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黏液!是谁的?读后感1000字

黏液!是谁的?读后感1000字

《黏液!是谁的?》是一本由[英] 克莱尔·海伦·韦尔什 / [英] 妮古拉·奥伯恩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元,页数: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黏液!是谁的?》读后感(一):一些动物们分泌黏液的真相

生活中我们身上最常见的黏液是什么?相信大人和小孩都会异口同声的说:是鼻涕!

我们在感冒的时候,鼻子里总会有搽不完的鼻涕,我们会用纸巾把它包起来,丢进垃圾桶里,然后期待感冒快快好起来。

对于人类来说,鼻涕这种黏液就是身体内细胞正在抵抗细菌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在动物界里,还存在着很多动物种类的粘液,它们的黏液却是各有用处。

英国作家克莱尔·海伦·韦尔什和英国童书插画家妮古拉·奥伯恩合作的这本《黏液!是谁的?》带我们领略大自然中那些有味道的动物科普知识。

有一只环尾狐猴莱尼正在加利福尼亚愉快的度假⛱️,这里阳光明媚自然,有山有水,莱尼玩的可开心了。

就在它感到累了想要吃些东西时,“啪!”,一坨绿色的黏糊糊的东西从天而降,落在了莱尼的头上,黏住了它的皮毛。莱尼感到恶心极了

《黏液!是谁的?》读后感(二):《有味道的动物科普》调动孩子的五官感触,回味无穷

有一只叫莱尼的环尾狐猴,去加利福尼亚度假,在一棵红杉树上玩耍,荡来荡去,很是开心,突然他被一团黏糊糊的东西粘住了皮毛,瞬间心情就不好了。他到处去询问岛上的朋友。黏液是谁的?朋友们跟他解释:黏液不是我干的。并且说明了自己的黏液特征,有怎样的功能,气味和黏液稠度。问了很多朋友,经过对比确认,都不是他们干的。那么这到底是谁干的呢?最后他们找到了“真凶”了吗?

这是来自《有味道的动物科普》系列书中的《 黏液!是谁的?》这本绘本的内容概括。作家克莱尔·海伦·韦尔什,不仅是一个童书作家,还是教育专家。她喜欢创作有趣的故事。帮助孩子们解决注意力、情绪等方面的问题。

这个系列的图书是她联合插画家尼古拉·奥伯恩一起创作的一套少儿科普读物。主人翁是一只在南美度假的环尾狐猴莱尼,每当他找到一个阳光充足,适合打盹儿的好地方时,总是会发生一些很倒味口的故事。

该系列的图书是以臭味、尿、黏液等重口味的话题展开的故事。从探索和发现的视角出发,采用对话似的问答形式。一步一步带领小读者们揭开谜底。通过“这不是你干的?”“这是谁干的?”这样的疑问句式,带领孩子们去发现真相。有点像玩躲猫猫的游戏,把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深深的吸引住。

在我们家。几岁的小朋友抢着看。十几岁的大朋友也抢着看。还时不时的演绎一下。还原绘本中的情景。不得不说确实很有趣,尽管有点倒胃口。

在这本书里,两位作家带领孩子们领略了不同地域的奇怪又有趣的生物科普知识。

通过《黏液!是谁的?》这本绘本,我们知道了医学使用的胶水是由谁创造的?我们还认识了羊头鱼:一条非常会享受生活和保护自己的鱼。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羊头鱼他用他的粘液吹成一个袋子,又黏又滑,当他想睡觉的时候,就躺在里面睡觉。既舒服有安全,原来,他的黏液时拿来制作睡袋的。真是一条聪明的鱼哦!

