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精选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精选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是一本由叔本华著作,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254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012-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一):叔本华堪称先知,可比佛陀

叔本华对黑格尔是否定的,对康德是批判的。他的哲学超越了一切宗教。他嘲笑那些以哲学为工具的政客和哲学家。他揭示了世界是作为人这个主体所体验到的表象而存在的,更揭示了这一“表象”的对立面是残酷的“无”,但是人作为认识世界的主体,是认识不了“无”的,就如叔本华,也只是指出了“无”的存在,而不能描述。叔本华所说的“意志”,我暂且把他理解为“表象”的反面,也就好比是太极学说中阴阳的彼此对立性。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二):何为意志,何为表象?

阅读这本书,战线拉的很长,中间穿插了好几本别的书,有的地方草草翻过,即使看到了最后,也只是对书名有了一个初步的理解,46页和47页是本书的精华,人生的痛苦不是无所得,而是欲有所得而却得不到,痛苦的本质是欲望,而不是贫穷。

读这本要把当初读百年孤独好一点点,至少读明白了点。读百年孤独直接懵逼,能弄清人物关系就算没白读,或许是翻译的因素,以后有机会希望看下原来的版本。有时候翻译真的会毁了一本好书。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三):段远鸿翻译是个烂仔,彻底毁了一本著作

本人有点哲学基础,这才读到序2就读不下去了

该版第5页,起始,段烂仔翻译为:谁如果能够真正对待一件不具有物质好处的事件,就不能做出有实质好处的事件。

商务印书馆石冲白翻译:人们必须为事情的本身而干他,否则它便不能成功。

完全颠倒的两个意思

网上查了下,作为译者,段远鸿还翻过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

还有很多其作为作者的口水书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四):作为真正哲学的诠释者叔本华

我不知道是谁给叔本华打上“悲观”二字,大概是那些没有读过哲学的人吧!读叔本华的书要读他全部的书才能有所系统了解。虽然叔本华对他同时代的,譬如说像黑格尔这一类的——有所抨击,这是因为在叔本华的眼里,这些人只是一些形式上的理论家,也不能就说叔本华说的一点道理没有,他们这些人是侧重于形式方面的多些,但也为后世留下了一些值得吸收的养分。这群人则更像是纯粹的数学家化学家,而叔本华则更像生物学家物理学家。前者以形式为出发点,后者以内容为出发点。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五):我原来是一个悲观主义者 2014/10

尼采评价这本书说“一个不知名的鬼灵悄悄的对我说,赶快去吧这本书带回去!我一回到家,随后就把我的宝贝翻阅起来,我屈服在它那强大崇高的天才魔力之下了”。

我读这本书是因为叔本华是一个悲观主义者,而我自以为太乐天了,需要悲观来中和。其实我觉得叔本华是一个很自负的人,在书里,他反复提到,读者需要先读一下别人的什么什么书,才能看懂他在讲什么。不知他哪里来的这自信,或许他就有这样的资本,当然,我事先没有读过他提到的那些,我竟然选择了如此晦涩的一本书作为我的哲学入门。

书的内容大致是表象,意志,理性等之间的关系,和它们与世界的联系。

在世界上任何一种生物都有感知外界的能力,但只有人类能对外界的感知进行哲学的思考,因此,人类可以统治世界,这里承认了意志的存在,就是人是有自由意志的。世界作为表象从属于世界是我的表象,叔本华认为从表象出发认识世界始终是片面的,不过这种片面性也是必须的,会得到意志的补充。叔本华把世界分为两面,一面是表象,一面是意志,要认识世界,就必须认识主客体,主体就是认识一切而不为任何事物所认识,人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既是客体也是主体,客体的独具性差异可作为识别的标志,就是想要被认识,就要有不同于他人之处,就像梵高,不管是什么原因,他切掉了自己的耳朵,这种另类的做法确实引起了不小的关注。有很多画家一味临摹,充其量就是个路边画家,开个画室。客体的独特性也可以影响其主体,主体思想常认为自己正确,其实没有一种科学可以被证明完全正确,所以我们不能坚信自己的想法完全正确。

叔本华认为人们在数学中舍弃了数学本身自由证据而只允许逻辑的证据在数学范围内有效,确实,像我们理科生天天在做的数学题,明明知道结果,却被迫要去证明,这里显然颠覆了原有认知,却不缺乏合理性。

对于欲望,叔本华认为困苦忧伤并不是直接来自无所有,而是因为“欲有所有”而不所得才产生的,所以我们需要追求无欲。无欲是一种境界,但无欲也是一种欲望啊,在追求无欲是,是不是就违背了无欲呢?

科学好比是无目的无来由的大风暴,而艺术则是穿透风暴的宁静的阳光,科学好比是瀑布中永不停息的水珠,而艺术则是照耀着它的安谧的长虹,所以艺术脱离了意志,但最后还能回来影响意志。人有事会把艺术作为一种伪装,是理性使然。

审美感对把握理念骑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我们进行纯粹的不带意志的基础上进行认识时,我们在审美上会赶到壮美感,壮美是那种暴风骤雨,冰山崩塌的美。在无限的对比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壮美。壮美的反面是俗美,当我们说一物比一物更美,一方面是因为有一物体的具体形态,更能够清晰明白的表达该类别的理念,另一方面在于更美的物体中的理念,本身是意志的可提醒更高的级别,所以更具意义。

叔本华强调一切哲学都是理性的,本质上要采取纯观察的态度,人是最高表达理念的最高级别,我们从表象世界来认识意志的欲求。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