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头颅中国(最新修订本)读后感100字

头颅中国(最新修订本)读后感100字

《头颅中国(最新修订本)》是一本由黄摩崖著作,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4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头颅中国(最新修订本)》读后感(一):出修订本了

想不到《头颅中国》这么快就新出修订本了,首先恭贺,先秦的内容不好写也不好读,我想最新修改过的肯定是更完善更精致,准备入手。从2013年起一直在关注作者黄摩崖,年轻,有潜力,同时期待《头颅》系列的续作。

《头颅中国(最新修订本)》读后感(二):从“头”读史

各位看官,让我们走进摩崖先生的“头颅史观”。

读史从“头”开始,几千年中华文明即肇始于先秦。“头颅”可以象征天生之性命、奉献之勇气、生活之智慧、人格之尊严、社会之理想与历史之信仰,甚至是对英雄的隐喻,但它更是对优质之古典与高贵之传统的一个总喻。

读史使人明智,但从没想到读史竟能如此精彩。我们仿佛可以看见一位满腹经纶的先生娓娓道来,声线干净,声音有力不单薄,时而说史时而与各位观众打趣逗笑。目光炯炯,仿佛看得到智慧的光芒。出口有声有色,将一个个遥远的先秦人物和事件讲得栩栩如生,不禁让人沉入其中。引经据典,“六经注我”,每一个例子让人拍腿叫好!是的,磨牙像一位妙语连珠的说书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古往今来,无所不包。仿佛带领着我们这些看官穿越古今,穿越在历史的长河中。又仿佛把一个个历史画面制作成3D电影,让我们欣赏一幕幕立体的有血有肉的历史画卷。仿佛把先秦的叫得上名号的各路人物都叫出来,与我们席地而坐,像是卧谈会,大家在一起讲着自己的功与过。

最打动我的是磨牙对“普适”价值观的批判,宣扬我们自己的“道”。在文中,作者将中国文化之精气神发挥到极致,我们可以在文字中感受到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作者的文化底气。是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可不只是说说而已。中国文化是经历史千年淘洗仍伫立在世界之林的,个人觉得中国文化应该是愈久弥新的、愈久弥香的。然而现当代文化却始终感觉缺了点什么,我想那就应该是文化底气吧。“‘为故国招魂’的事业一刻都不能松懈。国人决不能丧失对国族文化的自信与尊崇,既应对中国文明史有同情之了解与温情之敬意,也应对中国人之未来充满期望。”中国文化历千年,可不能在物质文化都快速发展的现当代栽了跟头。

《头颅中国(最新修订本)》读后感(三):英雄主义还是平庸主义?

身为一个对先秦历史不感兴趣也对此很少涉猎的文科生,每次提到夏商周都满心愧疚,觉得离自己年代久远太过生疏,若画起华夏文明的时间轴,不知道先秦那段纷争绵长的历史排到了离自己十万八千里的哪个远处,然而阅读到这本《头颅中国》时却满心欢喜,发现作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我们轻松带入到他的历史画卷中,在这里先秦历史文明被剖析地系统而深刻,遣词造句深邃性与趣味性兼并,行文思路缜密性与流畅性共存,让人读了便不忍放下,匆匆浏览完毕只想为作者点一万个赞!

全书一共18个“话”,18个环环相扣却又相对独立的讲述主题,倘若细细品读,每一章节都可圈可点,纷呈的亮点不得不让我对作者黄摩崖先生心生敬意。

精彩的地方太多,这里限于篇幅只选取其中一点点与大家分享。印象最深的是第十一话,主要讲述儒法间的罪与罚,其中简单谈及到精英主义、保守主义、平庸主义的历史渊源、发展比较和相互联系,读到这里不由自主的思考起由此引申出的一个问题:

在中华文明悠悠历史中,该奉行英雄主义还是平庸主义?或许都不对,可能更恰当地问法是,英雄和庸众在历史中的角色到底该怎么定位?

一个民族固然需要一时之豪杰,但更需要恒久之砥柱。

郁达夫曾讲:“没有英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一群可怜的生物群体;而有了英雄人物却不知道崇拜和爱戴的民族,则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同样的圣人、先贤,他们都曾企图勾勒社会、设计历史、预定演进,但同样的庸众,或盲信或激进的半路杀出,自觉或无意识的搅局,造就一盘败局。

《老子》曰:“圣人无恒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必然是有不群之品格与超拔之境界的,所以书中说“大家即大家”,前一个大家是体贴大众、胸怀天下、思索万象的“苦其心志”者,后一个大家是平淡过活、维系人世运转的“劳其筋骨”者。孔墨老庄哪个大家的人生历练及学派著作不是拜群体智慧所赐?

