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月塘的长歌读后感锦集

月塘的长歌读后感锦集

《月塘的长歌》是一本由谢淼焱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208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22-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月塘的长歌》读后感(一):写了一个个大写的人

善良、道义、理想,所有美好的词都可以来形容这个浪漫而独特的月塘。这里的每个人都那样真实,那么独特。

有理想而热烈地生活,写的是他们每个人。即使面对的是亲人的离去、朋友的分别、他人的非议,他们也坚守自己的信与义,爱与善。

语言克制凝练,富有张力,一个个孩童的灵魂之问,引人思考与沉思。

那座狮子山,一直矗立在我的脑海中。

《月塘的长歌》读后感(二):绵延不绝的月塘之歌

儿童文学作家谢淼焱在本书里书写了他的童年故乡月塘那些有趣的人与事。

这本书里,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是第七章《周诗人》,我想大部分人的童年里或多或少可能都遇到过这种另类的人吧,回首人生时,发现给我们留下过清晰记忆的,往往是这些不走寻常路的怪咖……

周诗人的父母老来得子,可是农闲时,周诗人不出门打工,只顾坐在书桌前,写写画画,“没有爱情滋润的诗,是没有生命的,没有体会过爱情的诗人,是没有灵魂的。”

执着于理想的乡村“异类”周诗人,后来和美丽的杨老师相恋,坐着火车,私奔到广州,开了培训班,专收叛逆的学生,帮助他们改良归正。

作者将他爷爷的去世后写得如此温情,这是我第一次阅读到原来生死离别,原来也可以是彩色的,并不总是默认的晦暗之色,“爷爷八十多岁的生命历程换来了一堆新疏的黄土。墓坑就在一棵硕大的茶子树下,茶子树枝繁叶茂,像一把撑开的大伞,为爷爷遮阳挡雨。”

此书对从小就在都市钢筋水泥建筑里成长起来的现代儿童们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了解遥远乡间人情世故世态的好书,启迪童年,滋养心灵。

《月塘的长歌》读后感(三):书中的世界正在消亡

下午的时候,我在B站上刷到了一个视频:《实拍江西大山的一个无人村,村里找不到一个人,这里发生了什么?》,视频拍摄了江西山里一个从明朝建立的村落如今的破败景象,UP主逛遍了整个村子,介绍了赣派的古建筑,还有一层新砖二层老砖新旧交替的房子,但无论是“新”砖还是旧砖,房子看起来都很破旧了。

这个村子和其他村子凋敝的原因大致相同,山里读书和生活都不方便,渐渐的,年轻人都离开了,只剩下老人留守在乡间,等老人也慢慢离世,村子里就渐渐凋敝了。

全国有好几个叫月塘的地方,其中一个就在江西,大概是大数据看我在找书的资料,给我精准推送了这个视频,像书中的月塘这样的地方,大概过去也不鲜见。作者写月塘,就是为了保留一个理想的乡村童年切片,在视频技术还未普及的老年月,要留存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文字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

传统的消逝是不可逆的,但是过程太粗暴了,人心变得太快,这是作品批判之一;传统可能延续,但传承人却只有短短几十年的光阴,我们视许多传统为痼疾,除之不尽,但在这个切片下,传统是如此脆弱,随着人的逐渐消亡而消亡。写挽联的老人走了,村子里只剩下写现代白话诗的周诗人,抓耳挠腮半天,最后还是求助于《写对联不求人》;冬司供走后,想必日后再没有循旧制弄丧葬仪式的人了。

作者特地写了王家老爹请的“乐队”,就是为了突出这种粗暴。穿礼服,搭舞台,请穿着短裤胸衣的美女蹦迪看起来有些离谱了,我也很希望这个细节是作者虚构的,但不幸的是我见过类似的社会新闻,细节大差不差,这算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吗。

与之相反的是冬司供的歌,不仅文采斐然,而且还是“定制”,进什么门唱对应苦者的歌,这种美感不幸断绝,正对应了那句“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看得人心里难受了。

当然,时代的洪流,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阻拦的。这个切片下,也有让我觉得因为时代局限而感到可惜的人。周诗人就是一例,假设他生在一个读书更容易的时代,估计会成为一个在文学上更有成就的人,因为时代,他的热情只能放在小小的茅草屋中,也因为时代局限,大家的文化水平都不高,凤婆婆也只问他:“你那笔头里,能写出洋灰房子和新娘子的彩礼钱来不?”

