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生与死读后感1000字

生与死读后感1000字

《生与死》是一本由何冠彪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9.00元,页数:3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与死》读后感(一):鼎革之际的士大夫殉国抉择分析

《生与死》封面

《生与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择》一书基于史料,多方面分析了士大夫的殉国之举。

殉国观念源流

所谓“殉国”,指遇到国难时,为了国家或者国君而牺牲自己的生命。人臣应殉国的观念形成于春秋,宋代趋于炽热,至明清鼎革之际,南明政府表彰死节更是鼓舞士大夫殉国。

殉国原因

中国历史上,同样被夷狄入侵的还有宋朝。作为沿袭儒家文化的宋明两朝,都出现了大批殉国者,故也经常被拿来比较。南宋士大夫中更是出现了文天祥和陆秀夫,就明朝而言,降清的士大夫固然不少,但因为剃发令等因素,殉国者的数量亦颇可观,拒绝出仕而以遗民终老的更多。其中士大夫殉国赴死的原因,一直以来被无数学者加以分析。

本书爬梳众多史料,对明季士大夫殉国这一行为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

明季士大夫殉身对象:

· 为国而死——左春坊左谕德刘理顺“国有与存,国亡与亡,古之制也。”

· 为君而死——行人陆培“主辱臣死,陆生男子忍复须臾活耶?”

· 兼为二者而死——考功司员外郎许直“国乱不匡,君危无济,惟有一死而已。”

《生与死》读后感(二):“死生亦大矣”:《生与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择》读后感

生与死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大事,但在中国人的知识世界之中,生死不是简单的二分法,有时候生比死更痛苦,有时候死比生更解脱。何冠彪先生的这本新作品《生与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择》便给我们揭示了明末士大夫在生死中的抉择。

我认为首先值得肯定的是作者严谨的写作态度与史料搜集的能力。历史学家傅斯年曾有言,一分材料出一分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这本书的史料据作者说,是作者在搜集“哈佛燕京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和其他美东大学图书馆藏明末清初的文集和史籍”的基础上汇集而成。在每一章之后作者都附有相当数量的参考文献,充分彰显了一位优秀的历史学家的修养。可以说在读完作者的这本作品之后,如果还想对明末清初这一段历史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完全可以按照作者提供的史料去按图索骥,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这是作者这本书的优秀之处。这种丰富的史料的使用大大增加了作者这本书的史料价值,使其更加可信,而且部分史料读起来刻人心弦,十分动人。

其次,对于明末清初的这段历史,估计不少人都是从金庸的作品中获得第一印象的,例如金庸的《碧血剑》和《鹿鼎记》,都是这一历史背景下的小说作品。读到这本《生与死》,可以对这段历史有着更充足的了解。作者想要写的是这一段历史时间内士人的一个精神面貌与精神状态,正如其本人所说:“明季士大夫面临的抉择是一个接着一个的,而以生以死为开端。当他们在生与死之间做出抉择后,才产生出殉国、起义、归隐甚或仕敌的倾向。”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想去殉国的,有的人选择了死,有的人选择了生。可能按照我们一般的观念看来,在清人入侵的背景之下,选择生的一定是小人,选择死的一定是君子,但是事情真的是如此绝对而又简单的吗?《生与死》这本书给出的答案是未必如此。这不由得让人想到《方以智晚节考》这本著作中所提出和考察的问题。

另外,这种关于生与死的抉择也深深影响到大部分士人对于生死问题的评价,因为对于活下来的士人来说,评价这一生死问题关系到他们未来立身处命的声誉根基。他们需要对这一生死问题做出评价以摆明自己的地位。实际上这便让人产生疑惑,因为生死问题是由活人来评判的,究竟这种以死明节多大程度上会被社会认同?想起有人曾说,历史是个最大的促狭鬼,往往会把好坏所混淆,用在这里也是不错的。

读何冠彪先生的这本《生与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择》,对于了解这一段历史非常有价值。这种关于生死问题的思考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生与死》读后感(三):从容赴死易,忍辱图功难 读《生与死》书后

