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哲学是什么读后感摘抄

哲学是什么读后感摘抄

《哲学是什么》是一本由张汝伦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2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哲学是什么》读后感(一):哲学是什么,不重要。

在豆瓣上搜索“哲学是什么?”大概能看到四、五种不同的版本,多以介绍哲学为主,因此当我拿到这本张汝伦的《哲学是什么》,我很好奇,这位西方哲学领域的学者会怎么样解读哲学? 然而,在自序中,张汝伦就开宗明义,并不打算给哲学一个确定的内涵或者外延。他说,就连哲学家对于哲学的理解也都有很大的分歧,亚里士多德对哲学的定义,与德里达对哲学的表述几乎没有可通约性。因此,与其纠结于概念,不如用哲学的思维来讨论问题。 在这本大家小书中,张汝伦的内容散见于各类的场合,比如在陆家嘴读书会上和大家谈怎么读经典,在上海音乐学院进行演讲,还有和研究生一年级的新生谈谈什么是哲学。你可以说,这些都不是哲学,但这些又都是哲学,犹如《天国王朝》里最后萨拉丁的回答,nothing,也是everything。 哲学是关于思想的思想,因此,哲学在我们看来是高深的学科,但是张汝伦就说,不能这么说,对于一些哲学从业者也期望搞一些深奥的学术论文来“自雄”,张汝伦是反对的。同样,哲学也不是一种整理的学科,在和研一的新生对话时,张汝伦就说,你们千万不要当王语嫣。 王语嫣是什么?那就是什么武功都知道,但就是不会武功。哲学现在似乎也沦落到这么一个地步,我们大学时候学的也是各种哲学史,所谓历史,实际上就是告诉你,在某个时期,出现了某个哲学家,他有什么重要的观点,同样,到了研究生这一步,你看上去以为是在写文章了,实际上,你写的论文不过是在说,我读了某某人的书,我觉得某某人怎么样怎么样。 于是,你成了王语嫣,你看上去什么都懂,但忘记了哲学最初就是用来思辨的。 如果上述是张汝伦关于nothing的解释,那么everything的设想就延续到了经典、延续到了音乐。 张汝伦关于礼乐的表述让我还是眼前一亮。对比东西方最大的不同,其实是对于音乐的看法,在中世纪,希腊音乐是失传了,所以西方音乐的传承不像东方,一直都在流传,而东方对于音乐更强调教育意义,这都是我们可以挖掘的的。 同样的,在关于读经典方面,张老师说,经典不仅仅是源头,更要关注每个经典当中,每个名人对于自身一些特定概念的独特理解。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当我们说一个东西是好的,那就意味着我们已经预设了好与坏的标准,而哲学就是把这个标准打破,去思辨任何一个前提概念的形成。比如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我们读经典读原文就要弄明白,仁和义在特定语境下代表什么。 通读全书,哲学是什么,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思辨。

《哲学是什么》读后感(二):找到“精神”的内核

找到“精神”的内核

评《哲学是什么》

很高兴能找到关于哲学的这种解释:哲学就是精神的内核。一个人的外在精气神,以及内在的思考、精神高度和思想深度,和他的哲学思维是息息相关的。与世无争的斯多葛哲学,可以躺在地上乞讨,笑话国王的劳累;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可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还有抱着实现自己理想,最后却走向不归路的迷失者……内因(哲学思想)和外因(成长经历)共同发挥作用,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其中内因是关键因素。

哲学是什么?记得刚学习哲学的时候,有一天我想着“我是谁,我从哪里来”问题的时候,看着地上的一只小蚂蚁,小蚂蚁只是安静地爬,遇到我的干扰之后便开始慌张起来。我心想:是不是也有某种生灵(哲学意义上的存在)看着我像一只小蚂蚁,他还只是看着我,等他施展某种法术干扰我的生活时候,会不会也让我焦躁不安?事实上,年轻时学业上的压力、人际关系的纷扰,曾经让我焦虑过,只不过随着阅历的增加和经验的积累,我已经从中悟出了一点道理,摆脱了年轻的焦虑。

