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为女权辩护的读后感大全

为女权辩护的读后感大全

《为女权辩护》是一本由[英]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电子书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67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为女权辩护》读后感(一):早前的读后感

两百年前的西方女性将自己作为玩物,表现柔弱获得男性爱慕,两百年后的今天,国内还是有女性将自己当作宠物似的希望得到男性宠爱,甚至好嫁风大行其道。与西方女权思想相比,我们落后太多,西方有两百年时间来思想启蒙,我们还没开始启蒙却被迫与女权思想已经发展的西方站在了同一历史舞台,幸运的是,有意识的女性已经觉醒,并作为先锋在不断改变一些人的观念,当前每一个打拳的女性都让我佩服,即使是被骂的极端女权,我也觉得不应该对她们苛责,因为如果不是她们极端的观点,温和的语言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就像隔靴搔痒,会湮没在其他信息里。我觉得国内女权首先要做的不是找准路子,而是让女权世界之外的人听到。因此我觉得目前的多元女权思想是可以的,遗憾的是,国内的女权不仅面临外部压力,内部已经开始撕裂和争吵了,这就像外敌还没有抵御,内部已经开始打架了。扯远了,作者的观点我大部分是赞同的,但是仍不免觉得作者在写的时候,态度上,有一种祈求男性给女性机会的卑微感,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诉说女性的理性对于家庭和孩子会有很大的好处,因此要培养女性的理性与道德,这样的说法像是为了博得男性的好感,并默认女性在家庭中的责任包含所谓相夫教子,另一处在于最后一章里,作者对男性的一种恳求,让他们给女性分点权力,看得我有点难受。但这是两百年前的作品,瑕不掩瑜,作者也不太可能像今天的女权这样直接同男性争权利,希望今天的女权能够越来越顺利,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权利。

《为女权辩护》读后感(二):赞

看完这本书,深刻感受到女性理性的觉醒至关重要,是关于独立的精神觉醒,正如玛丽在书中开宗明义地写道:“我一向认为自立是人生中所能拥有的最大福祉,是一切美德的基础;即使我生活在一片贫瘠的不毛之地,哪怕我的其他欲望都不能满足,我也要坚决捍卫我的独立。” 在大环境下,有太多的条规去要求女性,例如:柔顺,乖巧,顺从。但是,不论男性女性,健全的人格才是我们长大的首要目的,可事实上,男生女生们从小就会被区别教育。学校、家庭、社会无时无刻没有不存在对女性的枷锁。 “感性”一词总是被标榜在女性身上,难道这是天生如此吗?这不是“天性”,是“养成”。温柔、驯服,如宠物般的惹人怜爱被当成了女性美德的金科玉律。就像席瑞在奇葩说上所述:“这些现象的背后处处是男性的目光,男性的规训。” 而女权倡导的从来不是凌驾于另一方之上,反过来再去剥夺别人,将自己所遭受过的损害再加诸于他人身上。女权所主张的无非是与男性同等的人类,与男性彼此平等的权利。是平等,是尊重,是与男性共享的那些权利。 所以,培养女性的理性之风应当成为首要。因为无知会使人矇昧,会禁锢我们的思想。没有人生来就是完美的,理性的力量能够让我们辨识真理,用智识引领我们的行动与精神,而不是感情用事。我们能够感性,但不要过分。 最后,我想借用关注的一位教育博主曾经说过的话: “心理强大,不为外物。这是我理解的逍遥游;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是我理解的人生;而世之奇伟瑰怪常在于险远,这是我理解的攀登;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是我理解的共情。”

《为女权辩护》读后感(三):女性特质和男性特质到底是什么呢?

放出一张无法引用的整套书籍的前言。

冒着被现在激进女权主义所杀的风险。

现在有一种论断,不同意所有,并且不能被质疑,女权主义的初衷和初心正在渐渐变味。

如果一种理论使人走出黑暗,先走出的人确定了道路的正确性后,后走出来的女性主义就不允许后面走出黑暗者的质疑。

并且必须按照先来者所云亦云,这恐怕是一种独裁的存在。

女权主义内部的政治正确。

我们需要警惕任何照本宣科和言论不自由现象。

如果精神世界被控制,女性主义者的世界被四分五裂。那么退又退到哪里去呢?

