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明镜之书》读后感100字

《明镜之书》读后感100字

《明镜之书》是一本由[罗] 尤金·欧·切洛维茨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80元,页数:2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明镜之书》读后感(一):你的记忆可靠吗?

一个晚上读完。翻译得很不错!作者用了一个理论:人的记忆可以被重塑,构造了一个悬疑的故事。人的记忆的确是一个谜团,哪些部分被留下了,哪些部分消失了?哪些其实并不是真实的,只是幻像?有时候去了一个新地方,却觉得似曾相识,因为是梦中去过?在哪本书上读过?哪个片子上看过?还是听人讲过?相信轮回的,还有可能是上辈子去过。惊悚的是,你的记忆可以被心理医生重塑,让你相信本不存在的事情。

故事简单也有趣味,推荐作为打发时间的一本小说。

《明镜之书》读后感(二):记忆是那么的脆弱

这本书标签是一本推理小说。但并没有我们普遍认为的那种推理小说的构造,有个坏人,有很曲折的谜题和线索。这个书讲述的就是普通生活中的一件刑事案件。由一个想成为作家的一个人的自荐信开始,但却没有告诉人结局,当年涉事的人又被重新挖出来,从三个人为第一人称层层拨开案子的真相,为了破案,开始挖掘人们对过去的记忆,但是每个人记忆却相悖。

感觉开始读,你就想知道最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但出乎你意料。有句原话讲“记忆如同子弹,有的呼啸而过,虚惊一场;有的直穿肚肠,让人支离破碎。”感觉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你选择相信自己,但记忆却欺骗了你。其实我们很多人有些事都不知道自己说的是臆想还是真实,我们可能遇见一些不好的事情时,会不自主选择忘记或者改写,都把自己的过去包装的特别好。有时候真相并不能带来解脱和希望,它就是一面镜子,让里面的人看到自己的弱点。

《明镜之书》读后感(三):记忆的真实和虚假

看完怀疑人的记忆的真实性。真实与虚构在我们的大脑中交织着,也许我们的记忆是按照我们潜意识设想它发生的方式所存在,抑或一些从未发生之事受到外界影响和心理暗示而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之中。谎言说多了或许会被我们潜意识地当真了。有时你明确记得一件事是这样的,但它却是那样的?你怀疑是自己的回忆出了错还是他人口中的并非属实。

是对真相的探寻,还是在一次又一次颠覆中开始思考和怀疑。似乎每一个人都为着自己的私心而说谎,矛盾重重,谁说的才是真实的?

你的记忆之初是何时?回想过去,清楚记得之事寥寥无几,大多是模糊的片段或事件的大概。有些记忆已经忘记,在他人的讲述中你觉得确实发生过,比如父母细数你幼时发生的一些事。有些久远的细节却一直刻在脑海中。

人性中的恶和自私令人感到恐惧。人们各说各话,只为着掩盖不堪和展示希望展示的样子。只有掌握着接近事实的真相才能得到坦诚的回答。

《明镜之书》读后感(四):20/52

52周阅读计划(20/52)《明镜之书》([罗]尤金•欧•切洛维茨 著 张畅、袁子奇 译)。一本挺有趣的悬疑推理小说,胆小如我看完之后还有点心有余悸。

作者用切换人称视角叙述案情的方式很能调动好奇心,有点像西班牙的那部电影《消失的客人》,如果这本书也能变成剧本(也真的很合适),一定也是四星剧本了。值得称赞的是全书的叙述方式非常真实,完全没有任何故弄玄虚的描述,有的只是抽丝剥茧的娓娓道来,相比较去年的畅销书《摆渡人》,真是云泥之别。我也愈发的觉得越是好的东西,越少装饰,很多花里胡哨腰封坠地的书,往往是因为心虚。同样要感谢两位翻译,全文除了人名和地点,很多时候我都忘记自己在读外国文学(头一次读罗马尼亚作者的书,还在想[罗]是哪儿…),而且全文做了很多的标注,可以说是很细心了。

这本书是从新华书店借阅的,确实也不是一定要买的类型,看过也就过了,不用挤压卧室的空间。不过也引发了后续思考的,至少对大脑关于记忆的处理方式产生了更多的好奇,也开始警惕对于记忆进行利己的美化,毕竟诚实是最重要的美德。

《明镜之书》读后感(五):记忆是会骗人的

这是我在简书发的书评,欢迎大家关注点赞嘻嘻

人生的路上,有那么多的事情,那么多的故事,我们怎么能一一记下来,太贪心了,想要记住所有的美好,又不愿放弃刻苦铭心痛彻心扉的故事,哪怕那些故事不尽真实又怎么样,它都是我们的故事。“大多数人,都是他人”我们所拥有的,只是自己的人生。书的背后封面有个问句,多年以后,当你发现自己此刻的意识和抉择都是错的,你会一如既往地错下去,还是拯救自己重新开始?我想,我是无法装作自己一无所知的,所以还是不知道的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