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热土荒丘五十年读后感摘抄

热土荒丘五十年读后感摘抄

《热土荒丘五十年》是一本由(乌兹别克斯坦)瑞德维拉扎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我思Cogito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页数:27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热土荒丘五十年》读后感(一):热土

回忆录。第一部分怎么走上科研道路,参加的各种考古考察经历,考察的特点,野外研究的条件等。作者瑞德维拉扎在基斯洛沃茨克一个温泉疗养中心附近成长,家里很有读书氛围,他很早就对考古很感兴趣,在学生时代就开始了田野调查,后来遇到了导师米哈依尔·叶甫根尼耶维奇·马松(中亚考古领域大佬),跟着他参与了梅尔夫古城、克什和纳赫沙布等发掘。第一次在乌兹别克斯坦考察(丘杨奇-帖佩和卡塔-库梅什肯特帖佩),和另一位导师加琳娜·安纳托利耶夫娜·普加琴科娃,也是对他整个学术、生活影响很大的一位。

第二部分写了所在学校塔什干国立大学考古专业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各种课程以及对后续考古工作的帮助,理论教育与考古实践结合,丝毫没有形式主义,老师没有把学生视为被考对象,而是当做同行在对待,想想这些教育模式都是在六十年代……

毕业后进入乌兹艺术考察队,一些考古经历,在巴克特里亚哈腾-拉巴特古城发掘挺有意思的……可是还是主要以个人经历为主的回忆,并没有太多学术性的扩展。

最后,他计划写的“中亚考古在野外研究领域如何发展,中亚考古在苏联解体和新独立国家建立后的发展情况,以及这一时期出现了哪些新东西,哪些传统被保留下来”,都没写!我还挺想看的,所以最好有第二部第三部,不然这回忆录烂尾啦。

题外话,他们要记住彼此的名字真不容易,写致谢词的时候,就看到满纸的名字,我惊呆。

《热土荒丘五十年》读后感(二):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考古这个职业对我而言是非常神秘和神圣的,要耐得住在荒丘、沙漠、墓地里寂寞,重复枯燥简单的挖掘工作,考古工作从来不是为了寻宝,而是透过古物与历史对话,因为有考古工作者的存在,我们才能真正了解到历经千秋万代到文物的内在秘密。中华文明是一个多点多元一体的发展过程,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文明从未间断的国家。

年轻的时候首南派三叔的影响,对于古墓有一种畏惧感,因此发现古墓从事挖掘工作的考古从业人员,我一直很钦佩,毕竟胆子小的我看小说都要躲在被窝里,而他们直面现场,能面不改色或者从容不迫地进行研究,不知道在此之前是否也反复做过心理建设。

但是如果是抱着猎奇的心态来看这本书,我劝大家还说去小说里面寻求刺激感。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学术性的书籍。非常具备科学性和科普性。在中亚考古研究史领域中回忆录文学嫉妒缺乏,甚至是一个空白。所以考古学家瑞德维拉扎撰写了这样一本回忆录文学,这里面记录着他对所考察的文物和古迹的个人看法,以及科普一些关于考察组织的准备工作和物质资料准备等方面的重要内容。穿插着回忆同时记录着他的成长过程和影响他从事考古工作等一些重要因素。

作者相信这本书能够给予青年学者在过渡期复杂的环境中,能选择好自己的研究之路。

我从书中了解了作者的求学之路、参与的考古项目、还有考察的特点和野外研究的条件等等,中亚考古研只野外研究领域是如何发展起来的,还有一些好玩的考古学家们的日常生活。

而我在阅读完这本书,我发现考古研究者真多太伟大了,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对于历史仅仅只是猜测,无从得知人类发展史和文明史究竟是从何而来,又将去往何处,考古学家们们填补了历史的多项空白,有了他们对于文明的深入研究和伟大贡献,我们人类才能鉴过往而知未来。

而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这本书的第三部永远也无法完成,原计划将回忆录分成三部曲记录,然而在今年2月10日瑞德维拉扎教授去世了,此书只收录了两部。

