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育儿脑科学读后感摘抄

育儿脑科学读后感摘抄

《育儿脑科学》是一本由[日]池谷裕二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80元,页数:2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育儿脑科学》读后感(一):了解大脑发育规律,科学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都说第一个孩子照书养,照哪本书呢?就照这本吧!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这本书的作者以记录自己女儿的成长过程为主要内容,仅此就足以给我们参考,可是,你会问:脑科学呢?作者很巧妙地把有关脑科学的知识放在了女人的养育中,比如:在作者女儿刚出生时,作者发现了妻子的变化,那么这个变化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作者就讲到了催产素以及催产素对大脑的影响和作用。小婴儿为什么可以用鼻子呼吸的同时还可以用嘴巴吮吸母乳,从而在作者通俗的语言下,我们了解到“哺乳”原来是沟通的最初形态。还有从新生儿到三个月出现的“莫罗反射”,之后会慢慢消失、“程序记忆”以及“三岁看老”的脑科学原理,等等。作者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给我们讲解了最新的脑科学研究成果。看这本书,就会感觉到大自然的进化和生命从诞生到发展历程真是一个异常奇妙的过程,看孩子慢慢长大不再是一件繁琐的耗神的事情,而是一个充满乐趣,随时都会有新发现的过程。 我还特别喜欢书中的育儿闲话部分,温暖柔情充满父爱,给一本原本应该是科普的书籍增加了温度。

《育儿脑科学》读后感(二):育儿脑科学

人的大脑非常发达,这也是人具有思考能力,语言能力的关键所在。人们非常看重的智商水平也与大脑的发育有关,了解大脑的发育规律,才能真正理解我们的情绪、心理与行为,在育儿方面也是如此。 最近我读了《育儿脑科学》这本书,本书用轻松的方式讲述了婴幼儿大脑的发展规律,展现了不同阶段中,孩子的情绪、行为与心理背后的脑科学原理,为科学育儿提供一种新角度。

这本书的作者池谷博士非常擅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众讲解最新的脑科学研究成果,有很好的科普效果。 而且,在这本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和他女儿之间有趣的,充满爱的小故事,让这本比较专业的科普书多了几分温馨。 从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上看,所谓育儿脑科学,就是在分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与脑科学有关的知识,这些知识本身就可以让我们对孩子的行为,生理变化,情绪变化等方面都有更加清楚的了解。 比如,小婴儿之所以能够在用鼻子呼吸的同时,还用嘴巴吮吸母乳,据说是因为他们的咽喉位置相对较高,吮吸时气管和食道可以各自发挥其功用。这是为了让母乳只能进入食道,不会进入气管而导致窒息的重要防御机制。 我们也可以从人体的发展变化过程,看见生命本身的奇妙与魅力。我们的身体能够变成现在这个状态是经过了无数年的进化的,我们的每一个器官,每一片组织,都是在自然进化的过程中形成的。 一直以来都有一个争论——人之本性,最初是善还是恶?我个人更倾向于没有善恶之分,所谓善恶的形成,是每个个体与外部环境互动的结果。所谓是善恶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孩子成长到一定阶段时,会舔自己的拳头或手指,证明她已经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以外的东西。 这个时期的婴儿,“自我一体感”的对象会拓展到“自己”和“父母”以外的东西,也会开始对娃娃和布偶感兴趣。这种现象称为“过渡性现象”,是从父母身边独立的第一步。 在对大脑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会了解到大脑原本就是通过自行决断、积极行动而成长的,对人类来说,可以主动活动的快感,比被动行动来得强。 即便在我成年之后,有的时候也会有这样的感受——倘若我自己主动愿意去做一件事情,往往能够用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去做好。但倘若有人让我去做一件事情,我总是很容易产生一些抗拒的心理。 其实我们很难做到绝对的理智,我们往往认为自己能够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完成任务,然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脑的判断与指令也并不总是正确的。 从脑科学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成长过程,我们也能在育儿的过程中掌握更恰到好处的分寸,学会更加简单有效的养育方法。

