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现代艺术的美与丑》的读后感大全

《现代艺术的美与丑》的读后感大全

《现代艺术的美与丑》是一本由周至禹著作,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3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现代艺术的美与丑》读后感(一):前言:测不准原理与艺术批评

沃纳·海森堡(Werner Karl Heisenberg,1901—1976)是“测不准原理”的提出者。海森堡认为,“测不准”是由测定过程中被测物体产生的无法避免的干扰所致,因为整个观察过程中都会出现被观察的物体和观察仪器间的相互作用。这使我联想到艺术批评。在艺术的阐释中,从作者到艺术作品,再到观者,也无法做到真正客观的阐释。因为对于被阐释的对象,阐释者不是科学仪器,根本无法做到客观和公正,不存在客观和公正的准确标准,即这种阐释是符合社会形成的一个衡量标准,还是符合作者本人意图的精确阐释? 最终阐释的是阐释者自己的理解?或许是三者的

综合?那么尺度又如何确定?

因此这“测不准”,即在于阐释标准的不明确,但是即使相对明确,也还是存在阐释者(在海森堡那里是观察仪器)对被阐释者(被观测的物体)的误读(引起的干扰)。尼尔斯·玻尔(Niels Henrik David Bohr,1885—1962)的分析表明:测不准的原因并非像海森堡认为的那样只是测定中出现的无法避免的干扰,而是这种干扰的总量无法确定。那么对于艺术批评而言,也无法确定环境、社会、他人对阅读的干扰,是否误读只能靠感觉来加以判断,的确无法确定。并且,从阐释学上讲,合理的误读是被允许的。但是因为被允许,也就出现了过度阐释。在这种过度阐释中,作者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只有作者的创作—— 艺术作品,作为第三者存在;作品,代替了作者,成为被阐释(测试)的对象。艺术批评的无法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不能阐释。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1933—2004)说:“我并没有说艺术作品不可言说,不能被描述或诠释。问题是怎样来描述或诠释。”

艺术史家常常做着对艺术还原的阐释,从图像学角度合理地解释历史上的艺术作品。而艺术批评家们常常进行探索性的阐释,在某一种理论体系下合理地阐释作品的潜在意义。在某一种文化语境中,阐释是一种解放的行为,结果也容易在深奥与浅薄之间纠缠,因此也出现了有些不合理的误读和过分的解读。不合理的误读其实并不是误读,而是阐释的指向是阐释者自己,这是过度的阐释。此外,也存在另外一种阐释,即生拉硬扯的理论套用。这种阐释主要出现在作者希望批评家为自己贴金和吹捧的时候。这样的所谓“艺术批评”散见于一些艺术学术杂志中。这已经超越了阐释与被阐释的关系,而属于雇用和被雇用的关系。

而我对于艺术家们的解读,或是通过一幅有代表性的作品,或是通过一场展览的描述,或是通过几个艺术家体现的共同问题入手,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式谈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通过自己的直觉观看和理性分析,寻找艺术的关键词,以及艺术家相互的联系与区别。既不让感受背离了基本的事实和艺术的走向,又希望能够谈出个人独特新颖的见解。因为除了被谈论的艺术家和作品有趣外,阐释与解读的趣味性,也可展现作为被阐释对象的艺术家和作品在当今语境下可能具有的新意。这无疑是一种有趣的智力游戏。这种解读显然带有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审视角度。虽然我力图突破自身的局限性,张扬自身阐释的特点,但是无论我如何去做,都不可避免地彰显自己的观点,或许也偏离了被解读对象的客观性。阐释的创造性在这里,阐释的危险性也在这里。如果文字能够帮助读者以一种去除伪装、更加直接看待事物的方式欣赏艺术,不是仅仅去理解和分析,而是努力地以桑塔格所说的“新感受力”去感觉,我写作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现代艺术的美与丑》读后感(二):现代艺术美与丑的鉴赏

