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哲学问题》读后感100字

《哲学问题》读后感100字

《哲学问题》是一本由[英] 伯特兰·罗素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00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202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哲学问题》读后感(一):没什么用的读书笔记

把这部哲学书当哲学入门来看是错误的,顺畅地读下来还是很难,里面的很多话还是要反复咀嚼。 罗素是从身边最常见的东西谈起,以一个桌子为例,进行深刻的哲学思考。通过不停的引证,大概从第一章到第八章,概览性的分析讨论哲学最基本的一些问题,诸如现象、实在、物质、观念和逻辑,这里我还能读懂,基本上是罗素对哲学史上的重大问题进行阐述在加入自己的思考。从第九章到第十三章,读起来就非常吃力了,罗素在原有的基本哲学问题上开始深入自己的探讨,深入对“共相”本质的思考,从柏拉图理念论,到他提出的关系来理解共相,对我来说太难,还是弄不懂他在说什么。最后十四、十五章,与前面难理解的硬核问题不同,可以感受到一位哲学家的抒情,表达对哲学的热爱与信仰。

《哲学问题》读后感(二):心灵的捕猎

重新思考了很多问题。比如语言的功用。期待准确地表达自己和理解世界,是个梳理自己观念的过程。

有新的启发,如果我信仰什么,为什么信?个人经验和真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颜色质地和触感都不同的桌子的存在到底以什么来确定?又或者,在所有个体的不同经验之中,什么“共相”让人们同意存在的是“桌子”?上帝是爱,但爱不是上帝。而“爱”并不能仅仅视为“上帝”的子集。

随处可见的桌子、颜色、太阳地球、莎士比亚、英国首相等例子,罗素实在是广博,善于讲道理。

最后一章写得流光溢彩很优美,但是看到他说,“自由的理智会像上帝那样看待事物,没有此时和此地,没有希望和恐惧,没有惯常信念和传统偏见的束缚,在纯粹的求知欲中冷静客观地看待事物——这种知识是不牵涉个人感情的、纯粹沉思的、人可能获得的。”这恰恰是十四章所说的哲学的局限,哲学扩展自我,但不可能脱离自我,完全用他者的目光去看事物,这种微妙的矛盾使得通篇都能感受到打量事物的距离感和一定要找出确定性要投身其中的张力,这是一种心灵上的“渴”的对扩展的追求。让人感到心灵它活着,对任何可能为真的东西保持着强烈的兴趣和敏感。

心灵很难被分析,所以它所创造的信念难以被分析,但经过分析过程之后,信念更加清晰。于是世界也变得清晰了一些,甚至轻易了。

《哲学问题》读后感(三):哲学生生不息的价值

在《哲学的价值》中,罗素展示了直面那些大问题到底会如何使我们自身得到延展。比如这些问题:“宇宙有统一的计划或目的,还是仅仅是一大群原子的偶然聚合?意识是宇宙的永恒部分,所以智慧有无限增长的希望,还是仅仅是一个小小星球上转瞬即逝的偶然事件,因为生命在这里终将变为不可能?善与恶对宇宙来说重要吗,还是仅仅对人类而言?”

当然罗素也很乐意承认,这些问题最终是无解的。他说:“那些已经有绝对答案的问题,都已经被归在科学里了,而那些迄今还没有得到明确解答的问题,被剩下来后组成了一种残留,其名就是哲学。”正是那些无解问题的残留,让他感到了振奋和鼓舞。

罗素深谙的一点是,“很多人……倾向于怀疑哲学好不到哪里去,无非就是研究些天真但无用的鸡毛蒜皮,吹毛求疵地找找差别区分,以及争论一下哪些知识是不可能的这类问题”。

罗素的信念恰恰相反。他写道:“连一丁点儿哲学都不懂的人,一生都会被囚禁在偏见当中,这些偏见衍生自常识,起源于他那个年龄或国家的习惯信仰中,植根在他头脑中形成的那些坚定信念中,但这些信念的形成,又缺乏审慎理性思考的协助或许可。对这种人而言,世界是确定、有限、明白无误的,日常事物激不起任何疑问,不熟悉的可能选择会被轻蔑地拒绝……(但是哲学)能展示出那些熟悉事物的不熟悉一面,让我们的好奇心生生不息。”

在文章的最后,罗素说:“哲学的生活是宁静而自由的。”这句话其实是在向传统的希腊式享乐主义点头致敬,因为伊壁鸠鲁认为,没有什么生活比这样的生活更美好了,一份波澜不惊的生活充盈着无限的乐趣。但接着,罗素更上一层楼,将哲学思辨的人生目标提到了一个新高度。他总结道:“借助哲学沉思宇宙的伟大,头脑也会变得伟大起来,而后才有能力与宇宙结合在一起,构成其中的至善。”这么一听,似乎罗素是把哲学当成了一种宗教。

