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镜中的读后感大全

镜中的读后感大全

《镜中》是一本由著作,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镜中》读后感(一):找到一种属于中国人的内心语言。

建筑与人的肉身和思想一样,也是“不自由的”,但重要的是在于“建筑要有雄心探索世界和人心的模式”。病重的世界级建筑宗师安藤先生,在远道而来的中国建筑师庄润生面前,云淡风轻地描述当年身处生死边界的感受,由此引出对于建筑之意义的思考所得。他仿佛早已看穿这位年轻同行心中郁结所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开导对方;生死、爱恨本是一体,就像建筑中的光与暗,我们唯一可做的就是通过建筑显示生的光辉,表达对人间的大爱。

《镜中》读后感(二):《镜中》之所读所想

《镜中》之所读所想

庄润生的家庭突发巨大变故,他那两个可爱的孩子和端庄的妻子瞬间从生命中消失了,一个原本热闹和美的家庭就此毁灭。他一定感到这世界顷刻间变得空空荡荡。老天把他打入了地狱,以后他将如何面对如此残酷的创痛?如何面对这个世界?如何面对自我?

带着这些问题一路读下去,书中多处反转的情节和几对情侣的关系让我不禁疑惑,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有没有真正的爱情?人对欲望的了解和控制又有多少?怎么看待道德观?或许在书中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

摘抄:

1、如果你坚信生命有来处和归处,特别是归处,那么你会看开一切,因为有朝一日,我们都会走向那个尽头,我们会在那个尽头相遇。生或死只是这个秩序的一部分。永生或轮回,再次的相遇,无常和缘分,都非偶然。因此我们相信因果,接受无常,相信善果可以渡人脱离苦海。

2、当真正的伤痛从体内苏醒,那种撕心裂肺的磨难才开始,无助、悲伤、愤怒、孤寂以及仇恨成为一个无底洞,不但如影随形,还会发酵和增长。他像一个溺水者,被灭顶的巨浪抛入深渊之中。

《镜中》读后感(三):读《镜中》完结篇

在城市的躁动下,在小暑的巨热下,阅读不能说完全能让我和环境,和他人,和自己安静下来。但总体来说,就如《镜中》名字般,寥寥慰籍,过多的是一种想写下自己只言片语欲望的本能。 无独有偶正如艾伟所言他没有信仰,如果有那么就是建筑。作为建筑学专业的作家,通过对建筑的理解,来表达建筑家内心的东西,进而和人类共鸣,这可能就是他说的他的信仰。 同样文学也有此功能,这个功能就是了解生活,了解真相的功能。 所有好的文学,都在启迪读者的心智。没有什么比人心更复杂了,也没有什么比人心更纯粹了。一阴一阳,在《镜中》这本小说中,各个人物,都有机会看到或者感悟到,照见自己的一面镜子的滋味。那里有很多难以启齿的痛苦在里面,但生为而人没有人能幸免于难。 我经常讨厌那些时下所谓的教育的主流。所谓教育的主流就是虚伪,对教育者的虚伪,对自己的虚伪,不知道他怕什么。难道这种路径就能让受教育者获取财富自由,还是有更多的很随者,这不得不说是“悲惨的世界”。 再没有什么能比文学可以告诉我们年轻一代真相的东西了。有时觉得文学为什么在全世界一流的大学还持续有存在的理由。显然没有文学,就不可能得到自洽,不能成为更好的人,更好的自己。 人外在的表现和内在的东西,大多数人都是背道而驰的。不知道他们怕什么,怕失去名利,我想还不至于吧。 在这个处处都无法真真切切满足感,安全感爆棚的时下,到底我们怎么了。 当你阅读更多的经典或者好书,你会越发发现智慧不是知识的累积,能言善辩不是通往成功的基石,虚假的社交不能真正帮你真正的成长。 人类具有十足的惰性,同时人也必须始终和惰性持续抗衡。 在我读到《镜中》尾声的时候,我发现我大概不太会成为一个小说家。它太孤独,需要太勤奋。但我至少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读者。 在自我懈怠的时候,在我人性发恶的时候,在我想不通的时候,悄然你就像一束光,照进了我那深不见底的深渊,把我一把走向大道中来。 人需要救赎,从某种意义上,小说《镜中》的主人公庄润生最终完成了自我救赎,对建筑有了更深邃的理解,对人生有了更广阔的理解,对社会和自我有了良性的循环。 读者相遇文学,也同时在理解他人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很多时候,我讨厌方法论和鸡汤原因就在这。没有给人留下痕迹,而是强行灌注。交完钱,鸡血四溅,过几天依然如此那样。 我始终告诉很多人,真正的学习,读书是你知道要学习和读书的时候才开始。很难想象这句话的杀伤力有多大。我并没有否定应试教育的意思,我只是想说,大学毕业,研究生毕业,还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 只要你对你自己有过分的期许,你必然要通过学习和读书寻找你原本就该知道的答案。 《镜中》读完了,觉得不错。原因它有共情能力,告诉很多学校和培训机构没有的东西,告诉读者学习审美是一生的治愈。

