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唐太宗的枕边书读后感摘抄

唐太宗的枕边书读后感摘抄

《唐太宗的枕边书》是一本由梁冬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0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唐太宗的枕边书》读后感(一):梁冬解读《群书治要》

梁冬作为知名媒体人,采访过诸多大牛,当然梁冬本身也是成功人士。知道梁冬是因为他和徐小舟讲解《黄帝内经》的节目,梁冬是一个不错的采访者,但是中医的知识方面欠缺了些,可能这正是这节目要求的状态吧,一个完全不懂中医的采访者和一个中医世家子的交流碰撞。

编辑卢俊 发起赠书活动,我看到梁冬的名字,标记了想读,意外地中奖了,热切的盼望下,正当公司迁址,种种原因,好久才收到。

书本身不厚,200多页的样子,一个晚上可以轻松读完,选取的古文大多浅显,梁冬的解读亮点集中在职场视角的引申。

总体来说,这本书作为《群书治要》的梁冬版解读,太浅了,太少了;但作为梁冬版导读还是值得一读的。

《唐太宗的枕边书》读后感(二):读梁 冬《唐太宗的枕边书》

文笔不错,写得挺流畅的。

对于孝经的解读,其实是在讲作者对于职场和教育的一些看法。例如在中国这个特定的社会背景下,要想取得成功,贵人相助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讲求孝道,恭谨待人,才能取得支持。又例如要服务大家,让其他人觉得有福气,有支撑。能够从《群书治要》的原文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讲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道理,对读者还是很有启发。不过读着也感觉到中国文化中的等级观念的惯性还是很强,如何做到遵从而不盲从是需要智慧的。

对于职场和家庭关系的处理,后面讲的比较多。对墨子讲得很好。墨子的科学精神,提倡简朴,对于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等观点确实很有用。优秀的创业企业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寻找优秀的人才,强调公司的企业文化。

作者对墨子的感触比较深,所以写的也比较生动,值得一看。尤其对一些平时不怎么看得进去书的读者来说,比较轻松就能和一些观点形成共鸣。

作者理论联系实际还是不错的,所以有两种能力,都很重要。一种是苦学,一种是学以致用,当代的东西含金量不见得有多高,但是一般都比较有用。

p40 成功的人的三个基本条件,第一是要身体健康;第二是人际关系和睦;第三是需要用钱时有钱可用。列子提到的天地无权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讲的是不可求满的道理。

p109 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坚持10年,所产生的巨大的复合效应就很明显。

p123 对墨子讲得很好。墨子的科学精神,提倡简朴,对于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等观点确实很有用。优秀的创业企业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寻找优秀的人才,强调公司的企业文化。

p126 朋是一起花钱的人,友是一起挣钱的人,所以叫狐朋狗友。一个人要选择好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作者对墨子的感触比较深,所以写的也比较生动,值得一看。尤其对一些平时不怎么看得进去书的读者来说,比较轻松就能和一些观点形成共鸣。

p149 管仲的“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作者理论联系实际还是不错的,所以有两种能力,都很重要。一种是苦学,一种是学以致用,当代的东西含金量不见得有多高,但是一般都比较有用。

p155 王霸兼行的必要性。

《唐太宗的枕边书》读后感(三):修身齐家与治国平天下

如果说成长会给人带来好处,那么我想唯一的好处就是明白了世间的道理。

小时候的我们,可能会无意识的诵读: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但是只有长大以后,我们才会明白出淤泥而不染是一种多么难以达到的人生状态,我们也许曾经豪迈的念过: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但是只有经历了那些阵痛也才知道曾经的芳草萋萋,现今无从采撷。

也就像这本书所说的一些道理一样,真的经历过了,痛苦过了,再回头看作者所说所写,才能会心微笑吧。

其实人生的道理从来就是那么浅近,总是摆在那里,任君取用,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的人总是不多,即使如春秋五霸中的齐桓公,在管仲临死前,求教今后应该如何,管仲让他疏远四位照顾他生活起居的朝堂之中,庙堂之上的四位大臣,齐桓公还真的听从了,遣散了这四位杀掉儿子、阉掉自身以取悦自己的人,但是从此,他吃不香,睡不好,后宫前朝都乱了套,坚持一年之后,齐桓公又召回了四个人,但是四个人也仅又用了一年时间,就害死了齐桓公,让他生生饿死在宫中,临死都没有脸去见自己的仲父。

其实过的舒服远远不是一种好的状态,其实谁的人生没有问题呢?你回避了问题,或者用办法掩盖了问题,却并不能解决问题,身边被一群小人围绕,问题都被掩盖,而又不知道克制自己想要过的好,过的舒服的欲望,那么欲望也是个很可怕的东西,它会生长,会扩大,今天你想吃婴儿的肉,明天或许你的欲望会增大到想吃很多人的肉,后天也许,你已经离不开人肉。即使没有外乱,内因已经足够毁灭一个国君了。

另外也很喜欢梁冬先生对于墨子的解读,其实墨子的思想是多么先进而有划时代意义的啊!在公元300多年之前,他就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但是这些显然与当时的战国纷争无法融合,所以同为儒家的显学,后来被统治者们选用,成为正统学派,但是我私底下不禁想,如果当初墨子的思想传承至今,现代中国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作者的这本书一开始觉得是从一位领导者的角度去看孝道与管理之道的关系,越往后却越是从一位长者的角度去解读人生。人的生物性给了人基本的需求和求生本能,但是人的社会性才能帮助你学习,修正,继而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人的修行甚至可以持续一生,将心灵看做一棵花树一样培植,时时修剪,最终总会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的。就像书中说起的那位老师太,在终南山终日修行,无欲无求,但是却能吸引大家去接近她,这是一种最自然而仰慕的状态,这就是道家所说的“道不远人”。

其实修身齐家与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往往相同,身体秉性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就和家国天下一样,治理好了,才能风调雨顺。

《唐太宗的枕边书》读后感(四):恨不得穿越回唐朝

如果给你一次穿越的机会,你想穿越回哪个时代?我的答案是穿越回唐朝,而且是初唐“贞观之治”时期,哪怕是穿越单程票也行!为神马?