所做有什么意义呢?

一场烟花,噼里啪啦说了一堆压倒一切异见者。

我只希望我死前,社会的反噬不要反噬到我头上。

《为女权辩护》读后感(四):关于女权的一些思考

从之前的韩国男性关于手势的抗议,第一次了解到这个词,不过那个时候是披着女权的仇男主义,但在一些主流平台很多人会不分场合地开玩笑似的说打女拳,让这个女权这个词裹上了一层辛辣的外衣,让我十分不适。

这是这本书的译者序,这句话真的差点让我潸然泪下,心里有万般滋味。是的,女权不是无病呻吟,也不是想要压迫男性从而实现另一种不平等,是作为一个人出于理性的思考,想要实现在政治经济上的平等。这句话让我对这本书有了极大的好感,也是我接着读下去的动力。

当然,玛丽女士也绝不会让读者失望,在你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你一定会为她的妙语而赞叹不已。

这是玛丽女士对于女性不能接受教育的辩驳。

对于现在也同样适用。

从女性应当接受教育到对当时主流作家观点的反对再到论述女性堕落的原因……内容翔实,论点有理有据,是女权入门的经典书籍。

《为女权辩护》读后感(五):无非一些随感

在看多了因女权问题而起的骂战之后,重读1792年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文字,使人顿感神志清明。如果说现在的女权已经成为了要颠覆男权社会的一场革命,那么沃斯通克拉夫特则是在斗争思想尚未流行之前基于对人的理性的信任而希望就此问题经由与男性对话而得到改善的一次改良的尝试。

她的文字中可见许多我所熟悉的启蒙思想。比如她对人有理性来规划自己的生活的自主性的确性。正是因为人有自主的权利和能力,做一个依赖者才是可耻的行径。同时,沃斯通克拉夫特看到了更加具体的“理性的普遍性”和“美德的普遍性”,人不需要先放眼世界去想象一个未曾谋面的人身上的理性,而只需要先将目光转向他们的母亲、妻子、女儿和姐妹,从构成自己生活的半数群体中,即可见到普遍理性的存在。当然,沃斯通克拉夫特也称赞友情,事实上相比“爱情最后都会变成亲情”的说法,我更喜欢她“爱情最后都应变成友情”的主张。因为在亲情中,服从于命定的责任;而在友情中,人享受着自由的对话与相互理解、相互尊敬。在这里,友情意味着一种平等,意味着丈夫和妻子之间的是一种横向的而非纵向的(权力等级式的)关系。

沃斯通克拉夫特相信人的“天赋理性”,也相信环境对人的影响,她没有让人的特殊性向普遍性让步。故而她承认女性在生活中存在的诸多缺点(比如她们的软弱、狡猾和卖弄风情),却也强调这是因为女性从小生活在一个培养她们如是缺点并称其为魅力的环境里,且相信这些缺点能够在女性被教育去运用自己的理性后得到改正,而后者正是启蒙的意义。

沃斯通克拉夫特说,男性对女性的理性的压抑最后会让男性(换言之让所有人)共食苦果,这评断在今天仍存在着。就好比今天男性无法理解女性对于“颜值”的追求,却不知是自己在一次次冷嘲热讽中引导女性更关注自己的外表,而一个对自己的外表足够严格的人又怎么可能不去品评他人的外表呢。又比如男性咒骂这拜金的女人,却无视自己正通过言行打压着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女性,只要女性一天还被教育不能太独立太难驾驭而应当依附于男性,那么选择经济实力更雄厚的男性无疑出自人最基本的自保的本能。看今日男性呼天抢地自己既有能力又有品行却一女友难求的时候,感谢沃斯通克拉夫特的分析,让我更清楚地看到可悲的自行矛盾与自我嘲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