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古都和文化》读后感摘抄

《中国古都和文化》读后感摘抄

《中国古都和文化》是一本由史念海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页数:6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古都和文化》读后感(一):探索古都,即是探索历史;探索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古都,是一个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一个朝代发展过程的缩影。古都学,则是一门以都城的演变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

作为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创始人之一,史念海先生在中国古都学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被誉为“中国历史地理学之一代宗师”、“中国古都学的创始人”。而史念海撰写的《中国古都和文化》一书,则成为中国古都学的奠基之作。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古都。对于古都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司马迁的《史记》。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司马迁便论述到秦国的咸阳、雍城、栎阳等几个古都。此后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对于前代都城均做了注明。可见,古都学这一学科的出现,有着甚深的历史渊源,前代人的研究成果为现代古都学的发展,提供了研究基础。

史念海的代表性学术著作《中国古都和文化》明确指出了古都学研究的意义,——通过研究古都,有助于后人在更深的层面上研究历史,并且也有利于未来的城市建设。可见,研究古都文化的意义并不局限于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过往,更在于帮助我们更好地抵达未来时空。如果,我们不对古都文化加以研究,我们就无法获知国家历史的发展变迁。而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历史是需要被传承的。因此从这个意义出发,古都作为一个经济文化交汇融合的地方,它的存在便是为了让后人去探寻、去发掘。

毫不夸张地说,每一座古都,都是一朝一代社会经济演变过程的见证者。

正如史念海所说,中国古都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的主要研究内容便是探索出关于演变的各种规律,以期在这个崭新的历史时期里发挥应有的作用。概括地讲,中国古都学的研究,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这样两个方面。而不论哪个因素,都处于不断运动、变化的状态中。比如南京,这座六朝古都,便有自身的发展演变过程,从兴盛到衰亡,自有其内外部的原因。古都学领域的专业学者,在对古都进行探索的同时,也是逐渐地揭开一座城市残破的面纱,洞悉被历史尘封的古老秘密。

人类先天便具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当我们展开对古都的探索时,我们往往会如同通过时空隧道,置身于一个个不同的历史朝代之中。这也正是古都学这一专业的浪漫之处。《中国古都和文化》这本书虽然通篇讲述中国历史的硬核知识,但无一处论述不精深,无一处文字不浪漫。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中华民族那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更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崛起需要数代人为之努力。这就好比一座古都从初建、建成到繁荣鼎盛,需要无数人的心血凝结。

一座古都的崛起是如此艰难,而它败落凋零又是何其地容易!既然我们通过古都学,了解到历史演变过程,学习到朝代兴亡更迭,我们这一代人便更应该从历史演变和朝代更迭中吸取教训。我想,这也是史念海老先生创立中国古都学这一学科的初衷:我们不能简单地重复过去,而是应该站在历史的高度上,推动中华文化不断地前进、不断地上升,要从旧的质态转化到新的质态,由低级发展到高级。

作为中国古都研究的开山之作,《中国古都和文化》可谓是包罗万象——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军事地理等历史地理领域的知识,尽在其中。除此之外,本书就古都学的研究方法也提出了要求。历史是发展变化的,因此,我们看待古都的眼光以及对它的研究方法,自然也存在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我们应该站在前人的研究基础有所创新,而不是拘泥于以往的见解,故步自封。

更重要的是,通过本书的阐述,我们应当意识到,在保护古都的同时更要塑造古都,应当在崭新的历史时期,为那些古老的城市赋予崭新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谈得上传承历史、发展文明。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都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探索古都,即是探索我们的历史;而探索历史,便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中国古都和文化》读后感(二):古都的记忆

《中国古都和文化》是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的一本论文集,收录的是史先生1986-1994几年间发表在不同期刊、专著中的文章,本欲编为其学术文集《河山集》的第八集,但考虑到这些论文所探讨的问题基本都围绕中国古代都城的兴起、建设、兴衰等内容,因此在傅璇琮先生的建议下更名付梓,最早由中华书局在1998年出版,当时正值中国古都学会成立15年之际,时任古都学会会长的史念海先生相关论文的结集出版,既是对古都学一个阶段研究的梳理回顾,更体现了古都学研究未来走向的展望。本次再版,删去了原版李得贤做的序,新添辛德勇的新序,除此之外并无明显区别,但两次出版间隔20多年,古都学研究也从当年的方兴未艾发展到现在的蔚为大观,这次再版显然也可视作一次回顾与展望。

