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浮出历史地表》的读后感大全

《浮出历史地表》的读后感大全

《浮出历史地表》是一本由孟悦,戴锦华著作,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1989-7图书,本书定价:3.8,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浮出历史地表》读后感(一):指出视角的过程中圈定视角,观念先行的局限

1917-1949中国女性作者文学批评集。批判痛切且有令人拍案妙处,这个主题+女权角度的研究似也不多,导言尤其酣畅淋漓。

缺点在于作者善于见微知著,不断提醒读者观看的角度:男作者和女作者的出发点、情感动机、观看角度都不一样,可作者在评价和观念的叙述中,也圈定了特定的个人的观看角度(以观念为先的写作中这点尤其明显),结果就是一概而论、大量似是而非的精神分析的、政治的术语。一概而论:作者将中国历史中某种巨大的、强制性的、令人不能自主也不得自由的【阴影力量】归结为“千年不变的惰性乡土”。我认为作者和近代作家讨论的,有切实依据的,恐怕只能追溯到明清尤其是清。如果关注过考古和文物,应该不会忽视文明史以来中国高度发达的装饰艺术和工艺,而这是充沛的、富有生命力的,恐怕无法对立划分为“城市/类资本主义造物”吧?所谓历史周期律也许只是人性守恒定律,我更感兴趣的是【是什么让既得利益者共同体作出无言的共谋,同时被剥削者无法反抗,甚至意识不到要反抗】我想这对当下永远是有意义的。如果只是归结为不见得真实的地理决定论不可抗力,那这也就是垃圾诊断。人相对于靠进化肉体生存的万物,多少多一些自主性。从政经的角度讲,因为资本主义,所以科技社会齐齐进步吗?这个因果未免过于简单。我感兴趣的始终是【为什么】,而不是神坛上的既定成功。但是单就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值得一看。

《浮出历史地表》读后感(二):读后感

这是一种继承了弗洛伊德、拉康、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文本分析。 中国现代文学的具体作品其实没怎么看过,但相关的文学史作品倒看了好几本。 作者着眼于现代文学中女性视角和意识的觉醒(女性作家的作品为研究对象),近乎苛刻地审视了五四“弑父”之后,女性文学作品中有关政治、文化、角色、两性关系等话题的演变。 父权制以一种宏大的方式被消灭,但在具体细致的场合里,它依然残存并对女性施加压迫。随着政治制度的变革,意识形态解放将女性从父权制下的客体(空洞能指)拉回到了主体地位,妇女在被动地回归自身,但这种解放在一定程度上抹平差异而非正视差异;而在落后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下,这种主体性一方面难以走向自为,另一方面,封建残余(父权制残余)仍在起作用。 女性叙事逐渐出现在被男性叙述的女性空间里,同时,女性也开始书写历史。那么问题是:女性角色作为一个积极形象的抽象化身还是个性化的灵魂?这更能反映女性意识处在哪个领域中。另一个问题是:婚姻制度难道是妇女解放后必须要带上的另一重枷锁吗?后面这个问题以苏青和张爱玲为代表。 女性“浮出历史地表”后,她的角色在快速演变,但她的意识和情感却相对缄默。要解释的话,民族处在救亡图存的水深火热之中,当然个体的声音只能组成集体意识的一部分;作者意识到这一点,但她并不满足于这个解释;因为制度上的变革并不意味着,“弑父”过程的完美成功,仍然需要从个体经验的角度反省/审视女性的主体性的状况。 也就是说,她将新民主主义革命称之为“意识形态神话”的批判点在于,集体意识应该和个体的意识同时存在,这样没问题,就是有点苛刻。

还想写几句当代文学到现在的女性主义写作/角色。等有想法再说。

《浮出历史地表》读后感(三):瑰丽宏大的离心

中国版的《第二性》。行文一泻千里如屈原。视野辽阔,还原到历史原境,五四时期,女性“同人道主义、个性解放、科学民主一样,也是浮现在人们视野但又未必真被看见的形象之一” 。而且背后蕴藏着作者深刻独到的见解,比如当阐释科学”是浮现在人们视野但又未必真被看见的形象之一“时,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达尔文那种环游各地广泛考察各生物学文本,把各种神秘的、偶然的、不可解的资料,一一还原到其原始处境,以求从历史角度对每一个偶然成因做出令人信服的破译解释的工作,那种反神秘化的科学工作,却很少人效仿或很少人效仿的像。即便在鲁迅那里,进化论也只是一种信念,而不是一种科学工作方式“。

