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人鸟与共》读后感锦集

《人鸟与共》读后感锦集

《人鸟与共》是一本由:【澳】彼得•多尔蒂(Peter Doherty)著作,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页数: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鸟与共》读后感(一):它们的命运,也是我们的命运!

“如果我们要改变大自然的基础生态,就必须有处理后果的准备。”

西溪湿地公园有个大片的观鸟基地,我比较喜欢周末的时候一大清早的徒步到那里去观鸟,也会看到很多“老法师”端着长枪短炮在蹲守某一只飞起的鸟儿,在那鸟语花香的基地里,感觉生活压力都悦耳鸟鸣给驱散了。

人类与鸟类,算是大自然中最为亲近的两种生物,澳洲作家彼得•多尔蒂在《人鸟与共》中就写到:鸟类比我们更早察觉到对我们的健康和环境的危险。可见鸟类有多么的重要。

可是人类的生存活动却让鸟类的家园被毁坏,我们都知道,一旦生物循环系统中的某一环出现问题,随之而来的是另一环甚至是几环的崩坏,了解更多关于鸟类的学识,才能够从根本上对自我健康的负责,对地球环境、鸟类朋友的责任。

本书内容涉及到免疫学、病毒学、生态学、鸟类学、环境保护等等,可以让我们清晰认知“人、鸟、病毒与环境的疾病生态学”。他还写到关于禽流感、H1N1、H5N5等等病毒历史与相关事件,也展现多种鸟类的习性、生存环境等等知识,用他的亲身经历,教育我们重视鸟类命运,它们的命运就是我们未来的命运,我们关心保护鸟类,其实在关心保护我们自己。

时至今日,类同“保护鸟类”、“保护地球”等词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也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每当雾霾来袭、污染加重、看到各种生物被人类的活动而影响了生存环境时,人们就会提起这些词,但是,真的有每个地球人都重视起来吗?真的每个人都把它作为自己生而为人的职责和义务了?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就应该更加爱护和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也别打着“保护地球”的幌子了,地球从来都不需要保护,我们要保护的是我们自己,把被我们毁掉的大自然重新规划建设回来,才是长久且持续的发展。

《人鸟与共》读后感(二):“它们的命运就是我们的命运”

作者虽然不是一位鸟类学的专家,但是他作为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作为一位微生物免疫学教授,用他自己独特的角度写下了此书,让我们知晓为什么需要我们去保护鸟类,为什么说它们的命运就是我们的命运。 在本书中的重点是论述鸟类、人类、疾病与环境恶化之间关系,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会觉得鸟类都是在天上飞着的和我们有什么关系,也有很多人羡慕鸟可以自由飞翔可真好。但是看完这本书之后才发觉,鸟类原来和我们生这么息息相关。

书里面还有许多有用的科普小知识妥妥的干货,比如因为鸟类身上携带者许许多多的病毒,如果你要在阳台弄一个专门为鸟而设计的喂水器就需要每天都要清洗,这可以避免病毒细菌留存。还有鹅的领地意识很强,但是你只要喂它一点吃的它就会把你当成同类就不会再攻击你了。 鸟类除了对我们的科学还有美学的贡献之外,鸟类还可以做很多其他的事情,裨益着我们共同的生态系统的健康,鸟类是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就像作者举出的红鹬和蟹卵的关系一样,蟹卵因为被人类过度捕捞而导致红鹬的数量大幅度下降,任何人为引起的突然变化都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我也一改对那些业余观察鸟类那些爱好者的态度,慢慢的变得尊敬了起来。作者强调了爱心专注的业余鸟类爱好者活动的重要性,正是因为他们那些试图记录并解释栖息地退化和人为气候变化等对鸟类生存和迁徙模式的影响的专业人员,才有众多的数据去分析研究。所以作者也呼吁我们如果我们觉得无聊,又喜欢户外活动,不知道周末或者退休后干什么的时候,可以买一副优质的双筒望远镜,加入鸟类保护协会从而行动起来。 鸟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哨兵”,作者为我们介绍了一种专门用来检测各种病毒的哨兵鸡,它在州立保健部门和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监控着整个美国WNV的活动。不仅只有哨兵鸡起着哨兵的作用,所有的鸟类都可以做哨兵,他们对环境非常的敏感,森林甚至是昆虫的数量中任何一项收到损害,这种影响最今年首先显见于鸟类的数量和健康状况。书中有许多出现大量鸟类突然死亡的事件,这提醒着我们作为一种防御策略,我们需要多多关注鸟类,并且真心实意的为它们着想,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人鸟与共”。

《人鸟与共》读后感(三):人类作为地球霸主,真的可以忽略包括鸟类在内的生物生存空间吗?