哲学是什么?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是一门课程;对于哲学从业者来说,是一份工作;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哲学则是一种面对世界、人生的思考方式。在三个维度上(人与世界、人与人、我与我)的思考内容上,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学习经历都大不相同,最终思考的结果和形成的思维方式都会不相同,因此每个人的哲学观点、哲学立场不大相同,这也是人世间精彩所在,因为不同,所以在不同之中取得的共同,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妥协、世界与世界之间的一种和谐。

《哲学是什么》不是一本理论高深、逻辑奥妙的哲学书籍,它是作者在演讲、对话和表达自己哲学观点的十个小品,既有对哲学理论深入浅出的解释,也有对生活细节鞭辟入里的哲学分析,哲学味道和生活味道交织,理论与实践俱佳。譬如作者对于经典的解读:经典,意味着成熟。作者形象地将经典比喻为“泉眼”,从经典之中不断冒出来的泉水,不仅可以供人直接使用,还可以养花养草、喂牛喂马,最后还是为人类文明服务。文明的发展离不开经典的滋养,而经典的魅力所在便是它的成熟,因为成熟,所以经典可以哺育一代又一代的知识人。

哲学是什么?哲学可以是人安静下来思考的人生追问,哲学可以是工作一年之后的总结与反思,哲学还可以是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回顾自己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和过程,对于人生的种种感悟和看法。看这本书,正好是在因为疫情回不去老家过年、在工作所在地值班的消遣,也正好是不惑之年对于人生的一点小结,还是对于未来的一点探索。 也许,找到了所谓的精神,人便可以精神一些了。

2021-2-18

《哲学是什么》读后感(三):学哲学的意义重在启发反思

除了哲学专业人士之外,很多人对哲学的态度是好奇又恐惧,一方面抑制不住好奇心,想要去窥探一下哲学的堂奥,另一方面又害怕被哲学的深奥理论打击,于是提前敲起了退堂鼓。与此同时,市面上也有很多哲学入门读物,尝试引领读者们勇敢地进入哲学的大门。

复旦大学哲学教授张汝伦的随笔集《哲学是什么》,也是这样一本哲学入门读物。书中共收录了十篇文章,针对不同哲学问题作了深入讨论。虽然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但对单个问题的探讨确实能引领读者感受哲学的一角。

大家都认同应该多去阅读经典。什么是经典呢?在《阅读经典》中,张汝伦认同英国诗人艾略特对经典的定义:经典意味着成熟。这里的成熟,包括文明的成熟、语言和文学的成熟,同时也是成熟心智的产物。在这些综合条件下产生的经典,确实可以说是对人类经验的高度总结,其意义和内涵经久不绝,因而才能给后来的读者们提供持久的指导。

那么,应该如何阅读哲学经典呢?张汝伦指出:最要紧的是发现问题。找出问题后,再去进一步探索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有什么根据、有什么解决方法。哲学问题正是要去解说事物的本质,追寻本质和真理的过程,必然需要经过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不断深入的思考过程。这样通过找出核心问题和答案的过程,让大脑进行分析和论述的练习,久而久之,就锻炼了哲学思考的能力。

在《何谓哲学:与研一新生谈心》中,张汝伦总结了哲学家必须具备的特质:要有悲天悯人的胸怀,对真理有着无关功利的强烈热爱,不断完善和修炼自己的人格。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要成为哲学家,但每个人都可以去思考哲学问题。张汝伦总结的哲学家特质告诉我们,要去思考哲学问题尤其是那些人类最根本的问题,可以从这几方面去努力。

一个能够心怀慈悲、又热爱真理的人,就可以去进行哲学思考。一开始可以去思考那些入门的基础问题,有了足够积累之后就可以向更深层的问题去探索。学习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哲学同样如此。学习哲学的意义正是启发思考、启发反思、锻炼分析问题的能力。

张汝伦对西方哲学有精深的研究。在《异域之眼:德国哲学家与中国哲学家》中,他提到中德的哲学交流不是单方面的,中国哲学很早就逐渐流传到德国。莱布尼茨、沃尔夫、康德赫尔德、黑格尔、谢林、叔本华等,都与中国哲学有过一定的接触。

需要指出的是,德国哲学家最早主要通过传教士、旅行作家、使馆人员等第三方提供的观点或读物了解中国哲学,而非阅读原著,其中的偏见、谬误自然不少。20世纪后,随着一些中国原始文献书籍流入德国,德国哲学家们对中国哲学的认识和态度逐渐有所改观,开启平等对话之路。

