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到灯塔去读后感精选

到灯塔去读后感精选

《到灯塔去》是一本由[英] 弗吉尼亚·吴尔夫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4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到灯塔去》读后感(一):“她蘸了蘸蓝色颜料,同时也蘸了蘸往事。”

是第一次看意识流的书,这种书适合一口气看下去,但是我还是在碎片时间里断断续续看完了。我还挺喜欢的,因为我觉得挺像我自己的,人物在进行中(比如在画画)但是脑海里在想很远之外的事情。像聊天总是很跳跃的我,从这个话题跳到另外一个,其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说不清楚,甚至回过神来,忘记最开始想说的是什么,我一直觉得我这种没有中心思想的表达很不好,但是看这个的时候我觉得,意识流一场,谁还没有过呢。生活又不是汇报工作,我要任我的念头自由远去,可能会在某个瞬间被击中,然后最好可以赶紧记录下来,会发现,还蛮有意思的。

“如果思想也像字母从A排到Z”,那我还是相对喜欢能排到后面一点的人。

发现在书里,伍尔夫提出了很多次疑问“什么是生命的意义?”如此难题,如此自我询问更是难以有答案的难题,伍尔夫借拉姆齐夫人和莉莉,在她们的脑海里一直探寻,重复发问,但是很多时候都只能甩甩头不再去想,把眼神的焦点从迷蒙远处收到手里的画笔。而“生命在这里驻足”,“终于画出了我心中的幻想”,这,就是意义。

一直自认为,意义不是一个结果或者目的,而是我所赋予的特别之处。

《到灯塔去》读后感(二):不小心写长了的短评

对比了不同译本之后,最终选定购买了这一版。后来看到译者马爱农女士在《但是还有书籍》第二季第三集中出镜,一个小惊喜。

第一次读伍尔夫,真是相见恨晚。觉察当下自己与他人的情感、想法,我也经常会做这样的头脑实验,但很多时候根本难以追及意识的流动;而伍尔夫能敏感地捕捉并描写人物的瞬间起念,并且在多个人物之间无缝切换,使意识的碎片汇流、交织,在这个过程中时间则被自由拉伸和挤压;同时对这些意识的大量描写又有着令人信服的真实感,于是读者会意识到(书中借拉姆齐夫人之口传达)我们藉以认识他人的依据不过是一些浮浅的表面影像,这些影像下面是深不可测无边无际的黑暗——此时伍尔夫还尚未接触弗洛伊德的学说。

书中女性角色的“意识流”丰富且丰满,身为女性读者我能完全达到理解之同情,但相比之下男性角色的塑造采用外在视角更多,特别是男主人拉姆齐先生,我对他的印象始终是模糊、捉摸不透的(也可能是我的问题,我理解不了那样的男人)。全书最重要的角色拉姆齐夫人,原型是伍尔夫的母亲,我想每个人也都可以从她身上找到一些自己母亲的影子。她给孩子读故事时心里还盘算着家庭琐事的那种一心二用,迅速收拾自己的情绪转而为家人提供情感支持,以及独处时偶尔浮现出的一些神秘而不可言说的气质,还有其他很多瞬间,我都在我的母亲身上感受过。

读完突然发现,拉姆齐夫人的孩子也是八个。当然这和今天这片土地上发生的那件悲惨的事情,只是一个数字上的偶合。把二者在任何方面联系比较都是残酷的。

《到灯塔去》读后感(三):几个译本

在买书山倒读书抽丝组逛到有关伍尔夫的帖子,尝试了一次不同译本的对比,顺手补个书评吧~

几个版本的《到灯塔去》,在第一篇中取一段,描写拉姆齐夫人心理活动的一段:

瞿世镜(上译)版:一个星期又一个星期过去了,你看着单调不变的浪花飞溅,而后可怕的暴风雨来临,窗户上溅满了浪花,鸟儿撞击着那盏塔灯,整块岩礁都在震动,你可不敢把头探出门外,恐怕被巨浪卷入大海;要是遇到那种情况,你又会觉得如何呢?