历朝历代在其大厦将倾之际,自然会有殉国的忠臣义子,但是自宋元以来,开始出现大规模的士人殉国现象,尤其是明末,殉国人数为历朝之冠,那么究竟为何明清之际的士人会在生死之际选择殉国这一酷烈的行为,殉国带来的忠孝冲突又该如何解决呢?以及活下来的遗民又该以何种态度去面对死去的人呢?何冠彪先生的《生与死》给出了答案。

人臣死君难,天地之大义也

明末士大夫选择殉国的原因可能各有千秋,但其实都来源于对名教纲常的认可,因为无论贰臣,遗民,或是殉国者都在笔端提到一个词:臣死忠,分也。正是这种名教纲常催生了各种的殉国原因,有殉国为仁义道德的实践,是日常读圣贤书的表现。举人刘恩泽于南阳城破后掷楼下以死,死前题诗“千古纲常事,男儿肯让人”即为一例。也有因世受国恩而殉国的,如顺天府诸生曹持敏自杀前说:我曹子登之裔(嘉靖年间进士),世受国恩,义不受辱,阖门矢死无愧耳。

以上都属于积极殉死的,而还有一些也属于消极殉死的,比如因恢复无望而死,如夏允彝因起义不果而失望自杀,其绝命词:少受父训,长荷国恩,以身殉国,无愧忠贞。南都既没,犹望中兴。中兴望杳,安忍长存?就表现了恢复无望的心态。同时还有一些是以死抵过,借死免辱,比如崇祯的东阁大学士范景文在未得知崇祯生死的情况下选择投井而死,虽然说道德无可指摘,但未尝不是另类的逃死行为,为了逃避其责任而选择一死报君王。还有更加复杂的殉国,如殉文化或者殉名,因为清廷实行剃发令,不少士人为了严夷夏之防,以及毁发为不孝之举,选择了殉死。而殉名则难免有邀名之嫌。如潘文焕:我死忠,汝死孝,传至天下后世。若老死牖下,邻里亲戚而外,谁知之者?读来倒觉得表演意味浓重了

忠孝难两全

古语: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但忠孝在明末的乱世确是一伦理难题,为人为臣,不能两全。因此在明末产生了两种论调,殉国者由于弃亲从君,因而提出了以忠存孝之说,强调人臣当殉节,忠孝两无亏。以掩盖其无法尽孝的事实,而不死者则搬出传统的移孝作忠的观点,为其不死辩护,纹饰其未能尽忠的污点。为了调和两者,不少遗民提出了出仕者尽忠,未仕者尽孝的说法,但未尝不是自我辩护。

死者无愧,生者有惭

对于殉国者,无论其生前如何,只要其宣扬为国尽忠而死那一刻,便成为了名教圣人,纲常所在了,因为其一死本就是为了心安,但是作为其亲朋好友所未死的遗民们,却需要经受心理和生理上的两重折磨。生理方面,因为其不愿出仕新朝,因此生计来源难免受限,因此难免捉襟见肘。而接受外人的接济,则需要慎之又慎,以免辱节。心理方面,则因为其未能以死尽忠,只能退而求其次,移孝作忠,以减轻其耻辱感。而有意思的是正是这些惭愧的生者们塑造出了明末殉国的奇迹,因为其未能殉国,抱着一种补偿心理,所以大力宣扬殉国为人臣的责任,对死节者极力表扬,不少遗民为殉国者写的墓志碑文,以及其记录的忠臣传记成为了乾隆时期统计明代殉国人数的资料来源。最终殉国者成为了忠臣孝子。遗民们则忍受着时人的怀疑,即使发展出了关于守节难,殉节易的理论,也难逃名教一讥。

《生与死》读后感(四):生,不容易,死,也不容易

《生与死 明季士大夫的抉择》。作者何冠彪。

书封上选了三段文字,是三篇传记节选,传主都是明末著名女子柳如是。我专门把三篇文章都找出来看了一下。

陈寅恪以“独立之精神”评柳如是,他找寻了柳如是和其丈夫钱谦益的断简残篇,从中读到了“孤怀遗恨”(《柳如是别传·缘起》),认为这些思想也可以和当年的“三户亡秦之志,九章哀郢之辞”放在一起鼓励大家。