但是我们知道,儿童文学是不会出现真正的“坏人”的,作者只是把这个小小的时代切片展示给读者看,让我们一窥昔日桃花源的风景,月塘的歌声注定无法复制,今日的我们,也只能从文字中,想象那种歌声了。

这个系列的封面都很好看

阿启这么活泼一人,没人不喜欢吧

《月塘的长歌》读后感(四):淡淡的落寞美感

一种原始、淳朴、传统的感觉。原生态无污染的人文环境。那是山村的纯净生活,一切都非常自然。就像你看湖南卫视的综艺,黄磊他们那个,叫什么《向往的生活》,远离都市的喧嚣,重拾过去的技艺。就这种清爽的感觉,整体的文风非常大自然,是乡村,但不土,特别梦幻,特别文艺。

我感觉这种文风应该算,新田园风格,它的流露都是美的,都是真实的,虽然故事不都是顺利,也有困惑,也有失落,烦恼苦涩,但丝毫没有成人的悲观,与之前读过的《生生之门》那种让人不忍直视的残酷乡村现实悲剧是截然不同的。不会充满那种黑色压力而让人读着很难受。阅读感非常流畅。虽然村里的条件有很多方面很差,人物也会面临各种生老病死,但在孩子眼中,都有了更乐观的解释,让残酷的真相都变得充满想象力。

故事的视角是以孩子的角度去看待村中的人、事、物,村里的人际关系是城市中感受不到的,记得有一次和同事吃饭,他说出一句话记忆深刻,他说:“感觉在农村里,所有人的命运都是连在一起的。”当时感受不到,就是到了现在其实我也不可能领悟,顶多算是理解,《月塘的长歌》里面便是如此,村中的百姓,看似无面目模糊形象的群众演员,但主人公们无时无刻不在乎这些群众演员的看法,是一种共生关系,无论是伐木盖房子、长辈的葬礼、稻草的失火,各种事件中主人公都要面对这种人际纽带的作用力,尊重这种群体的力量。

2021年年末,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72%,在205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71.2%,越来越现代和发达的城市生活,慢慢蚕食着乡村的传统,这几乎是不可逆的一种发展进程,相对于乡村的人际强链接关系,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只会越来越强,经常看到比喻,说高楼大厦中,就算是你对门的邻居,也可能十多年不说一句话,关起门来过自己日子,冷漠和疏远仿佛是约定俗成的规则。这样的生活,在乡村中,是很难想象的,我说不清,更喜欢城市生活中各扫门前雪的独立自由还是更喜欢乡村那种人和人都亲密无间夜不闭户的团结,只能说,在书中我仿佛体会到了那种共生感。要知道,这种共生关系实际是中国延续千年的固有模式,只不过改革开放40年这种关系才被改变,哪一种模式更好,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但我认为,至少在这种共生记忆还未消退的太遥远之前,我们这一代人能做的,也许就是,传承保留。传承保留并非说从明天开始就要开始管你家对门邻居家里的闲事,而是比如就开始看这类国产原创的乡村题材的书籍,然后把书里的感觉记忆,流传下去就可以了,让我们知道日子还可以这样过,就可以。

故事是那种不太连贯的,分段的,每一章节,故事相对独立,但人物互有穿插,编织而成一个网状的故事结构,故事中融合了很多民俗的文化,那些即将失传的文化,这一点也起到传承的作用,比如在开头,村民进山伐木为新房安装房梁的过程就刻画的颇为讲究,仪式感拉满,比如老爷爷在工人们上房梁的时候要赞美一下这根特殊的木头:

细木匠,认为自己的手艺是高级的手艺,从而也固执的保护这这个职业的特有的讲究:

虽然手艺再高超,但是“我们细木匠,祖师爷有规矩,女人的窬桶(马桶)不修,小孩儿的把戏不做。”

同样,村中的护灵人,也对自己的职业充满了敬畏,他同样不愿意随便透露自己的“手艺”,仿佛那些都是有灵魂的词语,随便显露,是对各种神秘力量的不敬。

故事里没有大起大落的悲痛,但人们在乡村,起起落落,孩子眼中一切都是浪漫有趣的,也有自己独特的看待方式,虽然细木匠不愿意修女人的马桶,但徒弟趁他睡觉修好了马桶,他醒来发现,也并没有责怪徒弟违背祖师爷的祖训,就像平常一样带徒弟回家;护灵人虽然不会对着麦克风唱流行的《荷塘月色》也没有时髦的乐队,但可以为身故于异乡的可怜人,唱上一整晚送灵的歌谣。他们的内心固守着传统,却也无奈而淡然地面对现代生活方式带来的妥协,这种矛盾的感觉,是这本书的魅力,往往在水墨田园一样优美的环境里,给人一种这样淡淡的落寞的美感,让人怀念让人感慨,最后的落脚点,是一种优美的感觉。我感觉无论从现实意义和艺术欣赏角度,都非常值得琢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