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物"的崛起经典读后感有感

《"物"的崛起》是一本由赵强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页数:31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物"的崛起》读后感(一):“物”何以崛起?

这部书稿放了好久。之所以迟迟不肯拿出来出版,当然不是因为不够自信,而是它不太符合我们这个时代惯常的对于审美、艺术的理解,与此相关的,是我们对于文明的理解。这样说有些危言耸听,其实,本书不是一本“反人类”的著作……“物”何以崛起?“崛起”的到底是什么?那些久远的人、物、事与我们这个时代,又有怎样隐秘的关联,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共同思考。

《"物"的崛起》读后感(二):党圣元先生评《“物”的崛起》

本书专门考察分析在晚明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世俗化过程中,社会审美风尚之嬗变,及其后世影响与余响。关于晚明思潮与晚明文艺、美学的研究,在现代中国学术研究之中,一直受到关注,方方面面的研究成果已经积累许许多多。但是,赵强的这一部书稿,却并非人云亦云之作,体现了自己鲜明的研究特点和独到的思想见解,就文艺思想和美学研究范围而言,是一部具有相当突出的思想个性和学术风格的著作。

《"物"的崛起》读后感(三):韩经太先生评《“物”的崛起》

本书带领读者,回到晚明历史、社会和生活的“现场”,深入体验个体日常生活与审美活动的诸多方面,感知弥漫于整个社会的生活时尚、审美风会,最终在更为宏阔的历史视野中审视和判定晚明在中国社会、历史演进洪流中所处的位置——这是本书为所有读者提供的崭新的可能性。由此,在萃取“现代前夜”审美文化价值观念之际,自觉转换主体意识,使回望历史本身具有审视现实的思想力量,为当代的生活、艺术、文化乃至思想领域的建构输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物"的崛起》读后感(四):于着力处云淡风轻

对于一个靠说话和写字谋生的人来说,平时的阅读太过功利,所以才特别珍惜有效的自由阅读时光。物质食粮里有快餐这一类,最直接的满足你肚子饿和嘴巴馋的双重需要。无论是“千人一面”的汉堡,还是“八菜一汤”的麻辣烫,给了我们短暂的热热闹闹,却无法供给身体所需的营养。精神食粮也一样,大部分电视剧脑残。我曾经出于好奇,在一天之内阅读了著名的“清穿之三座大山”,从早到晚终于在看到某部的时候,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蓝瘦、不香菇。供我们自己可支配的阅读时间如此有限,怎能不选精品佳作来滋养我们的大脑身心?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你可以正襟危坐在书桌前专心钻研,也可以一边喝着茶一边晒着冬日的阳光一边品读,还可以摆在床头睡前阅读——咳咳,专家建议睡前看哲学思辨的书可催眠。

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专业而有趣。有一些没读过的故事,一些表面看似没有关联的事儿穿起来,得出一些新观点。它严肃、晦涩,但能启发智慧。 今天早上,我突然觉悟,整天忙忙叨叨,有时都没有洗脸。可是,如果从事一样事业,让你没有时间洗脸,没有时间打扫房间,没有时间爱家人。这样的工作又有何幸福感可言呢?并非工作本身出了问题,而是我的工作方式的问题,让它占据了我正常的生活,所以反生厌恶之心,拖延症由此而起。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儿,古人又是如何生活的?

这就是本书启迪我的生活智慧吧。

《"物"的崛起》读后感(五):是什么造就了生活的美学——《解放日报》新书评

《“物”的崛起: 前现代晚期中 国审美风尚的 变迁》 赵强 著 商务印书馆

■雨葭

蒋勋说,“生活的美学,旨在抵抗一个字——忙。忙就是心灵死亡,不要再忙了,你就开始有生活美学”。急于果腹者自然只能为解决温饱疲于奔走,从这一角度看,晚明时代的“生活美学”,谈论的是一种话语权。

《“物”的崛起》所观察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嘉靖后期以迄崇祯末年的晚明时代。在本书作者赵强看来,这一时期“物”的群体式崛起,不仅充分展现了前现代晚期中国社会审美文化的嬗变过程,更主要的是,“‘物’的崛起”与“生活美学”相伴而行且相互影响:“晚明人对‘长物’的痴迷是空前的,无论是‘物’的种类,还是受众的波及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在日益蓬勃的商业力量驱动下,洪武皇帝依托“物”(官服、官轿)等礼制确立的官场阶层身份壁垒逐渐崩塌,取而代之的是裹挟着物质、文化、社会等多种因素“化合”而成的生活美学。

洪武皇帝开国时便奠定了士、农、工、商的森严等级秩序,同时通过率先垂范,严厉的道德约束力量得以有效贯彻施行。然而,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是有思想的高级动物,只要思想不停歇,社会就不可能一成不变。也所以,随着晚明工商业的勃兴,洪武皇帝原先确立的高度依赖道德力量的古板秩序,在应对社会快速发展方面显得过于笨拙且越来越不合时宜。

“物”的潜在影响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加拿大著名汉学家卜正民在《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中亦曾有过精辟阐述。在卜正民看来,明末商人越来越不满足于在衣着、住房、出行等方面对官员作派的简单模仿,他们越来越在意通过资助官员,或者家族子弟应试方式,曲线“入仕”。这显然已不再是一种浮于表面的简单生活审美,更像是从对上层生活的仰慕到间接分享。

本书作者特别指出,晚明“物”的崛起,除了引发官员的焦虑外,还招致道学家、正统知识分子对“物欲”的极大焦虑和激烈批判。这种焦虑与批判,确实不能完全排除他们对传统文化情结怀有的深深眷恋,另一个事实也不应忽视,那就是历史上官员与道学家还有知识分子三者身份往往集于一体,而文人视入仕为官乃成功标志早成惯例。如此看来,道学家和正统知识分子的焦虑与批判的情绪之中,很难说没有官僚对自身岌岌可危地位担忧的深层因素。

如果我们进一步跳出简单的社会阶层模式,“物”的崛起在社会上还带来了更多深刻的影响,这也就是作者提到的,新“生活‘时尚’的形成,既蕴含着新兴社会力量对文明、优雅的社会身份、生活方式的渴望,又暗藏着商业资本的推力。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晚明社会文化的商业化、世俗化倾向”,而“这种商业化、世俗化并非文化顺应资本的单向过程,期间也蕴含着文化与资本、传统与当下的双向博弈”。商业就像是万金油,其力量无所不在也无所不能,历史上众多奢侈物在商业力量下脱掉了华丽外袍,实现量贩化,比如历史上在欧洲曾奇货可居也风行一时的糖、茶叶、香料,特别是中国的丝绸和瓷器。

如果说商业体现了一种社会时尚的风向标,那么世俗则是商业发展进步的结果。从这层意义上看,本书呈现的晚明审美风尚变迁,不像是美学意义上的肤浅表白,其内涵更像是借审美分析,折射社会的焦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