王家湘(北京十月)版:一周又一周地看着单调沉闷的波涛撞碎成飞溅的浪花,然后可怕的暴风雨来临,于是窗上布满飞沫、鸟儿撞上灯塔、整个地方都在震撼、连把头探出门外都不敢,生怕被卷人大海。要是这种情况,你会觉得怎样?

马爱农(人文)版:你举目四望,惟有那凄凉的波涛月复一月地翻滚拍打;逢到可怕的风暴来临,窗户上布满水雾,小鸟飞身扑灯,天摇地撼,你根本不敢朝门外探一探头,生怕被刮到海里去。怎么样?你会是什你会是什么滋味?

不论马爱新的版本,但我觉得她的姐妹马爱农老师的译文是这几个广为流传和被推荐的版本中最好的。特别那句“窗户上布满水雾,小鸟飞身扑灯,天摇地撼。” 寥寥数笔,创造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我脑海中有非常诗意的画面浮现。

因为伍尔夫的文采,除了卓绝独特的见地与脑洞,还有很重要的音韵美。马爱农这一段最好地译出了一种音节的流淌的节奏与韵律。

总结,瞿版和王版也不是那么远胜其他、不可取代,或许只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适合自己能读进去沉进去的就最好啦。

《到灯塔去》读后感(四):那些缥缈着空气里的思想

“一定得说你的美丽,还有你平淡的容貌,对你有什么意义”

——弗吉尼亚 伍尔夫

因为这句话,我认识了她,然后开始了解,这是看的她的第一部作品。

“意识流”,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先驱詹姆斯创造出意识流(steam of consciousness)这个词,用来表示意识的流动特性:个体的经验意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意识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从来不会静止不动。意识流文学是泛指注重描绘人物意识流动状态的文学作品。(摘自百度百科)

她的这部作品就是如此,刚开始你会有点看不懂,会有点混淆哪些是这个人所说的话,哪些是他思想的声音,开始会看着看着就没耐心了,哈,毕竟都描述的是各式各样的人的心理活动。

对于脑洞大的我来说,从没想过自己的那么一两念头,其实换成文字,竟然可以占这么大的篇幅。

最喜欢第二部分的开始景物描写,描写各种家具、木头、墙纸、房屋的落败,草木的肆意生长,就能感觉到时间的流逝转换,那么细致的描写真是让人着迷。

同样多种人物的内心活动描写的详细也是让人感叹,就如现实一般,每个人的心理和表面上说的不一定是一样的;你自己认为对别人的举动,别人会感谢,可事实,说不定是人家却极其反感。

她把现实生活中,人们放在空气里虚无缥缈的思想一根根拽来,放进了书籍,成为一行行文字

《到灯塔去》读后感(五):和拉姆齐夫人一起享受片刻带来的永恒

认识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从“伟大的灵魂都是雌雄同体的”开始,一个人同时具备两种思维才是一个完整的,也就是一个完整的灵魂。

《尤利西斯》里布鲁姆夜游都柏林,《达洛维夫人》里达洛维在伦敦举行宴会。像伍尔夫在《普通读者》里说的,爱好读书的人是不需要上帝的奖赏的,因为读书本身就是一件私人的事情。

承认热爱读书的时候就已经和周围的环境划清了界限。而作家也分为了两种类型,一部分人是建造好了开放世界,带着读者去游玩,去体会其中的奥妙;而另一部分人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需要读者自发的主动的去体验他们的世界。

阅读《到灯塔去》耗时最久,读的时候思想飘忽,像赫敏去上特里劳妮的占卜课一样,难以抵达。灯塔分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准备去灯塔,第二部分是拉姆齐夫人去世,第三部分是十年后大家去了灯塔。一般小说是以情节为线索,伍尔夫直接抽离了情节,着眼于长句中精雕细琢,在一句话里建造一座城堡。将文字空间化,拉姆齐一家在战争前后的状态立体的呈现在书本之上,这便是意识流的精妙之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