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古文小品咀华读后感100字

古文小品咀华读后感100字

《古文小品咀华》是一本由王符增 编著作,文津出版社出版的假精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021-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古文小品咀华》读后感(一):咀嚼古文之精华

中国历代古文,精妙者甚多,琳琅满目,然对于我等后人,要领悟其中要领非易事。《古文小品咀华》是清初王符曾编著的一部古文选集。他将历代名家的小品文进行选取、纂辑,咀嚼、吸取其精华。小品文有别于以经世致用为目的的宏文巨篇,它们题材不拘、风格多样。

王符曾纂辑时,为就“小品”之名,有些本来较长的文章做了删节,仅保留了他认为属于全文精华的部分。这有利有弊,利在于将读者快速带入古文精华部分,弊端则是舍弃原文,读者不能读到完全版,难免理解有偏颇,有些遗憾,但是如果可以,自行再去翻找原全文对照阅读。

只是现代人的阅读时间有限,这般已经筛选过的书倒是在当下快节奏阅读时少费些时,能读精华,也能从小评里品味其精妙之处,倒是便捷的。

书中如果能对古文小品中的疑难字词句再进行注解今译,那便更好了。古文里的精华需要慢慢咀嚼才能吃透。

本书中的古文小品以时间为序,让读者从中看到小品从自在到自为的发展过程。评价亦短小精悍,可帮助读者了解其发展和流变,汲取其中有益的养分。

《古文小品咀华》读后感(二):为什么我们不读古文

有人熟读大量古文,有人什么书也不翻。

所以说,这问题不是社会主要矛盾,更不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它只会让一小簇人辗转不安。这些人能享受读书之乐,但又缺乏日拱一卒的毅力。为什么发生某种行为,为什么又不发生某种行为呢?借着《古文小品咀华》这本书,自问自答一下。

一是缺乏紧迫性。从时间管理来说,如果一件事既不紧急又不重要的,我们可以排到末尾,甚至完全不做。如果说每天不读一定数量的古文,就要被乱棍打死,那它就进入了另一个象限。我们不读古文,因为我们缺一个被乱棍打死的机会。

二是不具唯一性。读古文这件事,有很多可替代选项,一旦阅读进行不下去,就可转身去读白话本、名家解读,去听书。翻开古文,每个字都认识,什么意思?不知道。或者意思大概能蒙出来,但读完一遍我该干嘛干嘛,和没读一样。就信息传递而言,知道大概意思和知道全部意思,看似相当,实则差之千里。

三是操作不够便利。某一操作看似简单,没有必要为此懒惰而埋单,但这类奇技淫巧,一旦习惯就再也不会忘记,比如汽车无钥匙进入。万不可高估人类的勤奋,同样万不可低估随懒惰而来的行为导向,为懒惰买单是必要的,为一点懒惰而苦思冥想也是必要的。现在读古文,我们恰恰缺乏无钥匙进入,缺少书单、缺少有效整理。一把门锁让我们大费周章,终于对进屋子坐进沙发里喝茶聊聊以后的生活失去兴致。

(摘录一段:与亨利·福特同时代的人不明白,为什么像传送带这样简单的东西会有那么大的革命性——把汽车从一个工人运到另一个工人面前,和让工人从一台汽车走到另一台汽车跟前有什么不同呢?不难理解,一些人甚至认为福特在这种微不足道的小变动上投入过多的热情是有点犯傻。这种小调整带来的巨大便利,只有事后才能为普通人所接受。)

四是缺乏及时反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都不如大数据时代来得快。刚在某个app上发现什么好吃,另个app就推送了购物链接,紧接着,商家连货给我打包备好了。所以大数据时代不要轻易说某某软件低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它低俗的推送,源于对你以往搜索的计算。你骂它低俗,就像中年人早起照镜子,即便无可忍受,此事仍可怒不可言。与之相比,阅读古文的反射弧太长了,一天两天,一星期两星期,难有获得感。这也像对着一颗遥远的星体发生电波,折返往来,数年之内,未有回应。

五是没有功利导向。读古文不能加分、不能晋升工资、不能评职称。加之汉语言几次演变,古汉语的消费与生产,掰开了两说,好比大学里面的核工业技术专业,你考这个专业没问题,学习考试也没问题,但自主就业就有点难度了。奥登说,诗歌不会让任何事发生,那么读古文也不会让任何事发生,也不会看到事正在发生,但能看到很多事情已经发生过。那已经发生过的事,和正在发生、等待发生的事一样嵌满夜空。

所以说,没有任何理由,我们仍旧要读古文,读白话翻译替代不了,名家解读也替代不了。《古文小品咀华》可以是一个开始,你要一本接一本读下去,这件事如此徒劳,就像埋头抄书一样,甚至你自己也无法说服自己。总比把报纸撕成一条条的好点吧,你这样解释。

《古文小品咀华》读后感(三):有空读点儿古文,也挺好的

有这样一些书,作者并不出名,但其所编撰的书却流传甚广,比如《唐诗三百首》《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而《古文小品咀华》也属于这一类。但就内在价值而言,显然《唐诗三百首》和《古文小品咀华》要更大一些——客观来说,这两本书的作者虽然只是起到了“搬运工”的作用,但辑录的功夫还是很值得称道的。

顾名思义,《古文小品咀华》是一本古文选集,其中收录了先秦至明末的散文一百余篇,每篇均有他人评价与作者自评两种——阅读的过程中,读了文章本身之后,不妨结合自己的理解来评价一下这些评价是否评到了点子上。读的时候最好带上本《古汉语字典》之类的工具书,方便“顺便”学习。

说起古文选本,其实还有一本书名气更大,这就是和《古文小品咀华》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古文观止》——后者的作者同样不甚有名,但两本书选辑古文的功底还是不错的。不少人对于《古文观止》是比较熟悉的,初中以后桌子上、书架上也会备着一本。相对而言,《古文小品咀华》的名气虽然好像远不及前者,但由于作者有着“观古文之遗范……掇其菁英,由博返约,卓然成一家之言”的抱负,所以选入其中的文章质量上还是不错的——也许未必均是“鸿文巨著”,但也颇具眼光,还是很值得花费时间、精力来读一读的。

就《古文小品咀华》这本书来说,其中所辑录的古文,除了《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陋室铭》《黔之驴》《岳阳楼记》《爱莲说》比较知名外,其余的文章,基本也都是名家所作,值得下功夫好好读一读。读得多了,不熟悉的也就慢慢变成了熟悉的——其实大体就是这个规律。

说起读古文,估计很多人除了上学时学过一些,后来读过的就不多了。形成这样的一种局面原因不难理解;但如果能够静下心来,抽空少看些手机,少看些言情、魔幻网文,而是带着一本《古汉语字典》之类的工具书来读一读诸如《古文小品咀华》这样的古文选辑的话,相信收获一定不比其他差。中华文明浩浩荡荡上下五千年,只流连于现代文字,无疑不太应该。

古文阅读的难度大吗?这个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正如那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一样,假如有着“书读百遍”的毅力,借助于工具书来读譬如《古文小品咀华》中的古文,其实也并没有那么难。读书重要的是要品,不能只求读过去而不知所云,也不要只讲数量而不说质量。只要肯坚持,或许一开始要慢得很、难得很,但读的时间久了,相信古文阅读的功力一定会与日俱增。

现代社会是一个节奏越来越快的社会,好多人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已经比较忙碌了,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古文阅读上的时间估计会更少。但其实这些都只不过是借口罢了。愿意把有限的时间花费在打游戏、读“快餐书”身上,说明时间多少还是有一些的——读书的决心如果有了,再加上愿意坚持,那就更好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