“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标准统一的、干巴巴的一句话定义的答案,许多哲学家不断尝试用各自的方式来回答这个问题,引领他人进入哲学领域。

正如书名所示,张汝伦也试图通过这本书让读者了解“哲学是什么”。他用这些文章让读者从一些具体的问题点来感受和了解哲学:了解哲学的两个基本特质,即关注知识、行为、价值的普遍性预设的反思和超越,了解哲学会涉及到什么类型的本质问题,了解哲学的思考方法,了解什么样特质的人能成为哲学家等。

在前言中,张汝伦写道:“哲学起源于疑,通过疑而批判,而超越,而洞察真理,而止于至善”。也就是说,疑问是哲学的起点,通过思考分析、解答疑问逐渐深入去追寻真理。所以,普通人也不必过度恐惧哲学。只要乐于提问、勤于思考,可能在不知不觉间就走进了哲学的大门。

2022.02.12雾凇

《哲学是什么》读后感(四):哲学在哪里

这不是一本学术专著,而是张汝伦教授关于哲学主题的10篇文章的合集,正如作者所说的,这是他从事哲学工作30余年来写下的有关哲学的文字,算是哲学普及读物。这些文章的来源多样,有4篇是他在不同场合发表演讲的整理稿,其他几篇则选自作者的其他文集。涉及的内容丰富,有如何阅读经典的,有艺术哲学的,有哲学教育的,有关于哲学与政治的,有中西方哲学对比的,等等。前后的时间跨度很大,最早的是原载于2005年3月版《莱茵哲影》中的《哲人与爱:汉娜·阿伦特与海德格尔》,最晚的则是2019年3月19日在上海音乐学院的演讲《谈谈“成于乐”》,期间相隔15年之久。

哲学是什么?它并不象物理学、心理学那样有一个确定的、标准化的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正因为如此作者这本书才会以此为名。作者对很多教科书中所谓的“爱智慧”“智慧之学”“世界观的学问”“时代精神的精华”等解释嗤之以鼻,认为其蹩脚、空洞,根本算不上定义,根本没有触及到哲学的本质。他认为,哲学是一种超越的非实用性思维,是“对思想的思想”,是对既有的思想的进一步思考和批判。在此基础上,他提出,哲学是对人类根本问题的根本思考,而且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人类的生存实践,是一种生活方式——其核心在于认识和处理人与物、人与人、我与我之间的关系,并在此一过程中如何提升自己、完成自己、成就自己。

作者在阐述哲学的观点之外,还论及了一些关于哲学的非常有趣的内容。一是关于哲学一词的词性。我们中国人惯常以为,哲学是一门学科,因此必须要有明确的定义、内涵、外延等等;而西方人则往往把哲学作为动词来用,强调其是一种特殊活动,一种批判性思维。这可能是导致对于哲学不同理解的根本原因之一。二是关于中西哲学的方向。西方哲学注重向外看,从来不向内看,即便是道德哲学和伦理学也只是论证几条做好人的原则,而没有具体如何办;中国哲学则非常关注向内看,强调要在增强理论修养的同时提升实践理性,以根据具体的情境做出价值判断和选择。三是关于哲学与哲学知识。类似于“知”(zhì)和“知”(zhī)的区别,前者是活的,后者是死的,我以往从课本上所学的也就是哲学知识,热衷于记住的也是一堆知识,好用来“装点门面”而已,真正应该学习的是智慧,即时刻保持理性,用批判性思维来武装自己。

引发我思考的是另一个问题,既然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那它是什么样子的,又存在于哪里呢?毋庸置疑,我们平常人每天身陷柴米油盐的琐碎当中,哪里会有功夫去思考哲学这种深奥的、遥远的、虚无的却又无用的东西,怎么会有它的措身之地呢?它除了是上学时要考试的知识、上班后单位政治学习的内容、写东西时可以引用的句子,以及在和别人聊天时能够说出几个名字用以装装逼格外,它到底还存在于哪里呢?说实话,我看不到,我听不到,也找不到。