另外两篇,则突出了柳如是的生死观,批判了其夫钱谦益在大义面前的缺失,顾苓的一篇,赞美了柳如是(河东君)在亡国之时,立劝钱谦益赴死,钱谦益以水太冷辞之的时候,柳如是奋身入水,她当年赞美有节之古人,大难来时,竟也能毫不犹豫。

顾公燮的一篇,写钱谦益晚年的懊悔,柳如是斥责他当年没有死于乙酉(清兵入关),现在求死已经太晚了。

书封上的这三篇文字,应该是作者精心选出来的“抉择”,柳如是和丈夫的表现,也正是明末时大夫心态的缩影。

选择死,不甘心和害怕。

选择活着,不得已和耻辱。

生和死,看似有两条路,实际上走哪一条都不容易。

作者在开篇即界定了本书题目中所提到的词语,所以我们看到题目虽为“明季士大夫”,作者把它界定为生活在崇祯朝和南明各朝的士大夫,其实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明末,那个时期正是朝廷变化,而且作为替换上朝的统治阶层是传统意义上的异族的时期,这个时候,比起汉族替代汉族的统治,知识分子对自己的要求,还有老百姓对于知识分子的要求就格外严格,行差走错就特别不能原谅。

这也和三国时期不同,三国的时候像刘备赵云等人,都是多次改换门楣,但是大家只会赞,他们挑选的是名明主,步步选择步步生莲,除非像吕布那样杀死原来的主人,才会被人诟病,其余的选择,大家视为理所应当。

这个时期,即使明朝已经昏庸到汉族人民无法忍受, 可是一旦汉族和满族同时放上天平,人们还是会毫不犹豫地把砝码放到汉族一边。

本书里面所提到的殉国也有主动和被动两种。这个观念和以前所提到的很不一样,以前我们总觉得坚决而快的那一种,仿佛是主动的。本书却提出,在事尚有可为之时,不思进取,用有用之身,仓促去做无益于天下之事,其实也是一种胆怯,于他本人而言,是立刻成就了名声,于国家却无任何帮助,作者对于这种人,十分之看不上,称他们是不敢面对现在和将来,舍难而取易之人。

而作者的生死观,却是像黄道周那样,把自己比作一只公鸡,即使风雨如晦,也要鸡鸣不已。

读了这本书之后,感觉到以后再看历史的时候,眼光可能会提高一个档次,嘻嘻。

《生与死》读后感(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每览史籍,观古忠臣义士,出一朝之名,以徇国家之难,身虽徒裂,而功铭著于鼎钟,名称垂于竹帛。

莎士比亚说:生存还是灭亡,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的确如此,在明清之际的古书典籍中有记载的殉国者不计其数,然而并没有一个人做过确切的统计,直到乾隆年间,官方给出了统计数字——3883人!如此庞大惊人的数字!

“以明季死事诸臣多至如许,迥非汉、唐、宋可及。”难怪乾隆皇帝会有此言论。

然而,为何明季殉国人数为历朝之冠呢?何冠彪先生给出了如下原因:

为国而死 · 公元1644年,日落西山,明崇祯皇帝选择随着夕阳去,大明王朝灭亡!随着王朝一起走向覆灭的还有这批文人士大夫。

“死固分也,宁敢辱先人” “我国之大臣,分在一死” “委质为人臣,之死谊无二” 他们如是说,他们一致认为殉国是他们的义务于责任!

不过,绝大多数仍会选择生活下去: “我原欲死,奈小妾不肯何!” “我父子并死王事,分也” · 无论是灭亡,还是生存,都是他们的选择。

为君而死 “吾受恩列卿寺,国亡贼入,虽君父消息未真,亦何颜自立!” “国有与存,国亡与亡,古之制也。” “一去仍为朱氏鬼,英灵常伴孝皇坟” 从中可以看到明季士大夫对君主的忠节、对夷夏大防的执着、对儒家文化的依恋。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深深烙印在明季士大夫的血液之中啦!