初版、再版两书封面图

中国古都学的创立,史念海先生确有赫赫之功。古代都城研究,属于历史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历史城市地理的研究内容,而作为著作等身的著名历史地理学者,史念海先生在历史地理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军事地理、文化地理、民族地理、政区地理等方面都卓有建树,这种学术领域上的广博与其治学过程中的扎实严谨,使得其历史地理学术文集《河山集》成为中国历史地理学史上的里程碑式著述。而中国古都学的研究,诚如史念海先生所说,“显示的问题颇为复杂,往往涉及许多方面,举凡历史、考古、地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交通、水利、建筑、艺术、历史地理等各门学科,无不与古都有关”,这就要求研究者不能拘于门户,需要拓宽学术视野,采众家之长,史先生所提议建立的中国古都学正体现了这一特点。

古都学这种多学科的属性,使得其内涵相当丰富,《中国古都和文化》中收录的诸篇论文,涵盖了古都学研究的几种切入视角,除前两章旨在从中国古都学的定义为出发点来介绍中国古都学以及中国现存古都(这也可视作中国古都学的研究对象)的情况外,后面几章都围绕着中国古都学研究的某个特定方向加一论述探讨。按照史念海先生给出的定义,“中国古都学是研究中国古都的形成、发展、萧条或至于消失,或经过改革成为新的城市的科学。这些都城在演变的过程中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中国古都学不仅研究这些古都演变的过程和现象,而且研究其中演变的规律……”可见,中国古都学的研究,可古可今、可大可小、可宏观可微观,可形而上可形而下,但无论是探究古代王朝都城选取时的诸多现实、政治因素的利弊权衡,还是厘清历代王朝对于都城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的利用和改造方式,或是关注古代都城不同地域文化融合、传播以及当代文化对古都文化承继融通的现象,或是着眼于那些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古代都城,抑或是细致梳理并努力还原某个时期某个都城的城市面貌,都离不开古代都城与当时政治隆窳、经济荣枯、社会变化的紧密关系,也不可避免立足当代反思历朝历代古都变迁中的兴衰得失。正如史念海先生所说,“成立中国古都学会,是为了能够对当前社会主义建设有所贡献”,尽管这一看法难免带有某些时代局限,但其“体国经野之心”和“济世安民之识”,足以见之。

读史的要义,在知兴亡,“古代都城”与“古都”,表面上看只是遣词上的省写造成字数的细微区别,但前者的前缀“古代”正揭示了其早已在历史中消亡的结局。时至今日,都城早已不像古代王朝那样具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的优势,而那些只能以文化遗产的形式存活的没落“古都”,以及那些在现代化建设和遗产保护中不断寻求平衡点的现代“古都”,都是亟待中国古都学研究探索的问题,古都所承载的,不仅是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历史,更是无数人的文化记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古都并不拥有内在的记忆,但它一方面将人与物的过往固定在房檐街巷之间,另一方面则提供了一个可供后来者体认过往的场所,浓缩在古都中的文化,是整个族群共通的记忆,今日的中国古都学研究,不只是为了对现代城市建设、社会发展有所贡献,更是为了在自然兴衰和文化变迁之外,找到曾经属于古都、现在属于民族,未来属于人类的记忆转述。

《中国古都和文化》读后感(三):从中国古都的演变探寻文明足迹

中国古都代表了古代的繁荣文化,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杭州、安阳七大古都享誉海内外,在世界上拥有独特的地位。《中国古都和文化》一书,运用现代人文地理的研究方法,着眼中国3000年古都的成因和兴衰演变,进而探寻中华文明的发展足迹。

