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现象学导论读后感精选

现象学导论读后感精选

《现象学导论》是一本由[美] 罗伯特·索科拉夫斯基著作,后浪丨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3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现象学导论》读后感(一):现象学摘抄

很好很清晰的一本书。现象学:意向性intend,在场与缺席的同一性,多样性与同一性,视角的不同,整体与部分的联结,现象学的任务之一就是从先验的态度出发,详尽地探讨我们的各种感觉和运动如何确立我们自己的肉身性。它揭示出自我的功能,表明人类的知识不是一种与人分离开的代理智能的产物,而是能够说出“我”并且能够为自己的言论承担责任的某个人的成就和所有物,因为它承认先验自我是人的存在的一个维度,现象学由此能够把历史的和诠释学的维度引进人的知识。它不仅反对现代科学的自我遗忘,也反对后现代性的自我否定。哲学只有在命题性反思之后才出现,在自然态度之中,我们在朝向真理的运动中经历了三个层次,一,我们简单地知觉和意向事物,二,我们在范畴上联结事物,把句法引入到我们的经验中来,三,我们对得到联结的事物进行命题性反思,并且因此而对它们采取批判的态度。

《现象学导论》读后感(二):《现象学导论》

涉及到具体的意象对象、主体间性等概念时,还是半懂不懂,看来我还没完全吃透这本导论。 区分哲学反思/命题性反思。 第十四章提出现代哲学有政治哲学和认识论两个成分,现代的政治哲学产生了基于不具人格结构的“主权”现代国家(霍布斯,马基雅维利),这区分于前现代的古典政治形式,同时发展出更露骨的后现代性。现象学使我们重新拥有了古代和中世纪的视角,把“理性”看做是朝向“真理”而受到规整的。因此“现象学既不是反叛古代和中世纪,也不是拒斥现代性,而是以一种合乎我们的哲学境遇的方式,恢复真正的哲学生活。” 现象学与托马斯主义(经院哲学)的比较:都是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替代选项。托马斯主义在信仰与启示的语境内开启哲学思考,区分信仰和理性,神恩与自然。现象学认为哲学是自然态度的理性完善。这两条进路相互补充。 附录梳理了现象学发展的历史,以德国(胡塞尔)为根,发展两个哲学团体:哥廷根、慕尼黑。传到海德格尔、舍勒。→法国:萨特、梅洛庞蒂、保罗利科。→其他:英国、西班牙等。 现象学的两个变异形式:诠释学(开创,施莱尔马赫、狄尔泰→伽达默尔)、解构(德里达) 重要的中心:卢汶,科隆。

《现象学导论》读后感(三):《現象學導論》——好的哲學入門一定要讓人讀得懂

202356 感謝作者羅伯特·索科拉夫斯基,這是我讀過最好的哲學(現象學)入門之一,定義、論證、推演、探討一氣呵成,把很難懂的“現象學”理論一下子理得清清楚楚。

“現象學”是一種哲學,所以,它也是一種沉思,是一個涵蓋了前現代主義主義哲學,又改進了現代哲學和理性主義的帶有“後現代”意義的哲學。

1)“現象學”意指一種活動,即對各種現象以及事物的各種顯現方式給出說明,給出其羅格斯。“現象學態度”是我們對於“自然態度”以及發生在自然態度中的所有意向性進行反思的時候持有的那種關注,它是“先驗的”。

2)“現象學”的重要概念是“意向性”:我們實行的每一個意識行為,我們擁有的每一個經驗,都是意向性的,是關於某事物的意識或者經驗。

3)“現象學的態度”是一種現象學還原,它需要中止、需要“懸擱”、需要“加括號”(當然也有去括號),對對象、命題、結構等,進行反思。現象學關照到了部分與整體的結構、多樣性中的同一性,以及在場與缺席的結構,它不反對自然態度和經驗,而是與它們拉開距離,對其加以反思,使之成為論題。

4)現象學的反思避免了我們墜入純懷疑的理性主義,避免了我們對於自然態度的全盤否定,肯定了知覺、記憶和想象其中的有效性,尤其是對於“缺席”部分意向的補充,才能形成更進一步、更深入的哲學認識。

另,基於“現象學態度”的時間、自我的論證,以及對於現代哲學(政治哲學和認識論)和托馬斯主義的反駁和補充,也是相當精彩和令人信服的。

讀完這本書發現,它對於理解叔本華的《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以及居伊·德波的《景觀社會》也相當有幫助,著實讓人興奮。

