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依海之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依海之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依海之人》是一本由丽塔·阿斯图蒂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软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5.00 元,页数:2023-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依海之人》读后感(一):像维佐人一样生活

对于非洲大陆,其他地区的人似乎总少不了一种刻板印象,形容那里的人们时总是不自觉就冒出野蛮、贫困、落后之类的负面词语。大概缘于我们无法如《依海之人》的作者丽塔·阿斯图蒂一般,用十几个月的时间去融入他们的生活,去了解他们的民族性。

在读本书开篇之时,最让我惊讶的要数丽塔居然敢只身前往马达加斯加进行十几个月的田野调查,至少在我的印象里,非洲从来不是一个安全的地方。在书中前半部分行将结束的时候,当看到这次田野调查的研究对象——维佐人天性温柔随和的时候,才算是真正让我认识到了这颠覆过往认知的非洲民族。 丽塔将书中的内容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旨在让我们透过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细节来了解怎样才算是“维佐人”,后半部分则是让我们更加深入地去认识维佐人这个族群,透过生与死的亲缘关系来让我们看到这个民族真正独特的一面。 书中始终在探讨的是维佐人的身份,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要真正去定义却又不那么容易形容。丽塔在前言之中便进行了概括,说维佐人的身份是模糊的。这就比较那人寻味了,似乎与我们的日常认识截然不同,说到日耳曼人,我们想到德国等国家,说到维京人,我们就想到北欧的挪威、丹麦,都是比较清晰的。但维佐人的身份怎么会模糊呢? 丽塔在书中没有去讲那些概念性的内容来说明维佐人的身份模糊,而是用自己田野调查期间的一个个具体事例来让我们明白她并不是在空口胡说。有些事情,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反而更加容易让人理解,也更加容易让人信服。当然,这一切还是得益于丽塔能够非常好的融入维佐人的生活之中,变得越来越维佐。 丽塔从维佐人游泳、造独木舟、出海、捕鱼、吃鱼、卖鱼等等行为之中来告诉我们怎么做会被认为是维佐人,反之就会被认为是马斯克罗人。维佐人生活在海边,以海为生;马斯克罗人生活在内陆,以农业为生。当然,两者的区别不仅仅如此,同时,除了维佐人和马斯克罗人之外,马达加斯特还有其他的族群,只是这两者经常被用来进行对比。 最终丽塔所揭示的事实完全出乎我们的预料,决定维佐人的身份是取决于当下的偶然性,从来都不会由过去决定。这是这个民族最为独特的地方,只有当你如一个维佐一般生活着时,才会被认为是维佐人,当你舍弃了海边的生活,不再游泳、造独木舟、像维佐人一样出海,那就不被认为是维佐人。因此维佐人才经常在生活之中以行动和语言来证明维佐身份。

《依海之人》读后感(二):迷人的人类学,有趣的维佐人

“人类在既有定义中寻找归宿,又在生活中创造定义。”

如果你觉得上面这句话不错,不用费心找出处了,因为是我原创的语句。当然,这也是我读《依海之人》的感受之一。

本书的作者丽塔·阿斯图蒂(Rita Astuti),是一位来自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人类学系教授。巧合的是,本书的译者宋祺,也是一位人类学学者,曾经做过海岛的田野调查。本书的目录中贴心的在每章章节名称后添加了章节纪要,书中的附图也整理汇总放在目录后,正文设置的前序与总结前后呼应,并在附录中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出处,甚至还有作者基于田野调查生活积累的“维佐语词汇表”。这样一本制作精良,研究内容翔实,语言严谨却无苦涩乏味的感觉,一定离不开两位女性人类学者的共同努力。

概括的说,《依海之人》是围绕生活在马达加斯加西海岸的维佐人展开的,为期18个月的田野调查成果。作者的这项田野调查,主要研究维佐人的族群和身份认同情况。这次研究的结果是极具创造性的,它打破了人类学中已有的认知方法,获得新的观察视角。

关于族群性的研究与讨论,是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人类学界的重要主题。“通常认为,族群研究的主导范式可以分为原生论与工具论两种,前者强调由血缘、继嗣而来的’天生’族群身份及人们对它的认同,后者则认为族群身份只是人们策路性使用的工具。”;丽塔的研究成果,却挑战了作为知识范畴的“族群”这一概念本身,丽塔认为,当我们面对“他者”的时候,不要前提性地假设他们一定 有“族群理论”(ethnic theory ),而是应当去探究他们的 “族群生成” (ethnotheory)。