作为女性,很遗憾,历史决定了我没有广阔的女性语汇来描述这部作品的瑰丽与宏大。只能引用作者自己的语言来歌颂,她们成功地“对一般化的非特殊性的语言系统作根本性的离心、变异性调整,使之适应于经验的独特需要”。每个字的运用都体现了思考与创造,一个字一个字地搭筑,是在用生命力去一一填补“以生命现象显示的停顿”。

【摘录】

绪论:

*男性的欲望权

*关系中的性别角色从不混淆

*性别是一个有关地位的隐喻

*女性自身沉默并淹没于前符号、无符号的沉默之海。

*与其说男性创造符号,不如说他们首先创造了抹煞和删除妇女的异己性的方式和字眼,创造了对这一异己力量的一厢情愿的、自圆其说的解释,创造了通过扭曲以接纳这一异己力量,使之惮服于自己的控制体系和规则。

*在文学中,女性作为无意识被外射为一个掩盖了她们自身本身的象征体系。

*有了一份经过秩序滤化和认可的夫妻之情,女主人公的所作所为才引起人们道德上认可的同情和美感。

*叙事安排她们进入秩序。

*“进入秩序”是古代爱情小说中最不可少的结局,是不论怎样千拦万阻,是最终都必定要达到的一种叙事上和意识形态上的完满和完整。

*她们的选择是被选择过的,只是一般叙事作品不写这一层。…… 固然“情”可以摆脱生死自然秩序的驾驭,但却始终不能不以秩序的认可作为一种对完整或完满的允诺,并以整个叙事过程对这一允诺的兑现。…… 叙事完成了一个重要的文化任务,即性别整合任务,它已经把女性的进入秩序由一种真实的奴役变成一种唯一的理想乃至幸福,由对女性的剥夺变成赐予,由对女性的排斥变为接纳……

*宏大完整的父子秩序贯穿着中国文化史,这一一统秩序是将生理上以及农业社会生活方式中的性别角色高度社会化、政治化、制度化及至符号化的结果。

*一旦民族群体趋于安顿于一个新秩序,而这新秩序又带有明显的父权标志时,女性便成了被排斥者和异己,她的利益,她的解放,她的阐释力和反阐释力,都与民族群体发生了分歧乃至冲突。

*而她的反抗之声在整个时代大潮中又是那么微弱, 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被主流文化所削弱。

*在以往家长式的父皇之位上,如今端坐的不是任何一个私有社会的个人,而是一个集体—民族群体的化身。

*”我是我自己的“这短短六个字竟是女性向整个语言符号系统的挑战……

*“人”并非一个两性共享的字眼。

*于是,子君们命名了自己,但这是一个没有所指的命名,“我”和“我自己”之间只能形成循环封闭的同义重复,如同对置的两面镜子,哪一面也不指向外界的真实或开放意义空间。

*在某种程度上,整个新文学和那哺育了新女性和女作家的新文化都未及建立一个反神秘化的、科学的、求真的传统乃至语汇系统。

*达尔文那种环游各地广泛考察各生物学文本,把各种神秘的、偶然的、不可解的资料,一一还原到其原始处境,以求从历史角度对每一个偶然成因做出令人信服的破译解释的工作,那种反神秘化的科学工作,却很少人效仿或很少人效仿的像。即便在鲁迅那里,进化论也只是一种信念,而不是一种科学工作方式… …

*她不能抛弃一切现有已被男性社会历史沾染的语言,但那又无助于她来表述自己。

第一章 “五四”十年:悬浮的历史舞台

*同人道主义、个性解放、科学民主一样,女性也是浮现在人们视野但又未必真被看见的形象之一。

*同是对妇女历史处境的重构,伍尔芙侧重于重述17世纪的文化环境如何强制着女性的生存,而我们五四时期的男性大师们却更注重强制的结果而非强制的过程。… … 但整个搏斗真相却相当完整地留在了历史的深处, 留在意识层面之下的阴影中。《莎士比亚的妹妹》的主人公是历史女性在文本中的复活,而五四男性作家笔下的妇女却多半是文本中的死者… … 这“复活”和“死亡”之间显露了作者们性别、角度和目的的不同。一个旨在分析和重现历史,一个则力求否定和判决历史。

