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开场:女性学者访谈》读后感摘抄

《开场:女性学者访谈》读后感摘抄

《开场:女性学者访谈》是一本由新京报书评周刊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4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开场:女性学者访谈》读后感(一):一点感想

看完了这本访谈集,几乎每一篇看得都很高兴,会看到不同学者对待女性身份、当代世界的不同看法,也能意识到的不同学科的学者们不同的关切。社会科学的学者们(霍克希尔德、上野千鹤子、黄盈盈等)她们对于结构性力量和弥散日常中的社会性力量的洞察,作家与文学领域的学者对于语言的敏锐和其背后力量的把握...也能看到许多相似的思考:避免将性别作为一种唯一的叙事,警惕以女性正义之名进行的男权的反转复刻;对于叙事套路、写作陷阱与意见领袖的警惕(避免一种刻板印象的再生产);对于走进、倾听、对话的倡导;对于当代越来越多的在电影与文学领域都出现的失去公共性而走向困顿、焦虑与迷茫的个体叙事的担忧...最喜欢的是戴锦华老师那篇。

期待这个系列能够继续做下去,有来自更多领域的女性,私心期待人类学学者!也期望在访谈之外,还可以有学者们的对谈。

《开场:女性学者访谈》读后感(二):【豆瓣鉴书团】那些开着的还有没开的花

新京报书评周刊是最受读书人喜欢的读书类媒体之一,今年他们整理自己之前对知名女性学者的采访文章而成的《开场 : 女性学者访谈》出版了,不多不少正好集结了11名女性学者,让我想起《瞒天过海:美人计》这部美国电影,正好是11名好莱坞当红女星,群星璀璨,都是一时之大腕。

被采访者的女性专家们先西洋再后洋最后本土,包括女性主义、性别研究、历史学、新闻学、作家、文化学者等各各方面。既有又高又硬的学院背景,又有江湖与民间的赫赫美名,里面既有作者生活经历和学术背景的介绍,也有实话实说式的面对面采访,可以说真是一笔比较宝贵的资料库,一簇一簇正盛开的花。

里面的各位老师的学术成果,我都不懂。然而在都是目前在各路媒体上比较活跃的,我们经常能看到他们的网课,流媒体视频节目,图文专栏还有实体和电子出版物这些文化产品,向我等普通百姓科普自己的学术知识,读其书,想见其人,通过《开场 : 女性学者访谈》这本书,我们能窥见他们精神世界的一角。在这些专访文字里面,我能感受到这些女性学者相比于他们的同行男性学者和社会上从事于其他职业的普通女性的不同,那就是更加的细腻、敏感还有睿智。

相比于伍尔夫还有李清照的年代,得意于各类技术革新还有前仆后继的社会运动,我们普通民众的生存空间得到巨大的提升,水涨船高现在的女性精神文明创作者们的生存空间应该是被大大的提升了,然而光与影总是相随,虽然现在好像是处处光明,但那些反动的力量不是被消灭掉了,而是在蛰伏和躲藏中,换掉另一张面孔以别的样态存在着,斗争是不会停止的,也有没银弹能完全消灭掉这些。

期待编辑老师们能在后续把这个系列做下去,满足我们这部分学术追星者的愿望,可以把采访面扩大再扩大,比如有可能把体制内已经身居高位显位的女性专家们(比如作协还有妇联的领导们),比如一些在网络上活跃着的在野的女性活动家们,再或者是那些因为某些不能明说的原因,曾经活跃现在又沉寂的女性学者们重新采访起来。我觉得都是很不错的题材。

《开场:女性学者访谈》读后感(三):希望有一天,不必在她们前面加上“女性”二字

2020年年底,戴锦华老师在媒体采访中用“停滞”描述那一年,两年过去了,我们仍然能或多或少地感受到这种“停滞”,以及这种状态为我们带来的种种困惑与愤怒。但我们也能看到,在愤怒之中,女性主义思想在觉醒,越来越多的人在寻求解答,即使过程艰难。