地球现在已经超过70亿人,远远超出了一百年前预测的地球食物所能承受的最上限。 是曾经的预测出现了问题吗?如果我们细究人类近百年来食物的来源,就不能责怪曾经的错误。地球上的土地在化学肥料的作用下超前开发着,地球已经几乎没有了限闲置的土地。人类还要让更多动物成为我们的食物,这其中禽类特别是鸡成为最重要的肉类来源。看似人类的生活越来越好,食物更营养、更精细,可是否知道自然界为了人类所付出的代价?

彼得·多尔蒂,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微生物与免疫学教授,他从一个奇怪的角度关注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他的这一本专著《人鸟与共》,通过对于大自然中鸟类的生存状况,探讨着人与鸟、人与大自然的交互影响。 我们先来认识一种叫作“北美旅鸽”的鸟类吧。当然我们都没有听说过它,也不可能再见到它了。在欧洲人殖民北美时期,这些候鸟在加拿大的中西部和东部各州以及美国各地如此之多,多到总估计头数为3亿至50亿。 可人类是怎么对待他们的呢?旅鸽喜欢结成拥挤不堪的大群,以数量求安全,那么人类就用大网捕获;或者用浸了酒精的谷物使它们变呆,从而不费一枪一弹就可以杀死它们;将饲养的鸟绑在木头上,缝合它们的眼睛,任由其拍打着翅膀,就可以召映来成上万的同类。

就是如此傻傻的北美旅鸽于1914年灭绝,地球上再也没有了它们的身影。地球上每天都灭绝几种动物,北美旅鸽灭绝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情。 现在人类的保护意识已经很好,很少而去也不允许再有人去诱捕鸟类了,那鸟类的生存空间应该会变大了吧,应该可以与人更和平共处了吧?但事实是:并不能。人类占据了太多的土地,特别是候鸟迁徙路途中休息的滩涂,都已经成为人类自己的家园,大量鸟类生存空间被严重压缩,还是会造成鸟类不断的减少。 人类的贪婪、人类对于地球的掠夺,必然造成地球上包括鸟类在内的所有动物的大规模灭绝。鸟类因为可以飞翔在天空,可以在地面人类废弃的空间休息,对于地面空间要求略小,还有着野生的机会,反观其他动物呢?都只能生活在人类划归的保护区之中了。

人类对于鸟类的影响是如此深远,反过来呢?鸟类是否会影响人类呢?从微生物学来看,这种影响也是存在的,而且风险非常高。先不说各种随时爆发的禽流感,人类把想鸡这样的禽类集中圈养,这就增加了禽流感的机会,也更容易造成人类餐桌上最重要食物的安全问题。 还有着其他方面,有很多病毒是人与鸟所共同拥有,或者是可以从鸟类传染给人类的,而这也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很多次传染病的大爆发,作为微生物专家,作者对于这一部分有着更多的体会。 在彼得·多尔蒂的这一本《人鸟与共》中,作者把人与鸟类所有相互影响的现状都展现给了我们,是否要改变这种处境呢?人类是否要为鸟类、为其他动物、为我们的地球,最终还是为了我们人类自己做些什么呢?

《人鸟与共》读后感(四):人类与鸟该如何共存?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共存着许多种类的生物,每一种生物都在大自然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动物如此,人类亦如此。大自然优胜劣汰的生命机制在物种进化过程中决定了生物之间的生存几率,而这种传承下来的生命演化机制却在大自然不断被破坏下渐渐失去了平衡。人类该如何与大自然和平相处?又该如何与其他生物共存?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破坏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被放大,非法捕猎珍稀动物、食用野生动物的新闻不断被爆出,一时之间曾经与人类共存的鸟类被拉出来批判,众人在肆无忌惮地抨击时似乎忽略了最应该被重视的问题——保护动物与维护生态平衡。

诺贝尔奖得主、免疫学家彼得·多尔蒂教授在其著作《人鸟与共》中说道:“鸟类比我们更早察觉到对我们的健康和环境的危险。据不完全统计,全球近96000多个物种,其中26000种濒临灭绝,即使是数量庞大的鸟类也无法挽救自己濒临灭绝的厄运,这种因大自然食物链失衡而造成的物种损失是不可挽回的。