中国古都学研究的是什么?是我国历史上所有都城的形成、发展、萧条以至于破败的演变过程,并探索其中的规律。这本《中国古都和文化》的特色,一曰“博大”,一曰“贯通”。我国古都繁多,浩如烟海。一些游牧民族居于毡幕之中,逐水草迁徙,未创建城郭;而有的实行农耕,方有城郭宫室。作者史念海将非华族所建都城尽收其中,着力甚深。经过研究,史念海梳理出清晰的数字:我国古代在15年以上的都城有53处,涉及172个王朝或政权;在15年以下的有79处,涉及90个政权,还有不知确切年代的两处。广义的古都指一个独立王朝和政权的都城,都城是政治中心,按此标准,自三代以下,我国277个王朝或政权,共有古都217处,还有诸多陪都,宋代以大名府为北京,明成祖以南京为陪都,隋朝、北周以洛阳为陪都,曹魏、元代则五都并立。狭义的古都不仅是独立的王朝或政权的都城,还有较为长久而不是短暂的年代,共65处。所以,古都学作为综合学科所涵盖的内容庞杂浩大。

七大古都的说法是咋来的

史念海在书中答疑解惑。比如,七大古都的说法是怎么来的呢?按照他的论述,依据以下几点:一是看是否是全国性的都城,大小如何;二是看它的经济繁荣程度和都城在史学上的地位;三是看作为古都时间的长短。五大古都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都是全国性的都城,其他都城难以比拟。而杭州是吴越的都城,也做过南宋的都城,虽然南宋是偏安政权,但杭州的繁荣程度却不亚于其他五大都城。同时,历史上宋又与隋唐并列,故将杭州纳入六大古都。而殷墟是我国确定的最早都城,商代又是我国统一的王朝,邺城与殷墟不远,安阳实代邺城兴起,又是殷墟旧址,算起来作为古都长达351年。故安阳最终跻身“七大古都”并定型下来。这样的解答框定了古都学的一些基本内涵。

古代选择都城要考虑若干因素,建都是有标准的。那么,标准是什么呢?史念海把环境视为形成都城的首要因素,即地形、山川、土壤、气候、物产等。从控制全国着眼,都城宜建在上游地区。都城还要山川形胜,都城附近一般有山,山可作防守的凭借。当然,这里也有军事上的考量。西汉初年建都关中,就因为“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而北京居高负险,有建瓴之势。史念海还认为,古都附近还要有丰腴的土地,粮食供给是选择都城的条件之一。此外,还要有便利的交通,有河流。当时定都洛阳就为距富庶的产粮区较近,五代石晋时,迁都开封,其中就有离富庶的产粮区更近的考虑。开封没山,乏险可守,还居冲要之地,但开封附近河流众多,是汴河、菜河、五丈河交汇的中枢。社会基础也是建都的考量之一。唐李渊定鼎长安,乃是因为唐在长安能够获得关陇集团的赞助和拥戴。李渊就是关陇集团的核心成员。东晋初年以建康即南京为都,但江东乃是孙吴旧壤,不为吴人所附。几经周折才挽回局面。

中国古都的文明回响

都城演变过程,是此书关注的重点。史念海采用了其他学科的一些治学方法,不但运用了现代人文地理学的空间分析法、中心地学说等方法,还采用了复原古都当时全貌的方法,不但复原古都的人为设施,还复原有关的自然环境。因为古都不是静止的,是变化的。倘不能确定渭河在秦汉至隋唐时期的位置,那么就不能得出秦咸阳城的具体轮廓。唐东渭河与今天的渭河有数里之遥,不复原怎知古都形貌。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省灵宝县北王垛村,弘农河的左岸,但已看不到半点天险的影子。复原古都既要依据考古资料、考古遗址,又要依据文献资料。古都萧条的促成因素至关重要,作者将其归为四方面:一是政治变化的作用。古都兴衰受王朝盛衰影响。王朝或政权崩毁和灭亡时,古都就难以为继。但如果后来的王朝或政权不改变都城所在地,则古都可持续发展。东吴灭亡以后,东晋和宋、齐、梁、陈均在建业建都,易代之后也不至于萧条。二是战争冲击。秦代的咸阳、王莽的未央宫、邺城均被战火焚毁。三是自然条件的变化。伊水、洛水断流,夏朝因而灭亡。夏朝都城在伊洛流域,商代末年就改朝歌为都。四是民族关系的影响,游牧民族建的都城一般都建在离故土不远的农耕地区,辽、金、元、清以北京为都城,即基于如此考虑。

