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茵梦湖的读后感大全

茵梦湖的读后感大全

《茵梦湖》是一本由[德] 施笃姆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80元,页数:39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茵梦湖》读后感(一):明亮的忧伤

早就听说施笃姆这只短篇小说的大名,至今才睹真容。

结尾真是有些无奈无争啊,总感觉忧伤满纸,可是又充满了本不应属于这样故事的明亮,风景和人都是明亮的,一种独特的感觉。也许这也是几代人都钟情于这个短小故事的原因之一吧。

收录的诗印象最深的还是最后一首,也就是封底的那首同名作品:

从书页间飘出紫罗兰的芳香,

这朵我故乡原野生长的小花,

年复一年,没谁知道它的来历,

走南闯北,我也再不曾找着它。

《茵梦湖》读后感(二):茵梦湖

坐在荷花池边的长椅上,中午明媚的阳光照得人昏昏欲睡,手捧一本小说慢慢地品味,无疑是一种享受。在成都这么一个时常阴天的城市,这样的天气总会让人心情打好。再加上如果所看的书正好是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的话,那就更好了。而我今天中午看的《茵梦湖》正是这样的一本书,虽然看过好多遍了,但还是能让人心里感到喜悦。

《茵梦湖》是德国十九世纪小说家特奥多尔•施托姆的成名作,施托姆可以说是五四以来最受中国翻译者和读者喜爱的外国作家之一。他长于叙事,本人与生俱来的诗人气质使其作品具有如梦如幻的浓郁的诗意,让人独来仿佛身临其境,却又把捉不住。据杨武能先生说,施托姆的《茵梦湖》在中国有二十多个译本,郭沫若,巴金等人都曾经翻译过,其数量之多甚至已经超过了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而杨先生的译本则是迄今为止最新的译本。

其实到现在为止,我看《茵梦湖》的经历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次看是初中毕业的时候,考完中考,待在家里无聊的要命。于是父亲便从邻村的某个藏书甚丰的人那里借了二十几本书来给我看。虽然从小学四年级就开始偷偷地读一些小说,但看的大都是一些中国的书,如《杨家将》、《说岳全传》、《隋唐演义》等历史演义小说,而且当时看的大都是那种没头没尾的,好多书名是后来才慢慢知道的。有人问我某某书看过没有的时候,经常说没有,但一说起内容来,不觉恍然大悟,原来你说的是那本啊!我早就看过了。当时父亲借回来的书里面有一套《世界著名中篇小说选》,其中就有《茵梦湖》。它的故事情节很简单,写一个老年学者莱因哈特回忆自己的青梅竹马的恋人伊丽莎白的故事。小时候的莱因哈特和伊丽莎白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随着年龄的增长,莱因哈特爱上了美丽纯朴的伊丽莎白,而且为她写了不少诗篇。但后来莱因哈特离开家乡去上大学,由于年年轻人的害羞,并没有向伊丽莎白表白自己的心意。伊丽莎白也一直爱着莱因哈特,但后来由于母亲的缘故,嫁给了莱因哈特的好友。多年以后,成了学者的莱因哈特回到故乡,在埃利希的庄园《茵梦湖》见到了阔别已久的伊丽莎白,知道爱情犹如水中的睡莲一样,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于是便黯然离去,孤独一生,终其一生都充满了对伊丽莎白的爱恋和怀念。我当时看了之后,感觉真的被打动了,文字居然这么美,小说居然能够写成这样,尤其是那种纯朴而深沉的爱情可以说给了我最初的情感教育。从那以后我一直对德语文学情有独钟,直到后来的卡夫卡,黑塞。

其次是大学阶段,那时候基本上看了施托姆的能够看到的中文作品,如《白马骑士》、《一片绿叶》、《迟开的玫瑰》等,当然少不了《茵梦湖》。这位终身只写中短篇的小说家,提倡并实践了在平凡的现实中发掘出最高的诗意的文学主张。他的语言,朴素优美,时而用一些象征手法,如《茵梦湖》中的湖中睡莲就象征了幸福的可望不可即。

今天,再一次读了杨武能先生翻译的《茵梦湖》,虽然不懂德语,没看过原文,但还可以感觉和以前读的译本的一些差异。总觉得杨先生的译本有时候过于文雅,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原作的诗意。如有一节的的小标题,以前看的译本上译作“孩子站在路旁”,而杨先生的是“姑娘亭亭立路旁”,窃以为还是有点死板。

《茵梦湖》作为一本贯穿我少年时代和青年时代作品,不但影响了我对文学的看法,而且影响了我对生活的态度。

《茵梦湖》读后感(三):挑灯闲看《茵梦湖》

第一章 拈花示笑 ――《茵梦湖》的诗情意象欣赏

序幕

我坐在游船上。尽管下着不小的雨,莱茵河两岸的景物,还是清晰地历历在目:各种风格的教堂;小山岗;小城堡;小旅馆……在雨中,也还是这般灿烂,怎么也勾不起在国内那种“春雨不眠隔夜的你那空独眠的日子……”的凄凉。

其实,游船外面的雨,并不在我的心上。我只是有点儿困惑:莱茵河的美丽灿烂,配合着德国语言的刚健铿锵,怎么会生发出《茵梦湖》这样的淡淡哀愁?耳畔仿佛响起了一串银铃。是清脆的德语声音:

“莱因哈德!”