在书中多尔蒂将带领我们追随多种鸟类,从普吉海峡的凤头雀到海鸠、鸬鹚、燕鸥、海鸥、白头海雕、渡鸦,从印度的秃鹫到东南亚的鸽子以及澳大利亚堡礁的楔尾鹱,它们在恶劣的生态环境中不断减少,以极其微妙的方式适应着与人类共存,在被忽视中保持着生态的平衡,进而影响人类的健康与生存。

伴随着人口的不断地增长,生活需求量不断加大的同时也加速了鸟类的灭绝速度。例如一些生长在草原上的小草原鸡,因受到人类过度开发的威胁,极大地减少了它们生存的沙丘以及沙地草原的灌木蒿生态系统。

不管是因为鸟类自身进化的生存原因或是受到人类过度开发损耗生态资源以及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影响,这种多种类珍稀鸟类濒临灭绝的严峻形势已不容忽视,我们应该试着从鸟类的生存状态来窥见人类的未来,并用我们的力量来守护那些即将遗失的美好,来维护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

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之上,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生存权利与生存的意义,它们虽然渺小处于食物链的最底端,却以极大的力量在掌控着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它们是生物链上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人类没有任何理由来剥夺它们生存权力。不管是人为的破坏自然环境,还是强制介入它们的进化系统,亦或是无节制的偷猎、捕杀,都在用我们视而不见的方式影响着它们的生存,这种影响极大可能会造成它们的灭绝,一旦生态平衡出现偏差,大自然将会给人类带来无可挽救的后果。

如同作者所述:它们的命运当真就是我们的命运。

《人鸟与共》读后感(五):君子不器学则不固:打破你的认知框架,了解鸟儿,了解自然

《人鸟与共》。 入手这本书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对鸟儿十分感兴趣,我身边有一位姐姐是专业拍鸟的,在她的镜头之下,我才知道我身边的鸟有那么多的种类,有那么多的姿态。第二个原因就是这本书是属于第一推动丛书,我对这一套丛书毫无抵抗之力。我现今的科学教育的理念就是来自于这一套丛书,我坚信每一个人都应该受一点科学教育,尤其是自然科学的教育,我觉得接受自然科学的教育,能让我们与自然更好相处,让我们探索自然,从而感恩自然。过去我提到“探索自然”的时候,后面肯定会跟上一个“征服自然”,但是我现在的观念已经改变了,我觉得我们进行科学的学习,最终目的是为了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我们并不是大自然的主人,我们只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这个世界是一道彩虹,我们也只是组成彩虹的一道颜色。认为自己是大自然的主宰,这种想法是多么幼稚又多么的“勇敢”呀。

曾经看过一套韩剧《成均馆绯闻》,里面有一位论语课的老师给他的成均馆学生(古代韩国最高学府)上的第一课,那位老师用论语中的话告诉他的学生,“君子不器”,君子不应该像一个受限的容器,给自己设置知识的框架,经常看到有人说我是学什么的,我学不会什么什么,这就相当于给自己了一个器皿,把自己固定在一个小小的世界之内,我们不应该给自己设立这样的束缚,只要对我们有用的知识,我们都是可以去学习的。

那位老师还交给学生“学则不固”,加强学习可以防止孤陋寡闻。

感觉阅读这本书,就让我有一种君子不器,学则不固的感觉。 人鸟与共,这个书名有两个重点,一个重点就是鸟,另一个重中之重就是“与共”。我们只有对鸟类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明白我们为什么要与鸟与共。 这本书真的让人眼界大开,也许因为现在是疫情期间,我对里面的各种传染,特别感兴趣。 作者的科学世界横跨在病毒学和免疫学两个之间,在作者的带领之下,我们看到,作者努力填平人们认知中的专业化横沟,让人们去感受到知识领地的广阔。

作者用详实而具体的例子,告诉我们鸟类与人类,病毒与传染之间的关系,作者前瞻性地告诉我们,不要漠视鸟类的命运,长远来看,鸟类的命运很可能就是我们未来的命运。关心鸟类就是关心我们自己。

这本书的封皮儿上,有非常显眼的鸟类的图案,鸟嘴所对的地方就是一个对话框,对话框中是省略号,当你明白这省略号代表着什么的时候,这个世界于你就已经大不一样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