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石挥谈艺录:把生命交给舞台》读后感精选

《石挥谈艺录:把生命交给舞台》读后感精选

《石挥谈艺录:把生命交给舞台》是一本由石挥著作,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石挥谈艺录:把生命交给舞台》读后感(一):他还不曾跟我们挥手作别

石挥谈艺录(一):把生命交给舞台

《石挥谈艺录:把生命交给舞台》读后感(二):面对舞台,他永远如孩子般纯真

把生命献给舞台。我总觉得:对于他,舞台才是真实的,才值得付出真心,而现实才是虚假、破败、荒诞、无序的,不值得托付的。

他是个有趣的人,但并不说明他很快乐;他是明星,但是他很孤独。读石挥,读到他的生命,读到无尽的孤独。

把生命献给舞台,是石挥对这个世界最深情,也是最无奈的选择。

但至少,舞台是存在的,他来过,纯真过。好在,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电影……如今,又有了他的书,隔着时空与他相遇在书香中。

《石挥谈艺录:把生命交给舞台》读后感(三):石挥,伟大的生命不仅限于舞台

石挥其人,放在今天,恐怕并不为人熟知,事实上我在阅读此书之前,也只是听过大名,并不了解甚多。这样为大家介绍一下石挥吧——

《石挥谈艺录:把生命交给舞台》读后感(四):文章写的如此之多如此之好,影剧天才石挥令人赞叹

本书主编李镇老师在导读中写道:无缘见到石挥的人,多半会评论他的电影。是啊,相比于话剧演员和导演,石挥作为电影演员的身份或许更为普通观众所熟知。但是面对这样一位距离现在如此久远的艺术家,还能够有多少人会在听到这个名字时,或眉眼一亮、或嘴角浅笑、或一声叹息。 《石挥谈艺录(一):把生命交给舞台》一书为所有喜欢石挥——中国影剧史上的天才——的观众们展现了他在建国前作为话剧演员的点点滴滴。这些文字绝大部分为石挥亲笔,另有一些媒体对他的采访,但不论何种形式都具有着贴近历史与人物的现场感,体现了他对中国话剧的种种实践与探讨,专业之外,也不乏对世俗情感、人性善恶以及家国政治的切身体悟,字语间足见一代艺术大师的直率质朴真切犀利,彷佛活生生地站在你的面前。

《石挥谈艺录:把生命交给舞台》读后感(五):这样的演员,请给我来一打

石挥,原名石毓涛(1915--1957),中国电影、话剧演员、电影导演,先后演出过《家》、《大雷雨》等十多部重要剧目。写过话剧剧本《云南起义》,导演过《福尔摩斯》等话剧,被人们誉为“话剧皇帝”。

石挥很骄傲,据说在旧时的上海滩,一次组剧团,老板宣告:在座几位都是A级演员,拿最高月薪600块!石挥旁若无人地冒出一句:我要601!”一时众人皆惊,事后,石挥就多了个“601”的外号。

“皇帝”当然有骄傲的资本,就像乔布斯,哪怕他自大甚至狂妄,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精彩的人,他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苹果公司,带领着苹果走向了时代巅峰,于是自大变成了他独特的标签,虽然不讨喜,但他依旧有众多追随者。

石挥亦如是,丰富的知识、精湛的演技就是他最大的资本,他出演的每一个人物都鲜活灵动。曹禺说,《雷雨》中的奴才鲁贵,“石挥演的,比我写的都好。”老一代艺人对于演戏有着最严谨的态度,他会字斟句酌的研究人物的每一个情绪,揣摩人物的每一个心理,再用最认真的态度把他表现出来,每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的灵魂。虽然那个年代已经过去,我们不可能再看到他们的话剧表演,但我们依然可以通过电影以及他的文字来感受他的风采。

看完《石挥谈艺录》,忍不住找来石挥的电影《太太万岁》来看。他在里面饰演了一位父亲,虽然戏份不多但绝对是整部电影里的一抹亮色,他的势力、他的好色、他的贪财,石挥完美的诠释了这样一个小人物,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个细节,都演绎得那么真实,无愧“话剧皇帝”的称号。

《石挥谈艺录》收录了7篇石挥接受报社记者访谈的文章,舞台艺术座谈的谈话内容,以及数十篇石挥关于戏剧发展的文章。从一个人的谈吐可以窥见他的内心,从一个人的文风可以看出他的品格。石挥的访谈直率、真实、质朴、犀利,石挥的文章读下来就像在读一部中国近代戏剧史料。

弗朗西斯·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因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石挥谈艺录》就像这样一部中国戏剧史,不仅让读者对当时的话剧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当今演艺圈的诸多现象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如今读起来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毫不过时。

他认真、质朴、执着、追求完美,正是这样的性格,造就了一个传奇又悲剧的石挥:他踏上最后一部电影的道具船,再也没有回来。时代造就了石挥,也击毁了石挥。如今我们只能从这些文字和寥寥的几部影片里去欣赏他的风采,感受他的才华。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