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深过最深之水》读后感100字

《深过最深之水》读后感100字

《深过最深之水》是一本由洁尘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9.00,页数:4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深过最深之水》读后感(一):日本纪行

初看本书的名字“深过最深之水”,不知道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看完之后,仿佛有点懂了,大概就是讲作者想带我们领略日本的文化,感悟其魅力,抒发作者的行走感想。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如今天看电视剧中有个情节,只有当你尝试过人间的七情六欲,体会到“酸甜苦辣咸”的时候,你才能更好地把握人们的情感,才能写出更好的话本。 本书是作者继《一入再入之红:日本文学行走》之后推出日本艺术行走随笔。洁尘通过自己十余年日本行走之旅,向我们谱写了一幅日本艺术行走地图。我们跟着作者走过了18座庭园和26座美术馆,从龙安寺到平等院,从丰岛美术馆到本福寺水御堂,从中不仅浏览了数百张图片,也仔细研究着地图路线,是一场视觉盛宴,也是日本文化之旅。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是庭园笔记,下编是巡馆散记,不得不说,作者想通过自己的经历和笔法,对其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但在上编对寺庙等的描写终究过于刻板和肤浅,可能是由于作者对日本历史文化了解较少;不过下编对巡馆的描写还是很流畅的,能感受到作者的游刃有余。 作者不断地深入日本艺术发生的现场,从文学到艺术,从庭园到美术馆,从传统日本到现当代日本,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是一场关于日本美学与文化精神的溯源之旅。 在现在后疫情时代,外出旅行终究不是很方便,看作者的书,犹如身临其境,也算是一种旅行吧。当然,作者更想告诉我们的是如何在紧张、拥挤、忙乱、喧嚣的旅行中独处,与自己对话,人生亦是如此。不过还需自己多加经历与体会,方能感悟。我也想有机会能去日本玩玩。

《深过最深之水》读后感(二):在庭院文化和前卫艺术馆之间行走,体会着美,体会着不一样的风物

怎样让内心归于宁静唯有阅读和旅行。在路上,可以让各种各样世俗的念头远离自己,沉浸在岁月的时光里。体会着自然、历史、文化、艺术给我们带来的点点滴滴感悟;而在阅读之中,这些点点滴滴的感悟,内化成为我们的思想,让我们有着看透世间一切本质的能力,让我们洞悉生命的意义。 而当我们出不去的时候,当我们旅行被迫中断的时候,那就只能沉浸于阅读之中了,用阅读其他人的旅行感悟,把旅行和阅读双方的好处共同体现,也就一定能够给我们的内心带来宁静之感。

作家洁尘的日本艺术行走随笔《深过最深之水》无疑在帮助我们完成着这一使命,在我们新冠疫情无法走出去的时候,用阅读旅行随笔的形式,完成着旅行和阅读的双重功能。通过阅读让我们的内心得以净化,让我们可以安详的度过浮躁的岁月。

洁尘在这本书中,游走于日本的过去与现在,游走于传统的庭院文化与现代的艺术博物馆之间。而这样时间跨度上的冲突,可以让她更能看透岁月在人类历史中的影响。传统的庭院文花和现在的前卫艺术绝对有着视觉冲击的力量,这就是时间带来的改变,这就是我们人类命运的不可逆转进程。但同时现代艺术必然有着历史的脉络,而这也是人类可以延续的根本。这都是在旅行之中可能真切的感悟到的部分。都是我们跟随者作家的脚步完善的思想感悟。

而沿途的风景,沿途的人,沿途来自于他者的智慧,更是这本书重要的一部分。作家的责任就是记录与思考,而我们读者也就从这种记录与思考中感悟着生命的力量。 《深过最深之水》带读者走进艺术这一汪深水之中,感悟着艺术给世人带来的所有的一切美好,也深入进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体会着美,体会着完全不一样的风物闲美。