十年前,瑞德维拉扎教授撰写了一本两部头的回忆录,俄语原书书名直译成中文叫《回忆过去》。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将书名定为《热土荒丘五十年:中亚考古回忆录》。实际上就是想直观地告诉读者,这本书是这位杰出的考古学者描写自己献身于中亚荒漠考古五十余年的故事。看到这不禁湿了眼眶,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热土荒丘五十年》读后感(三):热土之上的青春岁月

说起中亚,我脑海中的第一印象便是王维的那首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场景,说起中亚的历史,才疏学浅,恍惚片刻,脑中空空,的确,夹在西亚的古巴比伦和东亚的古中国这两个文明古国之间,中亚的存在感确实弱了一点,但是这并不妨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热爱歌颂他们祖先创造的历史,重走祖先走过的路,梳理中亚文明的脉络,在这本《热土荒丘五十年》中你能看见一个一生致力于考古学的科学家对着片土地的热忱,对考古学炽热的爱,从少年到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从青葱岁月到白发染鬓,瑞德维拉扎用五十年的时间丈量了这片土地,还有许多和他一样的科学家用他们的岁月绵长再度续写了这片土地的辉煌,埋在厚厚沙土之下的历史文明在他们一铲一铲,一捧一捧地探索下重见光明,这里是荒丘也是热土。

《热土荒丘五十年》,虽说是五十年,但是其实着重记录了瑞德维拉扎的大学生活,这里只是他考古生涯的开始,而应该最为精彩的第三部,讲述苏联解体后新兴的独立国家重新建立中亚考古的过程,有些遗憾,瑞德维拉扎还没能记录下来便撒手人寰,虽然看不见第三部是遗憾的,但是这并不影响前两部的精彩,前两部可以说是全方位为我们展示了苏联时期大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几乎没有涉及到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这就是一个考古学家对自己生活的,所热爱的记录,这就是一个考古学家平凡的生活,就像作者在书中写的那样:“我们完全是自由地生活,尤其是孩子们,就像今天全世界的孩子一样,生活在自己的喜忧之中。没有什么人迫害或监控过我们,信教人们的宗教感情也从来没有被压制过。”你能看见他的快乐,他的幸福,他的成长也能看见他的悲伤,他的遗憾,他的不舍以及一群和他一样可爱有可敬的人儿还有专业的考古知识和瑞德维拉扎对于考古理论的思考和看法。

书中大量的文字图片和影像资料虽然有些模糊,但是依旧遮盖不住他们脸上的笑容和眼中的光芒。

考古是一项枯燥乏味繁琐辛苦的工作,但是瑞德维拉扎和他的伙伴们却将整个过程变得充满乐趣,在作者生动风趣的语言之下,你会发现原来如此厉害的考古学家也会为作业头疼,也会睡懒觉还怕被骂,也会偷懒,居然还会在考古现场播放摇滚乐,甚至还会偷西瓜被看瓜人骑着毛驴猛追……

书里有严肃认真的考古日常,也有诙谐风趣的生活日常,看完这本书你可能不会突然喜欢考古,但是你一定会喜欢上这本书的作者——瑞德维拉扎,会对这片并不算富饶的土地多一丝敬畏,会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坚韧多一丝敬佩。

《热土荒丘五十年》读后感(四):考古生涯回忆录

这本书是由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科学院院士、著名考古学家瑞德维拉扎教授写的一本关于自己考古生涯回忆录,讲述自己是如何走上考古这条道路的,以及在考古道路上自己又遇到了哪些事。

本来瑞德维拉扎教授是打算写回忆三部曲的,可惜写了两部就已经于今年2月份去世了,所以这本书也只收录了两部挺遗憾的。

这本书的优点就是能够让你从瑞德维拉扎教授的回忆录中,一窥当时苏联大学生活是怎么样的。因为作者读大学时苏联还未解题,所以书中的内容可以说是苏联大学生回忆录。在作者讲述自己的回忆录生涯时候,有穿插当时的热点时政消息比如说赫鲁晓夫倒台和肯尼迪遇刺,就更容易让读者将时间与作者的时候对应起来。说实话挺佩服瑞德维拉扎教授的,他是在没有进入大学前接触了考古,然后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的考古学专业。虽然这其中有挺大一部分因素是瑞德维拉扎教授遇到了良师马松,但是也与他自己的努力有很大的关系。

