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弥留之际》的读后感大全

《我弥留之际》的读后感大全

《我弥留之际》是一本由[美] 威廉·福克纳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2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弥留之际》读后感(一):关于下葬的场场闹剧,与下葬本身无关

这部小说真的很有意思。首先是叙述方式,不是传统的线性的上帝视角、第三人称视角或第一人称视角,而是多个叙述者的片面的、相互交叠又充满个人色彩的叙事的集合,就像那本美国文学史说的那样,是“有限的全面叙事(?)”。而且叙述者的转换时缓时急,提供的信息量有的非常丰富有的却甚至只有人物的一句呢喃,读起来倒有种解剧本杀的紧张感。这种通过不同叙述者的叙述来拼凑事实的叙述方式有些像芥川龙之介的《竹林中》,只不过后者是叙述者的回忆。管虎的《金刚川》也有点这种叙述方式的意思,但是电影更像是先从三个角度进行三段上帝视角的叙述,然后再进行一个全景的描述。

同时这本书的详略处理也很有意思,或者说一反常规。小说主要讲的是一家子历经磨难费劲千辛万苦安葬去世的母亲的故事。221页的故事,入葬前的磨难讲得十分详尽,补充了各种前情描述了各种细节刻画了种种苦难挫折,占了前200页。而我以为的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能够安葬母亲遗体这一高光感人时刻并没有占到它“应有”的篇幅,并没有获得我以为的应有的笔力。安葬遗体这一行为仅仅占了半句话不到,而且占的还是从句,仅仅作为卡什叙述杜威·德尔扑向达尔时补充的时间信息:“可是等我们把坑填上,盖好,赶了大车走出大门,拐进那两个人等着的巷子时,当他们走过来朝他挨过来他往后闪缩时,扑向达尔的竟是杜威·德尔,当时就连朱厄尔也还没顾得上动手呢。”我可就等着安葬那一幕长舒一口气呢,结果它只成了“把坑填上,盖好”几个字,一下子又把人带到了片刻宁静后的抓达尔的风波之中。为什么这样写呢?是作者就想要整本书布满苦难,就像《活着》一样?(余华:“影响过我的作家其实很多,可是成为我师傅的,我想只有威廉·福克纳”)但或许,这样将相对舒缓的入葬的画面一笔带过,更符合各位叙述者的形象。和艾迪下葬这件事本身比起来,卡什更关心做出并负责一口完美的棺材,以及事后买个留声机听音乐;朱厄尔更像一只野兽,太容易被这样那样的事物挑动情绪,比如心爱的野马,比如蓄意纵火的二哥,比如“城里”的白人,而母亲只占有他感情的一小部分罢了;杜威·德尔担心着肚子里的孩子,想着怎样才能买到禁药把孩子打掉;瓦达曼,不知是因为孩童的跳跃思维还是母亲死后的疯癫,认定母亲是一条鱼,而母亲的下葬恐怕不如橱窗里的玩具火车更有吸引力;达尔可能太过理智,违背天主教和社会的传统,试图焚尸,更希望让死了已经七八天的母亲早日安息;而安斯,不过是个虚伪的“老好人”罢了,脑子里想的都是以无辜的姿态占他人便宜,占得便宜拾得好处还能再感叹一句:“这世上没有人比我更不幸了。”(2023.02/03)

《我弥留之际》读后感(二):关于爱一个“死人”

从故事的结局来看,似乎没有人收获了什么正面的价值,无论是物质的和心理的:

开什为这次送葬断了一条腿,特尔被送进疯人院,朱埃尔最爱的马没了,德威·特尔耽误了堕胎,这个家损失了重要的牲口——唯一的受益者是最为自私和小农的丈夫埃斯,他在远方安葬了安迪,获得了良心的“解脱”,并立刻迎娶了新的妻子。特尔疯狂的爱和朱埃尔决绝的爱都只收获了挫折。主线任务的完成和现实层面的挫败,制造了“反讽”的效果,人物获得的是一种悲情英雄的意味。