看完这本书后,女儿告诉我。以后我们去海洋馆或者到海边去时。一定要离海狮远一点。为什么呀?因为海狮不仅喜欢随地吐痰,还吐得很远。它们经常用它的黏液湿润自己的鼻子和眼睛。然后随口就把黏液吐掉。还能吐的很远。如果你运气极佳,是会被它滋你一脸鼻涕的。

听完这席话,不禁想起那至今还难忘的动物世界游玩事迹,无故被羊驼吐一脸口水的那种心情。

其实很多动物都会生产黏液。我们人类也会哦。不同动物的黏液对动物来说都有不同的作用。可以是一种武器。也可以是一层保护膜。可以帮助它们行走。可以帮助它们滋润五官,保护皮肤,帮助呼吸等等功能。

这本绘本真的很有趣。尽管看后会有一点不适,但是,还是想跟你们一起分享。陪孩子了解这些重口味的动物科普。相当有意思哦。

《黏液!是谁的?》读后感(三):对待科学知识,就该寻根问底

跟着亮妈玩绘本《黏液!是谁的?》

1绘本中的数学

①数一数:数页面内孩子喜欢的内容

②出出题:海面上有2只海豚,如果再跳出7只海豚,请问海面上总的有几只海豚呢?

除了家长出题之外,孩子也可以出题

好处:

1、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

2、互相出题增加趣味性

2、给孩子觉得公平

2绘本中的游戏

游戏:找黏液

材料:几张彩色的小卡纸,分别写上动物名字(如果能把动物画出来会更好)和黏液特征

规则:把小卡纸混起来,让宝宝找出小动物自己分泌的黏液(不识字的宝宝就需要家长的帮忙)。相信玩了几次后,宝宝都能自己玩了。

3来吧,一起画画画

画环尾狐猴。

1、找环尾狐猴的照片+简笔画+水墨画+创意画+卡通画(各两三张)

2、陪孩子看这些图片,并讨论。

3、开始画画了。

注:孩子画画时,不要打扰他,让他展开想象开心地画。

4绘本之我读:

黏液,黏糊糊的,有些还会有味道,没几个人会喜欢上这东西的。可是在加利福尼亚海边的红杉林里却住着不少会分泌黏液的动物。

《黏液!是谁的?》是一本有味道的动物科普绘本。作者克莱尔·海伦·韦尔什通过一个轻松有趣的故事,给大家讲述这些动物哪些部位分泌黏液,以及他们的黏液分别有什么作用。

故事开头是马达加斯加岛的环尾狐猴莱尼来到加利福尼亚度假,他在高高的红杉树上荡秋千,玩得非常开心。在他想玩累了停下来想吃点东西的时候,发现头上粘上了恶心的黏液,到底是从哪里来呢?喜欢刨根问底的莱尼开始去找寻答案。

莱尼发现身上有黏液的动物挺多的,它们有

火蝾螈皮肤上的黏液,可以帮助它呼吸;

负鼠释放的黏液是为了防敌;

加州羊头鱼吹出的黏液睡袋,是了为保护自己;

……

《黏液!是谁的?》作者用风趣的语言,让孩子们读到一个轻松又好玩的故事;绘者以写实的画风,让孩子认识了很多会分泌黏液的动物。

通过《黏液!是谁的?》,孩子可以学习到莱尼刨根问底的态度。自古来有非常多伟大的人,都是有刨根问底态度的。比如说牛顿,因为看到自己家的火炉上面的锅被蒸汽顶的乱动,因此自己就开始研究,慢慢的自己竟然可以利用蒸汽来运动,从而发明出来了汽车等等。还有牛顿被苹果砸了之后,也开始思考为什么是苹果从上往下,不是从下往上,因为这种刨根问底的态度,很多人都成为了厉害的人。

看来对事物有好奇心,坚持去寻根问底,不仅让孩子学到知识,还能创造发明出一些新的事物。

有味道的动物科普12开大开本精装彩色印刷,附有详尽拓展解读,能满足孩子对专业科学知识的掌握。我6岁的小外甥读完了《黏液!是谁的?》,马上开始读起《便便!是你的吗?》和《尿?不是我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