《镜中》读后感(四):黑暗中的救赎

“思想从无到有,是从黑暗中生出光来,黑暗也有利于思考的专注。” 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彻底扯下了原有虚假幸福生活的遮羞布。四个主人公各自承担了不同程度的秘密和痛苦。 外表光鲜亮丽令人艳羡并获得过“阿迦汉国际建筑奖”的天才建筑师庄润生其实私下有一情人,而冥冥之中车祸发生之前他正在与婚外女友子珊私会,对于那个来自妻子的未接电话,悲剧产生的后悔和痛苦也将一直伴随他。他费尽心思隐瞒的出轨事实,不料人人皆知,自责与后悔都已经晚了,家庭破裂之后也不会完整。润生的无常感和无力感真实的来自于他可爱的孩子和他的妻子瞬间从他的生命里消失,热闹的家庭从此毁灭。 易蓉为人妻为人母,她每日尽力维护自己和庄润生的光鲜生活,背后却有几乎崩溃的精神状态。“也许她只配拥有着骷髅一般的鬼脸,像鬼一样地在人间生活,不配再成为一个人。她还想,如果她死去,也只配下地狱。”正式这种失常的状态,也直接造成了自己和儿女的死亡。 庄润生的好友甘世平也有自己不为人知的秘密,他和易蓉存在不正当关系,甚至庄润生以为自己的儿女,也是甘世平和易蓉的,在发生车祸时,易蓉没有打通庄润生的电话,就给世平拨号了,后来庄润生颓废不已,也是世平在旁边帮着照顾。当事情平息之后,再次掀起波澜的是那封邮件。易蓉给子珊发送的遗书表明了自己早已知晓二人的不正当关系,并且说了一铭和一贝不是庄润生的孩子。世平知道后觉得自己的理性来自于润生的痛苦,这种不公平的悲痛也是润生对他的盘剥,而现在,也轮到他来体验这种痛苦的滋味了。 “亲爱的润生:我想你早已了解了一切,我用自己的命换取你的命,这是上天对我最大的仁慈。”世平拔掉了注射器,离开了人世。 契诃夫在《我的一生》里坦言“我相信任何事情都不会不留痕迹就过去,对现在的和将来的生活来说,我们所走的最小的一步路都是有意义的。”而艾伟在《镜中》里说明“时间是治愈一切的良药,自以为多么重大的事情,难以扛过去的事情,随着时光流逝都会变得无足轻重。” 在艾伟设置的多重意象里,感受真实与虚幻,光明与黑暗,灵与肉以及生和死。

《镜中》读后感(五):幻象

他与她的故事,扑朔迷离又令人惋惜;

他与她的故事,如同镜中的幻象,虚实难辨。

哪个他与哪个她,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谁在寻找救赎,又是谁一步一步走向深渊?

《镜中》讲了关于自我救赎、爱恨情仇的故事,这其中涉及建筑美学与东方文化,将捉摸不透的人心与镜像、迷宫相结合,颇有趣味。

关于镜子,自古以来,镜子被赋予了种种寓意与象征,可以象征虚荣,也可以象征审慎。有的时候,镜面就像屏障,隔开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镜中的世界对不同的人心而言,也许象征着不同的渴望。《镜中》的书签上有这么一句话:“小说中有哪些镜像和镜像关系?”也许,不同的读者对此有不同的解读。其中,主角之间的关系,属不属于镜像关系呢?不同的成长历程、不同的性格特点让他们具有独特性,但他们身上也有相似的经历、相似的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形成了彼此的倒影。也许,在某时某刻,人物之间就像在照镜子,在镜中看到熟悉又陌生的幻象,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关于镜子,想起之前玩过的游戏,在游戏里,玩家要避免照镜子,不然会在虚拟空间里产生危险的二重身,于是,在这种设定下,玩家在迷宫里要小心地前进,避免看到镜面;在另一个游戏里,玩家失去记忆,已认不出镜中的自己,那陌生的面孔让人心生恐惧,这幻象,究竟来自何处?镜子带来的灵感太多太多,寓意也太多太多,可不可以理解为,人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会害怕审视最真实的自己、不敢回望过去?也许,这就是自我救赎的难能可贵,有很多时候,直视自己的内心,是需要勇气的。

《镜中》的书签上还提了这么一个问题,“如果请你制作一部动画,名为《致人间的情书》,你有哪些构想?”说到情书,那离不开“情”这个字,《镜中》的故事也是围绕着爱恨情仇所展开的。“情”这个东西,道不清说不明,有的情,看破不说破;有的情,互相猜忌、互相伤害;有的情,苦涩至极又或是遗憾至极……爱也是情,恨也是情,爱恨交织的故事,让人看到情的百面千面。我想,在构想的动画里也许会有雨、有雪,还有花,不同的意象掺杂在复杂的故事里,从而表达出情之细腻和生命之火热。

小说里的幻象、动画里的幻象、脑海里的幻象……谱写出一曲哀怨之曲,这就是《镜中》所讲述的故事,让人百感交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