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西南联大通识课套装 (共3 册)》读后感100字

《西南联大通识课套装 (共3 册)》读后感100字

《西南联大通识课套装 (共3 册)》是一本由陈寅恪、冯友兰、朱自清等著作,天地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74.00元,页数:11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南联大通识课套装 (共3 册)》读后感(一):把《西南联大文学课》当作瞭望台,看中国文学史上的群星闪耀

全书从先秦两汉文学到明清文学做了非常系统的梳理,讲诗词歌赋来源、特点,也讲文人骚客的生平、文风。作为非文学专业的读者(我的专业和文字都没有太大关系

《西南联大通识课套装 (共3 册)》读后感(二):果然是文学大师的文字,个人最喜欢的是罗庸的part

先读了国史课,再来读文学课,不愧是文学大师,文字各见功力。跟着游国恩种草《左传》《古诗十九首》;对朱自清从前的印象仅限于《背影》,太过浅薄了;读过萧涤非的两晋,想起刚看过的两晋史,才知道在困境中苦力维持的刘琨也曾留下过悲怆激昂的文字;闻一多的风格自成一派,在平淡中异军突起,文字可见命运;这许多人中最中意的便是罗庸,有讲解且深入;全书后半部分几乎都是浦江清讲宋元明清,倒也当得起半壁江山,写的简明清晰,说到蒲松龄文字有悲怆之气“惊霜寒雀,抱树无温;吊月秋虫,偎阑自热”,再看聊斋竟有不一样味道。说到苏轼自述“某平生无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自谓世间乐事,无逾此者”,原来文章写的好,就是这么自信!

《西南联大通识课套装 (共3 册)》读后感(三):因为难得,所以值得!

西南联大几乎成了一种大学史上的绝响,就像很多人向往民国一样,也有很多人向往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的教授大多学贯中西,这当然源于西学渐进,洋务运动是开始,新文化运动是启蒙,去西方留学的热潮一点不亚于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时候的场景!这批人有着深厚的国学功底,又接受了西方的现代化教育,堪堪称得上学贯中西!这样的一批人,学成归来,投身教育,有学识有思想,加之国家动荡,军阀混战,没有人太在意文人的那点独立思想!这也是西南联大能够思想自由的根本所在,国名政府不是不想管,而是无暇顾及而已,加之云南的军阀和国共政府心有揶揄,夹在中间的大学正好可以左右逢源!抗战胜利后,闻一多的牺牲就证明了国共政府在意识形态上绝对不是放任不管!

西南联大只能是中国大学历史上的孤例,就像那一代的教授不可再生,那一代的学生也不可再生一样!

不过,事实也证明,教育,政府尽量少管为妙!

《西南联大通识课套装 (共3 册)》读后感(四):短评

读着读着,怎么感觉内容上和叶嘉莹老师的《古诗词课》那么像呢......也是,中国早期文学就是围绕着诗词歌赋。

游国恩先生总是一本正经,朱自清先生则是娓娓道来。罗庸老师是严谨的学术派,让人昏昏欲睡,可以想见他的课堂是怎样一番光景了,然而我需提醒自己枯燥的背后是详实、考究,那是文学研究的重要一环;到了闻一多先生的课堂,便是如沐春风,如饮甘霖,一股浪漫主义的文风,众诗人都被他写活了!李杜之相见更是酣畅淋漓,好不过瘾。

宋元明清之后的课被浦江清老师包了,只一点:至苏子瞻,再一次为其所动,便下决心要好好读读苏轼了。人生如寄,常思考,常洒脱,特摘《灵璧张氏园亭记》片段:

涉及很多作品,都没有很好的去读过——感觉读再多评论都不如直接体会原诗来的有收获。

2021.8.31

《西南联大通识课套装 (共3 册)》读后感(五):需要认真读的书

1937年11月,一所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在长沙开学,1938年学校迁址到昆明, 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直至1946年7月31日宣布结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回原址。

在西南联大存续期间,培养了大批的人才,这些人有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五位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八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一百七十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科学院院士。那时候的学校里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可谓“大咖云集”。

在几十年之后翻开,《西南联大文学课》文字间透露出来的仍然是老师们丰富的学识和见解。这本书收录了朱自清、游国恩讲的先秦两汉文学、罗勇、萧涤非讲魏晋南北朝文学、罗勇、闻一多讲隋唐五代文学、浦江请讲宋元、明清文学。先生们所讲的内容是经由《西南联大文学课》根据当年讲课的记录收录的文章,作为学生的通识教育来讲,这本书既可以拓展孩子们的知识面,也可以作为课外阅读的书籍,补充一些课本上所没有提及到的内容。书籍的顺序以时间为轴,讲述了从先秦文学直至清朝结束的文学史。

有关于《左传》和《春秋》内容的比较,这是一部文学著作的演变的历史,除了《左传》之外还有关于《诗经》《离骚》《古诗十九首》

讲述了《离骚》在文学上的作用,它是一篇古典文学中篇幅最长的抒情诗,在艺术上的造诣也很深,是一篇极具深刻现实性的积极浪漫主义作品。

有关于历史人物的记载,还有文学体裁的讲解,书中详细的讲解了《古诗十九首》的由来和当时创作的历史背景,作为一个小学生的家长,我只在课本上读到过《迢迢牵牛星》,看诗词字面的意思是讲解的牛郎织女的古诗,但故事背后的历史背景还有当时人们生活的状况一无所知,也不是很了解作者想通过《迢迢牵牛星》来表达什么样的想法,所以在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格外认真的读了一遍。

虽然现在很多人都更愿意通过视频的方式来了解知识内容,我却仍然觉得系统的读一本书,获得的内容会更全面,有时候孩子的课本里出现过的诗歌,也是我们上学的时候学过的,可以跟孩子一起读一读,背一背,给他们讲讲当时老师在课堂上讲的那些知识点,这就是我觉得文字和诗词所能传递的一种方式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