关注古都文化与当代文化的融通,也是这本书的特色之一。古都人口众多,人物荟萃,是全国精华所在,它吸取域外传来的文化并融合在一起,使文化实现了更高度的发展。汉高祖刘邦是楚人,于是,长安兴楚乐、楚舞。秦汉时有“关东出相,关西出将”之说,东汉时都城东迁,关东仍然可出相,但出将就未必是关西了。而在羌人扰乱时,关西勇武本色才有所显现。都城文化吸引力强,元大都蒙汉并存,清北京满汉同城,各民族文化互相融合,相得益彰。都城吸收各地文化,又影响全国甚至域外。古都文化具有若干绵长的力量。长安失去都城地位,但汉武帝时所创的乐府及当时的郊庙乐曲、乐器却辗转流传于不同时期的都城之中。新旧文化的更替和融通,随着古都地位的失去,既有戛然而止,又有不断融通。研究古都的兴衰规律是古都学的重要课题。而将古都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为今后城市的发展提供借鉴,也是古都学的出发点之一。

《中国古都和文化》读后感(四):一本书带你看懂,关乎国运的都城之兴衰与历史变迁~

1983年9月,中国古都学会在教育部和民政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在陕西师范大学成立。同时,在首任会长、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的主持下,古都学者就如下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古都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历代都城变迁的原因和规律;古代都城的特点和历史分期;不同古都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等因素;六大古都的历史与地理、考古与文物、古建与苑囿,古都名称的变迁;历史上非汉族政权建立都城的意义等。该学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古都学的诞生。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很大程度上,古都学自诞生之日起就被视为城市科学与历史地理学交叉的一门边缘综合性学科。从根本上说,古都本身就是一个贯通古今的概念,它既涵盖了历史上的都城,也包括曾作为古代都城的一些现代城市。因此,中国古都学的研究对象应囊括两方面:其一是历史上出现过的所有都城;其二是曾作为都城的现代城市的历史变迁。从哲学辩证法来说,二者既是同一个对象的不同侧面和阶段,又是互为基础的矛盾统一体。

在已故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史念海先生的遗作《中国古都和文化》一书中,通过深入的实地考察与研究论证,从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军事地理等宏观地理角度,将三千余年古都的兴衰史融会贯通,并提出中国的古都应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的概念。

概括来讲,广义上的古都指的是:凡是作为一个独立王朝或政权的都城,并已经成为政治中心的就应该被视为古都。经史念海先生反复考证,符合这一定义的古都全国共有187处。狭义上的古都则不仅是独立王朝或政权建立的都城,还应该具有较为长久而不是过分短暂的建都年代,其遗址的现代地理位置应该是确切的而不是模棱两可的推论式臆断,应距现代有关城市较近,而不是相距较远的废墟。经史念海先生具体核定,符合这一定义的古都全国共有65处。

这一见解在1990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古都学会第八次学会年会上,与会者一致通过。并将这65座狭义上的古都作为今后中国古都学的研究对象,同时申报有关部门对65座古都中遗留的珍贵文物加以重点保护。

正如书中所示,都城作为一国之根本、政权的统治中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其研究内容无疑是相当丰富的,涉及跨学科多领域。基于此,其研究方向中的若干问题要尤为注意:

(1):古都的形成条件及其发展变迁

(2):古都的建置与沿革

(3):古都的自然环境及其评价

(4):古都及其腹地的研究

(5):古都的经济与文化

(6):古都的战争史与兵要地理

(7):古都的整体与局部规划

(8):古都的对外交流与国际地位

(9):古都的旅游资源及其保护与复原

随着近年来中国古都学研究内容的不断拓展,从历代建都制度、都城选址原则、都城规划建设、都城具体职能等方面,抑或以某一具体都城为例,从其地理位置、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人口、交通状况、对外交流等细微处,我们都可以看到古代帝王对于都城的选址可谓慎之又慎,半点马虎不得。

《吕氏春秋·慎势》有云:“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那么问题来了,天下之中的所在地该如何选择?又为何要选择天下之中为都城?