得到这样的调查成果,离不开依海而生的维佐人自带的魅力。他们是一群“身份不固定”的人,维佐人的身份是由所做的事来决定的。维佐人的身份是流变的、不固定的、“不喜欢牵绊的”,是只有死亡才能让维佐人获得一个固定的亲属关系(壤葬raza),但是raza对维佐人意味着“失去”。他们是如此的鲜活,又是如此的与众不同。作者观察维佐人的视角是双重的,有着人类学家的旁观者视角,也有着与田野观察者同吃同住同劳动,甚至因为行动被认可为“诶佐人”的亲历视角,这样的双重视角,丰富了本书的故事性。

作为研究成果凝结成的书籍,本书对调查中的各种细节与结论均有很好的对应,阅读体验稍感繁琐,但是也感受到了作者的思考过程。本书最大的魅力,不仅是将维佐人这样有趣的族群展示在大众面前,也让人“回头审视我们自己。我们’习以为常’的,不仅是生活本身,更是那些构筑生活的世界的知识前提,而人类学对习以为常的挑战,指向的正是这些知识前提。”

《依海之人》读后感(三):《依海之人》:马达加斯加的维佐人

《依海之人》说的是维佐人的自我身份认同,以及他们的生活,当然,还有他们生活背后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观念和思想。

不同于我们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也不同于区分“欧美人”,不看政治身份、民族(家族)血脉、文化传承、地域生活,维佐人的身份是看自己当下的行为。简单来说,你在做一件维佐人都在做的事,比如游泳、出海、捕鱼、吃鱼,那你就是维佐人。然后,“维佐”也可以变成一个形容词,你捕鱼不怕辛苦,你可以受到“你很维佐”的夸赞。所以作者说:“维佐人之所以是维佐人,只与他所做的事情相关。”

当然,如果一个身上流淌着维佐人血脉的人去了内陆,抛弃维佐人的生活习性,去种田,去买卖,那他就不是一个维佐人,委婉地说,就不是一个“真正的维佐人”。所以作者又说:“维佐人是‘身份不固定’的人,维佐人的身份是由所做的事来决定的。”

因此,维佐人仅是当下的身份。他们未来是否是维佐人,并不确定。只要他们正在做维佐人的事情,那么就是维佐人。这一部分,作者在第一章《前言》即说得很清楚,随后在第二、第三、第四又在各个方面谈了谈维佐人“当下”的特性,“活在当下”、“没有计划”和“拒绝牵绊”。

有趣的是,维佐人的婚姻相当的平等,夫妻之间没有地位“上下”,因为具体到一件事,可以男方地位的在上,也可以女方的地位在上。另一方面,维佐人的婚姻又很简易,既容易达成,又容易解除。无论是男是女,他们都可能曾经有多段婚姻。

从第六章开始,作者从“生”迈入了“死”,开始谈起维佐人对“死”、“死者”的看法和有关的活动。事实上,纵然生前维佐人的身份不固定,但是死后归于何处,却成为了一个问题。维佐人的亲属关系是多元的,一位爷爷看到的孙儿辈都是自己的孙儿,而孙儿辈无论怎么看爷爷都是自己的爷爷,没有什么堂啊表啊之分,都是兄弟姐妹,因此他们的亲戚是非常庞大的。

在维佐人看来,他们一个人有八个“壤葬”,四个在母亲那边,四个在父亲那边,但无论几个“壤葬”,最后他要不归母亲家这本,要不归父亲家这边,这个过程是通过生前父亲的“索颅仪式”来决定的。父亲做了这个仪式,那么这个孩子死后就会埋进父亲家的坟墓,反之则是母亲。但是,具体来看,也是可以商量的,并非绝对,因为有可能父亲“没来得及”。

但无论如何,到死,维佐人的身份必须固定下来了,他不再具有身份的可能与流变,他要不在父亲这边,要不在母亲这边。

维佐人对于死者丧葬的仪式十分有趣。他们也有守夜和丧宴。但他们的守夜会唱歌,而他们的丧宴的食物很难吃。

出殡送葬的队伍要走很远,这是为了表明生死有别,死者要离村子远一点。同时,他们的观念里,“当一个人死了,他就死了”,没有知觉,须尽早入土为安。一旦入土为安,那么“死亡”就会从大家心中驱散,生与死在这一刻便会彻底分隔。

除埋葬尸体,还有“立起十字架”的仪式。当十字架躺下,那它就是死者的遗体,但当十字架立起来,它就是重生的祖先。“立起十字架”的仪式会重复一次死者出丧的过程。

维佐人最为让我惊诧的是认为活着是“冷”,死了才“热”,他们认为,只有活人才找阴凉的地方,而死者,则是燥热。

总之,作者关于维佐人的研究非常好读也好懂,倒像是维佐人的生活记录。也许,也可以试着从作者提供的看待维佐人的角度去看待我们自己,观察自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