“英雄举起倔犟的手指,深情地指向乌云满布的破绽处,那里射出美善的霞光,他们希冀带领诸位走向理想之境,而庸众刻舟求剑,与世沉浮,嗝声与鼾声合奏出一曲历史的唱晚。”这是本章节中最精彩的段落,冒昧挪用,以此作结。

《头颅中国(最新修订本)》读后感(四):值得研读的一本好书

黄摩崖的《头颅中国》一书,核心内容讲的是“另一个角度看先秦”。至于这个有趣的书名的确定,建立在笔者独特的历史观之上,为“头颅史观”,以“文明”为切入点和分析单位,站在整个华夏文明的视角上讲述“先秦”与“秦”之间的“爱恨情仇”,“头颅”的实质所在,在我看来是一种追溯文明起源的分析方法。笔者为自己的“头颅史观”提出了4个大纲:1.莫为砍头辩护,历史只不过是胜利者的历史;2.且问头痛与否,历史终归是人生的历史;3.从头开始,历史终归是千头万绪的历史;4.重视头脑(思想),历史终归是传统的延续与(英雄)的历史。

整本书贯穿着笔者的史观思想,描绘了一个审视先秦社会的新视角,至于这个视角究竟如何,我们可以从笔者关于“头颅史观”的4个大纲进行分析。从总体上,在我看来,“头颅史观”即杂糅了近代中西方各种著名流行的历史观的有关思想,特别是对汤因比的文明史观和雅斯贝尔斯的存在主义的历史观的借鉴,但除此之外,还包含了笔者作为一个中国学者这个传承者的身份,所具有的独特的民族情怀和民族视角,在我阅读此作品后,我无法更深入地去揣度和猜测笔者是怀着如何一种情绪和期待动笔写这本书,唯有能解释我这种疑问的,我相信就是这种情怀,给了笔者一种启发和灵感,对于他来说,也许这就是他所说的“机缘”。

我阅读此书后,感慨的最深的,也悉数可以归于上述的4个大纲,笔者的写作涉及范围很广,上至国家专权制度和礼乐制度的发展和演变,下至工商、农业的模式演进,纵横了从商周到春秋、再到战国的这段时期,在先秦与秦之间进行了深刻而不失全面的探索。其中,对于“文明”的理解,笔者的观点和汤因比类似,认为文明是历史研究的单位,要通过研究比较各种文明的历史,发现它们兴衰的内在动因和宏观历程。而对于“文明”内在动因的分析上,他又不同于汤因比,而是持着一种明显的以“人”为中心的观点,以此来探讨华夏文明这段独特的文明发展历史,这在我看来,即使是有些许唯心,但合情合理,因为笔者的视角拓宽了我们研究先秦历史的视野。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历史终归是千头万绪的历史”,这与雅斯贝尔斯的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提出的有关“轴心期”的思想类似,雅斯贝尔斯在该书中提到了自己历史观的总的观念:历史有着唯一的共同的起源和目标。而笔者在自己的书中也提到了雅思贝尔斯的类似思想,显然这是他受到了雅斯贝尔斯思想的影响的表现,雅思贝尔斯的存在主义的历史观重在对“存在”意义的探讨,因为重视人类历史“存在”的意义,因而从源头和目标出发,尽管这个源头和目标都不可为我们所知。笔者此外还持的历史观“历史只不过是胜利者的历史”,应该是受到了克罗齐“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思想的启发,至于历史中“英雄”和圣“贤”的作用,诸多著名的历史哲学家并未作出确定的回答,但有一点是无疑的,即他们并不否认他们的作用,而这个作用的程度,则取决于不同的历史学家。对于笔者而言,他同样重视英雄和圣贤的作用,甚至重视的程度也是很深的,但他强调的更多是这些人的思想和事迹被记载在了史书中,成为了历史长河中可以观测到的少数“沙石”,因此,这些人的重要性不仅对历史进程本身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后世的历史学研究也是相当关键的。

源于一种独特的情怀,以此为“机缘”,笔者写下的这本《头颅中国》,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鲜而不失趣味的看待先秦的视角,整篇文风学术性和文学性兼具,实在是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头颅中国(最新修订本)》读后感(五):将学养的通达转化为超然的识见 ——《头颅中国》读后记

本文作者:黄青松

文章来源:于2014年11月28日周五《团结报》

阅读和评论《头颅中国》,对于身处浮躁时代我们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大概就是这本书出版一年多来,没有看到期望的评论文章主要原因。就普通阅读而言,兴趣和涉猎的范围往往使我们以高质量的图书失之交臂;对于评论家而言,研究的深度、视野的广度和学术建构是否能和《头颅中国》这样的作品发生真正的碰撞,也必须接受拷问。当然,这本书得到一片叫好,但切中肯綮的评论文字不多的原因可能是多层次的,湘西已故作家彭志明先生曾经讲到过“发声地”的问题,其实也就是“话语权”的问题,就是说一个身处湘西的草民发出的声音和一个身处学术庙堂的大家所发出的声音是不等效的。所以,我们研讨《头颅中国》就更有一种现实需求。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所谈的也只是读后感而已。

