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战斗公主、劳动少女读后感摘抄

战斗公主、劳动少女读后感摘抄

《战斗公主、劳动少女》是一本由[日] 河野真太郎著作,漓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战斗公主、劳动少女》读后感(一):真厉害,童话而已居然发挥这么多

就拿《冰雪奇缘》来说,陪小朋友看完脑子里只剩一首让他走让他走,作者居然从剧情、人物形象发展到女权运动和后女权主义,洋洋洒洒写了30页。 人和人的距离好似隔着一个马里亚纳海沟。 不过艾莎确实是迪士尼首位没有遇到王子的公主,这点确实意外到我了,所以作者说《冰雪奇缘》是革命性的。纵然有很多部影片的影子,但是拥有很独特视角,聚焦于姐妹情,而不是传统的王子公主幸福地在一起。人物刻画深刻,所有人都有多维不单一的性格,引入两个女性主角也是前所未有的。 同样的,作者还对《千与千寻》《魔女宅急便》等几部宫崎骏动漫和灾难片《星际穿越》里母亲缺位进行了洋洋洒洒的发挥,看完就是大写的服气!

《战斗公主、劳动少女》读后感(二):了解真相的永远都是女人,永远

《战斗公主劳动少女》从两代《星球大战》女主角切入,费雪的莱娅公主和雷德利的蕾伊,来讨论大众文化对女性的描写与表达。他探过的是共同文化,简言之就是指我们这些社会成员在创造与接纳过程中都能获得参与感的文化。以什么形式共同享有某种文化?这种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整体是如何交锋与碰撞的? 主要选取了在全球化的今天,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影视剧作品,如《冰雪奇缘》《狼的孩子雨与雪》《千与千寻》《魔女宅急便》《风之谷》《逃避可耻但有用》《新世纪福音战士EVA》《星际穿越》《消失的爱人》《辉夜姬物语》等。 在这些文艺作品中在各自所处的社会与文化语境中,女性、女性与劳动是如何被描绘与诉说的? 女性既不要被物化,也不想再做他者,一直被牺牲被剥削的女性劳动,是时候被赋予原本的意义与价值了。 初代星战女主莱娅公主,因持有大规模杀伤武器“死星”的设计图而被帝国军逮捕监禁。天行者卢克联合绝地武士欧比旺以及走私贩汉•索洛搭救公主,还是传统的拯救幽禁的公主叙事,是是莱娅公主已经是战斗的公主,她会夺过激光枪射击,带领大家逃出生天。这与她的扮演者费雪女士的女权思想相关,她持续地发表女权宣言,一直在战斗,与那些把她作为女性进行物化的势力战斗。而雷德利饰演的蕾伊本身是放松的,拥有原力,可以以绝地武士的身份活跃于战场。而莱娅公主虽然与卢克是双胞胎,却没有相同的原力。蕾伊与1980年代出现的宫崎骏女主娜乌西卡一脉相通。 河野真太郎借助流行文化中的女性形象塑造探讨其中的劳动问题,借助《冰雪奇缘》两姐妺公主塑造以至溯源迪士尼公主的塑造来普及女权主义的概念。后女权主义为一场为女性争取充分赋予的受教育权、工作权等权利的运动。他批评Facebook首席这营官雪莉•桑德伯格为一块遮羞布,掩盖了报酬格差下被榨取的女性劳动者们。但我们需要更多的雪莉•桑德伯格进入高层,打破职场玻璃天花板!《狼的孩子雨和雪》与贫困的代际传承,他联想到英国的小说《简•爱》以及《哈利•波特》系列和石黑一雄的《莫失莫忘》,作者的研究领域包括英国社会与文化。他这些类比联想都很有意思。 这本书中的各种想法主要来自于御茶水女子大学的女权运动读书会,看起来就是披着流行文化的皮进行女权主义普及与探讨的学术讲座。和日本学术书比一样叙事迂回,层层叠叠极尽联想的跳跃,但是就因为有熟悉的影视剧的带领,还是能体会走迷宫挖宝的喜悦。