既然哲学如此抽象难懂,又于生活无所用处,我自己又为什么费这么大劲来阅读这本书呢?再深入去想想,这是因为我有疑惑,对人生有疑问,期待找到答案。

如醍醐灌顶般,我一下子豁然开朗了——哲学就在我们的疑惑之中,每当对人生、对生活、对世界有所发问的时候,我们就是在经历哲学,它揭示世界的真相、给予事物以意义、赋予人生以价值,让我们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得以有力量继续坚持下去;哲学就在我们的思考之中,理性的思考、自我的反思,让我们得以突破自身的局限,从更高的角度、更多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看透世界的本质,看清人生的奥妙,正确处理自然、社会与自己的关系,将个人的过去、现在、未来之间贯穿,为人生找到方向、找到依靠,而不再是纯粹依靠生物的本能去生活;哲学就在我们的选择之中,人生中遇到的种种选择,每天面对的各种问题,大到人生的定位、职业的规划,小到衣服怎么穿、午饭怎么吃,我们都要不断地衡量、不停地取舍、不停的算计、不停的选择,其中体现的就是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就是哲学;哲学就在我们的自我疗伤之中,每当人生遭遇遇挫折而受到伤害,甚至跌落谷底,并为此而苦闷、彷徨时,不管是躲在角落里自我开解、舔舐伤口,还是仰望星空、喟然长叹,都要依靠哲学来支撑着自己,好去治疗伤痛、寻找出路,哲学无疑具有最好的疗效。

我们的生活本身就是哲学,哲学无处不在、无时不存……

《哲学是什么》读后感(五):张汝伦:我的哲学之路

在真理的道路上 并不是所有的人 都可以匍在真理的十字架下 并不是每一颗虔诚的心 都能承认十字架的沉重 并不是每一个勇武者 都能背负它穿过坟墓

二十几年前(指20世纪80年代),正当我们这代人初露头角,议论风生,不可一世之时,就听到过这样的诗句。其实,即使在当时,也不会有太多的人走在真理的路上。二十几年后,当然更是各行其道,各奔前程,大家关心的多是钱和权,真理之路怕只是说说而已。 《哲学是什么》 张汝伦 北京出版社

但路本来就是人走出来的。有人走,路就在。真理的孤傲与风致正在人影阑珊处。真理之路从来就不是一马平川的康庄大道,而是生命在荆棘丛中开辟的曲折小路。哥伦布和麦哲伦驶向未知领域是为了财富和黄金;真理的探求者为的只是自己接近真理,虽然他们都需要非凡的勇气与激情。

我们这代人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已经有人向我们宣布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因此,似乎问题是不需要的,怀疑更是有害的。要做的只是像记住乘法口诀表那样记住人们告诉你的一切,以及一个必然到来的美好世界,尽管是在无限遥远的将来。然而,一旦听来的真理被生命的经验一再证伪时,当真实的痛苦一再反衬出美好谎言的苍白时,愤怒变成了疑问,激情延伸为思想。当探索的目光与哲学不期相遇时,我拥抱了它。当时的兴奋和欣喜,实不亚于哥伦布拥有了他的船队,终于可以起锚扬帆了。却没有想到,倘若真理真的进入自已的生活,会带来多大的痛苦;只是感到,在思想的海洋里,地平线上已升起一块真实的陆地。于是,便迫不及待地向它跑去,却发现古今中外的思想巨人也在向我走来。

第一个吸引我探索目光的是马克思。这倒不仅仅是因为当时能较多读到的、能满足我精神需要的书只能是他的书,更是因为他对真理的无比热诚和献身精神,尤其是他把普罗米修斯称为“哲学日历上的第一个殉道者”,深深打动了一个刚刚拥抱哲学的年轻人的心。马克思以他渊博的学识和深湛的思想(虽然它的全部深度和广度我只是在以后的岁月里才逐渐把握)为我打开了西方思想的大门,让我看到了人类真理的广阔领域。马克思的批判精神,则坚定了我追求真理的勇气和信心。虽然即使在当时也没有把马克思作为神来崇拜,但至今为止,我仍认为他的批判精神是发现真理和产生真理的必要条件。

终于,透过马克思高大的身影,看到了黑格尔,听到他对年轻人悬切的教诲:“青春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时间,尚没有受到迫切需要的狭隘目的系统的束缚,而且还有从事于无关自己利益的科学工作的自由。——同样,青年人也没有受过虚妄性的否定精神,和一种仅只是批判劳作的无内容的哲学的沾染。一个有健全心情的青年还有勇气去追求真理。真理的王国是哲学所最熟习的领域,也是哲学所缔造的,通过哲学的研究,我们是可以分享的。”于是,我让这位哲学大师带我走进哲学的殿堂。