2021年,新京报书评周刊开始了“女性学者访谈”专栏,怀着“让更多的女性学者被看见”的想法采访了在学术研究领域的佼佼者们。现在,我们终于将已发布的所有采访的完整版(已发布的采访均为删节版)与此前从未发布的采访集结成书,等你《开场》。

拿到书取下腰封、翻开封面,你会看见勒口上有一句话:

“学术真好,因为它可以给我们解释,让我们不要陷在非理性的受害的愤怒情绪之中,而能将感性的生命体验化为前行的力量。而且不仅仅局限在性别问题之中,它也让我们能对更广泛的类似社会处境有同情、共情与关切。”

虽然看到封面的那一刻,你觉得自己已经能预判它的内容,但这段话立即将你的视野打开了。

回到封面,副书名由三个词组成:女性、学者、访谈。

很容易理解!是新京报书评周刊对11位女性学者的访谈。读完这本书,你对这三个词也许会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她们是女性也是普通人,是学术领域的业界翘楚也是与你我同样生活在世界上的个体,与她们的对话是11篇推心置腹的深度访谈也是一部思想微观史。

主书名定为《开场》,既是“女性学者访谈”系列的开端,也是因为,在这本书中存在的,远远不止书中所采访的11位学者,还有对她们影响至深的女性学者。而这11位学者的话语也将带领着我们、带领着未来的女性,开口说话。女性学者访谈,只是一个开场。

现在,阅读着这篇推送的你,请在心里思考一个问题:提到女性学者,你能说出几个名字?

即使在“女性主义”“性别议题”等关键词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今天,遇到这个问题我的回答依然用一只手就能数过来。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除了我们的确不会特意去了解某一专业领域的学者,与整个学术大环境也有关系。一个非常客观的现实是,越往象牙塔的顶端走,女性的数量就越少。正因为如此,她们的话语如此可贵,她们的成绩如此鼓舞人心,吸引、鼓励、支持着越来越多的女性投身学术志业。

这11位学者,来自人文、历史、社会学、文学等领域,有人不断地面对大众输出自己的观点,是近年来谈到“女性主义”绕不开的人物;有人极少出现在聚光灯下,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成为了能“让青年人看到希望”的人。上野千鹤子、戴锦华、毛尖、梁鸿、包慧怡、霍克希尔德……《开场》从她们的学思历程、学术道路入手,诉说着她们的生命经验、不满与困惑、野心与梦想。

“身为女性”,这个难以更改的身份在对话中不可能被绕开。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已投身美国女权运动的霍克希尔德,认为女性主义拯救了自己的上野千鹤子,将女性主义认为是一次可贵相遇的戴锦华,个人和女性的际遇影响了她们关注的对象、对研究方向的选择,她们遇到过的困境,也许正是你我也曾、甚至正在面对的。

但我们不愿将她们仅仅贴上“女性”的标签。

霍克希尔德研究了多年家庭中男性与女性的分工,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选择离开自己的舒适区,踏入“政治”这个全新领域。

上野千鹤子开创了日本女性学,除此之外,她从女性学出发,构建了“家庭—市场”“生产方式—再生产方式”“父权制—资本制”的理论体系。作为日本学生运动的参与者,上世纪九十年代,她着手进行“慰安妇”与民族主义、历史认识等问题的研究;世纪之交,年过五十岁的她开始研究与社会老龄化有关的照护问题。如她自己所说:“并没有必要给自己设定年龄界限,学问会一直等着你的。”

学术场域中的戴锦华一直难以被准确归类,我们熟悉她的电影研究(戴老师在b站上有账号!),她也是中国性别研究和文化研究的学科开拓者。在对话中突然被击中、令人心头一软的是,在坚持自己的游戏、坚持自己对游戏规则的制定权的“任性”之中,在关于生命的种种困惑与无解中,对于她来说最具神圣感所在,依然是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再次回到勒口上的那段话,它来自贺桂梅老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当你在青年时期接触了这些女性主义理论,再回过头看生活中女性的处境时,会感到愤怒吗?”

愤怒是有的,愤怒是因为我们无法对这种感性的、具身性的不平等体验作出解释,而学术真好,学术带给了她们自由。

这份追求自由的力量,也希望能通过这本书,传达给你。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