《战斗公主、劳动少女》读后感(三):看完只想说 做女人好难

这本书用很多流行文化作品剖析后女权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内容出乎意料得深刻。 首先作者从《冰雪奇缘》出发,将艾莎和安娜的关系解释为后女权主义中胜者组和败者组的和解,就是我从来没有考虑过的视角。 现实中胜者组和败者组的对立同样非常明显,而且双方的彼此厌恶来自于女性受到父权制社会教育后被灌输的厌女思想。 这种解读确实剑走偏锋,且不论主创本身有没有这方面的想法,但艾莎和安娜从一开始就结成了牢固的女性同盟,哪怕出现矛盾也不是因为彼此厌恶,而是源于艾莎因为与主流价值观不符产生的自我厌恶,以及安娜被灰姑娘情结蒙蔽的双眼。 不过无论作品本身是否有这层含义,胜者组和败者组的和解的确非常有讨论的必要。上野千鹤子同样提到过父权制对女性的分化,作者的胜者组和败者组分类其实与胜者组和败者组的分类有异曲同工之妙,重点在于女性自身要跳出分类,结成女性同盟。 日本在女权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方面都远比西方落后,尤其是女权主义,文化作品的表现甚至比不上中国,2023年的新番依然是一股子男凝味。 序言里举了《星战》莱娅公主的例子,提出电影在展现她的能力远胜男人之前,首先将她性别化,展现了她性感尤物的一面。 这种类型的战斗少女在日本动漫里可太多了,其实我可以理解宅向动画里的男凝,但我不接受女性向动画中依然有明显的男凝甚至媚宅属性。(比如《美少女战士》,作为一个大部分受众为女性的动画,里面的变身情节究竟是在为谁服务呢?) 与战斗公主相比,这本书在劳动少女上用了更多的篇幅,对于新自由主义中的劳动形式做了深刻的剖析,尤其是更隐形的身份认同劳动、再生产劳动、情感劳动等更多被抛给女性的劳动。 其实我觉得书里从劳动角度对《千与千寻》《魔女宅急便》之类作品的解读很多是过度解读,不过所谓作者已死,观众的解读自然是自由的,以这些耳熟能详的作品为切口来介绍有些枯燥复杂的理论确实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再生产劳动外包化(廉价化)究竟是对女性的解放还是进一步剥削,需要与资本、阶级等问题结合起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外包或许可以将原本完全压在女性身上的再生产劳动去性别化,然而在父权社会,这些廉价的雇佣劳动依然由女性承担。除了廉价之外,其中包含的情感劳动是这些工作被抛给女性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我很喜欢第四章对母亲缺位中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厌恶的解读。缺位的是母亲,而不是女性,男性创作者表面上将女性和母亲身份剥离,但那只是没有表现而已,《星际穿越》里的墨菲晚年儿孙满堂,还是一个拯救人类的科学家;绫波丽是碇唯的克隆,还是宅男心中的女神。男性创作者幻想女性在成为母亲之后依然能够保持足够的性吸引力,或者在完成育儿工作的同时还能做出一番事业。 其实照书里这么细致地分析,市面上大部分作品都有需要批判的部分。老一些的经典作品再加上时代局限性,看的时候真是不能细想。

《战斗公主、劳动少女》读后感(四):新自由主义和女性劳动

日本学者河野真太郎研究领域包括英国文化及社会、新自由主义文化,出版了多部以女性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为主题的作品。《战斗公主、劳动少女》一书从通俗文化中常见的战斗女性形象切入,但探讨的仍然是新自由主义和女性话题。

河野真太郎将战斗公主的原型追溯至1977年上映的《星球大战》中的莱娅公主这一强势、具有战斗力的新公主形象,并认为这与20世纪70年代的女权运动并非毫无关联,反映了第二波女权主义的影响。而2015年上映的《星球大战:原力觉醒》中的女主角蕾伊则被认为属于后女权主义的女性形象,但又与《风之谷》的女主角娜乌西卡血脉相通。其中,第二波女权主义指争取职场平等、劳动权益等女性权利的运动,后女权主义则是新自由主义的产物,其摒弃了“集团性的社会变革”,而代以“个人的立身成功”。而河野氏重点挖掘的就是塑造了这种后女权主义女性形象背后的社会和经济因素。

书中涉猎了许多通俗文化中的女性形象,如《BJ单身日记》《冰雪奇缘》《千与千寻》《新世纪福音战士》《星际穿越》《蓝色茉莉》等,引出了不同问题。如从Facebook首席运营官桑德伯格和《BJ单身日记》中布里奇特•琼斯的形象,引出后女权主义者中胜者组与败者组的对照,进而认为《冰雪奇缘》中艾莎和安娜的对比也体现了这一对照。而穿透表象,河野氏指出,在这背后,《冰雪奇缘》的设定,特别是对所谓爱之共同体的想象,其实取消了现实的劳动,并将女性的劳动和贫困排除在外。类似的,通过《狼的孩子雨和雪》,河野氏认为这其实指向了现代社会中无缘者的共同体;通过《千与千寻》,河野氏探讨了身份认同和依存劳动。这其中不无惊世骇俗之语,如认为千寻在故事中成为了性工作者。《消失的爱人》等则被认为主要表达了高学历女性(被迫)成为家庭主妇和母亲时的痛苦和艰辛。这些挖掘很多其实是出于河野氏对日本现实社会中女性境遇的思考。

