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以竹为生读后感1000字

以竹为生读后感1000字

《以竹为生》是一本由[德] 艾约博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元,页数:27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以竹为生》读后感(一):简评写不下的…

乡村工业/区域研究佳作。 比较亮眼的是,作者对于乡村手工业在集体化时代的命运加以注意,也就是"手工业"作为一种技术与知识是如何丧失了权力被工业所取代的,这点在前后的时代尤为重要,因为我们知道,作为工人还是农民,是很不一样的。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崛起和稍早前的乡村工业化分不开,而在东南地区创办小五金小化工时,西南腹地却在去产业化,这难道是另一种中心与边缘?

之前看过另外两本写近代中国农村工业的,自贡的盐气,高阳的纺织,作为读者,没有对此方面加以关注,可做进一步阅读学习。

《以竹为生》读后感(二):在中国近现代过程中

在中国近现代过程中,以小家庭生产为组织模式的夹江造纸手艺人被20世纪精英阶层定义为阻碍历史发展的落后“无知”的农民,他们与生俱来的不可复制的“技能”在近现代发展中被精英阶层不断夺取。但事实证明,以小家庭为主的手工业能够以自身技能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并与近代机器制造品相抵抗。

本文从“技能”的性质、农民与城市人的划分、国家与小生产者的利益、国家、农民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引导读者重新认识固有概念,打破偏见,肯定社会发展中的下层群体,同时给予我们思考现实社会发展中的视角。这正是运用人类学所展现的夹江手艺人的意义。

《以竹为生》读后感(三):再也别讲要如何重新振兴某种手工艺了

一个四川手工造纸村20世纪的社会史,因为是历史,期间大量叙述可以如故事一般阅读,障碍不大,本书阐述了造纸特色村的技术、家庭、宗族、经济、政治等发展过程,对之后的近代部分理解更有感触,荒唐的年代里发生的荒唐事情,从另一个角度观看今天社会,不论美国还是其他,存在总有其合理性。

回想自己曾走访一个造纸村落,亲眼见证小规模造纸过程,并引发自己城乡割裂感慨和忧国忧民情绪,之后用手工纸进行的各种设计和实践,包括延续至今日的学术探索,动机是否经得起考究?就是说我以为的真是我以为的吗?如果以本书描述的社会史再去观察,当时我所看到的和所理解到的是很片面的,一个社会现象形成并非简单的用140字的微博可以叙述的情绪,年轻时高谈阔论,所谓针砭时弊,或者希望拯救改变地区困难,所基于的社会和实际情况的理解其实是站不稳脚跟的,恐怕只见树木而未见森林。

今日造纸已经远不同与古代造纸,设备的变化、专业外包服务的诞生、社会需求的变化、国家政策的变化等等,这个变化是逐渐发生的,我们看到的结果,就是结果,原因其实复杂。再也不能讲我们要如何振兴某种手工艺了,不然就如同当年只读了一两本书就跟着搞革命的学生一样盲目。但为了自己爱好想做的什么图个乐子,或者谋个生计,则另当别论,情有可原。

成熟可能就是一个逐渐不相信的过程。

《以竹为生》读后感(四):技能,就像竹子

技能,在这本书里具体谈的是造纸手工业的技能,就像竹子一样,扎根在三重土壤中。

第一重是亲属关系的土壤。“宗亲就是技术知识的‘天然’容器。”(p.47)家庭作坊是传统的手工造纸单位,宗族既成为劳动力的灵活蓄水池,又成为延伸到更远地域和更深市场层次的网络,同时,它还是各种社会意义上的保护屏障。

第二重是实践的土壤。它储存在践行者的身体里,或者更确切地说,储存在他她们之间,及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之中。践行者的视听触嗅等多重感官,甚至整个身体,都成为技能的构成部分;而他她们的位置、姿态与合作方式,是技能有序化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技能是一种embodiment,它不能从践行者身上剥离。

第三重是历史的土壤。我们需要否定一种线性的、现代化的、进步式的史观,似乎技术和生产关系一起,是从低级向高级演化的。实际上,历史更像各种综合因素作用下的沉积,一层一层交叠起来,有层次,但并不泾渭分明,更不用提必然是一种进化。这样,技能也应免遭“优胜劣汰”的进化论抹杀。

所以,要将技能连根拔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1920年到2000年,各种社会进程冲击着夹江的手工造纸业,包括战争、现代化、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市场经济改革等等,试图将之“非自然化”,纳入现代以城市为中心、以国家为主控者的工业技术体系之中。然而,这就像饥荒年代的挖竹根一样,造成水土流失;也像采用人工工业药品来替代自然进程一样,造成污染;最后,它也只能无为而治,让竹林春风吹又生。

作者Jacob Eyferth在开篇引用的第一个文献,就是Tim Ingold的“The Per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Ingold希望在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中,重新理解人的立足之地,那么,人也就需要时时返回到环境中——真正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来理解自身的存在,这就是所谓的“关联场域”(Fields of relations)。Eyferth就此指出:“技能的所在之地既非在封装严密的心智中,甚至也不在作为‘在体知识’之容器的身体里,而是存在于有技能之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互动界面当中。”(p.18)它既是自然性的,又是社会性的(如果我们非要使用这一组二元对立)。“造纸业的技能过去是、现在也是具化在践行者的头脑和身体里,嵌入在自然和人为的环境中,分置在不同践行人群体中的。同时,技能也嵌入在社会关系中。在某种意义上,技能就是社会关系。”(p.50)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可能开展“去技能化”,而我们应当保卫的,是基于技能财富的“实践共同体”。(p.226, p.228)