《深过最深之水》读后感(三):这是一场深度艺术文化之旅应有的样子

2019年,光中国大陆部分前往日本旅行的人数就将近1000万,即可以感受异国风情,旅游距离和成本也不算高,日本就成为了很多人出国旅行的选择。当然,而后发生了众所周知的情况,导致现在想要出国旅游是件代价太大风险极高的事情,不过还好,我们还有书籍。《深过最深之水》就是作家洁尘在日本旅行写成的日本艺术行走之美,可以作为日本艺术文化的深度旅行指南,也可以作为在紧张、拥挤、忙乱、喧嚣的生活中自我放松、自我沉淀、自我对话的纸上之旅。

《深过最深之水》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有18座庭园,围绕传统的寺庙、庵、院子等,下编是26座美术馆,里面可以看到很多熟悉的画家和作家的联系。洁尘用细腻的情感、优美的文字、文化的挖掘、深刻的思考,绘画了属于自己的心灵地图。书中还配有大量洁尘亲自拍摄的实景照片,从图书封面、装帧、整体的色彩都是融合的很美很艺术,读来是一种惬意的、松弛的、治愈的感受,从文学到艺术,从庭园到美术馆,从传统到现代,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洁尘通过自己的行走、拍摄、参观、记录、感悟、回忆,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相关历史,展现了深度艺术文化之旅的最好的样子。

每个人对于旅行的爱好并不尽相同,有的喜欢纵情山水,去富士山去樱花园,有的追求热闹繁华,去东京去银座,有的就喜欢感受传统文化,去各种馆去古都京都,但每个人对于旅行的需求都是相同的,短暂逃离,放空心灵,转换心情,最好,还是一场精神的旅程。作家都是爱旅行的,不同的风景、文化、人情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收获。洁尘从书房里写作,被称为“书房型作家”,到在旅行中随想,谋划一场命中注定的逃离之旅,是她个人的突破和创新,同时这场旅行不仅带来了这本美好的《深过最深之水》,也是她发掘自我的精神分析。

从书中可以获取文化知识艺术底蕴,也可以获取深度艺术文化之旅该如何进行,也许现在无法出国旅行,但国内已经基本放开,旅行不用在乎目的地,因为每个地方都有它独特的价值和个体的联系等着你去发现。

《深过最深之水》读后感(四):究竟什么才能产生美

提到日本,除却战争和地震这种不好的关联词,大部分人想到的关于美好的词汇可能只有樱花了。我曾经也是这样,但是知道我入坑了ASMR,我在那些视频中认知关于日本园艺的禅道,那些在沙土之上画出各种纹路,以及建立属于自己的园庭的过程中放空纷杂的思绪,可以让人尽快从烦闷中脱离。那时候我才意识到,有些艺术的魅力是可以超越国度,被不同经历的人所感受到。

洁尘用了十年的时间,行走了日本十八座庭园和二十六座美术馆,在这些随行笔记中,除了对于景色艺术的描绘,洁尘海通过艺术深入到了人类的灵魂思考。哲学的思考穿越了时空和距离,打破了情感的束缚成现在我面前,那一刻禅意与佛意相互交融,我仿佛领悟了更多不同种类的思绪。

那些沉浸在园庭之中的人,都拥有耐得住寂寞的“石庭精神”,那种在景物建筑中寻求内心的平和,和佛道中的修身养性多么相近。当我们独自屹立在龙安寺中,看着周围的景致,当你感受到属于石庭的寂寞的时候,内心的寂寞也被无限放大。那种空荡荡的心境,连一丝风的絮语都无法留住,你应该就会思考更多人生的哲理。

说到禅意和佛道的相似之处,洁尘也去参观了日本的寺院,文中曾提到若是只能去京都的一个寺院,那一定要去天龙寺。山峦之中的寺院,还有山后的陵墓,生命和死亡在神明的注视下相互分割却又那么靠近。建筑在日光和深夜里度过了一年又一年的四季,而院里枫树红了又红,生命的流转就在我们眼前,从不曾停歇。