虽然黑格尔思想深奥,语言晦涩,我却投入了全部的热情。因为从一开始,就得到黑格尔本人的鼓励:“我首先要求诸君信任科学,相信理性,信任自己并相信自己。追求真理的勇气,相信精神的力量,乃是哲学研究的第一条件。人应该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精神的伟大和力量是不可以低估和小视的。那隐蔽着的宇宙本质自身并没有力量足以抗拒求知的勇气。对于勇毅的求知者,它只能揭开它的秘密,将它的财富和奥妙公开给他,让他享受。”事实证明的确如此。艰苦努力的结果是我没有像许多人那样对哲学浅尝辄止,掉头他去,而是开始深入哲学的堂奥了。经过黑格尔哲学的洗礼,再没有什么哲学能让人望而生畏了。黑格尔哲学是哲学思维的百科全书。它和其他任何哲学一样,有它的缺点和谬误,但它深刻的洞见和广阔的视野是一般哲学难以企及的。

黑格尔哲学最让人诟病的就是他的绝对主义体系。但绝对主义的结论却容易满足年轻人试图一下子把握全部真理的野心,加上黑格尔特有的充满智慧的表达和论证,要想不被他征服是很难的。我虽然一度也醉心于他的绝对主义结论,但身边的绝对主义结论让我深恶痛绝,所以对黑格尔辩证法本身所蕴涵的开放性情有独钟。辩证法让我看到任何独断的东西无论多么霸道,都将转眼即逝。真理和历史的发展是无限可能的;只是当时还未想到可能性的方向也是无限的。

不过,黑格尔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尤其是他貌似独断的表述形式,未能深入他哲学堂奥的人会认为是纯粹逻辑的虚构。我在读了几年黑格尔后,也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因为我根本不相信凡人能像上帝那样穷尽真理。正是在这时,罗索带着他的《西方哲学史》向我走来。现在看来,罗素的《西方哲学史》除了文笔优美流畅、通俗易懂外,问题不少。当然,也有一些独到之处。但无论如何,当时却使我接触了另外一种思维传统和风格——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的传统和风格。经验论者认为偶然因素水远不能从历史事件中完全排除,历史发展的趋势是无法严格预言的。这非常能在一颗对独断论,尤其是历史独断论深表怀疑的心灵中找到共鸣。

经验论和实证主义又总是将科学(实际上是近代自然科学)作为他们的理论依据,而科学在当时似乎具有无上权威,无人敢表示怀疑。因此,他们对黑格尔的批判也带着不容置疑的口吻。也许经验论的确起到了独断论的解毒剂的作用;也许是思想的成长期必然会有的逆反心理;但肯定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独断的意识形态,使我一度疏远了黑格尔。

但是,经验主义哲学本身却无法满足我思维的激情,更无法回答生活提出的问题。我们这代人生活在一个剧变的时代,面对无数前人梦想不到的问题。正是为了要理解历史与生命,理解时代以及在此时代中生命的意义,使理想和激情在思想中得到升华,以完善和充实自己的生命,我才走向哲学。哲学于我首先不是一种职业、一种知识追求;而是一种生命追求和生活方式。可哲学到了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那里却成了纯粹的知识问题。它们那种狭隘的视野和将生活排除在哲学之外的态度,都使我不满。但经验主义却帮助我理解了康德。

有很长一段时间,康德对我是个谜。虽然我很早就有他的三大批判,但认真研读却是在当研究生时。康德不仅使我懂得了什么是先验哲学,更让我懂得哲学真正是人类自由的事业。康德哲学以形式主义著称,但在其形式主义的表述后面,分明是一颗深切关怀人类命运的伟大心灵。康德让我明白了哲学家和哲学专家的根本区别。可康德后来的崇拜者和追随者却不明此理,使哲学和其生活源泉日渐脱节。康德哲学也使我明了了近代哲学的全部可能性和根本问题,从而对近代西方哲学的现代性特征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为真正理解古希腊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准备了条件。