那是小伊莉莎白,在呼唤着他的大哥哥。小姑娘脖子上围着条红绸巾,把她那双褐色的眼睛衬托得更加好看。

“莱因哈德,”她嚷着,“咱们放假啦!放假啦!今天一整天不上学,明天也不上学。”

这,就是德国诗人施笃姆的诗情小说《茵梦湖》故事的开篇。那一年,她5岁,他10岁。

一八四0年至一八九0年,是德语文学史上的所谓诗意现实主义(Poetischer Realismus)时期。按照当时一些理论家的主张,即使在极其贫乏的日常生活中也存在一个个富于诗意的因素或瞬息(einzelne Momente von poetischem Interesse)。作家就应将注意力限制和集中于这些因素和瞬息上,从而再现平庸的社会现象中的某个诗意的方面(eine poetische Seite)。

德国十九世纪的小说家施笃姆(Theodor Storm,一八一七—一八八八),就正是这个诗意现实主义时期的代表作家和佼佼者。他本人是以写抒情诗开始其创作的。一八五三年,他出版了《诗集》。他的诗歌大多描写宁静和谐的家庭生活,歌颂故乡美好的大自然,格调清新、优美,富于民歌风格。他在创作中深受歌德、海涅、艾辛多夫和莫里克的影响,自认为是继承了德语诗歌优良传统的“最后一位抒情诗人”。并且,他坚信,作家只要有足够的功力,用中、短篇小说这种形式也能创造出“最高的诗意”。

施笃姆的前期小说作品以短篇小说《茵梦湖》为代表。《茵梦湖》中的伊莉莎白和《她来自大洋彼岸》中的燕妮,都是他年轻时所热恋过的一个叫贝尔塔的姑娘的化身。

小说《茵梦湖》,重在意境的创造、气氛的渲染和缠绵排恻的情感的抒写,而往往缺少连贯鲜明的情节和严紧的结构以及激烈紧张的矛盾冲突。《茵梦湖》只是借助主人公一些并无直接关联的回忆的片断,把他不幸的恋爱经历大致告诉了我们,大异于传统小说的结构,倒与快节奏的现代电影的蒙太奇手法有几分近似,然而情感的抒发却既含蓄,又浓烈。

施笃姆在艺术上造诣高深,而且精益求精。他语言朴素优美,写景状物生动自然,尤善于以景物烘托气氛,创造意境,常常能做到情景交融,以是寄情。他对夜晚、大海、森林的描写最为出色。他还惯于运用花木禽鸟等等事物,作为思想感情的象征。下面,我们谨拈出《茵梦湖》中的几个诗歌意象,欣赏一下,诗人施笃姆是如何使短篇小说《茵梦湖》充满着诗情。

一.“门外野风吹白莲”

诗人施笃姆拈出了一朵白色的睡莲,用它来象征可望而不可即的幸福。

小伊莉莎白和莱因哈德同窗读书。“有一次,伊莉莎白遭到老师的责骂,站在一旁的莱因哈德气得把石板猛地扔到桌上,想把老师的怒气引到自己身上去。老师并没注意到他这举动。可这一来,莱因哈德再也不认真听地理课了,他在课堂上写了一首长长的诗。在诗中,他把自己比作一只年轻的雄鹰,把教员比作一只灰老鸦,而伊莉莎白则是一只白色的鸽子。雄鹰发誓一旦翅膀长硬了,定要向灰老鸦报仇雪耻。小小诗人眼含热泪,在自己的想象里成了一位非常高尚的人。”

莱因哈德在他的幼稚的诗作中,把女友伊莉莎白比喻为一只白色的鸽子。白色,象征着清纯,纯洁,纯真,纯美……鸽子,象征着平和,善良,与世无争……但是会为世上的人和事欺负,她需要有一个“护花使者”。

后来,大诗人施笃姆又把伊莉莎白比喻为一朵白色的睡莲。

两位小朋友分别长大,伊莉莎白嫁了另外一位有钱的同学埃利希。多年以后,埃利希邀请莱因哈德到他的茵梦湖庄园游玩,他要给妻子一个惊喜。可是,情孽这玩艺儿,“遇缘即起现行”。久藏在心中的旧情,以是被“激活”,被“重新启动”。情难自已的莱因哈德,夤夜来到湖畔:

“……树林静悄悄地立着,给湖面投下大片的阴影;湖心却洒着朦胧昏黄的月光。时不时地,林中发出一点儿飒飒的颤动声;可这不是风,而是夏夜的嘘息。莱因哈德沿湖滨走去,突然在离岸授一石远的湖面上,瞧见一朵白色的睡莲。他顿时心血来潮,想到近旁去仔细看看,便脱掉衣服,走进湖中。湖水很浅,锋利的水草和石块割痛了他的脚,他老走不到可以游泳的深处。后来,他脚下突然一下踩空了,湖水扯着旋涡在他头上合拢来;过了好半天,他才重新浮出水面。他摆动手脚游了一圈,直到弄清入水的方向。很快,他又发现那睡莲,见它孤孤单单地躺卧在巨大光滑的叶子中间。--他慢慢向前游去,偶尔把手臂抬出了水面,往下滴落的水珠便在月光中闪闪发亮。可他觉得,在他和睡莲之间的距离老是没变似的;回头看时,夜霭中的湖岸知更加朦朦胧胧。

可他仍不罢休,而是更加使劲儿地往前游去。终于,他游到了离睡莲很近的地方,可以辨清月光下的银白色花瓣了。但与此同时,他却感到自己陷进了一面网中,确是光溜溜的草藤从湖底浮起来,缠住了他赤裸的手脚。四顾茫茫一片黑水,身后又墓地听见一声鱼跃,他顿时感到忐忑不安,便拚命扯掉缠在身上的水草,气喘吁吁地急急游回岸边。从岸边回头再看那睡莲,见它仍和先前一样,远远地,孤独地,躺卧在黑黝黝的水面上。--他穿好衣服,慢慢走回房去。在经过花厅时,发现埃利希和他岳母正在作明天出门去办事的准备。

“这么晚您到什么地方去了?”老太太大声问他。

“我?”他应着。“我打算去看看睡莲;结果一无所获。”

“这可又叫人莫名其妙了!”埃利希说,“你跟睡莲难道有一丁点儿关系吗?”

“我曾经了解它,”莱因哈德回答,“可那已是好久好久以前的事。”

待到莱因哈德“诗人老去”,只剩下心中那永远的睡莲,一直陪伴着他。洁白的睡莲依旧,也依然是“梦幻空花,徒劳把捉”:

“月光不再照进玻璃窗,屋里暗起来了;可老人依旧坐在扶手椅中,手握着手,呆呆地凝视着前方。渐渐地,在他眼前,那包围着他的黑暗化成了一个宽阔幽深的大湖,黑黝黝的湖水一浪一浪向前涌去,越涌越低,越涌越远;在最远最远那道几乎为老人的目力所不及的水波上,在一些很大很宽的叶子中间,孤零零地飘浮着一朵洁白的睡莲……”

二.“涉江谁为采芙蓉?”

诗人施笃姆又拈出了一株石南花,用它来象征无法留驻的青春岁月。

莱因哈德求学深造,放假回家,到伊莉莎白家里去玩:

“……他要么告诉伊莉莎白采种植物所属的门类,要么纠正她的拉丁文植物名称的发音。

“这一来我就只缺铃兰一种了,”全部采集到的植物都分门别类整理好以后,伊莉莎白说。

莱因哈德从口袋里掏出个羊皮封面的白色小本子,说:“这儿有一技铃兰,给你,”说着就把那枝半干的花从本子里取出来。

伊莉莎白发现本子一页页全写满了字,便问:“你又在编童话了吗?”

“不是童话,”他回答,把本子递给她。

本子里净是诗,大多数都长不过一页。伊莉莎白一页一页地翻着,像是仅仅在读标题似的:《当她受教师责骂的时候》、《他们在林中迷了路》、《复活节讲的童话》、《当她第一次写信给我》等等,几乎全是这样一些标题。莱因哈德留心地审视着她,发现她翻着翻着,爽朗的小脸上就浮起一点点红晕,到最后整个脸庞都变得通红通红了。

他想看看她的眼睛;伊莉莎白却头也不抬,默默地把本于放到他面前。

“可别就这样还我呀!”他说。

她从标本箱中抽出一枝棕色的花。“我把你最喜欢的花放进去,”她说,同时把本子递到他手里。”

多年后,重逢在茵梦湖,又到了采集植物标本的时节:

“……莱因哈德不停地采摘着地上生长的野花,一次当他再抬起头来时,脸上突然流露出剧烈的痛楚。

“认识这种花吗?”他冷不丁地问。

伊莉莎白不解地望着他。“这是石南,过去我常常在林子里采它,”她回答。

“我在家里有一个旧本子,”他说,“我曾经在里边写下各式各样的诗句;可我已好久不再这样做啦。在这个本子中间,也夹着一朵石南花;不过只是朵已经枯萎了的花。你知道又是谁把它送给我的吗?”

她无声地点点头,眼睛却垂下去,一动不动地凝视着他拿在手里的那朵野花。两人就这么站了很长时间。当她再抬起眼来望他时,他发现她的两眼噙满泪水。

“伊莉莎白,”他说,“在那一带青山后面,留下了咱们的青春。可如今它又在哪儿呢?”

佳人赠我石南花,我把它夹在诗囊里。尽管石南花已经枯萎,美丽的青春岁月,伴随着我的诗句,永远地,留存在,我的心中,我的眼底。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