而之所以不能从中获得某种正面的价值,皆因我们是俗气的人,我们认为,去爱一个死人并因此承受巨大的物质损失,是并无意义的。

但显然一大部分的读者移情了朱埃尔,他们的视点来自书名《as i lay dying》I即“我”,即安迪,读者不能控制的价值判断在于他们会不自觉地以安迪的视角,在死后去“发现真爱”,显然丈夫是说得最多的,但做得最少的,而朱埃尔是做得最多,但说得最少;在所有人的种种表面爱的话语姿态之下,都掩藏着某种虚伪和自私的盘算,唯有几乎毫无“爱”的作态的朱埃尔,用行动体现了真正的爱,作者的书写也十分巧妙,全文用角色轮流独白写成的故事中,朱埃尔的讲述只出现了一次,刻意遮掩了这个人物的话语,只展现行动。这个故事的精神层面的正面价值在于“证明爱的存在”——向一个死去的亲人。

朱埃尔做到了这一点。

因此“道德前提”的正反句是:

“真挚的爱能带来真正的拯救,而虚假的爱带来毁灭”

安迪有一句自白可以证明这个道德前提:“他会救赎我的,他就是我的十字架。无论我深陷洪水还是大火,他都会救我出来的。他甚至可以在我死后让我得到救赎”

安迪的这句话,几乎是一种预言,她在死后的确经历了“洪水”和“大火”,而确实朱埃尔都救她出来了(尽管是尸体),救赎如何理解?救赎就是证明这份信任,救赎就是证明母亲这份爱终究没有错付了!

此刻也就可以从这个前提的反面解答特尔这个人物的存在意义,因为安迪并未真正地爱过他,自然特尔并不对安迪怀有“真挚的爱”(这就是他和朱埃尔在安迪临终之际出去卖货的原因),特尔纵火的原因并非出于自私,只是特尔的真爱是对兄弟,对这个家庭——假设他成功地烧毁了安迪的棺材,那么他就结束了这个悲情的旅程,他看到了其中的疯狂,但问题是人类的计划是一经启动不能停下的(无法做价值判断),因此他的纵火,被判定为狭义的疯狂。

而家人对特尔并无“真挚的爱”,因此就反手毁灭了他。

朱埃尔这个作者褒扬的人物在这种价值判断上也是十分粗暴的,他恨不得能杀了特尔,对自己的哥哥毫无怜悯,也绝不去思考特尔的动机(当然这种写作是非常厉害的,朱埃尔这样的“粗”人是不能去做这种费劲的价值判断的,不然就伤了人物)。作者在特尔这条线索上对疯狂与理性,并未给出直接的判断句,而是更高级地提出深刻的道德困境。爱在人间的运行方式就是如此,只在极短的瞬间被提纯的为美好的东西,大多数的时候里,限于人的悲剧的天性,滑落为人与人的相残,滑落为群体、家庭、两性的政治。

大作家在“道德前提”的正反两方面的运用是非常灵活和辩证的,我们可以看到安迪要求自己下葬杰弗森的这个遗愿几乎就是一个无爱的诅咒,或者如上帝一般给人的试炼——她想通过这种对于一个贫困家庭来说成本巨大的旅程来测试人的信仰纯度或者对自己爱的程度,以此完成“救赎”,这是一个错误的前提,但是这个前提中又有正确的答案和论证,使故事呈现出一种悲剧的深度与升华。

《我弥留之际》读后感(三):一部荒诞剧、“一首”寓言诗

先说说作为才学疏浅的我,这样的一般读者,在第一次阅读这部作品过程的一点感触。

在开始的几个章节,内心有一种莫名的苦闷感,一种悲凉、颓废的感觉压抑在胸口 ,因为窗外这两天的天气都还不错,作品传达给我的种种负面情绪,让我在想,是不是这本书需要先放一放,后续再读更合适些。但依着自己喜好“啃”书的习惯,终究还是没有弃书,在阅读至第七章节杜威•德尔的自述片段,内心的愁苦开始慢慢的减少,在读到“卡什只知道把一个个漫长、烦躁、愁闷、发黄的白天全都用在锯木头钉东西上面。”我用铅笔给描述白天的四个修饰词划上了一条底线。这句话让我猛然明白,在她们的思想中,每一个“白天”的日子竟然是如此的难挨,相应的,我也就对自己进入这部作品时的苦闷心境慢慢接受和理解了。因为内心的和解,后续的阅读也就慢慢变得更为顺畅,而我也就顺理成章的读完了这部作品。这里不得不提前说一下,在阅读至稍后的章节中,心绪多次波澜起伏,不由的频频感慨,这是一部多么伟大的作品啊。

