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城市与狗》读后感精选

《城市与狗》读后感精选

《城市与狗》是一本由[秘鲁]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4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城市与狗》读后感(一):第一本略萨

今晚终于一口气读完了第一本略萨。有人说“美洲豹”之所以成为主要人物里唯一一个姓名自始至终隐蔽在外号之后的人,是因为在某些时刻他被作者赋予了身边同龄人所不具备的力量。即便是有意为之、也不能遮盖他是施暴者和杀人犯的事实。

我反复思考,觉得未必如此。作者在美洲豹身上倾注的想法与情绪,和我在书中其他同样丰满立体的人物上所读到的不一样。我觉得另一种可能是,他需要把关于他的故事全盘倾下,然后再保留全篇唯一一个只需对自己诚实的隐秘视角,作为旁观者去描绘这个不可以、无需也无法用其他名字来覆盖和再次创作的人物的故事。一个只有在借着唯独对自己有着真实意义的那个代号的切口之下,才敢再一次直视这痛苦而又复杂的情绪,回忆和消化那段记忆的故事。

这本书读到最后,更像是略萨们与美洲豹的对话。他无法像对书中其他人物一样赋予美洲豹一个具体的名字,因为哪怕在故事里他也从不算是一个具体的人。

《城市与狗》读后感(二):青春之歌

故事的开头很难让人一头扎入,一连串的名字也难以一一对应。望着余下的四百页开始犯愁,却慢慢地一点一点被吸入漩涡。

无人称的交替叙述来自福克纳,但较其不同的是,福克纳混淆了时空,略萨混淆了人称。

在你还未完全熟悉每一个角色时,无法清楚地辨别叙述者究竟是谁。也正因此,许多个年轻人的形象重叠在一起,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相似的影子。

有趣的是,很长一段中,一直将美洲豹的叙述与奴隶混淆,直到最后才分清三个人共同关心的都是同一个人,特莱莎。

一个搔首弄姿的人。

在美洲豹这一角色未发生变化之前,在阿尔贝托举报一起枪击事件之时,一切像是发生在军校里的《蝇王》,你以为作者想要讲述的是人性之恶。而在这之后,故事转而向成长小说滑去,建造起的是少年的迷惘与挣扎,每个人都在以自己脆弱的价值观应对这个糟糕的世界。

在这之下,似乎军校中的黑暗,那些不足为外人道的蝇营狗苟反而被铺设为了背景,成为浓重而肮脏的底色。因为是底色,因此无法被抹掉,反而让人逐渐麻木了。

或许相较于军校中的种种,“现实生活”的结局更为残酷。军校中,少年们的人格尽管遭受扭曲,可他们还能够暂时地以自己的方式争取一种同辈人间的“平等”。而回归现实后,等待美洲豹与阿尔贝托的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悬殊的结局。

略萨二十七岁的作品,有青涩和冗长之意,但依旧精彩。

《城市与狗》读后感(三):顾名思义的结构现实主义

作为一个南美作家,略萨不太有南美风格,行文不怎么热情,文辞描写不注重感官色彩,思想上也没什么神秘主义,反而很像一个欧洲知识分子,喜欢探讨体制、良知、自由。《城市与狗》源于略萨本人的军校经历,写了一群不服管教的问题学生,拉帮结派,打架斗殴,违反纪律,举报背叛,打击报复,说是军校版残酷青春也无不可。书名让人想到君特·格拉斯的《狗年月》,以“狗年月”为题倒更契合了,他们像斗牛犬一样好斗、盲目,像看门犬一样被体制的锁链捆绑,像流浪狗一样无处可归。

略萨被誉为“结构现实主义大师”——似乎并无此流派,作为指导的结构主义始终是一个批评理论而非写作理论——但顾名思义的话,这个说法还挺贴切。首先,略萨毫无疑问是现实主义的,批判,写实,准确,内容至上,遵循虚构的逻辑真实,极少表现出美学的手法;略萨又确实很“结构”,例如他在不同人物的第一人称视角中转换,形成“复调叙述”,造成一种混乱的拼贴式效果,开辟了人物内部的心理维度;还有他在小说中的场域,国家/社会/军校,体制/军官/学生,群体/小群体/个人,以学校的“围墙”和学生结成的“圈子”为中心,呈现出了包含和隔离的的几何结构,而打击/报复/再打击、规范/违规/再规范、接受/反抗/再接受的双向折线也体现了环境和个人之间的反噬。

《城市与狗》在阅读上没有什么阻碍,核心情节以场景对话呈现,复调则以类似意识流的回忆和感受呈现,冷漠暴力的外部关系,交织人物各自的内心创伤,除了有时会弄不清叙述视角是谁(人物的语言风格上区分不够),整体上并不影响阅读体验。只是,纷乱的视角涣散了对主要人物的关注,为了突显黑色风格,人物本身的内省和自觉性太低,而略萨在作者的站位上也退得太远,放弃了道德和情感上的指引,这种种因素合在一起,导致尽管阅读了一个好的故事,却无法对其中的人物真正共情。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