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法语文学》读后感精选

《法语文学》读后感精选

《法语文学》是一本由[美]约翰·D.莱昂斯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法语文学》读后感(一):作为“通识”的文学盛宴

对法兰西民族,人民总赋予其浪漫气质,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却又让人心生无数的狐疑:既然是浪漫气质,缘何又暴力迸发。或许,呈现在文学的世界中,更能够让我们感悟到这浪漫和暴力的交相辉映吧!这,大概就是《法语文学》能够掀起如此多波澜的缘由了。

作为牛津通识读本,《法语文学》旨在传递给读者以法语书写文学的历史,尽管这个描述并没有穷尽一切,只是描述了几个历史片段的碎片罢了。比如将一千年的法语文学历史分为前后五百年的分割,让读者看到前后五百年作为文艺复兴的一个点位的故事。

每个人都能够列举出耳熟能详的法语文学的经典作品,《红与黑》《巨人传》《约翰克里斯多夫》,这些作品中,都将会带给我们一个主人公。正如《法语文学》这本通识书籍要赋予我们的那样,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才是能够引发读者共鸣的,也成为文学高峰上不能逾越的内容。

所谓通识,即是大概的意思,也是宏观层面上的解读。对于文学盛宴来说,通识的法语文学,通识的法语教育,这些都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我们欣赏到的法语文学作品,无论是前五百年,还是后五百年,都是文学世界的璀璨明珠。

短短的《法语文学》,在牛津通识读本中到底占据怎样的分量呢?我想,就像是灿若晨星那样吧!对于读者来说,只有瞻仰的份。但对于阅读者来说,却能够从这样的通识读本中找寻出属于自己想要找寻的内容,也正是这样的内容,能够带给人们思考和前行的动力。

这或许就是法语的魅力,法语文学的魅力所在!

《法语文学》读后感(二):过去千年与未来千年的文学

杜拉斯的剧本《广岛之恋》当中,有一句台词:“你害了我,你对我真好。”这句话用来表述文学,似乎也十分恰当。从《堂·吉诃德》以来,在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叙事文学——文学对读者的戕害,仿佛已经成了作品批判内容的常用手段。不管是堂·吉诃德发疯似地向往英勇的骑士生活,还是爱玛近乎没有理智地憧憬着传奇爱情,文学仿佛成了害人不浅的东西,让所有人敬而远之,就像中国古典小说,长期以来,也被认为是“闲书”,被读书人弃之如敝屣。

被批评最多的,当然是许多读者会模仿小说中主人公的行为。当他们试图构建自己理想中的世界时,往往遭遇到诸多困难,甚至身陷囹圄。这时,大家才会领悟,原来现实与虚幻之间隔着巨大的鸿沟。文学作品似乎还有足够多的能量让人丧失理智,但丁对地狱的恐怖描绘,促使民众趋之若鹜地皈依基督,奥威尔的政治寓言,让许多人对集权社会产生恐惧。

我想起了卡尔维诺的《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当然,在它的中文版,译名是《美国讲稿》。让我感到奇怪的是,既然文学对人的影响如此之大,可它已经绵延数千年之久,而在卡尔维诺和其他作家来看,它仍将延展到千年之后。文学到底是什么呢?翻开八十多年前的《局外人》,这件事丝毫不会影响你想到一百年前的《追忆似水年华》,更不会影响你去回顾莎士比亚的戏剧,还有二十年前的《耻》。过去已经被容纳在当下,也无怪卡尔维诺会将未来千年也收容在自己的讲稿中。

在文学阅读当中,我找到了一种本雅明所说的弥赛亚时间的概念。人类过去的经验都被包容在这些作品当中。这是文学作品的真正魅力。我不能否认,在敲钟人卡西莫多身上可以看见制度对人的把控,然而把目光投去法国的外省,就可以发现,原来爱玛身上闪烁着人类对天性的释放;我们还可以看见《局外人》当中默尔索的自我意识觉醒,也可以看见《等待戈多》里,两个被戈多一次又一次爽约的人,被无形的网笼罩住,不能走开。我们更可以看到从千年前的英雄赞歌,到对平民生活的书写,再到人类内心意识与信仰的探索,历史的车轮滚滚,的的确确,在我面前走过。

其实,任何读者都有机会真切地感受到文学带给我们的力量,但是这种力量却不是电影那么直观,它的动作往往是暧昧的,甚至是与我们调情,而在一些关键时刻,文学总是离我们很远,百十年后,读者才有机缘发现它是有多爱我们,因为它让我们在当下瞥见历史,窥探人类的自身。