因为那是个一点都不流行减肥的健康时代,那是个服饰最接近“轻透薄露”的摩登时代,那是个世界的经济、文化逐渐以大唐东土为中心的时代,那是个官员清正廉洁、鲜有贪腐的时代。初唐乃至盛唐种种的发达、繁荣、鼎盛,都离不开一个伟大的君主——唐太宗。

一个如大唐集团般规模庞大的企业,除了有好的老板外,也必然有着一个出色的职业经理人。在大唐集团,这个人就是魏征。魏先生不仅经常给老板提供完整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还编了一整套企业管理的书,此书从周易、兵法到孝道、历史都涵盖了,深得老板欢心,因此成了老板的枕边书。

一千多年前,一个封建君主的宝典,我们现代人看了能学到什么?梁冬老师用这本《唐太宗的枕边书》,用一种诙谐的方式,把那些我们可能看不懂的语言转化成了可以指导解决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的方法。

这本书包含很多。刚看到封面的介绍,你懵了,不知道这本书到底想写什么。看着看着书的内容,你发现书里写的不只有爱情、婚姻、金融、商业管理、互联网,还有教育、自身修炼等等。而且总有某些篇章说到了困扰你的问题。原来魏征的答案不只能解决唐太宗的治国“大问题”,甚至还可以解决许多有关当代人自身的“小问题”,毕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本就是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的。

作者有着近乎学究气质的、极为复古式的谦虚,而侃侃谈论着各种最fashion、最热门的问题。时而旁征博引,时而絮絮叨叨(这绝对是善意的褒义词),经常自问自答,他将自己的思考过程也展示给读者,就像是在和读者面对面地聊天。

于是,这本书也成了我的枕边书,每天睡前翻上三两章看看。

我们很喜欢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纠结,似乎“纠结”已经成了一种时尚的流行病,你要是不“纠结”,你都不好意思出门。但是我们总说自己要跟自己和解,生活才能和谐,于是又会沉湎与另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会纠结?作者从人类繁衍的角度找到了一个答案,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是既有爸爸的特征,又有妈妈的特征……再往上延伸,其实不只有爸爸、妈妈,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还有很多祖辈人……可以想象,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前,左右我们先天人格的这些人并不是一家人,甚至彼此都不认识。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特征,经过多次的机缘,这些人组建家庭,最后产生了我们这样的个体,而这些与生俱来的天性上的冲突,就是我们内在矛盾的根源。”我好像一下子释然了,原来是因为我体内有太多祖先的性格和特征,所以容易犯“纠结”这个毛病。好了,我从此不用再沉溺于“为什么纠结”这个问题,可以专心致志解决“如何才能不纠结”了。多看些《唐太宗的枕边书》这类的好书,就会快些找到答案。

《唐太宗的枕边书》读后感(五):警世恒言,常读常新

人的价值观总是在潜移默化,关注的不外乎是喜怒哀乐、功名利禄,生死存亡这些问题,由此延伸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每有一点经历,便是一次微纠正或微加固的过程。但从古至今,人的心性并未有多大改变。我们翻阅孔孟老庄,还是发现我们在其中兜兜转转。

看完《唐太宗的枕边书》后,我读了《群书治要360》,再回头看这本书,有了更直观的感受。这是梁冬先生翻阅《群书治要》时的感悟,是他思想的碎片,其中对为人处世、修身养性,成家立业皆有反刍。

不知从何时开始,“抢房子”变成一种特有的中国现象,因为房子问题,父母与孩子关系破裂的事例屡见不鲜。我曾经困惑不解,觉得也许房价高居不下的压力是一个诱因。但随后发现很多情况并非如此,在自己生活无虞的前提下,仍然想要“锦上添花”,这就是很多人的想法。然而,这股贪欲居然能战胜得了几十年的亲情,曾经父母辛苦付出的一切都不再被惦念,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自古孝道就是“要道”, 古代五刑有三千条罪行,其中没有比不孝更大的罪行了,可见孝道的重要性。作者对孝道的解读颇有见地,人类更倾向于照顾下一代,但对父母的爱则没那么强烈,因而对孝敬要以教化的形式变成我们的本能。不仅如此,孝道有更深刻的内涵,它的核心是尊重,对象不只是父母,还有周遭的长辈和单位的领导。若是我们不懂得如何真正孝敬父母,对待旁人又怎么能有真心的尊敬呢?在职场上,面对领导的权势,在畏惧下做出表面上的恭敬之意不堪一击,而当这浅薄的尊敬被击穿,效果是更适得其反。职场有些人就有贵人提携,另一些人则看着他们干瞪眼。贵人提携的会是不懂尊重的人吗?

尊重的延伸是认同感,当我们能发自内心地尊重别人,代表我们认同、理解,甚至喜欢他的做法。如果能抱有这样的心态,在工作上,我们能和同事做很好的配合,让领导满意,自己也有成就感。对待家人秉持着这种态度,一家就能和乐融融。因此孝道的重要性在于这是为人处世的基础,是内化的生活态度。既然尊重那么重要,作者进而提出内化尊重的两种方法,一种是将真心的理解和认同外化出来;另一种则是装尊敬,装着装着就成真了,言行一致了。

作者的二次思考对我很有裨益,不止孝道,很多道理都能让我细细琢磨。这样的书,人生不同的阶段都应该看看,能够有所汲取,便是幸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