《育儿脑科学》读后感(三):别填鸭式育儿,发现大脑发育的秘密与科学养育法

200多年前的德国牧师卡尔.威特就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并通过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写成了世界家教经典《卡尔.威特的教育》。至此,教育成为大家关注的教育孩子的焦点之一。 有这样一位爸爸,他被称为超级奶爸。在他的笔下,记录了孩子从出生到成长的点点滴滴。他用自身的经历告诉我们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出版成书《育儿脑科学》。

他是日本东京大学教授池谷裕二,《育儿脑科学》一经面世,就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销量达到百万余册。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很多家长的期盼。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是很多家长的心声。为此,早教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然而早教真的如传说中的那般有效吗?

作者认为凡事都要讲究方法,早教也是如此,只是填鸭般灌输知识的早教几乎没有什么效果。 作者觉得,填鸭式的硬塞知识没有什么吸引力。即使是父母由于过度焦虑而硬塞给孩子,效果也只是暂时的。作者有自己教育孩子的一套方式,他特别重视与自然和食物接触的五感体验,以及忍耐力等。这与卡尔.威特教育理念不谋而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兴趣来支撑,就如狗熊掰棒子,掰一瓣扔一瓣,看似非常辛苦,到头来实则什么也没有得到。 作者比较注重孩子对事物感到新奇的提问能力和求知欲。这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很多家长说的,比较挠头的十万个为什么。 此外,遇到事情,按照调理思考的逻辑能力,理解未来或他人内心等不可见的推测能力,能够判断对错的应对能力,以及从多个角度来说明事情的灵活性,传达自己想法和倾听他人的沟通能力等等,也是重要的培养要素。 在教育孩子上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即使是一母同胞, 性格也会有千差万别。所以,要根据孩子的特性,来制定适合孩子的学习方式。家长更不能因为自己的焦虑而过多地干涉孩子,适合自己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很多朋友说,人家的孩子都学我家的孩子不学,那岂不是晚了吗?其实,老卡尔用自己的儿子的成就,向世人说明:合适早期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会带来一生的受益。那些当初嘲笑的。眼光和言论,就此消失。池谷裕二也用自己的笔,记录小孩子成长的过程和惊喜。 读懂孩子的心理、情绪与行为,跟孩子做朋友,培养让孩子受益一生的理解力,应对力,自我管理能力,才是当下父母最应该做的事情。

《育儿脑科学》读后感(四):棉花糖测试,看看你的孩子长大后会成功吗?

为孩子准备爱吃的棉花糖等点心,告诉孩子“如果能忍耐15分钟不吃,就会再给你一个”,然后让孩子一个人呆着,测试孩子在极端无聊的状态下,是否可以忍住不吃眼前的棉花糖。

据说,仅有30%的孩子能在4岁时通过棉花糖测试,根据追踪调查,这30%的孩子在长大后,多半会过上自己喜欢的人生。这个实验源于发展心理学,体现了幼年时期学会的“自制力”对人一生所起到的作用。

在日本东京大学药学系研究科教授、脑科学研究者池谷裕二所著的《育儿脑科学:大脑发育的秘密与科学养育法》一书中,也提到了这个著名实验。池谷裕二以自己的学科研究作为基础,结合育儿实践创作了这本科普作品。

关注当今的育儿图书会发现,琳琅满目,眼花缭乱,从婴幼儿和儿童读物,到教人如何培养教育孩子的书籍,可谓应有尽有,但这些书往往侧重于从教育学、心理学,或者作者自身育儿实践出发来展开论述,从脑科学角度来对儿童教养进行跟踪观察的书,却很少见,可以说,《育儿脑科学》选取的角度新颖有趣,值得一读。

在书中,池谷裕二采用时间顺序,以每月一记录的方式记录了大女儿从出生到4岁的行为表现和成长过程,并结合脑科学、大脑发育知识,分享了自己的育儿经验和体会。对于即将或者正在育儿的父母来说,可以作为儿童发育的参考书。虽然作者是一名专业学者,但书的内容和写作方式并不晦涩难懂,也不高深,而是像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自己的孩子发育比别人快一点或者慢一点,都先别急着得意或者焦虑,因为,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多给孩子一点耐心、信任和关爱,如果确实不放心,可以咨询专业医生。