“月映竹成千个字”,每一根竹子都是活生生的个体,它们立足于环境,又丛生为环境。

《以竹为生》读后感(五):一项乡村技艺的20世纪变迁史

这是一部描述四川农村手工造纸技艺20世纪社会变迁史的著作。该村落地处成都与乐山之间的夹江县。作者是艾约博(Jacob Eyferth,1962-),美国芝加哥大学中国现代史专业副教授,东亚语言文明系系主任。该书获得2011年度美国亚洲研究学会的“列文森奖”。

这种小范围的实地考察,在社会学领域已经是一种常用方式。正如费正清在《江村经济》中转述雷蒙德·弗思所言,应当“以一个村子作研究中心来考察村民们相互间的关系,如亲属的词汇、权力的分配、经济的组织、宗教的皈依以及其它种种社会联系,并进而观察这种种社会关系如何相互影响,如何综合以决定这社区的合作生活。从这研究中心循着亲属系统、经济往来、社会合作等路线,推广我们的研究范围到附近的临近村落以及市镇”。艾约博的《以竹为生》显然也是严格遵循了这种调查步骤,并且相当成功的作品。

与中国的大部分农村相似,夹江县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动荡。当然,夹江有它的特殊性,该地的发展与一项传统的手工技艺——造纸,息息相关。

作为造纸大国,从古至今,中国出产过多少种手工纸张?薛涛笺就出于蜀中。四川向来有造纸的传统。艾约博就夹江县手工造纸的方法做了忠实的还原。72道“手脚”,“蒸活儿”和“抄纸活儿”,竹子的生长要求,对自然条件的依赖,艰苦的工作环境……造纸是一项复杂,有精细劳动分工的高技能工艺。相应的技能在某种程度上规定了相应的生活节奏和价值观,表现与这种技能相联系的乡村生活方式。

.手工造纸对技能的要求极其严苛,因此这种技能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是被严格掌控的。劳动的性别分工并不纯然出于男女的体力差别,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家长制权威必然成为主导力量。妻子和女儿通常只能接触到比较边缘的工种,无法拥有家庭作坊的承袭资格,只有女儿的家庭可以招个上门女婿,但倒插门女婿的地位类似嫁入男方的媳妇,同样无法接近技术的核心区域。另外一种解决方式是过继,通常只发生在亲戚之间,体现了一种由强有力的血脉联结的亲属关系的集体特征,反映持久性结构原则的中国乡村社会事实。

父系纽带和宗族范式维系了亲属群体的固定规范、法则和道德期待。这是属于内部范畴的性别与技术的宗亲控制。商品生产和市场行为需要超越传统亲属纽带和村落边界的关系。一个人的外部关系以及朋友关系的数量因而成为乡村人际中社会资本的显著标志。四川当时遍布的“袍哥会”,就是定期交流接触的互助网络和重要渠道。作者调查所得,在夹江县,五分之一的人都是袍哥会的成员,大部分官员、军人和商人都加入了袍哥会。此外,蔡伦被尊奉为造纸业保护神,“蔡伦会”这样的宗教组织是夹江社会群体结构中的重要一环,享有组织庙会、裁决民间纠纷等威望和权力。

这种相对稳固的乡村秩序是20世纪上半叶的结构原则。当然,这种理念本身也是随着整个社会的变迁而变迁的。一些从前不重要或者隐蔽的因素后来逐渐突出。比如,乡村产业中女性和年轻人的积极作用。就夹江手工造纸业而言,两个重要的历史关键点:1949年后的社会实践和1978年之后的市场导向改革,带来了巨大的变动。

通过行政手段和政治运动,国家在消除组织性的宗族行为方面相当有力,撼动了手工技能中渗透的传统亲属意识形态的基础。国家也致力于改变中国乡村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袍哥会等旧式帮会杳然无踪,集体生产、供销合作等代替了小作坊的家庭劳作,但从经济角度来讲并未能取得长足的进步,反而一度陷入凝滞甚至倒退的局面。

夹江造纸业的复苏与1978年李先念(当时主管经济规划的副总理)的批文有关。重新回归到家庭作坊,换工与互助再度成为夹江人的生活常态,纸张贸易和乡村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流动而趋向活泼。加速发展的商业化进程,为村民们尤其是乡村的年轻人创造了新的生活向往。造纸业的差异性逐渐显现,机械化大生产裂解了手工业所依赖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个体的经济力量替代了辈分和年龄序列成为社会等级的新基础。新的财富群体的出现,似乎也拉大了不平等的差距,以亲属和宗族关系为中心的乡村手工业需要在新旧秩序之间寻找平衡。作者以石家人为例,呈现了一个家族的生活轨迹,最终他们以碑文的形式重新确立:祖传的技艺应当为后代所共享,不应该被少数富人所操控。

本书以一个村庄为切口,记载了一场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乡村手工技艺的变革。作者深入当地的社会活动,在线性的梳理和横向的展开中呈现了夹江的生活图景,不过他采用的仍是外部的视角,这从大量引用的西方社会学家的经典语录就能看出他的思维。我们从这部著作中可以充分感受到民族志书写中以个体带动整体观察的好处,与此同时,应当注意,这种方式对历史的成因有所忽视,这是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的局部观察,因此,夹江调查所得出的结论并不一定具有普适性,但至少它提供了一个好的样本以及可供比较的材料。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