首先要表达的是对作者的敬意。电影《梦幻之地》有一句经典台词——“你盖好了,他们就会来”。这是事实,你付出的努力越多,一般来说,得到的都会成正比,经济学家称其为“报酬递增法则”,或滚雪球效应。阅读本书,让我叹服的是,摩崖先生阅读量之大,涉猎范围之广,与他的年龄完全不相称。写作此书的切入点在先秦,但功夫在诗外,古今中外,历史、文化、艺术、思想,宗教几乎囊括社会学科的所有领域,他的视野都有所触及,并且在抵达一定深度的同时,能够有机地进行会通。这是一个学人的基本功,一切硬功、软工、轻功,都离不开基本功,做学问花拳绣腿害死人。艾略特说,“人类无法承受太多的真实。”就是这个道理。这也就是我和摩崖曾经探讨的挑战的话题。我说读你的书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那么对摩崖来说,无论是学术的准备还是具体写作也是一种挑战,学术准备需要知识的有效储备,读通、读透历史更是不容易。人类历史有太多的遮羞布,父辈史、当代史都有很多云山雾罩,祖先史、先秦史就更需要扒开瓦砾烛照。所以古人有刚日读经、柔日读史的说法。但中国文化、中国思想、中国气质的源头在先秦,两千年以来,因为岁月的漫漶,金石、甲骨、竹帛保存之不易,加之大动荡大变乱等等,太多的文化信息散佚散失,一代代学人为之皓首穷经,屡有发现,摩崖先生以青春热血、磅礴才情汇入这条河流泅渡,以“头颅”为寓,打破博物馆似的陈列解析,而代之以影视广角取景立体推进的大叙述方式,二十“话”结构的环环相扣,抛出《头颅中国》一书,令我们耳目为之一新。

读书在于多,但也不在于多,于多,电脑储存比人脑多,百度词条比任何一个所谓的学问家都多。海量信息的社会,垃圾信息已经成为汪洋一片的堰塞湖,在不断淹没人类最初的灵性之光和最后的理性精神。因此,在我看来,通读不是问题,问题是通达的学养能否带来超然的识见,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讲逻辑、讲因果,还有部分历史学家热衷于总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规律”,并认为这种历史规律像科学规律一样可以不分时间、不分地点地运用到全部历史之中,英国学者波普尔对这种历史主义进行过深入的批判,他认为,这种历史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历史宿命论。我想说的是,因果是有分野的,显性因果,容易被发现,也比较容易被证明,隐性因果往往被过多的现象遮蔽,学人最可贵的眼光和识见,就是发现这种隐性的存在。《头颅中国》每个章节都有属于自己的识见,对人性、对中国文化的深刻洞见。譬如第十七话“道路的东西之争”,第五节“他山之石”中提出:“‘中国文明’则要坚守一‘中’字,其魅力就在于‘不偏不倚’,其生命力就在于超越‘东西’”。虽是轻言漫语,却力道老辣,像这样的言语道断,至始至终在《头颅中国》一书中时有所见,不急于下结论,一旦得出结论,则有厚重的大担当。学问贵在识见,尽管古人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说法,到最终层面“仁”和“智”其实是相通的。《辍耕录》载,许衡和刘因受忽必烈招,一就一辞,许言“非如此,则道不行”;刘云“非如此,则道不尊”。不能简单地进行价值评判,虽然选择形式不同,但都是超然识见下的决绝态度和行为。《头颅中国》于中国文化、于儒家原初思想等新意的阐发都有独到的见解,虽是一家之言,但正是一家之言,就更显弥足珍贵,我相信,随着学界在上述问题上达成的共识不断加深,一方面是中华文化的幸事,也必将证明摩崖在这方面创建的重大价值。

中华文化的源头在先秦,精髓在先秦,其所产生的有着深刻的原因,但历史叙事在这里形成了最大盲点。东西亚之间,因骆驼和马匹的驯化,使物质贸易和文化交流穿越横亘在这两个区域之间的沙漠成为可能,同样在东南亚在独木舟基础上不断提升的造船技术,在武陵山区腹地深处的酉水也成为中国南方古代丝绸之路,也就是说,中华文化在生成之初,绝对不是封闭体系下成长的,她包含着伟大的吸纳和兼容并收,主流史家以轻率的态度对此忽略不计,我期待摩崖在研究这一课题和查探这一问题上能有所深入,有所成果,在倡导中华文化复兴话语背景下,我们肯定会多一个视角,并且视野可能会得到进一步拓宽。恩斯特·卡西尔说,“历史上任何一个的文化都潜藏着巨大的能量,随时准备再次爆发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中华文化有所担当就在于此。

至于对这本奇书的归类,我觉得我们不能拘泥某种范式。《头颅中国》融学术功底、文学表达、思想洞见为一炉,当我们更多地谈论它的学术性,就会忽略它的文学性;强调它的文学性,就会损害它的思想性;赞美它的思想性,又会让其文学性和学术性受到忽视。统而观之,它是通过大历史来构建大文化开山之作。

古人说“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能和摩崖同事,是我们的人生一大缘分。那么,也借用《诗经》的一段话,“南山有桑,北山有杨,乐之君子,邦家之光。”表达我对摩崖的热切期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