… … 这一“死者”的位置,标志了五四时代妇女在精神解放和文化解放途中一个难以逾越的界限:… … 这一份积淀于两千年历史深处的隐秘,一直延续到今天。

二 从女儿到女人——五四女作家创作概览

*女性作家们似乎唯有在那些尚未定型的、略与女人有关的旗帜下,以女性身份占一席之地,譬如人,人生,情感,爱情,婚姻家庭,个性等等。这些领域容得女性在自己与民族时代之间找到某种契合,以松散不成体系的形式和时代语汇曲书写、泄露自己,把自己纳入时代。由此,五四女作家才在文化的缝隙和松散之处避开一切已成系统的东西而奠立起自己的传统。

*她们这一性别作为群体可谓没有历史。因为历史只是父亲的历史,而不是母亲的历史。封建家长式的“母亲”并非母亲,而只是父权意志的化身,若是抽出父权意志内涵,“母亲”只是空洞能指。… … 因此,歌颂母爱,歌咏紧密而过于沉重的母女之情,反倒泄露了一代逆女们心理上的匮乏,这是一种理想之母的匮乏,一种性别历史传统及经验的匮乏。这是女性成长为性别主体道路上一个不可逾越的结构性空白。

*她们的作品总比男性作者的创作更多地表现温柔博大的人间之爱、友谊之爱、母亲之爱、恋人之爱、悲悯同情之爱、乃至万物之爱。

很难说这是女性本身的倾向,还是有特定的文化原因,譬如,是女性天生偏重情感,还是历史和社会使她们偏重情感。前一点或许无从证实,后一点却值得研究。

*所谓“女人”仅仅是有史以来那个被奴役、被统治者——弱者群体。作为个体,她们可以抛掉自身所属的性别群体去扮演历史一直赋予男性的性别角色,如从军、从政等等,但作为一个群体,女性却不知自己除了“弱者”之外还是什么,除了以弱者的身份反抗强暴之外还能做什么。

*爱的哲学信念及阉割性使它的文化功能远远超出了“温柔”的范围… … 爱,虽也阴柔和缓,却也无形中以一种新的理想对抗着已有的和潜在的文化主宰者,即非人的封建式价值观,一方面又潜在地区别于那种士大夫传统下的主人立场,这与其说是女作家的贡献,不如说标志了五四时代的文化结构的巨大变迁。

*五四女作家的作品,包括许多重要作品,在艺术上都有着显而易见的幼稚和粗糙。这与其说是由于创作技巧的未臻成熟,不如说表现了女作家们自身经验与语言之间的互相游离乃至互相冲突。

*浮泛而中性的时代语汇之海

*她们大部分人未能对一般化的非特殊性的语言系统作根本性的离心、变异性调整,使之适应于经验的独特需要,反而在很大程度上牺牲回避了经验以附就时代语言。

*以抽象人生意义的探寻压抑自己对已有观念的怀疑。… … 毋宁说,她们真正缺乏的乃是足以表现这份阅历的话语准备和话语自觉。

*乞灵于友谊,以替代不取则舍的爱情

*… … 女性对男性的陌生感、异己感。追溯起来,这恐怕与女性在历史上所处的异己地位造成的某种青春心态有关。

*意识到了一个没有历史、没有语言、没有确定所指的新女性的窘境

*她只是在历史的虚空、意识形态的盲视、女性主体结构的匮乏中站立在一片空明之中。

*作为一个新女性,庐隐和男人一样拥有话语,但这却是他人的话语,这话语本身就包含了对女性经验和境况的放逐。

… 女性在他人的话语所构成的语流中的挣扎。

*理智… … 是女性自救与得救的阶梯。

*她能够逃开诱骗她情感的某一个表哥,但无法逃脱整个规整化了的男性世界的文明机器,这机器对女性的唯一处置就是将她们加工或生产为自身秩序的规定角色。在孟珂这里,是把她的肉身加工生产为一具承载男性欲望及浅薄快意的空洞躯壳——一件陈列在都市文化色相市场橱窗中的高档商品。

*群体生命目的的匮乏与群体生育频繁繁衍的对立 … 它们不再是生命,而是以生命现象显示的停顿。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