——摘自《每当我找到生命的意义,它就又变了》 丹尼尔•克莱恩

《哲学问题》读后感(四):挂羊头卖羊肉串

不要被书名误导,这不是一张全景式的知识地图,内容主要涉及知识论,逻辑简明。

如罗素在德版前言所说,在《哲学问题》中讨论知识时,他假定了主体的存在,并把亲知当成了主体与对象之间的一种关系。现在,他认为主体也是一种逻辑构造,“我们必须放弃感觉与感觉材料的区分”。如果再让他写这本书,他不会那么倾向于将某些伦理陈述视为先验的。换言之,从1911年到1924年,他已经历一种转向。

我最感兴趣的是倒数两章,“哲学知识的限度”和“哲学的价值”。

前一章探讨了哲学作为一种知识批判时,要加以限制。他区分了空泛的、绝对的怀疑论与笛卡尔的“方法论怀疑”。“哲学批判并不在于毫无理由地决定拒绝某种东西,而在于按照实际情况来考虑任何表面上的知识。……它将保留一切看起来仍然像是知识的东西。”

后一章讨论了哲学的价值,一在于它的不确定性,揭示世间的多种可能性,“哲学消除了那些从未步入自由怀疑领域的人的不无傲慢的独断,并且通过以陌生的方式展示熟悉的事物来保持我们的好奇感。”二在于它所沉思的对象的伟大性,这种沉思让人摆脱了狭隘的个人目标,从而超越欲望得失,获得平静自由的生活,“在哲学沉思中,我们从非我出发,经由非我的伟大,扩展了自我的界限;经由宇宙的无限,沉思它的心灵实现了对无限的某种分有。”

最后,他总结:“我们研究哲学,不是为了对哲学问题给出任何明确的答案,因为一般说来无法知道它们是否为真,而是为了这些问题本身,因为这些问题扩展了我们对可能之物的认识,丰富了我们的理智想象力,并且减少了那种独断的自信,使心灵得以向思考开放;但最重要的是因为,通过哲学所沉思的宇宙的伟大,心灵也会变得伟大,并能与宇宙相结合,这种结合构成了最高的善。”

虽然不完全认同,但关于可能性、想象力的思考还是有些凑泊的。

《哲学问题》读后感(五):挂羊头卖羊肉串

不要被书名误导,这不是一张全景式的知识地图,内容主要涉及知识论,逻辑简明。

如罗素在德版前言所说,在《哲学问题》中讨论知识时,他假定了主体的存在,并把亲知当成了主体与对象之间的一种关系。现在,他认为主体也是一种逻辑构造,“我们必须放弃感觉与感觉材料的区分”。如果再让他写这本书,他不会那么倾向于将某些伦理陈述视为先验的。换言之,从1911年到1924年,他已经历一种转向。

我最感兴趣的是倒数两章,“哲学知识的限度”和“哲学的价值”。

前一章探讨了哲学作为一种知识批判时,要加以限制。他区分了空泛的、绝对的怀疑论与笛卡尔的“方法论怀疑”。“哲学批判并不在于毫无理由地决定拒绝某种东西,而在于按照实际情况来考虑任何表面上的知识。……它将保留一切看起来仍然像是知识的东西。”

后一章讨论了哲学的价值,一在于它的不确定性,揭示世间的多种可能性,“哲学消除了那些从未步入自由怀疑领域的人的不无傲慢的独断,并且通过以陌生的方式展示熟悉的事物来保持我们的好奇感。”二在于它所沉思的对象的伟大性,这种沉思让人摆脱了狭隘的个人目标,从而超越欲望得失,获得平静自由的生活,“在哲学沉思中,我们从非我出发,经由非我的伟大,扩展了自我的界限;经由宇宙的无限,沉思它的心灵实现了对无限的某种分有。”

最后,他总结:“我们研究哲学,不是为了对哲学问题给出任何明确的答案,因为一般说来无法知道它们是否为真,而是为了这些问题本身,因为这些问题扩展了我们对可能之物的认识,丰富了我们的理智想象力,并且减少了那种独断的自信,使心灵得以向思考开放;但最重要的是因为,通过哲学所沉思的宇宙的伟大,心灵也会变得伟大,并能与宇宙相结合,这种结合构成了最高的善。”

虽然不完全认同,但关于可能性、想象力的思考还是有些凑泊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