《法语文学》读后感(三):作家的困惑,思考成就了很多优秀的作品。| 苔计划 读书感想90

阅读者:小雪球

阅读总评价:4.5星

阅读总时间:将近一个月,见缝插针,我看书其实很快,但就是读后感拖了快一个月。

书籍颜值拷:装帧设计就一般般吧,不过封面荐文还挺吸引人的。

此书闪光点:把法语类文学作品按时间顺序给全罗列了一番,读完对法国历史也有了基本了解。

读时小迷茫:我刚开始看名字以为讲法语的书,结果发现是介绍法语作品的。这个书名就还很迷惑人。

阅读后感想:

美国教授写的这本《法语文学》,中英双语,内容不多,短小精悍,基本上是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法语文学一些代表作品。本以为是法国人写的介绍法语这门语言的书,拿到手后,发现并不是一回事。

一开始先介绍了法语文学不仅限于法国本土文学,地域上更广泛,作者更偏好把它定义成使用法语语言创作且有一定文化影响力的文学作品。

所谓通读本,其实就是个很不错的的intro,适合做书单导读,详细作品还是要自己花时间再去看的。文学作品基本上和社会大环境脱不了干系,通读全篇对法国近现代史也会有个基本了解。所以个人以为这本书也适合推荐给历史文化爱好者。

作者在书里更多是中立第三人称,不明显带有个人喜好叙述。不过书里在西方各种浪漫主义个人英雄作品里有特别提到女权文化的发展,这一点还是令人很惊喜的。虽然字符不多,但还是有在相应时间线上捋到。

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来自诸多重要作家的认可,法语文学也不例外。当一个群体的稳定身份类别不再的时候,作家的困惑,思考也成就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世界越来越走向融合,我们反而更需要这样的差异。法语文学毫无疑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看待世界的新视角。

谁适合阅读:推荐给历史文化爱好者,文学类作品爱好者。

《法语文学》读后感(四):收获与感想

A. 17世纪在honnête homme(不特立独行之人)的社会背景下,从高乃依《贺拉斯》到拉辛《安德洛玛克》、莫里哀《恨世者》与拉法耶特夫人《克莱夫王妃》,体现了旧式英雄主义陷入与秩序社会的矛盾困境从而走向衰朽。

B. 18世纪启蒙运动对“天性”与“门第”相适问题的探讨和对“高贵”与“自然”概念的重估,贯穿马里沃、伏尔泰、卢梭、贝纳尔丹、博马舍等人的作品。

C. 19世纪浪漫主义雨果从基督教与莎士比亚那里得来的双面人与混杂对照美学在缪塞的戏剧《洛伦佐传》和漫游者波德莱尔处被进一步深化,还有巴尔扎克—福楼拜—波德莱尔脉络下巴黎与外省的隐含对比意识。

D. 20世纪下半叶新小说继承了上半叶纪德《伪币制造者》与萨特《恶心》中文本的自身映射,其凝视性与主体的模糊性及双重性(既在场又不在场)从罗伯—格里耶、萨洛特、西蒙、布托延伸进了伊夫·博纳富瓦的诗歌《论杜弗的动与静》,体现了地点与人物的强烈联系。

以上四点是此次阅读的新收获。

作者对17世纪的莫里哀、高乃依、拉法耶特夫人,尤其是拉辛悲剧《安德洛玛刻》的分析太精彩了。无需华丽的词藻来装饰深刻的思想(没错我就是在影射斯特拉奇),节制、明晰、简洁、平实的分析性语言也颇具古典主义之美,使我联想到奥尔巴赫,如下面这段:

“这部戏(指《安德洛玛刻》)的主要人物是属于后英雄时代的一代人,可能只有安德洛玛刻本人例外。他们的父母是伟大的荷马《伊利亚特》中的男女英雄阿伽门农、海伦、墨涅拉俄斯、阿喀琉斯,以及新一代的爱弥奥娜、俄瑞斯特斯,甚至皮洛士都痴迷于一种欲望,即不辜负先辈并与其竞争。爱弥奥娜回忆说,她的母亲是如此美丽,特洛伊战争是为了把她带回希腊,但她甚至不能让皮罗斯履行与她结婚的诺言。俄瑞斯特斯为他对爱弥奥娜的单恋犹豫不决,未能完成他的外交任务,即找到并杀死赫克托耳的儿子阿斯提阿那克斯,以消除特洛伊王室的一切痕迹。皮洛士本人被描述为“阿喀琉斯的儿子和对手”。但当他们的父母以史诗般的战斗震撼世界时,这群人却死于谋杀和自杀的肮脏宫廷阴谋。”