一幅出彩的艺术作品不仅仅是艺术大师技能的体现,也是其内心情感的体现,我们可以从作品中看到作者的喜、怒、哀、乐,也可以看到作者用心灵与色彩碰撞出的火花。艺术大师的技术好与坏决定了作品质量,而用心创作出的作品却能直达观赏者的内心,与之引起共鸣。

由于每个人心目中对于艺术的定义有所不同,也就出现了许多对于艺术的批评。有的人认为艺术就是简单从心,以美为主;有的人认为艺术就是标新志异,给人眼前一亮,特有内涵的感觉;而有的人则认为艺术就是那些让人看不懂猜不透的另类的以“丑”为美的艺术作品。

不论是艺术家本身,亦或是观看者,在面对一件艺术品时都无法做到客观的阐释,或多或少都会连带着私人情感的抒发,这也就无法对艺术做到客观且公正的鉴赏。既然这种衡量标准不能达到最完美的艺术诠释,那么对于现代艺术的美与丑,我们又将如何来确定呢?

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至禹所编著的《现代艺术的美与丑:中央美院教授的10堂现代艺术课》将以10堂现代艺术课、百幅艺术画作展示从古代到现代艺术美学的变化和对商业的影响,以及现代艺术的核心本质及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后现代艺术因为突破了原有艺术的所有束缚和一切禁忌,追求返璞归真、超越自然,体现艺术创作的无限自由和不断创新,所以在自由性上相较于古代艺术更加贴近生活本身。现代艺术的阐述方式多源自生活中所暴露出的众生相。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让整个艺术界为之动摇,口罩名画成为了艺术家们用来表达其作用以及对此社会事件做了出敏锐反应的一种实时艺术作品。当世界处于疫情高压之下,加拿大女艺术家吉纳维夫·布莱斯则抓准时机,利用此事件将古典名画中的人物运用数字技术加上了口罩,名之“新冠病毒时代的艺术史”。

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美在于她迷人的微笑,当蒙娜丽莎带上了口罩,遮住了她那著名的微笑,整副肖像因此也丧失了灵魂。同样被带上口罩的还有伊丽莎白女王、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亚当、大卫以及众多名画中的人物,一个人物画像其最为传神的部分便是面部表情,当世界名画全部带上口罩,那种美便被遮盖在口罩之后,使其影响着名画的历史地位,同时又具有阐述当代艺术,成为传播新理念的一种方式。

当现代艺术不再追求永恒的价值,同时反对高雅与通俗、精英与大众之间的区别,这就使得艺术像消费社会的商品一样,具有时尚、流行等特征。艺术界中流行的都是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各种风格的改头换面,但不管何种改头换面的风格都不可能在艺术界中占有持久的位置。

《现代艺术的美与丑:中央美院教授的10堂现代艺术课》一书选取近三百张精美插图,深入浅出地从艺术本身和画作本身阐述现代艺术的特点以及溯源,用最贴近生活的实时事件解读世界名画的二次创作所表达的理念,分别以现代艺术的自由性、虚拟性、事件性、观念性、拼贴性以及流行性来诠释现代艺术的美与丑,让我们在这10堂现代艺术课中一窥现代艺术的精髓。

《现代艺术的美与丑》读后感(三):论“美”与“丑”在现代艺术中的意义

自“艺术”诞生之日起,人体就成为了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中最重要的一个主题,具有崇高的地位。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曾说:“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所具有的情感性和特殊性使其在艺术创作中被表现得最为复杂。艺术作品对人物的特性的描绘当中,对于“美”的追求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古希腊艺术中就充满了对人体美的追求。

然而,艺术创造对人的塑造之所以比其他主题更为高深,很大程度上的原因在于人物塑造上具有丰富性和对比性,既然有对“美”的追求,也就少不了对“丑”的表现。正是这种人物形象塑造过程中对于“美”与“丑”各式各样对比性的表现,才成就了西方美术史上众多的经典人物形象。