我最早接触的现代西方哲学家是罗素、杜威、尼采、萨特和维特根斯坦等人。但他们都不像海德格尔那样不仅给我理论上的激动和满足,而且使我自己的思想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海德格尔不仅批判地总结了西方思想的根本特点和问题,也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的本质,以及现代人类的生存状况。就其深度和广度而言,没有任何一位其他现代哲学家可以与之相比。通过海德格尔,我逐渐摆脱传统的自然主义思维方式和在近代哲学影响下形成的一些基本信念,而能以一种新的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和思考我们这个时代和世界了。海德格尔恢复了中断已久的哲学与生活的关系,使我看到,哲学不仅是一种理论,而且还是,并首先是人类的生存实践。在一个危机重重的时代,哲学的沉默就是哲学的死亡。但哲学必须以新的方式来说话,它必须成为未来人类的基本实践之一。

海德格尔说他一生的工作就是解释西方哲学。他的确是一位西方哲学伟大的阐述者和教师,通过他,我对西方思想文化的实质有了较为透彻的了解,并且反过来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实质也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严复早就指出,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会加深我们对自己文化传统的理解。中西文化的确有不少相近、相似乃至一致之处,但也有不少根本的不同。不过,即便如此,了解自己的最好方法仍然是从了解别人开始。了解西方思想是理解中国思想的特殊途径。我当初学习西方哲学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思想。

但我从不愿将中西思想文化区分为“自己的”和“别人的”。我虽然不认为人类的一切思想文化都是同一的,但我更愿将自己视为它们共同的继承人。万物皆备于我,祖先早有明训。虽然由于历史原因,我们这代人的思想发展更可能是从学习西方思想开始(因为传统文化近代以来遭到了无情的摧残和破坏),但这丝毫不意味着我们会和传统文化格格不入。通过传统、语言和社会生活继承下来的文化认同和基因是难以消除的。我们这代人中的最优秀者,必然是这个民族最忠实的儿女。

当初在穷乡僻壤学外语,读西书,根本没想到日后要以它为“专业”,混饭吃,而实在是出于时代问题的压迫,孔孟老庄似乎无法解答许多现实的困感。但正因为那时读书纯粹是为己,而非为人,所以一旦接触到他们的文字,马上就被他们伟大的心胸和高远的气度所震撼,这种感觉与我读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感觉是一样的。我至今仍认为他们是人类伟大的典范,他们超凡脱俗的境界是今天的人们难以达到的。与读西哲不同的是,孔孟老庄的思想无须刻意去记,在适当的时候它们自会出现。它们无疑已化为了我的文化血脉。

如果说我对经子类的古籍往往是从学的目的出发去研读的话,那么对文史类的书更多是出于情感的需要去阅读。我在历史中找到了自己生命的起源和本根,在古往今来许多伟大灵魂那里得到激励和共鸣,自己的人格也由此得到教化与滋养。历史的生命在我们身上延续,而我们也终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如诗人所说的那样:

在历史的太平洋中进溅自己 便是一颗颗水滴 又要在陆地上生活的瞬间闪光 又要从海洋中见到一个永存

其实历史早已进入我们的生命,使我们无法回避历史的责任。费希特在《论学者的使命》中说过:“学者的使命主要是为社会服务,因为他是学者,所以他比任何一个阶层都更能真正通过社会而存在,为社会而存在。”这就是说,学者应该关心人类的命运和发展。学者当然不是广场上的煽动者;但对于人类实实在在的问题掉头不顾,对于明目张胆的罪行和不义默不作声,被葬送的不仅仅是人类的良知和正义,还有学者和学术本身。不幸,现代社会及其学术制度越来越多地制造出两耳不闻窗外事、躲进小楼成一统的专家,而意识到自己人的职责高于一切的、费希特意义上的学者是越来越少了。这就使得中国传统对学者知行合一的要求更显其重要的现代意义。 20世纪已经结束。过去的这个世纪中国的文化状况是无法让人满意的。除了众所周知的外在原因外,中国的思想文化是怎样演变到今天这个样子的,这是我一直非常感兴趣的问题。对于我们的过去没有深入的理解,就难以清醒地走向未来。现代中国的问题表面上看是非常特殊的地区问题,深一层看这些问题都有它们普遍性一面,这就是它们无不与现代性的问题相关。对中国问题的思考,应该是对人类基本问题思考的一部分。