对此,《周礼·地官·司徒》中有着恰如其分的阐述:“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制其畿方千里而封树之。”

用白话文来说就是,用土圭之法测量土深,观其显示的日影长短,求得不东、不西、不南、不北之地,也就是“地中”。夏至之日,此地土圭的影长为一尺五寸。之所以作如此选择,是因为“地中”是天地、四时、风雨、阴阳的交会之处,也就是宇宙间阴阳冲和之中心。当然,在不同历史时期中,都城的选址原则虽必须围绕关乎国运这个中心基本点,但却必然会随着时局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譬如北方游牧民族的不断入侵。然而,对于《中国古都和文化》的研究范畴而言,这似乎又是另一个话题……

《中国古都和文化》读后感(五):【转】史念海:“七大古都”名称的确定

【作者简介】史念海(1912—2001)先生,字筱苏,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历史地理学之一代宗师”。1912年出生于山西省陆平县,1932年考入辅仁大学历史系。1934年成为《禹贡》半月刊的作者和禹贡学会成员,毕业后留驻学会,协助顾颉刚编辑出版刊物。1941年至1946年,任重庆国立编译馆副编审,兼任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1947年至1948年担任兰州大学历史系教授。1948年后,历任西北大学、西安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副校长,后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及唐史研究所所长。 20世纪30年代,在顾颉刚先生的具体指导下,史念海完成《中国疆域沿革史》,开启了中国疆域变迁研究的先河。1944年《中国的运河》出版,这是史念海先生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推进历史地理学的发展而上下求索的一个重大成果。20世纪50年代,《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书成,标志着中国历史地理学学科体系的基本建立。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出版的《河山集》系列,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史上的里程碑式著述。