从回忆录中看得出来瑞德维拉扎教授的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不像大部分专业只在教室里听课然后写作业什么的,瑞德维拉扎教授他所学的考古作业,是真真正正的去考古现场去学习,这让我想到了前不久中山大学修水管还是什么挖出来墓葬,然后中山大学的考古专业学生和老师直接去现场进行考古。很多网友发表了很有意思的言论,说这些墓葬不仅仅是文物还是中山大学考古作业大四学生的毕业论文或者研究生的论文。瑞德维拉扎教授自己在去考古现场前会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书籍去做功课,让自己能更快更好的知道考古出来的文物是什么。所以预习和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也是很重要的。

总体来说就是瑞德维拉扎教授的考古生涯没有想象中的枯燥反而非常的有兴趣,比如说在考古现场放摇滚音乐,还会偷西瓜被骑着毛驴的看瓜人猛追,非常的有意思,当然如果有老师在就不会有这样的事了。当瑞德维拉扎教授跟随恩师马松进行考古时,行程安排的就满满当当没有那么的轻松,虽然作者少了些许乐趣,但是能跟老师马松学到很多的东西。除此之外这本书还有个亮点就是书中的配图,都是作者大学时期在教室的合照呀或者和老师一起考古现场照片等等都有,甚至连作者母亲的全家福都有,应该差不多距离现在至少100年了得。因为年代比较久远的问题,所以放书中做插图就没有那么的清晰。但是想想那么久之前苏联时期的照片也就释怀了。

因为缺少对中亚历史的了解以及对俄罗斯文学的阅读,所以在阅读本书的人名和地名时稍稍有一点点吃力。以后肯定好好恶补一下这段不熟悉的历史和俄罗斯文学。

阅读体验还不错,对于对考古感兴趣的同学阅读此书还是挺不错的,这本书能满足许多你对考古的幻想。

《热土荒丘五十年》读后感(五):西方学术体系笼罩之下,中亚考古需要更加努力

2021年,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学界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纪念活动。在相关的文章中,有一个问题相当引人注目,那就是“历史本位还是考古本位?”

在大众的认知中,考古反映历史,历史和考古密不可分,可是在学界的眼中,这是一个原则上的大问题。

有人认为,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于仰韶文化发现,仰韶文化是为了寻找中华文明起源的证据而诞生的,考古学就应该本着“实物证实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态度,甚至“历史话语体系下的考古研究”才应该是中国考古学的主流。

但同时,更多考古学者认为,百年来中国考古学硕果累累,应该“有一分证据讲一分话”,也形成了不同于传统历史学的历史叙述体系,应该走出“证经补史”的思维。

这两种说法,各有各的长处。历史学本质上是一种阐释学,是构建文化认同,达到文化自信的一个载体,如果阐释的话语权掌握在别人手里,又哪来的文化自信呢?

《热土荒丘五十年》是乌兹别克斯坦最著名的考古学者瑞德维拉扎撰写的中亚考古回忆录,他在1986到2016长达30年的时间里担任乌兹别克斯坦国家考古队队长,参加了100多次在中亚、高加索、塞浦路斯等地的考察活动,足迹遍布丝绸之路,有30多部代表作,对中亚文明史、东西方经贸交流史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纵观瑞德维拉扎的一生堪称传奇。他出生在前苏联治下的格鲁吉亚,因为痴迷考古来到了中亚,求学于塔什干国立大学,苏联解体后留在了乌兹别克斯坦,成为国宝级学者,直到去世。

《热土荒丘五十年》主要描写的年代是上世纪50年代末到1967年,是瑞德维拉扎计划撰写的回忆录的第一部和第二部,主要内容是他考古考察的一些经历。他打算在第三部中主要介绍一些理论和思考以及苏联之后中亚考古的一些情况,但遗憾的是,瑞德维拉扎去世了,第三部什么时候面世未知,我们只能从第一部和第二部回忆录中,感受中亚考古的魅力。