与20世纪末相比,人类在面对新的世纪时普遍感到忧虑和不确定,19世纪的乐观主义早已是明日黄花了。冷战的结束并不表明一种意识形态的胜利,而恰恰证明人类还没有什么灵丹妙方来一揽子解决人类今天所面临的严重问题。“儒家救世界”当然更是痴人说梦。人类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思考和提问。既然没有现成的答案,就让我们一起来提出假设和寻找答案。

与西方学者相比,中国学者往往缺乏世界意识,总是不能像西方学者那样,以世界主人的心态和一种带普适性外表的话语来思考人类的基本问题。其实不光是西方学者,俄国学者或印度学者也都是这样。中国学者的眼光往往过于局限于中国问题,而没有意识到,现代性和全球化早已将世界连为一体,任何特殊和当地的问题都是人类基本问题的一部分。这就是为什么像人权这样的问题成了人类普遍关心的问题。只有也能原创地思考入类面临的基本问题,别人才会愿意和你对话。对话的基础是共同关心的问题,而不是对话者的特殊背景。仅仅因为你有东方文化的背景就要人家和你对话,理由是不充分的。对问题没有自己的看法,把人家的话语和学术规范模仿得再好也无济于事。光会说我们的先人对这个问题是如何看的,能让别人将你视为平等的对话者吗?中国的思想和文化走向世界,不能靠重新包装传统,而只能靠重新创造一个传统。

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重新创造一个传统也意味着恢复传统。学术传统对于培养一个民族的理性精神和是非观念是十分重要的。学术传统不仅关系到学术文化的存亡继绝、薪火相传和发扬光大,关系到一个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而且还关系到一个民族理智与良知的培养、对文明和文化的尊重,以及正义感和真理的维护。学术传统一旦荡然无存,颠倒黑白与指鹿为马将为常事。不幸,百年中国,灾难频频,学术传统受到的伤害尤大,以至于今天谈论学术传统,真如镜花水月一般。“学术”一词早已失去它应有的分量,成为一种粉饰和点缀,一种奖励或交易的借口,或商业利润的外包装。因此,新的世纪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一个最紧迫课题,就是重建学术文化传统。这不仅是学者的学术责任,也是学者的道德责任。

在中国重建学术传统或恢复学术传统,在我看来也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一方面,真正的学术要像王国维、陈寅恪先生那样,视学术为第一生命,通过自己创造性的努力,恢复中国学术的生命。另一方面,要有基本的学者操守,不能曲学阿世,也不能曲学为利。这些其实都是对学者的起码要求,这一世纪中国的思想文化能否比上个世纪有明显进步,实系于学者自身的品格与质量,系于学者自身的人生境界。总之,中国的学脉,系于中国的学魂。

由于历史原因,我们这一代学人是非常特殊的一代。一方面,大都有过坎坷的经历,往往是通过自学莫定日后的学术基础;另一方面,也都受过正规的学院教育,并且很多人有在国外学习研究的经历。这种特殊经历使得人们,甚至自己,对自己有较高的期许,觉得凭这种特殊经历、特殊机遇和特殊气质,以及生活在一个特殊时代,应当会有一番不俗的作为和成就。但另一方面,随着自身学养学力的加深,也越来越明白所要达到的目标谈何容易。当然,这代人中不少人已成名,有了踌躇满志的理由和资本。但前辈伟业和风范俱在,自欺欺人的鸵鸟方式只能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社会对于名人的需要,却并不能在历史上真正留下什么。

虽然历史在期盼我们这一代能给它留下一些积极的东西,但真理之路于我却是越来越漫长,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越少,但解决的前景似乎比当年更遥远。却也因为如此,思想的激情比之当年有过之而无不及,它为我提供了不断探索和思考的无穷动力。与之相比,能完成什么也许不是最重要的。这种不断追求自我完善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不也可以给这个精神疲惫的时代增添一种异样的生气和色彩,不也能给后来者以激励和感动吗?

当秋天来到的时候 你们也许会变成迷失在森林中 燃烧出鲜艳的颜色你们很年轻 在一片枯黄里 你们认得出自己 我想是这样。因为在真理的路上,我们从未止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