无论生活还是艺术的“美”,都有着丰富的内涵。优雅的形象会让人觉得美,符合科学比例原理的形象会产生美感,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艺术形象是美的,反映时代积极向上的主流精神的艺术形象更能产生巨大的美感。而在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真善美本来就紧密相连。这就使人物形象塑造从表面深化到内心,从行为升华到道德,从对外形美的表现提升到对人性美的追求。

与“美”相对,“丑”有了更丰富的含义,“美”与“丑”在形象塑造中强烈的对比使得这些形象被表现得铿锵有力。这样的例子在现代西方绘画艺术当中并不少见,而“美”与“丑”在人物形象塑造当中的对比表现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现代艺术是一个容纳各种主题、选材、风格、技巧、内容、目的与审美品位的斑斓世界。为了给那些对艺术感兴趣而又缺乏“入场券”的普通人提供渠道,中央美院教授周至禹选择的方法是——10堂现代艺术课。

在《现代艺术的美与丑》这本书中,周教授结合当下的新冠疫情,以西方人体艺术为主要结构框架,摒弃了对纷繁复杂的当代艺术流派与手法的梳理,重点阐释了古典人体艺术中蕴含的美学渊源与现代人体艺术的审美与审丑,并介绍了诸多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与其代表作品。

比如现藏于法国卢浮宫的古希腊著名雕塑《米洛斯的维纳斯》,诚然,这座遗失了双臂的美神在世人眼中是残缺的,但因其优美的黄金分割,从而成为永恒的美的象征;而在雷诺阿的《大浴女》、莫迪利亚尼的《斜倚在白色枕头上的裸女》、莫尔的《金丝笼》、贝利琴科的《藤椅上的女人体》与《躺着的女人体》等追求极致的感官享受、蕴含强烈情感的表现主义艺术家的作品中,这些珠光一般柔润光亮的裸女,时而头发蓬松,眉宇间还散发出一种青春荡漾的风韵;时而天真未泯,健康成熟有余。少数裸女还带有某种野性的单纯,以上种种无不散发出强烈肉感美的魅力。这是画家对光、色、线条和充满生命肉体的敏锐感觉,是一种高水平的审美享受。这些裸女集中表现了一切生命的美,因此身为画家的他们无疑是在以自己的天才和智慧通过人体艺术传达自己的审美理想。

对于现代艺术面临的各种困境,周至禹教授此前指出,实际上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困境。许多现代艺术品因创造性投入过少而必须面对“何谓艺术品”的衡量;公众面对的则是一个文化价值被粉碎亟待重建的废墟。现代艺术是对自身文化的戏仿,它有时走得太远,有时又太偏,有时过于标新立异而让人摸不着头脑,成为一堆散乱的积木而不是完备周密的系统。对于艺术家来说,时刻保持丰盈的灵感,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很难在现实与艺术中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

关于艺术的审美与审丑,法国雕塑家罗丹在其众多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举个例子来说,《老妇人》呈现了一个比木乃伊还要皱的裸体老妓欧米哀尔,正在低着头,绝望地悲叹她的丑陋。她弯着腰无力地低垂着头,绝望地看着自己干瘪如柴的胸部、布满道道皱纹的僵硬的肚皮,四肢筋节犹如枯干的葡萄藤。罗丹认为: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的丑,在艺术中能变成非常美,在艺术中,只有美与丑相互衬托,才能表现出极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在这本《现代艺术的美与丑》中,内容主题是西方的现代艺术,作者的基本观点及中心思想归根结底落实在最后一篇《艺术:永远不变的核心点》。从中我们不但对“艺术是什么”这个宽泛的问题有了深层次的了解,更对艺术与美学二者之间的关系有了深入的认知。从康斯坦布尔到德拉克洛瓦,再到拉斐尔前派,对古典主义艺术的反叛是美从古典主义艺术审美中剥离而产生的结果之一。“美”可以表现在对立事物的趋同之中,因而“丑”不再是“美”的否定,而是“美”的另一张脸!

