睡眠,第二天早上早起复习一下就好。但是帮助我们提升运动技能和创意思考(无论是数学、科学还是写作方面的创意)的睡眠阶段主要发生在早晨醒前,所以如果你要参加的是音乐演奏、体育竞赛或是需要创意的考试,那么建议你可以睡晚一些,不要提早起床。如果你一定要熬夜的话,最好是知道从哪一端熬起更科学。

4. 有没有学习或者练习的最优时间?

相比学习时长,更重要的是如何分配时间。将既定的练习时间拆分成2-3段远比持续学习有效。比如,你打算花2小时来学习一节德语课,那么建议你今天1小时明天2小时——事实上今天1小时后天1小时效果更佳。拆分学习时段可以迫使你重新理解需要学习的内容,回顾已经学过的知识,在大脑中再次储存,提升记忆力。如果条件允许,你也可以把2小时拆分成3个时段,只要每次能给自己留足时间重新进入学习内容,那么3次的效果会比2次更好。

5. 临时抱佛脚是不是真的很糟糕?

也不全是。如果你落后太多,走投无路,佛脚还是可以抱的,毕竟这么多年来大家都这么过来的。当然,这么做也有缺点,那就是考完试你大概就忘记自己“学”过些什么了。这是因为大脑只有在经历遗忘之后才能加强记忆。你可以把记忆想象成一块肌肉,轻微的“撕裂”可以促进它的生长,使它更强壮。临时抱佛脚是个短期增加记忆负荷的过程,当然也就不会产生这样的生长了。

相比而言,间隔复习法(见上一问)和自我检测法就有效得多了。你能够更长久地记得学过的内容,这也更有利于你下门课和下学期的表现。研究表明,采用间隔复习法和自我检测法可以比考前突击学习多记住一倍的内容。如果你一定要抱佛脚的话,那就尽量选择和专业关系不大的课程吧。

6. 自我检测法(比如用闪卡测单词、概念)有用吗?

非常有用。自我检测是最强大的学习方法之一。传统的闪卡表现出众,如果你能找到朋友、同事、同学来帮你测,效果也很棒。好的自我检测可以做到以下两点:1.迫使你挑出正确的答案;2.给你实时反馈,告诉你对错。在时长相等的情况下,自我检测远比复习有效,可以大大提升记忆和理解。

自我检测方法多样,你可以在镜子前或者同事面前背诵一段文章;也可以边在厨房里踱步,边向自己解释一个概念,或是在午餐时把这个概念解释给同事、朋友听。正如老师们常说的那样,“只有当你要教某个课题的时候,你才能真正了解它。”

7. 复习课堂笔记有用吗?

这要看你是怎么复习的了。逐字抄写笔记对深入理解并没有什么帮助,与此类似,只是看看荧光笔划下的文本和公式也是没用的。以上方式都是被动的,会导致科学家们所说的“流利假象”(fluency illusion),让你以为既然某个内容眼下是不言自明的,那么一天或一周以后也仍然如此。事实上这种印象是靠不住的:没错,你是在电脑或者纸上标记、誊抄了某个内容,但这不代表你的大脑更深入地理解了这个内容。

真正有效的方法是先复习笔记,然后在不看的情况下试图复原笔记。这样你可以迫使记忆更努力地工作,而且也可以立刻看到还有哪些内容不记得,再回去有针对性地复习。

8. 很多人都担心社交媒体、智能电话干扰了学习,甚至担心电子产品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这种担心有道理吗?分散注意力一定是“坏”的吗?

并不是。如果你需要长时间保持注意力,比如听一场讲座,那么分心的确有害。但是科学研究表明,短休息可以帮助你突破瓶颈解决难题,所以花上5、10、20分钟时间刷刷“脸书”,回回邮件,看看赛事比分都可以是有益的。

分散注意力可以使你放弃之前的错误假想,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审视面前的问题,给你一个重新进入的机会。无论你是在做数学还是在写文章,只要你有解决问题的动力,那么即使“不在线”的时候,大脑也依然在工作,这种思考是潜意识的,更少受先前执念的干扰。

9. 对于长期的创意项目,什么策略比较有效?

简言之:越早开始越好,允许自己暂时搁置项目。有意识的打断并不等于放弃。当你在做一个庞杂的项目(演讲报告、期末论文、音乐创作)时,打断可以使大脑变得活跃,你更易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听到与项目相关的内容,也会更关注自己对于新内容的想法,这些都可以成为项目的养料——当然,你最终还是得回到桌前来完成项目。

10. 精心备课却考场失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还是问题7中提到的“流利假象”,你觉得某个概念是不言自明的,然后就以为自己懂了、记住了。

“流利假象”是在无意识间自然发生的。有些“辅助”会增强假象,比如用荧光笔圈划笔记,重新抄写笔记,看老师的提纲,或者刚学过的东西立刻再学一遍……这些都是被动练习,对学习没有任何益处。只有让记忆更努力地工作才能加深印象,比如使用自我检测法或是间隔复习法。

11. 是一次练习一项技能直到熟练掌握好,还是同时练习几项技能好?

一次练习一项技能可以快速带来可见的进步,比如反复练习音阶、罚篮、二次函数等等。但是长期看来,这种集中练习方法反而限制了我们在每项技能上的发展。与此相反,混合或者交错练习(interleaving)可以增进我们对所有练习技能的掌握。这一原则适用范围很广,可以被纳入每日的作业和练习,比如做数学的时候可以试着证一道上半学期讲过的几何题,练吉他的时候可以弹一段几年前学过的琶音,学艺术史的时候可以将各种艺术流派穿插起来。

交错练习法不仅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而且可以提升你的区别能力。以数学为例,这种方法真是太有用了!参杂了之前所学的混合题型不仅可以提醒你学过哪些知识,而且可以训练你搭配的本领,让你能够快速针对题型找到正确的解题策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