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丑的象征》的读后感大全

《丑的象征》的读后感大全

《丑的象征》是一本由潘道正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8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丑的象征》读后感(一):点

1.丑既存在也不存在(以“洋葱心”的哲学辩证为例)

2.丑的概念内涵和生命的消失(中) 生命的感知如否定性之物(西)有关

3.审丑不等于对丑的欣赏,以毛虫风筝为例

4.丑与恶的划分并非截然,与人的知情意三者混同有关

一些象征:美杜莎之盾,戈尔戈,拜伦,梅菲斯特,卡西莫多,凯列班,巨人,希腊神话之神,《白痴》等陀氏人物形象,道林格雷,波德莱尔,爱伦坡

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才有感觉。果然对中世纪之前还是太陌生了。此时又不得不佩服搞古希腊神话研究的学者,真心绕的头疼

《丑的象征》读后感(二):美从丑的否定中来

好像学术著作中吸引笔者的首先会是个案研究。

全知全能的上帝创造的世界怎么会有丑恶的存在?这是一个问题。不但在你我这里,在基督教传播初期先知们也面临着这样的质疑。撒旦从《旧约》中的天使,一变成为《新约》中的魔王,也许这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虽然从不同的分析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回答,但不得不承认作者的解读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作为一个对世界宗教史不太了解的读者,笔者读到作者说耶稣相貌丑陋还是吃了下惊的。看着作者解读耶稣形象从一个相貌丑陋的青年,变为五观比例都有明确要求的宗教形象,可以大致了解中世纪基督教世界中对美和丑的理解。

在不同时期,审丑对象的变化也颇为引人注目。比如巨人,在中世纪是丑的代表,至文艺复兴时代则摆脱了这一局面;比如白痴,众人眼中的白痴,是作家眼中的圣人。

美丑对立统一,不能单独存在。作者详细探讨世界历史四个重要阶段的审丑传统,从对美的否定中揭示了不同时期美的标准,对于我们了解西方美学传统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丑的象征》读后感(三):美与丑

这本书早就看完了,但因为懒才现在写点感想,一部分是要感谢吴晓波老师,在他的脱口秀中提到读书做笔记,现在也慢慢适应了这种方式,不同的是,不是提笔记而是做个键盘侠,敲敲打打……

美没有那么多样,但要是把各种美都集合于一体,那么肯定是不会美,一定是丑,所以既然没有绝对的美,那么就把丑的东西加以更加丑化,也是突出美的手段之一。小时候都有读过童话,授予孩子的印象却是美丑分明。反派巫妖恶魔之流在容颜上不仅突出其不和谐,行为上也以各种粗来表达丑陋,甚至包括住所也是阴暗潮湿…不可否认,这种程度的描写直观给人的印象就是用视觉就可以判别人物是恶是善,正派都以褒义阳光积极的词汇来修饰,再过详细具体也是莫能为。然后对记忆来说,丑就占据了更多的地方,而美只要草草几句就行。作为行为引导到是无碍,毕竟向美者行善,对社会还是有正能量的,但,作为认知起源就有点偏差了,单凭视觉作为辨别差异有着多处死角。又或许对孩子来讲,直观评判更容易接受,太复杂反而把纠结越带越远……

美是有限的,丑是无底的。美杜莎的丑和恐怖是无法分离的,每个时代都会在她原有的丑的基础上再加以丑化,至于为什么西方人民对她如此憎恨,东方文化中长大的人们没法完全体会,或许可以借鉴聊斋里那些不为善的妖怪,原理到是如出一辙。即使那些为善的妖们,能美化的程度也是有限的。

“奥古斯丁认为:丑恶并非事物的本性,而是源自意志的曲解。”。美丑都是人为加以辨别符号,但也造就时代特征。想起马未都先生的话来:审美都是后天培养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