当你在观赏着这些建筑带来的风景之时,你也成为了风景中的一部分,于是风景就在同化着你的精神世界。见山是山,看水是水,还是见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都在人的一念之间,这也是我从这些随笔之中感受到的禅意。生命或许壮阔,或许在自然和建筑之中显得渺小,但是生命从来不曾轻易屈服。

这些庭园以及艺术的载体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禅意的享受,还支撑了各种文化的生长土壤,我们了解的关于日本的鬼怪文化、阴阳师文化,也都蕴涵了庭院的历史过往。

《深过最深之水》读后感(五):闲寂古池旁

“我庭小草复萌发,无限天地行将绿。”

“闲寂古池旁,青蛙跳进水中央,扑通一声响。”

……

在日本的俳句中,我们能读到许多与庭院或建筑有关的句子,我曾粗略地读过几本日本的俳句集,发现他们的语言虽然大多不如我们的古诗词句优美、对仗工整,但有些却也能用简单的描写营造出很美的意境。

日本人很追求意境美,不论茶道还是花道,他们有着属于自己的生活哲学,同样的对于建筑也是。

而这本书中收录的就是作者的一些旅行笔记,上半部分有关庭院与寺庙,下半部分是一些艺术馆或博物馆。

日本古代建筑和中国古代建筑有很深的渊源,所以一眼看下去,竟然有种中式庭院的错觉。但在细节上,日本更善于用如草、木、竹、石、麻布、纸张等材料修饰细节,这或许也是意境氛围感的营造方式,同样这一特点一直渗入到了如今的日式装修风格之中。

坦白讲在看到书中配图的时候,我总是不由自主地与我们中式建筑做着对比,无邻庵看起来和我老家的一个古莲花池很像,大觉寺的村雨走廊和北京天坛里的差不多。

寺庙嘛,无非就是由僧人、建筑、回廊与绿植构成的。庭院嘛,则仿佛更为简单了,无非就是石头、绿植、院落等等。

但恰恰就是这些看起来并不繁复的内容,却暗含着许多许多的学问,不仅可以上升到哲学层面的对生命的思考,也可以下落到它最基础的实用功能,这就是属于它们的价值。

而正如作者所说,“岛国人的生存空间狭窄,以至于他们的生存危机感和幻灭感都很强烈”,所以他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人的有限性,这同样体现在了他们的建筑身上。

当然也体现在了他们的美学方面,这就要写到这本书的下半部分——“巡馆散记”。

作者走访了多家美术馆、博物馆与教堂,看得我真是好生羡慕呀,由于疫情原因,现在别说是去国外了,就得想在国内旅行一下都变得充满了不确定性。

而有关于日本的艺术,幻灭感在其中也有体现,这一点从他们的奥运会开幕式就能显现出来,甚至带着一些病态。

显然随着古典艺术时代的消逝,现代艺术带给我们的并不一定是美的艺术,现代艺术的定义更为包容,所以就会出现了像书中“丰岛横尾馆”这样的美术馆,一个“冥界的庭院”。

但故事并不能仅此而已,这本书让我最为欢喜的地方之一是,作者对于所有建筑随行笔记中的文字,尤其是关于美术馆,作者为我们讲了许多在美术馆身后的那些趣事、秘事,当然,也涉及到了许多名人,这是我以前从来没有认真了解过的。

这是一本很值得仔细地去阅读的书,最好是选一个想要放松的闲暇时光,泡上一杯茶,慢慢看。跟随着作者的脚步,去欣赏那些建筑,也去了解那些建筑背后的故事,这是一场完美的精神放松之旅。

当然,如果你有去日本旅行的计划,又恰巧对这些建筑感兴趣,那这就是一本绝佳的旅行指南。

而对于像我这样想旅游却又出不去的人来说,也是一个心灵上的慰藉。

“会者定离,一期一祈”,珍惜每一次相遇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