很明显,虽然依附于原本的剧情,但本书更类似《西游记与中国古代政治》之类的作品,是藉此挖掘这些作品背后蕴含的含义,并展开对新自由主义和女性、女性劳动等相关话题的探讨,因此虽然其中一些角度非常新颖,但有时也不免借题发挥。

河野氏立足于日本女子贫困等社会问题,关注的焦点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女性劳动,认为主妇的劳动是被资本主义式原始积累榨取的无偿劳动,而面向女性的所有性别化劳动同样如此,对流动的、廉价的女性劳动力积极利用或者说是剥夺,成为了当前资本主义的一条生命线,进而指出一直被剥削的女性劳动应得到重视。而后女权主义的不足,正在于连带的丧失,以及发生集团性社会变革之愿景的丧失,只能寄希望于完全个人化的形式。而在新自由主义式竞争前提不变的情况下,只有很少部分女性成为所谓精英,给剥夺式原始积累的真相盖上了遮羞布。

河野氏并未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毋宁说,他寄希望于克服后女权主义,通过连带来采取集体行动,推动社会变革,修正资本主义生产模式,从而改善女性处境。

《战斗公主、劳动少女》读后感(五):我们接收,我们传递——女性主义的连带,由每一个我们去建立。

河野真太郎的《战斗公主、劳动少女》穿了一件非常二次元的LO裙,以大众流行文化入手,用《冰雪奇缘》《千与千寻》《风之谷》《EVA》等ACGN文化做切口,在通往女权主义的路上,架起了一座用料异常别致的桥梁。

可想而知这种融合会非常吸引想去了解女性文化的读者,但同时这本书也做到了把对女权这个理念没有太清晰认知的读者——骗进来咔咔乱杀。

.

为什么说乱杀?是因为写的不好吗?

不,恰恰是因为写的太好了。

“说好的看个轻松点的书呢,怎么写的每个字我都认识,但它们连在一起就看不懂了呢?”——我就是这样一个对女权主义暂时仅有浅薄直觉的女性读者,真的,看不懂。

于是我找出纸笔很严肃的再次翻开了这本书,自认这次我一定能行。

然后就发现了《战斗公主、劳动少女》第一章对“后女权主义与劳动”的探讨,已经是全书最易懂的部分了。

在后面的章节里作者河野真太郎的思维极尽跳跃,以女性劳动为起点开始了层层叠叠的联想与挖掘。

读到第五章开始探讨“新自由主义”的时候,我甚至已经进入了“我是谁、我在哪”这个阶段…

但奇妙的是到全书最终的落点,作者又迂回到了最开始的“本我”及“女性劳动”。

.

咱就是说整本书直接把我看傻了,我啃了好几天才终于算是把这本书通读了下来。但要说读懂了吗?我不敢回答。

写评这时我又翻看了一遍,脑海里对那些拗口又烧脑的理论确实是有印象的,但却还是没法记起它前后的连缀连关系…

本书的译者在译后记中写道:“阅读日文原版时,我的感受是,与其说我在读书,不如说我在听一个半学术的讲座。”对此我只想说,你们不要这么谦虚,这对我而言明明是“全学术”(捂脸)。

.

有了像我一样“被乱杀”的,似乎也会有“被擦肩”的。

如果是对女权主义有着深度见解的读者,同时又觉得书名所指比较跳脱的、或是对书目宣传所用的“二次元文化”不感兴趣的,我是真的恳求各位不要因此而错过这本书。

与其说《战斗公主、劳动少女》的卖点是“大众文化”或“流行文化”,读完这本书后我会认为那更可以说是“共同文化”。

虽然是以个例切入,但每段话其实在说的,都是“我们”。

.

书中作者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连带。

作者在终章举例电影《达格南制造》,它记录讲述了1968年英国工厂女工通过罢工实现男女同工同酬。

电影里两位女主人公起初是在不同阶级与对立立场,但在最后却纷纷打破了桎梏实现了对彼此的解放。中产主妇丽莎的愿望超越了阶级传递到工人丽塔手中的那个场面,有着非常纯粹的动人力量。

这种“接受他人愿望、努力实现愿望”就是连带。

而这里的他人,并一定是现在、现实中的他人,也可以是从前可能活过、今后可能活着的每一个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