最近总是会不期然地想起拉辛的几句优美修辞:

“然一切都已入睡,军队,风,还有海王星。”

“她内心的风暴。”

P.S.一个小知识:作为一种体裁的小说的基本比喻有转喻和隐喻之分。

转喻是通过将事物与空间的接近性以传达意义,比如《保罗和薇吉妮》中描写手法的使用(正如在乔治·桑、福楼拜和巴尔扎克的小说中一样),不仅植物和风景的描写让人了解男女主人公的性情,而且与这些地方的互动也塑造了这些性情。

而隐喻是通过将事物与空间相似性联系起来以传达意义,比如《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他在转喻和隐喻层面都与大教堂本身联系在一起:他经常出现在教堂里(转喻),同时与这座建筑的哥特式美学相似(隐喻)。

《法语文学》读后感(五):《法语文学》:诺奖委员会缘何偏爱法语文学?

自1901年苏利·普吕多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法国作家就一直深受评选委员会的青睐,无论委员会的内部构成如何,至今已有15位得主(截至2014年,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获奖),而且大有势头不减的趋势。如果将“French”一词作“法语”理解,而非“法国的”,那么,这份长长的荣耀名单至少还要加上终生以法语写作的爱尔兰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不过,委员会为何偏爱法国或法语作家?又或者说,法国或法语作家究竟为何屡屡征服委员会呢?

鉴于委员会成员很少接受采访,即便参与访谈,也对评选过程严格保密,要探究类似的问题,恐怕不得其所。但是,仅就文学本身而言,法语文学的的确确值得密切关注,部分作家作品也经得起一读再读。从第一部文学文本《亚勒叔一生的意义》(1050年)开始,将近千年的法国文学史上,杰作数不胜数,光是列出阅读书目都足以成书。如何以百来页的篇幅勾勒出这般辉煌而灿烂的历史,同时吸引读者走进法国文学或法语文学大花园呢?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法语教授、法国荣誉军团骑士约翰·D. 莱昂斯(John D. Lyons)的做法是,以文学主人公串联出一部法语文学史。换言之,他关注的是作家们如何为文学万神殿中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创造出独具一格的人物,因而,法语文学的历史就是一部新鲜人物不断涌现的历史,从史诗中的罗兰到《狼人之诗》中的毕斯克拉弗莱,到巨人庞大固埃、高乃依的贺拉斯、拉法耶特夫人的克莱芙王妃、包法利夫人、默而索……

在聚焦这些“主人公”的时候,莱昂斯还将历史变革、政治局势和文学传统纳入考量之中,因而丰富了这本《法语文学》的深度:中世纪的忠诚观念下,才更可能出现亚勒叔这种集体英雄;文艺复兴时期对人自身的关注,才让集中“对自我”的“内省研究”的蒙田大放异彩;启蒙主义盛行的17世纪,高乃依笔下的安德洛玛克和拉法耶特夫人的克莱芙王妃,以道德主义而非情感主义打动人心;风起云涌的大革命时代,对阶级和品德是否相称的问题,才在博马舍的剧作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在世纪末的那段岁月中,层出不穷的思潮才让普鲁斯特、安德烈·布勒东横空出世。

当然,莱昂斯并非传播一种文学还原论,将复杂的文学文本和文学现象简化为历史对应物。相反,他传达的只是一种有待普及的常识。作家们显然不是脱离特定时间和空间的“超人”,他们也会受到“时代精神”(不管怎样理解黑格尔强调的概念)的影响,有些作家还是特定思潮的积极参与者和理论构建者(比如布勒东之于超现实主义),他们用自己的创作与世界对话,表现并试着解答自己的困惑。

不可否认,由于体量和书写范式的限制,很多作家作品在本书中只能局限于一笔带过,无法深入展开,毕竟,萨特、加缪、波伏瓦、普鲁斯特这些名字就足以支撑一本又一本皇皇巨著。但对一本导论性质的作品来说,过于求全难免显得苛责。作者简要而富有启发意味的叙述,已经足以吸引读者拾起法语译本或法语课本,邂逅一位又一位或充满哲思,或善于感悟世界和自我的法国作家。

(链接:http://www.cbbr.com.cn/article/137488.html)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