而对于明季士大夫殉国之行为,有人给出了不同的评论: 有人认为,殉国为臣道之极致,无论贤愚,都应加以表扬。而有人认为,殉国者必须合义而死,才值得赞美,否则就是“罔死”,不值得表扬。

而生命诚可贵,值得牺牲生命去追随的人或事,我们身为旁观者,本身就没有资格去置喙评价别人为之付出生命的。 历史滚滚如烟,朝代更迭、沧海桑田,有些人与事早已泯灭,而那双坚毅之眼,却能穿透历史烟尘,诉说着他们的兴与苦。

《生与死》读后感(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每览史籍,观古忠臣义士,出一朝之名,以徇国家之难,身虽徒裂,而功铭著于鼎钟,名称垂于竹帛。

莎士比亚说:生存还是灭亡,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的确如此,在明清之际的古书典籍中有记载的殉国者不计其数,然而并没有一个人做过确切的统计,直到乾隆年间,官方给出了统计数字——3883人!如此庞大惊人的数字!

“以明季死事诸臣多至如许,迥非汉、唐、宋可及。”难怪乾隆皇帝会有此言论。

然而,为何明季殉国人数为历朝之冠呢?何冠彪先生给出了如下原因:

为国而死 · 公元1644年,日落西山,明崇祯皇帝选择随着夕阳去,大明王朝灭亡!随着王朝一起走向覆灭的还有这批文人士大夫。

“死固分也,宁敢辱先人” “我国之大臣,分在一死” “委质为人臣,之死谊无二” 他们如是说,他们一致认为殉国是他们的义务于责任!

不过,绝大多数仍会选择生活下去: “我原欲死,奈小妾不肯何!” “我父子并死王事,分也” · 无论是灭亡,还是生存,都是他们的选择。

为君而死 “吾受恩列卿寺,国亡贼入,虽君父消息未真,亦何颜自立!” “国有与存,国亡与亡,古之制也。” “一去仍为朱氏鬼,英灵常伴孝皇坟” 从中可以看到明季士大夫对君主的忠节、对夷夏大防的执着、对儒家文化的依恋。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深深烙印在明季士大夫的血液之中啦!

而对于明季士大夫殉国之行为,有人给出了不同的评论: 有人认为,殉国为臣道之极致,无论贤愚,都应加以表扬。而有人认为,殉国者必须合义而死,才值得赞美,否则就是“罔死”,不值得表扬。

而生命诚可贵,值得牺牲生命去追随的人或事,我们身为旁观者,本身就没有资格去置喙评价别人为之付出生命的。 历史滚滚如烟,朝代更迭、沧海桑田,有些人与事早已泯灭,而那双坚毅之眼,却能穿透历史烟尘,诉说着他们的兴与苦。

《生与死》读后感(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每览史籍,观古忠臣义士,出一朝之名,以徇国家之难,身虽徒裂,而功铭著于鼎钟,名称垂于竹帛。

莎士比亚说:生存还是灭亡,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的确如此,在明清之际的古书典籍中有记载的殉国者不计其数,然而并没有一个人做过确切的统计,直到乾隆年间,官方给出了统计数字——3883人!如此庞大惊人的数字!

“以明季死事诸臣多至如许,迥非汉、唐、宋可及。”难怪乾隆皇帝会有此言论。

然而,为何明季殉国人数为历朝之冠呢?何冠彪先生给出了如下原因:

为国而死 · 公元1644年,日落西山,明崇祯皇帝选择随着夕阳去,大明王朝灭亡!随着王朝一起走向覆灭的还有这批文人士大夫。

“死固分也,宁敢辱先人” “我国之大臣,分在一死” “委质为人臣,之死谊无二” 他们如是说,他们一致认为殉国是他们的义务于责任!

不过,绝大多数仍会选择生活下去: “我原欲死,奈小妾不肯何!” “我父子并死王事,分也” · 无论是灭亡,还是生存,都是他们的选择。

为君而死 “吾受恩列卿寺,国亡贼入,虽君父消息未真,亦何颜自立!” “国有与存,国亡与亡,古之制也。” “一去仍为朱氏鬼,英灵常伴孝皇坟” 从中可以看到明季士大夫对君主的忠节、对夷夏大防的执着、对儒家文化的依恋。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深深烙印在明季士大夫的血液之中啦!