《现象学导论》读后感(四):现象学的眼睛

看完导论之后,最大感受大概就是让我能够以其他的方式去知觉这个世界。听起来也许有些抽象,或者像某种鸡汤。但是当我作为一个主题,开展意向性活动的时候,我能实实在在感受到差别。当我看到风在水面引起波纹,我能够再次记忆起从前的知觉。就像某种模糊的东西,穿越过迷雾,从我的心灵之海中浮现出来。我可能会感受到从前一些场景中,面颊被风拂过的感受,也可能想起曾经背过的描写风的诗句。在这样的不同知觉中,我窥到了事物多样性下暗藏的同一性,我才能从简单知觉转到范畴意向。但我又意识到,这一对象的再生又伴随着缺席。

和记忆和现实又往往存在偏差,我在这种微妙的曲折之中,对作为回忆执行者的自我,又产生了新的感知。我带回了一个消逝世界中的场景,当时的我对于这个对象是怎样的感知,而此刻的我把它们从回忆从攫取出来,感受到了当下的我和过去那个我的同一性。我终于找到我的某种伤怀来自何处,来自于我执着地想要完全复刻从前的知觉,就毫无意识到这种无可逃避的缺席。我对对象的感知只停留在多样性的集合,焦虑地想要把握每一面。却全然没有感知到,我想把握的东西已经超越了当下的我能感知到的维度,悄悄溜走,我留下的只有呈像。

对拥有的焦虑,和影像和语词的技术性膨胀,似乎把一切都消解成单纯的显象。想起鲍德里亚的美国,“通过拟像实现的永恒的再生”。而现在,我才刚刚能摸到某种反思的边界。能够稍稍拉开距离,作为显露的主格,明见事物,让它们显现。虽然在某个方面,事物变得澄明会导致另一些面的消退和暗淡,但我已经能够坦然面对,理解并接受伴随着这种感知而来的阴影。保持一种更开放的心态,试图从自然态度转向现象学态度,更全面地感受自己的意向性的生活及其相关联的对象和世界。我存在于世界,又有能内在超越世界,恢复对于自我的认知。整个阅读过程像一次疗养之旅,感觉被洗刷到透明。借由现象学,我也能够重读并意向更多文本,在这样的过程中,消除曾经固化的认知方式。

《现象学导论》读后感(五):似乎,我也没那么需要找到一种途径

从现象学中的三个形式结构简单概括:(1)关于部分与整体。部分可分为两种——要素和实体性部分。要素不能独立于整体而存在,要注意不要将其误判为具体物。因为当抽象物被误判为具体物时,我们就会开始去找寻其实体部分,加之言语的抽象性,很容易将要素与整体分离。实体性部分可以独立于整体而成为另一个整体,但作为部分时也同样要立足于整体以及整体的系统优化,不然容易造成思考的片面性。(2)关于多样性和同一性。要素或实体部分可以在多样性中体现出同一性,而同一性超越多样性而存在。换句话说,可以通过具有显象性质的外体的不同视角面看其不同侧面发现其同一性,以此来把握本质或规律。同一性也使得整体得以存在。(3)关于在场和缺席。从客体方面来说,在场和缺席的事物存在着一种同一性,缺席事物会通过回忆等多种方式得以显现,从而跨越状态差异。另一个角度来说,缺席因与在场相映衬而有意义。

现象学的几个核心概念:(1)意向性,即一切意识行为都指向某种对象,分为空虚意向和充实意向,它让我们可以去辩识在场和缺席事物中的同一性。我本以为把我从怀疑主义中往外拉了一把——是尝试去怀疑,而不是笛卡尔式的怀疑,不过接下来我很快就识破了其中的把戏,又回到了我的地下室。(2)现象学还原包括本质还原和先验还原,本质直观解决本体论问题(中立化) ,先验还原解决形而上的问题(先于经验)。这个过程具体途径一大堆,简单说就是认知能力决定了感知现象的广度与深度。这条路径的高明就在于不可证伪,让你感觉自己找到了途径,然后有事可做。不过说归说,方法还是有用的。

本书总结:(1)书名起得不咋地道——这是导论?幸好写得很清晰。(2)现象学强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要只看在场事物,也不要被缺席事物带入绝对的怀疑,俩结合着来;多样性中存在着同一性…

自我总结:(1)理性有用,别天天飘着。(2)但相对的怀疑也要留着,毕竟也没人知道绝对的真理。

高度总结:(1)凡事别激进,留路好回头。(2)动起来总比躺着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