作品的名称《我弥留之际》,是围绕艾迪•本德伦这条主线,这位小学教员出身的女性,在贫穷与孤独中操劳,最终是死亡终止了她受苦、受挫的一生。这部作品想传达的深刻寓意有太多层面,这篇书评我想围绕与艾迪一生有所联系的部分人物,站在女性的视角,简单的聊一聊,这些人物对她人生所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

1.丈夫

她的丈夫安斯•本德伦,作为一家之主,他身上所显示出的丑恶现象简直令人发指,他的懒惰与自私、他的愚蠢与狭隘、他的无知与野蛮,将艾迪原本就有些悲观基调的人生,推向了一个万劫不复的深渊。这其中联想到一个人、一个美国南方穷苦白人、一个美国南方穷苦白人农妇的人生,在当时的社会形态和婚姻制度下,她的命运,有多少是受制于她的另一半。而这个极度丑恶和可鄙的人,无论对她还是她的孩子们,这位丈夫、这位父亲都是一个剥削者、一个“吞噬者”,把一点点零星的幸福、一些些琐碎的希望,全部予以吞没和销毁。而一位这样的女性,在周边落后的环境和她受限的认知里,她又如何能够摆脱悲剧的齿轮,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减少另一半对她的负面影响呢?而这,是一个待解之题。

2.孩子

艾迪一生一共有五个孩子,分别是长子卡什、次子达尔、三子朱厄尔、女儿杜威•德尔、幼子瓦达曼,在阅读的过程中,这五个孩子给她一生中所带来的,是一种负担,也是一种慰藉。负担是因为这么多的孩子,对本已被生活压迫的疲惫不堪的她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贫穷且没有出路的生活加上糟糕的伴侣,对于这样一位女性来说,孕育和抚养五个孩子,让她的精力被眼前的生活彻底困住,几乎没有喘息的间隙。但回到她现实的生活以及作品中孩子的种种表现来看,孩子也给她苦难的一生带来了些许温暖。长子卡什的木讷寡语和自我牺牲,次子达尔敏锐的观察力和思考力,三子朱厄尔的骄傲和忠心,女儿杜威•德尔的“愚蠢”特质,小儿子瓦达曼作为一名弱智儿童,在母亲去世后,一直在寻找“变成鱼”的母亲,在孩子的身上特别是四个儿子的身上,都能看到他们对于母亲纯朴的爱和依恋,而这对于一个女人的一生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慰藉呢。而且,在小说中,也是在孩子们的陪同下,历经了棺材差点被水冲走、遗体差点被火烧毁等等险恶经历,克服了种种磨难之后,最终还是依着艾迪的遗愿,将她埋葬在了她娘家人的身边。

3.娘家

父亲在她年轻时常对她说:“活着的理由就是为长期的死做好准备。”原始家庭的这种抚养过程,奠定了这位女性悲观的人生基调。即使是这样,在她人生的终点,也没有改变她对于娘家人的依恋。在她心中,也许儿时的娘家才是她内心最温暖的那个港湾。但这何尝不说明,在她后来成人的生活经验中,她经历了多少欺骗和绝望,最终放弃了挣扎,宁愿选择最初虽然悲观但安全的状态。

4.情人

关于情人这一角色,没有提前“剧透”的读者,很难猜想到,直到小说中唯一一段艾迪自己的独白,我才彻底理解为何在她的五个孩子中,她特别偏宠三子朱厄尔,这个她情人的孩子,就像一匹高贵但生情骄傲的名马,在闭塞落后的周边环境中,最终因没有可施展的舞台,被现实撞的头破血流。而她的情人惠特菲尔德牧师的懦弱,仿佛折断了她生命中的最后一根稻草,她不再相信“言语”的真实性,不再有朴素虔诚的信念,在没有坚定的信念和希望的支撑下,无望、孤独、悲怨的走完了自己受苦受难的一生。而婚后唯一的这次情感的波澜,带给她的,除了那个偏爱的孩子外,还有什么呢?

5.乡邻

乡邻科拉以一种旁观者的立场对艾迪做出她的评价和对艾迪的真心劝导,她依着朴素和虔诚的理念,让她敞开胸怀把自负的魔鬼赶出来,并求上帝宽恕,虽然同为女性,但旁人又何曾真正理解她所经历的种种过往和心结呢?有时旁人的劝慰,一方面可以说旁观者清,另一方面,旁人对于她真实生活的一知半解,又怎么可能给出所谓正确的引导呢?俗话说,不知别人苦,莫劝他人善也有类似的意味吧。

也许,每个人的人生,只有她自己,能感同身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