而对于明季士大夫殉国之行为,有人给出了不同的评论: 有人认为,殉国为臣道之极致,无论贤愚,都应加以表扬。而有人认为,殉国者必须合义而死,才值得赞美,否则就是“罔死”,不值得表扬。

而生命诚可贵,值得牺牲生命去追随的人或事,我们身为旁观者,本身就没有资格去置喙评价别人为之付出生命的。 历史滚滚如烟,朝代更迭、沧海桑田,有些人与事早已泯灭,而那双坚毅之眼,却能穿透历史烟尘,诉说着他们的兴与苦。

《生与死》读后感(八):真实的历史故事让我扼腕叹息,但本书的研究方法却让我眼前一亮

去年待业期间,我偶然打开了以前下载的一本穿越小说——《伐清》,结果发现这本书出人意料地好看,难怪这本书当被评为十大优秀穿越小说之一。主角邓名是现代美术学院的一个学生,他意外地被送到平行时空的明朝末年,流落到明朝某军队中。因为他的谈吐与外形看起来不像平民,被军队里的大佬认成是皇亲贵胄。

之后他根据对历史的了解,与南明诸军阀存异求同一起发家致富,更是采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孕育底层民众懵懂的民本思想,无形中推动经济改造社会,引导社会制度改革,最后建立了共和国。这是我读过的明朝小说中最好看的一本。

上周日是立秋,秋天适合读点严肃文学。于是我选择了《生与死》这本书。我想知道曾为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的何冠彪老师是如何描写明清士大夫的生死抉择的。

本书的自序写于28年前,作者以收集来的资料,本准备写成一本论文集,经妻子与教授的建议,他把它改成了专著,就有了我们看到的这本书。

读导论之前,我对这类研究性书籍有一些畏意。但是导论让我明白了,研究历史上的某件事,和领导教我的麦肯锡工作方法,从本质上来说区别不大。我们先要确定这件事的研究范围,然后寻找这件事的源流,最后再确定这件事的流程或者是结果。

研究所有事情必然离不开对这件事产生的数字分析。第二章主要讲明季士大夫的殉国人数。最终得出结论,明季殉国人数确实比以前的多。关于计算方法,书中还提到了一个统计小技巧,当你无法算最原始的数量时,不妨计算间接的比例。比如书中算明季殉国人数是否为历朝之冠,作者说退而求其次,可以估算某一个朝代的殉国者与该朝代最后一朝的登第者之间的比例。

第三章就要讲到明季士大夫殉国的原因了。首先是他们对殉国挂念的认同。不管他们是自杀还是被杀,他们都认为殉国是他们的责任。其次是他们殉身的对象,可以分为三种,为国而死或者为君而死,亦或是兼为两者而死。

再次讲了明季士大夫热心殉国的原因,那些表现得热切的,是因为相信自己的殉国是仁义道德的实现。以前我会觉得那些文人很迂腐,直到去年我读到了《赘婿》中钱老以身殉道的那一节,我才明白了文人殉道的意义。

而那些迫于无奈而殉国的原因,无非是死于绝望,或者是以死抵罪或借死免辱,甚至是借死逃避现实。其他导致明季士大夫殉国的原因,可能是他们对夷夏大防的执着及对儒家文化的依恋。

实际上,明季士大夫的殉国原因是多样性的,他们大多有以上一个以上原因才决定捐躯。

本章举了很多例子,作者也提供了详细的例子来源,有空的朋友们可以读一读原文,原文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

之后的几章,从忠孝、不同的士大夫背景、生死难易的比较、士大夫对明季殉国者的评价等维度来全面地剖析明季士大夫的生死抉择。最后讲了结论和个案的研究。

书中提供的研究方法,可以被我们用来研究任何我们感兴趣的事情。如果你对明末的历史感兴趣,如果你对士大夫这个阶层的人感兴趣,如果你想了解生死有关的话题,那你不妨来读一读这本历史专著,一定能让你眼界大开。

最后祝大家阅读愉快!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