这样繁多的都城,其间各不相同。历年之长有多至千数百年的,也有仅几个月的。就是人户多寡,相差亦至为悬殊。西汉初年,天下粗定,人户萧条,尚未恢复,可是长安城中,就有户八万八百,口二十四万六千二百。而西域的小宛国,全国才有户一百五十,口一千五十。就是全国人户都居住到都城扜零城中,扜零城也不能算作什么大城。其相互的差别竟难成比例。汉时自武帝时起,南置交趾,北置朔方之州。国内除司隶校尉外,兼置十三州,其后诸州所属,共有百三郡国。而百三郡国皆听命于都城的指使。至于小宛国,自其都城北行,三日就可出境,达到且末国。 既然有这样的差异,都城间大小之分自然是难免的。距今60年前始有五大古都的说法。所谓“五大古都”乃是指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和开封。约略过了10年,又有六大古都的说法,这是在五大古都之外,又添上了杭州。这样的说法历时较为长久,似已成为大多数学者认可的说法。直到1983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因以《中国六大古都》为书名编印了一本有关的著作。 当时是根据什么标准来确定五大古都的,这是已难于追问了。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都曾经作过全国性的都城。这是其他时期的都城所难于比拟的。后来添上了杭州。杭州曾作过南宋的都城,在南宋之前,还作过吴越国的都城。南宋在金人压迫下,在当时只能统治半个国家,成为偏安的局面。至于吴越国,正当五代十国之时,仅从字面上来说,当时只居全国十分之一的地位,当然还比不上南宋。就是吴越和南宋加在一起,杭州作为都城,也只有210年,并不十分悠久。它是不容易和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相提并论的。既然不能相提并论,为什么还摆在一起,而共称为六大古都?有人说,这是由于杭州在当时繁荣昌盛,不亚于其他五个古都,甚至还超过其中某几个古都。这话是有道理的。可能还有一点,也可以在这里约略提到。我国史学极为发达,历代史书汗牛充栋,其中所谓正史,自《十七史》直至《二十四史》,历来都受到重视。这样大部头的史籍,主要是记载统一王朝的历史,也记载分裂时期的主要王朝。元人修史,虽以辽、金两史与《宋史》分别撰述,然在后世看来,《宋史》是堪与隋唐诸史并列的,也应是统一王朝的历史,所以开封的地位可以比肩于西安和洛阳。南宋诚然沦于偏安的局面,《宋史》之中并没有把南宋摒出,使之另成一史。这样杭州就和开封相抗衡,作为统一王朝的都城。相沿成俗,竟成故事,也用不着再有什么变动。 六大古都的说法流行时期虽相当长久,却不能概括所有的各大古都。从都城的历 年来说,商代后期所都的殷,就长达273年,和北宋的开封(公元168年),南宋的杭州(公元139年)相比较,还要悠久。商代是一个统一的王朝,这个都城乃是现在已经发现而且经过确定的最早的古都。关于商代城池的发掘,目前不仅是殷墟一处,不过作为都城还有待于学者间继续论证。在未得到确实的肯定之前,殷墟还应该是我国已确定的最早古都。商代以后,过了相当长久的时期,殷墟东北漳水北岸兴起了一座邺城。就在东汉末年,曹操以此兴王,稍后魏国就以这里作为陪都。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和冉闵的魏国,都曾在此建都。再后,东魏和北齐的都城也都设在这里。累计有182年。邺和殷墟相距不远,现在虽分隶河北和河南两省,但在它们作为都城时却常被划在同一的地区。北周时,曾移邺县于安阳,使这两地合二而一。现在的安阳就与殷墟和邺都有了关系。作为古都,它的年代应该是351年。仅次于西安、北京、洛阳、南京和开封。 像这样现在已经确定的最早古都,而且和它以后的邺联系起来,它作为古都的年代就有351年,也是相当悠久的。可是它不仅没有包括在五大古都之中,也未被收罗在六大古都之内,这也许是当时定名时的疏忽。近几年来,学者间对此不断讨论,佥认为有必要补苴这样的缺略。1988年中国古都学会在安阳举行第六次年会,才正式通过将“六大古都”改为“七大古都”,就以安阳和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杭州并列,成为七大古都。其时,不佞亦参预这项决定,故能略事追述。就在这次会议的前一年,北京、陕西、江苏、河南、浙江五省市电视台,已经决定并开始拍摄大型电视片“六大古都”,及中国古都学会第六次年会通过将六大古都改为七大古都后,五省市电视台亦随即改“六大古都”电视片为“七大古都”电视片。五省市电视台拍摄“六大古都”电视片时,同时编印“六大古都”画册,电视片既已改称,这本画册亦一并改为“七大古都”画册,可见中国古都学会第六次年会的决定是符合公议的。 这次会议作出这个决定之后,“七大古都”的名称已成定型,可能不会再有所增益。“七大古都”以过去的统一王朝为主,自商代中叶以后各统一王朝的都城皆已列入七大古都之中。商代中叶以前的都城固然还有待于学者间的探索。不过作为大的古都,历年的久暂也是一个主要的条件。商代中叶以前的都城就是能够有新的确定,也只能说有了更为古老的都城。前引《古本竹书纪年》之说:“自禹至桀十七世,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已知夏都有13处,曾经迁过都城的至少有六王。每个都城最多也不过经历数十年,都说不上是多么长久的。《古本竹书纪年》又说,商代二十九王,四百九十六年。自盘庚迁殷至纣的灭亡,已有273年。由盘庚上溯至于成汤亦只223年。可是成汤之后至于盘庚,却有5次迁都,其间每个都城也不过数十年。数十年的经历是相当短促的,是不能以之和各大古都相提并论的。作为统一王朝的都城,由于王朝版图辽阔,其影响也是相应广大的。这一点是割据一方的政权的都城所难于比拟的。割据时期的政权一般都是比较众多的。南北朝时期只有南北两个政权算是最少的了。就是到了后期,南方多了一个后梁,北方也有东西魏以至北齐北周的对立,实际上并存的只是四个政权。这时的都城先后共有建康(今南京)、洛阳、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江陵、邺和长安(今西安市)六处。虽说都是偏霸的政权,由于南京、洛阳、安阳、西安都已作为大古都,这时建都的年代就可以分别计入有关的大古都的历年数目之中。所余的只是江陵和平城。后梁都于江陵,仅有33年,北魏以平城为都,也只有96年,年代都不算是很长。当时北魏的版图说不上是很广大的,后梁就更为狭小,都是难与各大古都并列的。 至于周边各族所建立的政权的都城,其中有些历年也都是相当长久的。吐蕃的逻娑,渤海的龙泉府,南诏和大理的阳苴咩城,以及于阗的西城,疏勒的疏勒城,龟兹的延城,焉耆的员渠城,都是可以称道的。于阗、疏勒、龟兹、焉耆等皆立国于沙漠间绿洲,幅员都相当狭小,实无容再事提出。吐蕃、渤海、南诏、大理在当时固皆是称雄一方的大国。不过从整个中国来说,还都是偏处一隅,是难与中原的王朝相比拟的,因而逻娑、龙泉府和阳苴咩城也都不易与各大古都并列。逻娑、龙泉府和阳苴咩城还是如此,其他各处就更不必详说了。 编选自《中国古都和文化》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