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羞涩与社交焦虑》读后感1000字

《羞涩与社交焦虑》读后感1000字

《羞涩与社交焦虑》是一本由马丁 安东尼 等著作,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1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羞涩与社交焦虑》读后感(一):没用吗?还是自己没有真正实践?

一直想找一本解决社交焦虑的书,百度到了这本。

先下载了电子版,觉得书内容系统详细,深入浅出地解释了焦虑是如何产生的,从多个角度详细讲了如何减轻焦虑。随后打印了一本。

跟着书里讲的制订了计划,但是我的计划却总是被其他事打断,主要还是因为恐惧,对实践和突破自己的恐惧。

暴露疗法实行起来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简单的突破我会去尝试,但是随着挑战越来越难,情绪也越来越糟糕,渐渐地我就放弃了。

现在,我正在挣扎中,先暂时忘掉这件事,把社交焦虑的标签撕掉,去做一些其他感兴趣的事。

特别建议,如果社交焦虑过于严重,最好找一个能够全心全意支持你的人去帮助你,朋友或者父母亦或心理医生。我就是由于无人诉说和建议,导致我很难坚持下去,一遇到困难,心里面就跟炸开锅似的,难受。

加油各位!

《羞涩与社交焦虑》读后感(二):书中句子摘抄,自留

1. 焦虑是一种对未来导向的畏惧感或忧虑感 2. 恐惧是一种对即时危险的情感反应 3. 社交焦虑是指在社交情境中的紧张或者不适,通常是因为害怕会做令人尴尬的或者愚蠢的事,会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或者会被别人严厉的批判 4. 严格地说,人们不是对发生在他们生活中的情境和事件做出情绪反应。而是对这些情境和事件的理解做出情绪反应 5. 经历严重精神创伤之后回避相似的社交情境,很有可能增加产生社交焦虑的几率。 6. 尽管偶尔寻求心理安慰是有益的,但不停地这样做会间接促使你保持恐惧状态,所以室友负面影响的。一遍遍地寻求安慰可能会让你更加坚信: 我确实哪儿出了问题(要不然你为什么需要如此频繁地检查自己呢?) 7. 社交焦虑连带着一种趋势,一种更频繁的“比上”的趋势。 8. 行为改变的跨理论模式包括意图前期,意图期,准备期,行动期,维持期

9. 检验证据,挑战灾难性思维(顺推问结果)

合理化,超量学习

《羞涩与社交焦虑》读后感(三):读后思考:我学到了什么?学到的东西我可以实践吗?

一、学到了什么

1、3种治疗方法:认知疗法,暴露疗法,药物疗法。

1)认知疗法:改变对于焦虑的认知,变得更现实客观。事情是否像想象般糟糕,是否会带来灾难性的的影响,是否有其他方法?

2)暴露疗法:置身于感到焦虑的情景,频繁,并且次数多,持续时间长,从而使得不再焦虑,或焦虑减轻。注意:不要回避焦虑的事情。

二、我的实践

1、挑选了一些安全的,不会引起太大的不好影响的事情实践了。例如:1)进入害怕进入的衣服店,正视售货员的眼神。2)我还可以尝试进入更加高级的,和我风格根本格格不入的衣服店。3)尝试着要求售货员为我寻找一个衣服的码数,为我把外套穿上。

2、让眼镜店的店员免费为我调整眼镜松紧。让店员免费帮我清洗眼镜。

3、和收银员说,忘记带银包了,把货物退回。

《羞涩与社交焦虑》读后感(四):公益霎哈嘉瑜伽对习练者的焦虑状态有极大的改善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生存压力加大,运动不足,压力在人们身上普遍存在,适度的压力对学习和工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压力超过了一定的限度而又缺少足够的放松时,则会导致情绪障碍,影响心身健康,会给人们带来病痛和早衰,压力和情绪管理已成为当今社会健康管理中重要的课题。如何正视压力,化解压力,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健康,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本研究针对霎哈嘉瑜伽习练者的焦虑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为通过霎哈嘉瑜伽进行科学有效的自我调适减轻压力,放松心情,增进身心健康提供理论依据。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以参加霎哈嘉瑜伽练习3个月以上者为研究对象,在广东惠州霎哈嘉瑜伽交流会上发放调查问卷。在被调查对象中,年龄最小17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37±1.37)岁,其中练习霎哈嘉瑜伽最短为3个月,最长17年,平均练习时间(2.40±2.29)年。

方法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霎哈嘉瑜伽习练者进行调查。结果:

①77名霎哈嘉瑜伽习练者的测试结果显示,霎哈嘉瑜伽习练者焦虑自评平均分为(28.70±7.03)分,明显低于全国常模(t=-6.361,P〈0.05),其中男为(24.84±4.35)分,女为(29.97±7.31)分,男性得分明显低于女性(t=-2.885,P〈0.05);

②在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文化程度之间,SAS均分无显著性差异(F=1.475,0.391,P〉0.05);

③练习时间和SAS测试总分呈负相关关系,练习时间越久,SAS均分越低(r=0.340,P〈0.05)。

结论:霎哈嘉瑜伽能帮助习练者进入全身心的放松入静状态,对习练者的焦虑状态有极大的改善,能促进其身心健康,可作为老少皆宜的一种便捷式放松身心的运动方法。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第05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