高加索地区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是东西方文化的十字通道之一,很多民族都留下过痕迹,一方面启蒙了年轻的瑞德维拉扎,激发培养了他考古的兴趣,另一方面,纷繁的现实,也警醒着瑞德维拉扎。

在参加一些科学会议的时候,他发现很多与会学者各执一词,为北高加索的民族起源问题争执不休,立场不可调和,对最新发现的铭文做各种各样的解读,来证明哪个民族是原始居民,哪个民族是后来者。

瑞德维拉扎认为,对于历史科学来说,所谓各民族起源问题,是一个非常投机,甚至往往有害的领域。每一个相关方,不管现有的事实是否可靠,都要力争证明此地只属于自己的民族,其他生活在这里的民族都要被宣布为外来者。

这就是典型的学术为现实服务,这样做引起的争议会很大。于是我们会看见,瑞德维拉扎在这本《热土荒丘五十年》中偏重于叙述客观事实,在自己的学术著作中,他表示“没有一本是写民族起源问题的”。

这是一种务实的态度。在沙俄和苏联时代,有的考古学家、人类学家、探险家等人拥有复杂的官方背景,他们一些对中亚、西伯利亚、远东等地的考察成果,为一些官方行动提供了理论支撑。所以,瑞德维拉扎选择的学术原则是“科学”,就事论事居多,偏重于“考古本位”,这也能让他充分地享受考古的过程,甚至“热爱到忘记自己”。

在回忆中,瑞德维拉扎展现了极强的包容心,其格局胸怀之大,让人叹服。不管考古教研室的学生是阿塞拜疆人、亚美尼亚人,还是俄罗斯人、哈萨克人、朝鲜人、鞑靼人、土库曼人,只要共同的科学兴趣,都可以共存。世俗上的包容,是中亚各国在民族众多的国情下维持国家认同的重要保证。

瑞德维拉扎的这本回忆录,涉及到前苏联社会的方面较少,但是写出来,总是让人印象深刻。例如,很多珍贵的文献书籍被收藏在私人图书馆,一些私人图书因为各种原因被丢弃或贱卖;而一些图书被损毁,还和消灭某种形态相关,这些都让人感到惋惜。

纵观瑞德维拉扎的前半生,给的感觉是他偏重于考古叙述:我是怎么和各种遗迹结缘的,我们克服了哪些困难。至于具体的考古成果,我觉得可以阅读他另外一部作品《张骞探险之地》。这本书描述了中亚考古的最新成果,展现了丝绸之路的伟大,当然,内容和张骞大多无关,而西方影响的痕迹随处可见。

在《热土荒丘五十年》的序言中,乌兹别克斯坦的官员是这样叙述瑞德维拉扎的伟大之处的,“他真诚地热爱自己的祖国,为了弄清它的历史,他做出并继续在做着令人惊叹的大量研究,并将它们不加任何粉饰地介绍给全世界”。

我想,“不加任何粉饰”这几个字,是瑞德维拉扎偏重“考古本位”的结果。在现实应用中,考古是构建文化认同、提升民族自信的重要途径,很多国家的历史都是经过粉饰的,比如土耳其的认定的祖先就很奇葩。

中亚地区历史复杂民族众多,如果瑞德维拉扎在历史学上稍有不慎,很容易引火上身;更何况,就算他为构建中亚历史做出了贡献,可在西方历史、苏联历史乃至俄罗斯历史的阴影之下,这些贡献在国际上能得到多大的认可,恐怕还是未知数。

说到底,考古学在中国是舶来品,在中亚同样也是舶来品,世界上的话语权掌握在西方手里,想挑战西方构建的学术规范甚至体系,是非常艰难的。广大的中亚文明世界,很长时间内将存在于西方的框架下,这是现实也是无奈。

瑞德维拉扎为祖国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中亚文明需要更多的后来者来挖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