除了父母之外,这本书也适合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者和对相关知识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其中的脑科学小专栏部分,介绍了有关育儿的脑科学知识,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一些育儿理念和实践探讨,值得父母和研究者反思借鉴。比如,如何应对孩子在“不要不要期”的闹脾气,是纵容还是狠狠制止?比如,早教是否需要教孩子以后在学校会学的内容,早教应当注重培养什么能力?又比如,婴儿活在当下、沉浸在眼前的快乐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书中的一些观点甚至颠覆了我们的认知,但是作者又能自圆其说,比如后记中提到的“对于人类而言,父母原本也不适合养育孩子。”

从一个教育学学习者的角度来看,具备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的父母,与不具备相关知识的父母相比,往往能够更理解教育的本质和内核。就像池谷裕二在书中所说的“通过家教来帮助子女人格内化,才是教育的基础。”

成功的教育应该是让孩子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明白了这一点,对于孩子长大以后不再听从父母的教诲,有自己的想法和行动时,便会坦然面对,不再焦虑。毕竟,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按照自己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的权利。作为父母,在育儿的过程中享受重温童年和被需要的快乐与成就感,而在孩子成年之后,就要适时放手。

《育儿脑科学》读后感(五):探知大脑发育的秘密,科学育儿

现代人养育孩子其实已经很科学了,只不过在卷心菜的世界,育儿知识永远都是宝妈宝爸们所追求的。

有了娃之后,我也开始阅读这方面的书籍,最近读的一本是《育儿脑科学》。本书作者为日本东京大学药学系研究科教授,脑科学研究者池谷裕二,他在《育儿脑科学》中记录了自己女儿的生活点滴,穿插讲述了一些育儿方面的知识。

作者在本书前言提到:“我认为真正的教养并非‘按照父母的期望来养育孩子’,而是要引导他们成为‘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也能够表现很好的孩子’。”的确如此,父母终究只须扮演辅助的角色,尽其所能地帮助孩子,这就是教养的核心。只不过,这一点在育儿的每一天都贯彻好像很难。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不一样,因此即使作者书中给出相应的标准,其实大多数孩子不是跟标准同步,即使作者的女儿也是如此。但无论如何,当父母的心情是相似的,当了父母之后,担心的事情多了,以前觉得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其实都是可以做到的,比如给孩子换尿布、洗澡。有时候我也会和作者一样,内心深处对孩子生出感激之情,因孩子的存在,我们会更加爱惜自己的身体,更有耐心,渐渐地成长为更强大的人。

如今我家娃九个月多了,他可以站立一会儿,但是还不会自主行走,需要借助工具慢慢走,他也可以精准抓取物品,这跟作者女儿还挺同步的。作者认为:“掌握了精准抓取,已经具备了打造人类文明的基础,可以说她终于踏出了成为‘现代人’的第一步。”

至于后期作者女儿的经历,我家娃娃暂时还没经历,不好做比较。

不过作者在《育儿脑科学》中讲到“记忆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问题,我颇为感兴趣。

四个月的婴儿哭泣时,如果妈妈没有任何反应,对婴儿来说是很大的压力。实验中,研究者会让婴儿经受这样的痛苦约10分钟,两周后再让他们经受同样的事情,结果婴儿的反应会更加强烈。这也就意味着4个月大的婴儿,也会将经历过的事情变成记忆,刻进了脑神经回路中。

甚至有人证明了婴儿甚至还残留着“出生前的记忆”。比如:对29周的胎儿每周播放5次同样的乐曲,出生4个月之后,婴儿还记得那首乐曲。是不是很神奇?

总之,《育儿脑科学》虽然讲述了婴幼儿大脑的发展规律,也为我们解读了孩子情绪、行为和心理背后的科学原理,但是作为家长,在科学养育婴儿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的是孩子的健康成长。我打算跟随作者的思路慢慢养育孩子,这也恰好符合了前几天看的《慢慢爱最幸福》的理念。

有些事,的确不可急于求成。养孩子,尤其如此。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