《现代艺术的美与丑》读后感(四):美在这个时代越来越广义,不再是一种形式或一种标准。

《现代艺术的美与丑》:美在这个时代越来越广义,不再是一种形式或一种标准。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就像世间没有唯一的答案。”

本书中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阐释,引导读者学会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评价、判断。能让更多的人接触和认识到艺术作品信息的价值和内涵,使艺术作品信息能够更好地进入艺术世界,进入人们的视野之中。

像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二元不是简单的对立,而是和谐统一的一样。在艺术中美与丑二者也是相互依托的存在。就如斯蒂芬贝利所说:“丑并非美的对立面,而是美的另一面。”

在艺术世界里最难确定的就是美与丑,最容易确定的是喜欢和不喜欢。美学从来不是一个精准的学科,一它不可能是科学的美的尺度和和程度都有不同,这也受到文化和情绪的影响,不同的文化程度产生了审美差异,也是一种常态,美丑的观念也是随着时代和文化的发展而转变的。作者认为当代美学的发展向人们启示了有趣,比美更重要,我们看当代的艺术不能局限在图像的感觉而是愿意从纵向和横向来理解一切艺术现象。跨越对美丑的定义,让自己变得更加宽容和高远。

对艺术的鉴赏和阐释,作者所提出的那样,适合于海森堡提出的测不准原理。在艺术的阐释中。从作者到艺术品再到观者,也无法做到真正客观的阐释。首先就在于阐释标准的不明确。但是即使有相对明确的标准,也还存在着阐释者对被阐释者的误读的现象。

本书的前8章中。基本上是作者对那些艺术家们作品的一些解读。在解读的过程中,作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代环境,文化环境,使用各种方法进行了阐释。我们领悟到作品的内涵的同时。也提升了我们的审美力,也学会了欣赏艺术品的方法以及思想观。

总之。艺术是勘探人的存在的艺术也是勘探人心的艺术。恒久的艺术成为镜鉴人心的铜镜,照出了时间的影子和人心的历史面相。艺术并不是要穷尽真理,而是要揭示人性的本质。科学求“真”,宗教追“善”,艺术崇“美”。唯有真是一切艺术的,根本也是感动人心的所在。

在对艺术批评而言,探索者不是科学仪器无法做到客观公正也不存在客观和公正的准确标准,无法确定环境社会他人对阅读的干扰。

而我们对于艺术家们的解读,或是通过一幅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或是通过一场展览的描述,或者通过几个艺术家体现的共同问题入手,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式谈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通过自己的直观观看和理性分析,寻找艺术的关键词,以及艺术家相互的联系和区别。既不让感受背离的基本的事实和艺术走向,还能得出个人独特新颖的见解。除了艺术家和作品有趣外,阐释和解读的趣味性,也可展现作为被阐释对象的艺术家和作品在当今语境下可能具有的新意,这无疑也是一种有趣的智力游戏。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艺术的历史就是阐释的历史,就是艺术作品与艺术阐释互相佐证的历史,缺乏艺术阐释,艺术品就是一些造型元素如图形、色块、符号的物质载体而已,只有通过阐释梳理过才能证明它在人类文化与思想上曾引起过的激荡与反馈,艺术家在阐释中显示自己的选择。有效的艺术阐释能够对艺术作品的产生以及相关的视觉现象做出分析和归纳,并对欣赏者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它和艺术品一起书写了艺术史,因此,艺术阐释的重要性是不容置喙的。

艺术批评的方式和角度呈现多样性和多元性的特点,20 世纪也被艺术史家称为“真正的批评时代”。对于视觉艺术本质问题的探索和对于视觉艺术态度的回应方式,只有通过开放的艺术态度,面对多样的艺术表达方式,回归到艺术创作者本人,既非社会因素,也非哲学因素。在以现代主义为背景的文化语境下,以其开放的文化态度寻求个体的艺术理念可能才是现代艺术留给艺术关注者们最大的启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